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介绍了水产养殖政策性互助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提出控制福建省水产养殖业风险最好的措施是完善政策性互助保险;通过分析水产养殖政策性互助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及介绍当前福建省开展水产养殖政策性互助保险的试点情况,提出推进福建省水产养殖政策性互助保险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产养殖保险,是构建渔业风险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从现有研究和渔业实际来看,水产养殖保险必须走互助保险的路子。本文依据浙江省部分地区试点水产养殖保险的情况,分析了开展水产养殖互助保险的困难,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一、目前我国推进水产养殖互助保险的主要困难水产养殖互助保险难以全面展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水产养殖互助保险是构建渔业风险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以来,浙江省渔业互保协会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会员互助"的原则,遵循"保大灾、保成本、保恢复生产能力"的指导思想,深入调研,不断摸索,积极探索开展水产养殖互助保险试点工作,至今已取得初步成效。2016年,全省累计承保628单,提供风险保障达4.66亿元,较2013年试点之初的2900多万元增加15倍。一是积极争取,落实各级财政扶持政策。经过多方努力,水产养殖互助保险得到了农  相似文献   

4.
水产养殖保险助力中国水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保险作为重要的金融手段,具有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的作用,推进水产养殖保险工作,既是提升渔业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助推渔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有效手段。笔者总结了新时代发展水产养殖保险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商业保险公司和渔业互助保险开展水产水产养殖保险的概况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水产养殖保险如何助力水产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的甲鱼养殖监测数据显示,甲鱼产业养殖风险主要为自然灾害风险和病害风险。为保障余姚甲鱼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养殖户增收、为农户利益提供有力的保障、使养殖户享受到强农惠农政策红利,余姚市先后开展了甲鱼养殖病害互助保险和甲鱼气象指数保险试点。本文通过对两种不同险种的保险模式、机制、保费组成、赔偿标准、实施情况等对比,分析利弊及解决方案,以期为水产养殖甲鱼保险方案设计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互助保险,是指由一些具有共同要求和面临同样风险的人自愿组织起来,预交风险损失补偿分摊金的一种保险形式。安信农保在借鉴日本开展互助保险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高风险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已在上海市青浦区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上试点互助制保险模式。白对虾养殖保险因养殖风险高、理赔难度大,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低保障、低补偿的状态,传统的农业保险运作方式无法为白对虾养殖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产》2013,(6):18-18
本刊讯2012年,江苏省渔业互助保险协会在常熟、兴化两市开展池塘河蟹养殖互助保险,开创了该省渔业互助养殖保险的先河。经过一年的试点,池塘河蟹养殖互助保险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近日,江苏省渔业互助保险协会在此基础上出台了《池塘河蟹养殖互助保险条款(试行)》。今年,江苏河蟹养殖互助保险的政策有五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渔民参保有补贴。省渔业互助保险协会给予参保渔民50%的保费补贴。二是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常熟市、武进区、宝应县、兴化市、姜堰市、金湖  相似文献   

8.
声音     
正"水产养殖保险对渔民太有帮助了!没有天灾还没感觉,这次寒潮让我们有切身感受,幸好投保了才躲过一劫,希望以后水产养殖保险范围能再扩大一些。"——本次寒潮,珠海金湾区黄鳍鲷冻灾严重,220亩养殖户参保了政策性水产养殖保险,寒潮中遭受的损失因此有了保险托底;珠海市金湾区渔群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牛大淼认为这是不幸中的大幸,呼吁水产养殖保险能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产》2016,(10):25-25
正本刊讯近日,江苏省渔业互助保险协会在南通市召开试点工作会议,正式启动江苏紫菜养殖互助保险。根据试点工作方案,江苏省渔业互保协会今年将在如东、海安两县对条斑紫菜"烂菜"开展互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0月8日从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获悉,江苏省紫菜养殖互助保险开出第一单。此次紫菜养殖互助保险是江苏省渔业互助保险协会在海安县进行的试点,该县第一批6家公司共12 500×667m~2条斑紫菜参加互助保险。条斑紫菜是江苏省主要养殖紫菜品种,上一年度,因"烂菜"原因,条斑紫菜养殖损失严重,企业  相似文献   

11.
正水产养殖品类繁多、生产环境特殊、行业风险高。近年来,为保障水产养殖户切身利益,促进水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全国各地大力探索水产养殖保险,努力为养殖户提供可靠的风险保障。四川作为西部水产大省,迫切需要水产养殖保险保驾护航。本文总结分析了四川水产养殖保险工作的发展现状,结合水产发展实际及"川鱼振兴"需求,就新形势下发展水产养殖保险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内     
<正>广东试点水产养殖小规模政策性保险养殖户翘首期盼多年的政策性水产养殖保险要试点啦!记者从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获悉,广东省财政安排的2000万元渔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已到位,今年将从中安排200万元开展水产养殖小规模政策性保险试点。根据今年政策性渔业保险资金分配安排,其中1800万元用于补贴渔船和渔民人身保费,200万元用于补贴水产养殖小规模政策性保险试点保费。据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副会长陈任澄透露,广东水产养殖小规模政策性保险试点首批地区是湛江、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以来,龙岩市"内陆地区水产养殖生物保险"承保工作推进顺利。日前,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上杭县农业农村局共同对第一批养殖险承保会员进行"福建省政策性水产养殖生物保险创新示范点"授牌。龙岩市坚持"以点带面、重点推进、因地制宜、逐步推广"的工作思路,率先在上杭县启动内陆地区水产养殖生物保险,在市、县两级渔业主管部门支持下,共为25位养殖户办理了内陆地区水产养殖生物保险,为养殖户提供了568.2万元的风险保障。  相似文献   

14.
<正>为保障渔业产业的顺利转型升级,上海市渔业保险新三年发展规划目前已成功出台。规划提出,今年渔业保险覆盖面力争达到75%。去年,上海市水产办会同安信农保制定了本市渔业保险新三年发展规划,加大了渔业保险支持力度。2013年上海市淡水养殖保险补贴比例从40%提高至60%,全年完成淡水养殖投保面积17.32万亩,约占本市池塘养殖面积的70%,简单赔付率由2012年的75%降到61.2%。南美白对虾养殖互助保险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以对在广东、浙江、宁波、上海及四川等地开展的水产养殖保险试点工作实地调查为基础,以上述五地为例,在介绍当地水产养殖保险试点基本情况基础上,总结了我国水产养殖保险现状特点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工作,2013年开始实施《农业保险条例》,而水产养殖保险由于受政策、资金以及行业自身等多重因素影响进展缓慢。我省渔业互保协会从2012年开始,经过4年来的试验探索,初步摸索出一些经验。在此基础上,向农业部申报获批了"河北省水产养殖保险支农模式  相似文献   

17.
企业     
<正>中国太平四川通威365水产保险合作签约协议近日,中国太平—四川通威365水产保险合作签约仪式在眉山举行。来自眉山各区县、山市、自贡市的水产养殖大户代表约40人参加了签约仪式。据悉,2016年,完成365水产保险面积1万亩,投保的主要养殖品种有草鱼、鲤鱼、鲫鱼、斑点叉尾鮰、大口鲶、长吻能、黄颡鱼等品种。2017年计划扩大投保面积至3万亩,2018年力争达到6万亩以上。365水产保险工作的开展将极大地降低了广大水产养殖户的经营风险。为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保险的健康发展对我国保持水产养殖大国的地位尤为重要。水产养殖保险是由保险机构为水产养殖者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中国的水产养殖保险主要分为二大类。一是淡水养殖险;二是海水养殖险。1发展水产养殖保险的必要性目前全国非国有渔业专业劳动力628.7万人,其中养殖专业劳动力372.2万人。不管从消费量还是劳动力的角度,水产养殖产业在我国都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产业。但是,水产养殖业又是一个集聚着多种复杂风险的产业,如2005年的“麦莎”台风…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但水产养殖保险的支撑保障能力却严重滞后。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水产养殖保险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接着总结了影响中国水产养殖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认为水产养殖保险发展存在普及范围小、产品覆盖种类少、保障能力有限等诸多问题,认为其总体上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亟需加快中国水产养殖保险的发展步伐。最后,据此提出了相关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0.
<正>查勘定损是水产养殖保险承保、理赔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基层养殖户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在整体业务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这一环节也是长期制约水产养殖保险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查勘定损工作处理得是否妥善,决定着水产养殖保险的发展与未来。本文阐述了水产养殖保险查勘定损环节中提高准确性的一些方法,总结了保险机构在查勘定损实务中的探索实践和理论成果,也提出了相应方法的局限,希望能为水产养殖保险查勘定损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