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种植玉米诱集带对棉田昆虫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运用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棉田种植单季和双季玉米诱集带对昆虫群落的影响.研究表明,种植单季和双季玉米诱集带后棉田的物种数、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均明显增加;棉田昆虫群落和害虫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增加,但天敌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有所下降;昆虫群落和害虫亚群落的稳定性增加.种植双季玉米诱集带对天敌的保护增殖作用优于单季玉米诱集带.  相似文献   

2.
春棉田种植诱集作物防治害虫李敬郭淑霞崔中伟陈信周河南省汝州市农技推广中心4675001玉米(或高粱)诱集带棉田每隔4~5m种一穴早熟玉米,一般点种在沟旁渠边或畦背上为宜,每穴留苗2~3株,留苗1500多株每公顷。其作用有三:一是诱集二代棉铃虫卵,其...  相似文献   

3.
20 0 3年 1 33团种植棉花 5 733hm2 ,占当年耕地面积的 90 % ,棉花地里种植玉米带 5 0 0余条 ,折合面积为 2 0 0 hm2 ,占播种面积的 3.5 %。6- 7月份调查表明 ,玉米诱集带的棉叶螨有虫株率达 80 % ,棉铃虫有虫株率达 35 .7% ,有翅蚜有虫株率达93.7% ,同时害虫的天敌如 :草蛉、瓢虫、蜂、蝇等随处可见 ,通过玉米诱集作用和有效的防治 ,全团棉叶螨危害的面积 33.3hm2 ,占棉花面积的 0 .5 8%。棉蚜造成的油叶率在 5 %以下 ,棉铃虫仅在个别棉田危害 ,其危害率仅为 0 .3%。在干旱、蚜虫、棉叶螨大发生条件下 ,棉花仍获得大丰收 ,全团皮棉产量平均…  相似文献   

4.
七星瓢虫引诱剂防治棉花蚜虫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对棉蚜进行生物控制,利用七星瓢虫引诱剂对七星瓢虫等天敌进行诱集。试验结果表明:七星瓢虫引诱剂处理棉田七星瓢虫数量明显高于对照,蚜虫数量明显低于对照,能够很好地诱集瓢虫,并对棉花蚜虫进行有效生物控制;而且七星瓢虫引诱剂对棉花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5.
2018和2019年7~9月在齐齐哈尔地区通过在玉米田间悬挂黄板(40 cm×25 cm),设距地面1.0 m和玉米雌穗上2种悬挂高度,每7 d更换,调查其对双斑萤叶甲、蚜虫诱杀作用及对主要天敌昆虫的诱集影响.结果表明,黄板对双斑萤叶甲成虫具有显著的诱杀作用,高峰期周平均最多诱杀188头/板.平均单板诱虫量变化反映出双...  相似文献   

6.
不同诱集植物对盲蝽的诱集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棉田盲蝽的农业防治技术,研究了9种诱集植物棉花(中棉所49、LB2、BJ2和HH2)、油葵、大豆、黄秋葵、凤仙花、玉米、苘麻、豇豆和黄瓜对棉田盲蝽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诱集植物诱集效果不同,且差异较大。其中苘麻的诱集效果最好,其次是凤仙花,平均百株盲蝽可达421.9头和27.2头,其他诱集植物上数量均低于10头,诱集效果差。诱集植物对盲蝽的诱集效果与其花期长短、开花集中程度以及花量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不同诱集作物对棉田刺吸性害虫及其天敌的生态作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在棉田周围种植玉米、绿豆和向日葵等诱集作物,研究其对棉田蓟马、盲蝽的诱集效果和对草蛉、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等自然天敌的保护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棉田四周种植这3种诱集作物,对棉田蓟马和盲蝽的诱集效果不明显,但对棉田草蛉、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的保护增殖作用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玉米空间布局种植方式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调配种植株距、行距改变玉米种植的空间布局,有助于改善田间微环境,提高光、热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提高玉米产量较为可行的方法之一。在前人对空间种植方式改进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玉米主要空间布局种植方式,包括单株等行距种植、宽窄行种植、一穴多株种植及相邻行错位种植方式,对这4种种植方式的优、缺点以及由于空间微生境变化产生的竞争进行评述;分析不同空间布局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对下一步研究重点进行展望,为进一步完善玉米高产种植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烟草和苘麻对棉田害虫的诱集作用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南安阳通过田间小区采取不同方式种植烟草和苘麻,观测了其对棉田棉花上烟粉虱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烟草和茼麻对棉田烟粉虱和棉铃虫具有良好的诱集作用,3种方式诱集植物上烟粉虱发生量均大于其相邻棉花上的发生量;散种烟草对烟粉虱诱集效果好于散种苘麻和连片烟草,而散种苘麻与连片烟草差异不明显。棉铃虫幼虫量散种烟草〉散种苘麻〉连片烟草,棉铃虫的落卵量散种苘麻〉散种烟草〉连片烟草。  相似文献   

10.
蓖麻诱集带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蓖麻诱集带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调查了蓖麻诱集带及其临近棉田和对照(不种植蓖麻棉田)的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数量。结果表明,蓖麻诱集带的种植能显著降低3代棉铃虫发生期棉田落卵量及棉花生长后期烟粉虱和小花蝽的种群数量,而对棉田其他主要害虫和主要天敌种群动态无显著影响。虽然蓖麻的种植未能显著降低棉花上绿盲蝽的发生数量,但蓖麻能吸引大量绿盲蝽繁殖。蓖麻和临近蓖麻棉花上昆虫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棉田,而两者的优势集中性指数极显著低于对照棉田。这可为以后种植蓖麻诱集带诱集棉田主要害虫及保持生物多样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新疆车排子垦区棉田生态带诱集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孝法 《中国棉花》2008,35(10):17-18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2008年新疆车排子垦区作物布局有了相应变化,棉花面积由原来的8000hm<'2>调整到5933.33 hm<'2>.增加了小麦、玉米、油用向日葵、牧草、油菜等作物面积,缓解了垦区棉花因多年连作而造成的土壤残膜污染,有效减轻了棉花各种病害的流行,使棉田生态系统脆弱的局面逐步走向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为了探讨各类诱集作物与棉田天敌的分布发生规律,2008年对垦区不同作物生态带的天敌发生情况作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12.
4个直立叶型杂交种、3个种植行距穴67cm等行条播、50cm等行条播、六角形穴播雪、3个密度穴6.0万株/hm2、7.5万株/hm2、9.0万株/hm2雪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潜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密度,其次为行距,再次为品种;在试验实施的密度、行距、品种各因素处理中,玉米杂交种产量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玉米营养面积随密度的增大而变小。  相似文献   

13.
棉田使用诱虫板对绿盲蝽和非靶标昆虫的诱集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评价了诱虫板颜色、位置、高度和每日时段对绿盲蝽和其他植食性害虫以及对捕食性昆虫诱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盲蝽对蓝色表现出强烈趋性,其次是橙色、青色、黄色和绿色。另外,诱虫板高度、每日时段和诱虫板位置也影响色板对绿盲蝽的诱集。距地面50 cm和200 cm处的诱虫板诱集到数量相近的绿盲蝽成虫,在180 cm(棉花冠层高度)处的诱虫板能诱集到更多的绿盲蝽;在傍晚时比其他时段诱集到的绿盲蝽数量多;9月初,设置在棉田边缘的诱虫板比在棉田中心能诱集到更多的绿盲蝽。其他植食性害虫中烟粉虱和棉叶蝉对橙色、黄色具有很强的趋性,棉蓟马对蓝色趋性最强。捕食性天敌中华草蛉和龟纹瓢虫对绿色以外的颜色趋性均较低。可见,将蓝色、黄色、青色或橙色诱虫板放置在棉花冠层上方一定高度,并在9月初设置在棉田边缘,对绿盲蝽能起到较好的诱集作用,且对其他植食性害虫尤其是蓟马表现出较好的诱集效果,而对捕食性天敌诱集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4.
棉铃虫的农业防治措施施作家江苏省农垦职工大学淮阴2230011耕作制度1.1调整作物布局。棉铃虫对玉米的嗜好强于棉花,在棉田种玉米诱集带或在棉区插种玉米,可诱棉铃虫产卵于玉米上,便于集中防治,减少了棉田的卵量。另外,夏熟作物是一代棉铃虫的主要寄主,...  相似文献   

15.
研究石河子垦区早熟棉两种株行距配置喷施脱叶剂后棉花产量及脱叶效果的差异性,为新陆早70号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以早熟棉新陆早70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一膜三行单行缩株(行距76 cm,株距5.7 cm)与一膜六行宽窄行距(行距66 cm和10 cm,株距10.0 cm)两种株行距配置模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其产量表...  相似文献   

16.
种植模式对不同株型夏玉米品种生理生态效应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用先玉335、郑单958和512-4不同株型的夏玉米品种,设置60 000 株/hm2和75 000株/hm2两个种植密度和50、60、70、80 cm等行距以及80+40 cm宽窄行5个行距处理,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夏玉米的生理生态效应和产量影响。结果表明,60 cm等行距处理下,群体光辐射分布较为合理,田间小气候的控制较为安全,有利于提高抗逆性,能够在不同的品种和密度条件下获得较高产量,是目前黄淮海区夏玉米机械化生产较为适宜的播种行距。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施药后连续种植不同作物评价了咪唑乙烟酸对后茬作物安全性。结果表明,咪唑乙烟酸108g/hm~2、216g/hm~2处理在壤土、砂土处理区对花生田杂草防除效果均在9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对花生出苗率没有显著影响,均在90%以上,但216g/hm~2有效量处理对花生生长产生轻微药害,其中壤土处理花生产量明显低于对照处理;对后茬作物安全性表明,施药后4个月种植小麦、12个月种植玉米、棉花,壤土、砂土处理组咪唑乙烟酸108g/hm~2处理对小麦、玉米、棉花药害不明显,216g/hm~2处理对后茬作物小麦、玉米、棉花均产生轻微药害,小麦株高、鲜质量、分蘖、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玉米出苗后叶片黄化,苗期株高、鲜质量与对照处理差异显著,棉花苗期株高、鲜质量、成株期株高、铃数、铃质量显著低于对照处理;施药后12个月种植甘薯、黄瓜、西瓜各药剂处理区药害明显,其中后茬作物甘薯、黄瓜在相同剂量处理下壤土处理组药害较砂土处理组严重。因此,在使用咪唑乙烟酸防治花生田杂草后,尽量避免种植甘薯、黄瓜、西瓜等作物,可与小麦、玉米、棉花进行合理轮作,但应考虑施药土壤环境、控制咪唑乙烟酸使用量和安全间隔期。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对3种不同邻作方式田块田间棉铃虫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3种邻作方式田间棉铃虫幼虫均出现3个高峰期,高峰期出现早晚和虫量大小顺序为加工番茄-玉米-蔬菜-黄豆邻作方式、棉花-玉米邻作方式、棉花-棉花邻作方式;对越冬蛹田间调查结果显示,越冬蛹数量以棉花-棉花邻作下的棉田最大,其次是棉花-玉米邻作的玉米田,第三是加工番茄-玉米-蔬菜-黄豆邻作的蔬菜地,第四是加工番茄-玉米-蔬菜-黄豆邻作下的加工番茄田.  相似文献   

19.
吴习水 《中国棉花》2015,42(2):40-40
<正>安徽省宿松县在20世纪80年代就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县,是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之一。多年生产实践证明,棉花病虫害预测预报是保障当地棉花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最近几年,宿松县棉花病虫测报站还承担了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据监测预警系统"棉铃虫、棉盲蝽、红蜘蛛、天敌灯诱及田间系统调查数据的填报任务。为了保证测报灯诱蛾数据的科学性、系统性,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为了以后新招技术人员能从前人的测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推广棉田间作套种的几种模式及保证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田间作套种既是棉花生产上采用的一项重要栽培技术 ,也是棉田种植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是河北省稳定棉花生产 ,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 ,总结并筛选出了生产上技术成熟、便于推广、效果明显的棉花—西瓜、棉花—洋葱、棉花—大蒜、棉花—马铃薯等几种模式。1河北省棉田间套栽培模式1 .1棉花与西瓜间作套种。西瓜通过 2月下旬至 3月上旬阳畦育苗 ,4月初结合棉花播种同时定植 ,西瓜每公顷栽 1 .8万株左右 ,每穴两株 ,6月上旬收获。棉花种在西瓜两侧 ,错穴播种 ,一穴双株 ,每公顷 3.75万株左右。一般每公顷产子棉 375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