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染性囊病在鸡群中常有发生,而在其它禽种则极少见到。1994年8月在我市兽医临诊上首次发现一起鸭传染性囊病病例,现将有关情况简述如下。 一、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本市海兴县丁村乡某养鸭户饲养的1000只鸭群中,于36日龄时突然  相似文献   

2.
一、流行情况 安徽省合肥市郊县某养殖场饲养樱桃谷肉鸭650只与1600只肉鸡饲养在中间无隔墙只用渔网栏隔的一幢房舍内,1994年9月鸡群发生传染性囊病,与此同时2周龄的雏鸭也发病(发病鸭471只,占72%),次日用青、链霉  相似文献   

3.
肉雏鸭发生疑似传染性囊病在贵刊1994年第一期上看到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兽医卫生防疫站靳兆江等同志有关雏鸭发生传染性囊病的报道后,联想起1989年冬我在本县芝村乡地东村所见的一起类似情况。该村养殖户沈建清饲养AA肉仔鸡300羽,同期饲养樱桃谷肉鸭50...  相似文献   

4.
2001年9月,会同县城郊某村一养鸭专业户饲养雏鸭1000余只,25日龄时突然发病,病鸭主要表现两腿无力、走路摇摆、排白色稀粪等症状。我们对该病进行了临诊观察和病原检查,初步诊断为雏鸭传染性囊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此批雏鸭是由外地购回的,7天后放牧饲养,未作疫苗接种,饲料为碎米、米糠、玉米等原料自配的混合料,为防止胃肠道疾病,饲料中加入了适量的环丙沙星,饲喂到25日龄时,小鸭发病,使用土霉素粉、氯霉素粉、鸭肝宁等治疗无效,至33日龄时有420只发病,发病率为42%,死亡126只,死亡率为30…  相似文献   

5.
1987年首次于我县板桥镇冷水村鸡场出现传染性囊病,石岐杂鸡和本地鸡以及其他品种鸡均有发生。当时冷水村23个养鸡专业户,饲养石岐杂鸡15.2万只和少量的其他品种鸡,发病率为20%左右,死亡率为5.5%。1988年该村再次爆发此病,损失严重,这次发生于春末夏初,全村102个养鸡专业户饲养28万只石岐杂鸡,有7.2万只发生此病,死亡鸡只达6450只。此后疫病不断蔓延,夏末秋初达到最高峰,全镇282个养鸡专业户饲养石岐杂鸡62万只,三分之一发生此病,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囊病     
传染性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简称 IBD)于1962年由 Cosgrove 博士首次报道。他称该病为禽肾变病,因为他见到肾的严重损害,并认为这是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变异毒株所引起的。几年之后,人们发现那些对传染性支气管炎变异病毒株有免疫力的鸡,仍然对禽肾变病易感。  相似文献   

7.
1993年6月,林甸县四合乡福发村王某所饲养的雏鸭300只,于35日龄时突然发生急性传染病,发病率达100%,死亡率为34.3%。经我市兽医卫生防疫站及林甸县兽医卫生防疫站进行了一系列的综合性诊断,初步确诊为雏鸭传染性囊病。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1发病原因当胚胎感染各种病原微生物之后,就有可能发生各种传染性胚胎病。按照病原微生物感染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两大类。内源性感染是指由母体直接传递的胚胎感染。由于母鸭患某种传染病,或长期携带病原微生物,当这些病原微生物侵入卵巢和输卵管时,  相似文献   

9.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阻断ELISA试验对采自三种不同鸭群的380份血清进行IBDV抗体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农村散养鸭100%,农场圈养鸭29.9%,市场贩运鸭95.4%,总阳性率为95.5%,抗体效价为12~104。这一结果不仅表明在我国IBDV传染已到了非常高的程度,而且揭示了鸭在IBD病原生态和传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阻断ELISA试验对采处三种不同鸭群的380份血清进行了IBDV抗体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农村散鸭100%,农场圈养鸭29.9%,市场贩运鸭95.4%,总阳性率为95.5%,抗体效价为1^2~10^4,这一结果不仅表明在我国IBDV传染已到了非常高的程度,而且揭示了鸭在IBD病原生态和传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传染性囊病(IBD)于1957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保罗(Gumboro)地区首次发现,故又称甘保罗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病.由于本病直接损害与免疫有关的法氏囊,使抗体生成受阻,故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一、分布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均有此病的报道,而且据血清学调查,各国IBD阳性检出率很高,说明此病普遍存在.我国北京、上海已有囊病的报道.据我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亦称甘波罗病(Gumboro disease)。此病于1962年首次发现。目前该病在中东地区广泛流行,多见于4至6周龄的幼鸡,死亡率平均为10—15%。有些鸡群,尤其是蛋用鸡群还可以在9—11周龄时爆发此病。患IBD 的鸡,临诊症状主要有水样或带粘液性下痢,肛门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继而伴有  相似文献   

13.
一、发病情况:某场饲养的海兰白商品蛋鸡5200只,于14日龄、27日龄时两次接种IBD疫苗(该产品为吉林生物药厂生产的D_(78)弱毒疫苗)。发病前生长发育一直良好,40日龄时由育雏舍转至育成舍,次日早晨突然发病,当天死亡12只,此后6天内共死亡943只,累计死亡率为18.13%。 二、临诊症状:病鸡精神萎顿,垂翅缩颈,羽毛逆立且畏寒,初排黄绿色稀粪,后变为白色或水样,有的自啄泄殖腔。  相似文献   

14.
鸭传染性法氏囊病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鸭传染性浆膜炎病是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从海南省定安县某鸭场的病死鸭中分离得到疑似鸭疫里默杆菌的菌株,并对该菌进行分离鉴定、革兰染色镜检、生化鉴定、PCR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为鸭疫里默杆菌;该菌对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头孢噻肟、林可霉素、环丙沙星高度敏感,而对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不敏感。说明该鸡场出现了耐药性的鸭疫里默杆菌。  相似文献   

16.
鸭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病情况  2 0 0 0年 4月初 ,某个体户饲养 1 0 0 0羽康贝尔雏鸭 ,于 34日龄时发病 ,发病率高达90 % ,但死亡低 ,约 2 5 %左右 ,这批鸭在 2 0日龄时 ,按程序注射鸭瘟、DVH疫苗 ,发病时曾用环丙沙星、氯霉素等治疗无效。2 临床症状 病鸭初期采食减少 ,精神委顿 ,羽毛蓬乱  相似文献   

17.
朱琳 《山东畜牧兽医》2012,33(5):103-104
1流行特点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鸭疫巴氏杆菌。该病是危害养鸭业重要的一种疾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雏鸭,2~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8周龄以上的鸭少见发病,冬春阴冷潮湿天气尤甚。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通过皮肤伤口感染而发病。2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鸭传染性浆膜炎病是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从海南省定安县某鸭场的病死鸭中分离得到疑似鸭疫里默杆菌的菌株,并对该菌进行分离鉴定、革兰染色镜检、生化鉴定、PCR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为鸭疫里默杆菌;该菌对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头孢噻肟、林可霉素、环丙沙星高度敏感,而对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不敏感。说明该鸡场出现了耐药性的鸭疫里默杆菌。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在我地区的一些小型肉鸭养殖场户中鸭传染性浆膜炎发病率很高。本人对近期对该病的治疗情况进行了总结,具体如下:1发病情况1.1患病肉鸭多为2~3周龄的雏鸭,感染率很高,可高达90%以上,死亡率为20%~80%不等。1.2最急性的表现为没有任何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1.3急性病例表现为采食量下降,缩颈,喙抵地面,腿软,行动迟缓,共济失调,眼内、鼻中有分泌物流出,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腹部膨胀,有的出现角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传染性囊病在广东一些鸡场的存在情况以及接种此病的疫苗(哈尔滨兽研所提供的)后的中和抗体水平,作者于1984年3~7月间,采用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方法检测了某个大型鸡场(A)以及四个中型鸡场(分别简称为 B、C、D、E)的被检鸡的囊病中和抗体水平。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