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波法制备高黏度的壳聚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忻  袁毅桦  刘佳  孙恢礼 《水产科学》2007,26(6):352-354
以甲壳素为原料,用超声波法制备高黏度的壳聚糖。研究超声波的温度、超声的时间以及制备壳聚糖时浓碱的浓度3个不同条件对壳聚糖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超声波制备高黏度壳聚糖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3 h,NaOH溶液的浓度为50%,可以得到黏度为2886.7mpa.s、脱乙酰度达97.17%的壳聚糖。将得到的高黏度壳聚糖制成膜,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15 h后,壳聚糖膜对活性橙的脱色率就可达到99.5%。  相似文献   

2.
赵艾东 《海洋渔业》1994,(5):221-223
<正> 甲壳素,又名甲壳质、几丁质、明角质等,是一种含氮多糖化合物,学名聚乙酰氨基葡萄糖,它不溶于水,不溶于稀酸,稀碱,性质比较稳定。若采用40%左右氢氧化钠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使其脱掉乙酰基,转化成透明的可溶性甲壳素,亦称脱乙酰甲壳素,又名壳聚糖、甲壳胺,学名多聚氨基葡萄糖。壳聚糖是甲壳素的最简单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衍生物。它可以溶于稀醋酸等酸性溶液。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虾壳为原料探讨了甲壳素、壳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试验中利用稀氢氧化钠溶液除去虾壳中的粗蛋白质,稀盐酸溶液除去虾壳中的灰分,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制备甲壳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先用5.0%氢氧化钠溶液脱粗蛋白质,处理时间5h,然后用5.0%盐酸溶液脱灰分,处理时间3h,循环处理直至加酸无气泡产生,甲壳素得率为6.0%,色泽白度为50.3,灰分为2.0%。通过正交试验探讨出甲壳素脱乙酰制备壳聚糖的最佳条件为:氢氧化钠溶液浓度50%,温度90℃,时间12h,料液比1∶70。壳聚糖脱乙酰度(D.D%)为84.8%,粘度(浓度1%)为38.3mPa.s。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蒙脱石负载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对废水中酸性大红3R染料的去除效果,通过改变壳聚糖和蒙脱石的混合比、吸附剂的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酸性大红3R染料溶液浓度和pH值等实验条件,从多环境因子角度研究蒙脱石负载壳聚糖对于酸性大红3R染料的吸附除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壳聚糖/蒙脱石比为0.08 g/g,搅拌时间为45 min,加入壳聚糖/蒙脱石质量为1.33 g/L,溶液pH值为5~6时,复合吸附剂对酸性大红3R染料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率可达99.6%以上。用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蒙脱石负载壳聚糖对酸性大红3R的吸附比较适宜,室温条件下复合吸附剂对酸性大红3R的吸附热力学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  相似文献   

5.
可食性狭鳕鱼皮明胶—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狭鳕鱼皮明胶可食性膜的性质,采用壳聚糖以不同比例与狭鳕鱼皮明胶共混,以改善狭鳕鱼皮明胶膜的性能。结果表明,狭鳕鱼皮明胶具有很好的成膜性,但其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较低。壳聚糖与鱼皮明胶混合后相容性较好,复合膜的透光率达88%以上。鱼皮明胶中分别加入80%壳聚糖和60%壳聚糖后,膜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提高82.5%和330%,热变性温度提高10 ℃。壳聚糖使鱼皮明胶膜水溶性和水蒸气透过系数急剧降低,但吸湿性略有升高。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狭鳕鱼皮明胶与壳聚糖并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通过化学结合生成了新的大分子化合物,可以制备稳定的复合膜。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对花鲈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1%和2%的壳聚糖,连续投喂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60d,探讨壳聚糖对花鲈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5%和1%壳聚糖可以显著促进花鲈的生长,但是不同添加浓度对成活率均无影响。在30d时添加0.5%或1%壳聚糖能有效提高花鲈的补体活性、溶菌酶活性和吞噬活性;在60d时仅明显提高补体活性。添加壳聚糖对白细胞的数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昆虫源壳聚糖在鲫鱼饲料中适宜添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平均体重为25.2±1.7 g·尾 -1的225尾鲫鱼( Carasslius auratus )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组15尾.饲喂昆虫源壳聚糖5种不同添加水平(0%、0.25%、0.50%、0.75%和1.00%)的饲料,研究昆虫源壳聚糖在鲫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水平.结果表明,添加昆虫源壳聚糖不同程度提高了鲫鱼的相对增重率,显著降低了饵料系数( P <0.05),0.50%壳聚糖添加水平组的生长性能最好.通过计算最佳相对增重率和饵料系数时的昆虫源壳聚糖添加水平以及结合试验结果,认为鲫鱼饲料中昆虫源壳聚糖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50%~0.60%.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岭土与壳聚糖2种天然材料,通过高岭土来改性壳聚糖,用于处理废水中重金属铜。实验结果表明:在铜离子初始浓度为0.2mg/L,壳聚糖与高岭土的配比为0.1,搅拌吸附反应时间为30min,吸附剂质量浓度为1.2g/L,溶液pH值为6时,对铜离子的去除效果最佳。与单一材料相比较,制备的高岭土改性壳聚糖对铜离子的去除能力强,且用量少。  相似文献   

9.
可溶性甲壳质是用蝦蟹壳经过去钙、脱脂和脱醋酸基等化学处理后制成。它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碱性溶液,在0.5—2%稀醋酸中能溶解成为玻璃状洁白透明之胶体溶液,故名可溶性甲壳质,又因溶液具有很高粘度,所以又称粘性甲壳质,或称壳醣,它可与任何此例之水  相似文献   

10.
华雪铭 《水产学报》2007,31(4):478-486
为了解壳聚糖和益生菌刺激和增强免疫应答的可能作用,本试验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0.5%、1.0%的壳聚糖,0.1%、0.2%、0.4%的益生菌,甘露聚糖与益生菌混合物,壳聚糖与益生菌的混合物,在室内水泥池中喂养暗纹东方鲀(3.15±0.05)g 2个月,根据抗菌活力筛选出免疫增强饲料组(0.2%壳聚糖,0.1%、益生菌,甘露聚糖与益生菌混合物,壳聚糖与益生菌混合物)测定免疫功能。结果表明,甘露聚糖与益生菌混合物仅提高头肾T淋巴细胞转化,壳聚糖与益生菌混合物显著增强头肾T、B淋巴细胞转化和脾脏B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时分泌的IgM。筛选出的四种免疫增强饲料均能使头肾B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时分泌的IgM显著增加。无论是脾脏B淋巴细胞还是头肾B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时所分泌的IFN-α都不同程度地受抑制。  相似文献   

11.
壳寡糖的传统生产工艺是采用HCl和NaOH处理甲壳类制备壳聚糖,再酶解获得壳寡糖,生产过程中含高浓度Cl–和Na+的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研究采用H3PO4和KOH为反应溶液建立壳聚糖的绿色生产工艺,并制得不同脱乙酰度的壳寡糖,探究了不同脱乙酰度壳寡糖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效果。结果显示,通过该生产工艺制得壳寡糖的脱乙酰度分别为63.79%、72.12%、79.34%和88.15%,分子量均为1500 Da左右。脱乙酰度为79.34%和88.15%的壳寡糖诱导植株对TMV产生抗病性,表现出对TMV进行体外钝化、抑制TMV在寄主内的复制和提高植物体内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以壳聚糖与卵磷脂为载体,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CS)/迷迭香提取物(RE)纳米粒(CS/RE-NPs),并将其用于草鱼保鲜中。通过分析蛋白盐溶性(salt extractable protein,SEP)、巯基(-SH)含量、表面疏水性、血红素铁(heme iron)含量的变化情况,探究壳聚糖/迷迭香提取物纳米粒对草鱼蛋白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迷迭香提取物纳米粒(含0. 9 mg/mL RE)具有较好的缓释效能和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在p H 6. 8的体系中,迷迭香提取物的释放量为61. 29%; p H 6. 0的体系中,释放量为73. 91%。壳聚糖/迷迭香提取物纳米粒的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2. 47%和93. 98%。采用质量浓度为0. 9 mg/mL的壳聚糖/迷迭香提取物对草鱼进行冷藏(4℃)保鲜,在贮藏第9天时,壳聚糖/迷迭香提取物纳米粒处理组草鱼中SEP、-SH含量及Heme iron含量分别比空白对照组提高了12. 12%、11. 76%和63. 63%。壳聚糖/迷迭香提取物纳米粒有效延缓了冷藏期间鱼肉蛋白的氧化速度,更好地保持了草鱼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陈树桥  周国勤  周国平  陈兵 《水产科学》2007,26(10):574-577
以壳聚糖为原料,25%戊二醛为交联剂,引入羧甲基壳聚糖等制备了一种新的壳聚糖衍生物吸附模拟养殖废水溶液中的Cu2 ,研究了Cu2 质量浓度、pH、吸附时间、温度、衍生物用量等对Cu2 的吸附影响,初步探讨了吸附的内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该衍生物抗酸碱性较好,Cu2 吸附容量可达178 mg/g;且再生方便,可重复使用,是性能良好的除Cu2 吸附剂,可用于水产养殖及其他废水中铜的去除。  相似文献   

14.
甲壳低聚糖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甲壳低聚糖(COS)具有优越的功能性质和生理活性,是国际上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的低聚糖,有关甲壳低聚糖的一些特性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本文对这种低聚糖的带电性、热性质、吸湿保湿性、抑制淀粉老化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5%COS溶液当pH<9.7时,带正电荷。它的第一等当点是pH5.1,第二等当点是pH9.7;(2)DSC分析表明:COS的热分解温度范围为211~219℃,低于壳聚糖,COS的热稳定较壳聚糖差;(3)COS有优良的吸湿保湿性;(4)COS对淀粉老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2种免疫多糖对刺参组织主要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口服不同剂量海藻硫酸多糖、壳聚糖对刺参(Apostichopus iaponicus)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25%、0.5%、1.0%海藻硫酸多糖(质量百分比);0.5%、1.0%、2.0%壳聚糖,以基础饲料饲喂组为对照,饲喂7d.于投喂后第2天、5天、9天和15天检测ACP、AKP、LSZ与SOD活性.结果显示,投喂后15d内,各实验组ACP、AKP活性均随时间和剂量增加持续升高,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添加1.0%海藻硫酸多糖与2.0%壳聚糖效果最佳,1.0%海藻硫酸多糖组的ACP、AKP酶活最高,分别是对照组的3倍、2.3倍,2.0%壳聚糖添加组的ACP、AKP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3.9倍、4.4倍:LSZ活性则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最高时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LSZ活性与免疫多糖添加量不成正比关系,0.5%海藻硫酸多糖与1.0%壳聚糖组效果最佳,酶活最高分别是对照组的1.4倍、3.3倍;SOD活性均在第2天显著升高,短暂的升高后逐渐降低趋于对照,1.0%海藻硫酸多糖、2.0%壳聚糖组SOD酶活最高,分别是对照组的1.7倍、2.1倍.研究结果表明,海藻硫酸多糖和壳聚糖可作为刺参免疫增强剂使用,建议其适宜添加量分别为1.0%海藻硫酸多糖、2.0%壳聚糖.  相似文献   

16.
虾、蟹壳中含有多种有用成份。其中的蛋白质、脂类、可溶性含氮化合物和色素可以供人和动物食用或作为食品添加剂和调味剂;其中的甲壳质经过化学处理,脱去乙酰基后成为可溶性甲壳质,能溶于1%的醋酸中,成为粘稠的溶液,  相似文献   

17.
吕民主 《水产学报》2001,25(3):249-253
采用多孔聚酯泡沫块固定里氏木霉大三相流化床固定化反应器中同时产酶同时降解壳聚糖,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降解时间可以得到不同平均聚合度的降解物,在28℃,pH4.8,通气量2.5vvm条件下,重复利用菌丝降解2%(w/v)浓度壳聚糖,每批产生的壳聚糖酶活力平均达到150mU.mL^-1以上,壳聚糖平均降解率为72%以上,利用此固定化反应器,在45天内连续进行15批同时产酶降解试验,结果发现壳聚糖酶活和壳聚糖降解率能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8.
以初始体重为(6.77±0.01)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为实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分子量分别为35 k Da和400 k Da,进行为期56 d的养殖实验,研究低分子壳聚糖(LMWC)和高分子壳聚糖(HMWC)对仿刺参生长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仿刺参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且LMWC能显著促进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P0.05)。饲料中添加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刺参体腔细胞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比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5)。LMWC可显著增强刺参体腔细胞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P0.05),并能提高碱性磷酸酶(AKP)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HMWC对刺参体腔细胞中AKP和NOS活性均有显著增强作用(P0.05)。研究表明,在刺参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壳聚糖,对其生长和相关免疫酶活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及其复合物对三角鲂生长及鱼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壳聚糖及其复合物对钱塘江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生长及鱼体成分的影响,试验为期60 d。结果显示:添加壳聚糖、壳聚糖复合物A和壳聚糖复合物B均有较好的促长效果;与对照组相比,三角鲂平均体增重分别提高15.91%(P(0.01)、19.19%(P(0.01)和21.65%(P(0.01),饲料系数分别下降13.85%(P(0.01)、16.41%(P(0.01)和17.95%(P(0.01)。添加壳聚糖、壳聚糖复合物A和壳聚糖复合物B使三角鲂肥满度分别较对照提高6.17%(P(0.05)、5.73%(P(0.05)和7.05%(P(0.01),可食部分增加。壳聚糖复合物B使三角鲂肌肉水分下降1.29%(P(0.01);壳聚糖、壳聚糖复合物A和壳聚糖复合物B使肌肉粗蛋白分别提高4.11%(P(0.01)、4.15%(P(0.01)和9.68(P(0.01)。壳聚糖复合物B使肌肉非必需氨基酸含量降低8.21%(P(0.05),使肌肉丝氨酸含量提高16.78%(P(0.05);壳聚糖复合物A和B使肌肉脯氨酸含量分别下降4.30%(P(0.05)和7.17%(P(0.01)。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对异育银鲫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异育银鲫配合饲料中按0.25%、0.5%、1.0%、2.0%的比例添加壳聚糖,连续投喂60d后,通过测定供试鱼的增重、血细胞的吞噬活性及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比较了壳聚糖对异育银鲫促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5%、1.0%、2.0%壳聚糖均能显著提高异育银鲫的特定生长率、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溶菌酶活性,但它们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0.5%的添加量最为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