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业资源管理》2015,(6):126-129
调查马尾松林中虫害发生区与无虫害发生区不同时滞的地表死可燃物,室内测定含水率,研究不同时滞地表死可燃物的可燃物载量。结果表明:松毛虫会造成马尾松林当年枯枝落叶等可燃物载量增加,对1h时滞死可燃物载量影响最大,增加174.7%;对10h时滞可燃物载量影响其次,增加113.5%,与未发生虫害林区相比,可燃物载量差异显著(p<0.05)。经过一定林分恢复期后,可燃物载量趋于平衡,发生过虫害的林区,1h时滞死可燃物载量比未发生林区增加量为41.6%,10h时滞死可燃物载量增加量为16.7%,可燃物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虫害爆发可以通过影响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从而增加森林火灾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马尾松林不同演替阶段负荷量的变化特征,确定影响地表可燃物负荷量的关键因子。 方法 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中不同龄级马尾松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替代时间方法,分析马尾松林演替发展中不同类型地表可燃物的负荷量特征及其与地形、林分、气象等影响因子的关系。 结果 显示:(1)随着马尾松林的演替,地表活可燃物负荷量呈递减趋势,地表死可燃物和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则呈递增趋势;且总可燃物负荷量主要是由于1 h时滞细小可燃物的负荷量构成。(2)演替初期形成的马尾松幼龄林和后期的成熟林差异最为明显,至演替后期活地表可燃物下降了47.21%;死地表可燃物增加了113%。(3)RDA排序结果表明地形因子中的海拔、坡位,林分因子中的平均枝下高、平均胸径、郁闭度及气象因子中的空气温度与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关系密切。(4)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影响不同类型地表可燃物的环境因子不尽相同;平均胸径对灌木负荷量影响最大;坡位对草本、1 h时滞负荷量影响最大;平均枝下高对10 h时滞和总可燃物负荷量影响最大。 结论 不同演替阶段的马尾松林地表可燃物的负荷量不同,不同类型地表可燃物的影响因子不同。 相似文献
3.
4.
为满足防治森林火灾需求,寻求一种简便且快速的森林可燃物载量估算方法,以2020年10月—2021年12月福建省森林火灾风险普查乔木样地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以福建省主要林分类型——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构建可燃物载量总量、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和腐殖质层在内的各层模型,采用联合估计方法解决总量与分量不兼容问题,运用改进的单纯形法求解模型参数,并通过交叉建模检验的方式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天然和人工马尾松林的兼容性可燃物载量估算模型,除枯落物层外,其它模型的决定系数和预估精度均较高,证实其在马尾松林可燃物载量估算中的实用性。同时,以实际的马尾松小班数据进行可燃物载量估算应用。研究成果可为森林火灾防治工作及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可燃物载量动态估算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森林地表可燃物载荷量分布是预防森林火灾的基本要素之一。根据沈阳地区林型特点,将油松人工林、刺槐人工林和天然杂木林3个林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地表可燃物的载荷量从不同角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地区不同的林型地表可燃物总载荷量差别较大,其中天然杂木林和落叶松人工林的平均总载荷量分别为15.21thm~(-2)和12.48thm~(-2),杨树人工纯林总载荷量最小,仅为3.97thm~(-2);地表可燃物一般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地表可燃物载荷量与林龄相关性均不大;可燃物总载荷量分布与坡向直接相关,表现为阳坡载荷量大于阴坡载荷量;随着坡向由下向上,载荷量分布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动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设立64块标准地,应用回归分析,建立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林分地表可燃物载量与主要林分因子动态关系的数学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林分因子对马尾松林分地表可燃物载量变化有极显著的影响,林分郁闭度主要影响地表1h时滞可燃物载量变化,林分平均年龄主要影响地表10 h时滞可燃物载量的变化。在实际中拟合效果良好,可用于预测马尾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载量的动态规律,为地表可燃物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8.
文章以云南省安宁市为例,研究和评价不同林分(纯林、混交林)、不同龄组的云南松林地表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因子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通过76个样地的林分因子测定分析,建立了云南松林地可燃物载量的四个预测模型.其中林分龄组、郁闭度因子建立的模型FL=1.4874e0.0095N,FL=3.2845M1.084... 相似文献
9.
《林业资源管理》2018,(6)
基于云南省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数据,分析和归纳华山松林在不同环境梯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多重对应分析方法,分析环境影响因子对华山松林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并对影响程度进行排序。结果表明:1)在水平地带性上,华山松林在滇中分布较多,但滇西北地区各测树因子均高于其他地区;在垂直地带性上,华山松林在各海拔区间波动都稍大,方差也较大;2)华山松林空间分布总体方差在流域、海拔和经度等大尺度环境因子上差异明显,而土类、坡位、坡向和坡度等小尺度环境因子的影响则相对一致;3)华山松林空间分布环境因子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日照降水流域纬度湿度经度土类温度风速土厚坡向坡位海拔坡度。 相似文献
10.
湖北地处马尾松分布的北缘,在海拨800m以下形成大片森林,面积2.179×10~6ha,占全省森林面积的53.1%,蓄积5.7479×10~7m~3,占全省森林蓄积的49.7%,但是由于立地、病虫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全省人民生活区附近有20多万ha 的马尾松林属于稀疏低产林,其改造潜力大,综合效益高。一、稀疏低产林的成因1、立地条件差、土壤肥力低稀疏低产马尾松林多数处于立地条件较差地段,加之林内每年地表植被铲除多次,使立地条件恶化,地被物稀少,截断了腐殖质来源,土壤得不到改良,地力 相似文献
11.
12.
森林可燃物是林火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而可燃物含水率作为森林可燃物的重要特性之一,是森林火险天气预报的重要因子,是影响林火能否发生的直接因素,准确测定森林可燃物含水率对开展林火预报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分别阐述森林中活可燃物和死可燃物含水率的变化机理及温度、相对湿度、风、降水、太阳辐射和地形地貌等因子对其影响机制,为进一步开展可燃物含水率预测以及数据库构建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燃烧风洞实验室进行室内点烧试验,定量揭示红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燃烧释放颗粒物粒径分布及变化特征,为森林火灾释放的颗粒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东北东部山区红松人工林为对象,构造不同风速、可燃物载量、可燃物含水率的可燃物床层。基于燃烧风洞实验室进行108次点烧试验,利用溶气胶监测仪(美国TSI Dust Trak 8533)进行实时监测,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建立不同粒径颗粒物预测模型。【结果】风速是影响4种粒径颗粒物质量最主要因素之一,PM1受风速(37.207%)和温度(25.651%)影响最大,受可燃物含水率影响最小(8.304%); PM2.5受风速(43.293%)和可燃物载量(22.855%)影响最大,受燃烧效率(7.509%)影响最小;PM4受风速(43.552%)和可燃物载量(21.225%)影响最大,受可燃物含水率(6.841%)影响最小;PM10受风速(40.832%)和可燃物载量(23.337%)影响最大,受可燃物含水率(6.946%)影响最小。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PM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马尾松林昆虫群落动态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松毛虫一个暴发周期中不同发生类型区内松林林冠层昆虫群落的多样性及其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平均多样性特别是潜伏期多样性越大,群落越稳定,食叶类群多样性对整个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起重要的作用。捕食类群对刺吸类群控制作用较大,而寄生类群对食叶类群的控制作用较大。中性昆虫在群落中也有一定的作用。松毛虫不同发生阶段中,上升阶段多样性最大,如此时多样性足够大,可有效地抑制松毛虫的暴发,否则松毛虫将在竞争中占优势地位,数量猛增,导致大发生。通过研究认为,群落中并联形式的多样性可增加系统的冗余和负反馈作用,导致系统的稳定性;而串联形式的多样性不能导致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19.
1992-1994年,在浙江马尾松林里进行昆虫及蜘蛛群落,松毛虫天敌和种群动态的分析。结果表明:(1)15年生马尾松针叶立体分布,确认砍枝取薪以留7轮为好,不低于留4轮;(2)马尾松林昆虫群落分属18目118科,其中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占优势,经测定,龙游县落结构复杂,分布均匀,群落与层次,坡向,郁闭度,灌层盖度关系密切;(3)蜘蛛群落分属19科46种,其中萧蛸科,猫蛛科和蟹蛛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