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2014年10月25日,国家水稻德宏试验站对晚季种植的优质软米多小穗新水稻进行实地验收,编号为F-87的新品系在面积为13.33 m~2的小区上实收晒干扬净稻谷16.92 kg,折合产量12 690 kg/hm~2。该品系2013年正季种植小区产量达15 583 kg/hm~2,2014年正季种植小区产量达15 075 kg/hm~2,两年正季种植小区产量平均达15 329 kg/hm~2,展现了进一步提高中国水稻单产和米质的巨大前景。  相似文献   

2.
大穗小麦穗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大穗小麦材料在杂交育种中的利用提供参考,以小麦大穗品系9110192和多穗品系密穗矮秆为亲本,采用P1、P2、F1、F2四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杂交后代穗长、小穗数、小穗密度、穗粒数、穗粒重的遗传模型。结果表明,穗长、小穗密度、穗粒数、穗粒重均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与多基因共同控制;小穗数为多基因遗传,无主基因存在,各性状均不同程度受环境影响。穗长、小穗密度、穗粒数、穗粒重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2.14%、88.69%、62.71%、59.67%,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58%、3.19%、11.87%、13.1%。穗长与小穗密度受环境影响较小,早代选择可靠性较高,穗粒数、穗粒重受环境影响较大,应在稍晚世代选择。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螯合肥料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为新型肥料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在辽宁盘锦大洼县西安镇上口子村进行田间水稻小区试验。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并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螯合肥对水稻的株高、每穴穗数、穗粒数、秕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都有明显影响。其中施用螯合肥的水稻比施用复合肥和对照处理穴穗数分别增加2.67株和4株,穗粒数分别增加5.67粒和13.67粒,结实率分别增加1.10%和5.03%,千粒重分别增加3.4%和5.2%。小区平均产量分别增加23 kg/667 m~2和49 kg/667 m~2,增产率分别为3.15%和6.95%,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36份小麦品系比较试验,调查了小麦的株高、有效穗数、成熟期、穗长、结实小穗、实粒数、单穗重、千粒重等性状,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6份品系可分成5种类型,第1种为粒少、低产类型;第2种为穗少、低产类型;第3种为粒多、穗多、高产类型;第4种为穗多、粒多、粒大、高产类型;第5种为晚熟类型.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经过1995、1998和2002年三届优质米水稻品种(系 )鉴评工作 ,共评选出13个优质米水稻品种和6个品系 ,现将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13个优质米品种介绍如下 :1.秋田小町由吉农水稻高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从日本引进的优质米品种。在吉林省两届优质米鉴评活动中均排在第一位 ,是目前吉林省优质米评比的鉴评标准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47天 ,比秋光晚1~3天 ,需有效积温3200℃左右。株高95~100cm ,株型松散 ,分蘖力较强 ,平均每穗粒数100粒左右 ,千粒重26g;抗稻瘟病性较差 ,不抗倒伏 ,产量较秋光略…  相似文献   

6.
陈玉水  卢川北 《玉米科学》2000,8(Z1):064-066
为了尽快选育出适应于福建沿海地区的多抗、优质、高产玉米新种质,我们直接从CIMMYT引进了24个玉米杂交种,以掖单13为对照在漳州市进行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种质间的产量达到极显著差异,24个玉米杂交种的小区产量为0.45~2.31 kg,平均1.89 kg,而掖单13为1.68 kg,其中CMT975249、CMS975009和CMT935035的产量显著高于掖单13,与掖单13比较,CMT975249的穗数和穗粒数比较多,果穗、穗粒和子粒均较重;CMS975009的穗数较多,果穗、穗粒和子粒均较重;  相似文献   

7.
于2009年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展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法不同栽植方式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抛栽和品字形移栽的水稻返青快、分蘖早,且在分蘖盛期和灌浆期根系发达并具有较强活力:栽植方式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依次为每667m~2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品字形移栽和抛栽分别比对照(常规手插)每667m~2增产81.22kg和41.60kg,增幅分别达15.46%和7.92%。  相似文献   

8.
2006—2007年在塞拉利昂若可布国家水稻试验研究所对10个中国杂交水稻组合进行了小区品种比较试验、大区对比试验和大田示范栽培,试验采用了肥田湿润育秧和坡地旱育秧两种育秧方式。结果表明,中国杂交水稻比当地常规稻品种LR19和ROK3有很大的增产优势,适宜在塞拉利昂栽培,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较多、结实率高、株叶形态优是中国杂交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播期对多小穗和寡小穗小麦生育期及农艺性状的影响,对13份不同来源的小麦品种(系)两年分期播种的生育期和6个农艺性状(株高、单株有效分蘖数、穗长、每穗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播期的推迟导致材料间出苗期差异变大,抽穗期差异缩小,但开花期和成熟期差异变化不大,各农艺性状值减小。经方差分析,各农艺性状在不同播期和品种(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单株有效分蘖数的变异系数最大,穗粒数次之,每穗小穗数最小。多小穗材料10-A和寡小穗材料BE89的穗长、每穗小穗数和穗粒数在播期间差异较小。经相关分析,播种至出苗和分蘖至抽穗天数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出苗至分蘖和开花至成熟天数与平均日照时间呈显著负相关,抽穗至开花天数与温度和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日最高温和日均温对多小穗和寡小穗材料的分蘖至抽穗天数有显著影响,平均日照时间在开花期、日最高温在成熟期分别对多小穗材料发育有显著影响。由此可见,小穗数特异性材料的每穗小穗数在不同播期下能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0.
以辽宁省参加联合品比试验的89个水稻新品系为试材,比较不同品系间的产量结构、穗部性状和米质性状的差异,分析性状间的相关性,明确高食味值品系的典型特征。结果表明,新品系平均产量为612.24 kg/667 m2,符合国标2级和3级优质米的新品系分别有10个和17个;稻穗越长的品系,粒型越长,垩白越少,糙米率和精米率越低;一次枝梗结实率越高的品系,整精米率和精米率越高;粒型越长的品系,二次枝梗结实率越高。一次枝梗数和穗粒数越多、着粒越密、籽粒越偏向穗轴下部分布的品系;蛋白质含量越高。产量越高的品系,米饭的外观越好,硬度偏软,食味越好。蛋白质含量越高的品系,米饭外观越差,硬度高、黏度低、平衡度差,食味值下降。直链淀粉含量越高的品系,热浆粘度、最终粘度越大,峰值时间越长,糊化温度越低,崩解值越小。消减值越低的品系,米饭外观越好,食味值越高。高食味值品系的典型特征是粒型较长,蛋白质含量和消减值较低,当消减值为1 005.5 cP时食味表现最好。结果可为培育优质高产高效水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水稻籼粳交后代产量较高稳定品系为试材,研究2010~2011两年上述材料产量性状及构成因素,探讨籼粳交育种后代产量因素特点。结果表明,株高方面:高产品系达到110 cm左右;产量结构方面: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方面分别达到每穴12穗、成粒140粒、26 g,其产量将达到550~650 kg/667 m2;与粳粳交育种高产稳定材料相比:籼粳交后代高产材料株高增高,分蘖减少,穗粒数增加;其产量优势主要体现于穗粒数及千粒重方面。  相似文献   

12.
杂交稻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17个优质杂交水稻的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每穗实粒数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有效穗数通过穗粒数的间接负作用大于直接作用.提出杂交水稻高产应在保证一定穗数的基础上,主攻每穗实粒数,同时兼顾提高千粒重,协调好性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微生物菌剂(microbial inoculants)对盘锦市水稻增产的应用效果,为农业部肥料登记提供科学依据,在大洼区西安镇、盘山县甜水镇进行田间水稻小区试验。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并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施微生物菌剂对水稻株高、每穴穗数、穗粒数、秕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都有明显的影响,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每平方米穗数,每穗小穗数,每小穗粒数和粒重是冬小麦产量组成的四个因素.小花发育的速度可影响最终的每小穗粒数.Whingwiri等推断,顶端小穗形成后产生的小花不能结实,因此顶端小穗的形成意味着小穗数和小花数已经确定.并认为小花与穗轴之间的维管束系统的发育随小花分化而开始,顶端小穗形成后维管束发育即受抑制,此后形成的小花不能结实.每个小穗上最初两朵小花是在顶端小穗形成前产生的,约97%能结实;第四朵小花很少结实,第三朵处于两者之间,约72%不能结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太湖地区优良食味高产软米粳稻品种特征.[方法]收集适合太湖地区种植的软米粳稻品种,根据软米粳稻品种生育期、产量和食味品质进行分类,比较研究了不同熟期不同产量与食味品质类型的软米粳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差异.[结果]高产类型软米粳稻每穗粒数、群体颖花量显著高于中产类型.与味中类型相比,味优类型软米粳稻穗数、每穗粒...  相似文献   

16.
水稻小穗头形成的主要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坝镇大面积水稻发生了罕见的小穗头现象 ,田间小穗头病发几率在10%以上的田块有1827hm2 ,占水稻总面积的78.3% ,损失稻谷约400万kg。一、小穗头及其主要特征水稻小穗头是一种生长发育不良的畸形稻穗 ,是水稻在幼穗分化时受不良因素影响 ,造成稻穗上枝梗、颖花大量退化 ,抽出的稻穗呈直立状 ,成熟时仍然笔直不沉甸弯曲 ,故当地农民将此类型的稻穗称为小穗头或小直穗。小穗头主要特征 :①穗头短小 ,稻粒稀少 ,千粒重低 ;②稻谷内外颖壳开裂 ;③米粒细瘦、尖、弯 ,不规范。小穗头除粒数、千粒重…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水稻新品种新稻50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生育期控制性灌溉对膜下滴灌旱作水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膜下滴灌旱作拔节孕穗期控制性灌溉对株高影响最大、收获穗数最低,穗总粒数、每穗结实粒数明显偏低,结实率低,产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8.
新香优99     
新香优99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新选育的不育系新香A与恢复系桂99配组而成的迟熟晚籼组合。它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且具香味等优点。1产量表现1994年参加湖南省晚稻多点联合品比和省商品优质稻(晚稻)多点品比,平均亩产均为375.0kg。湖南省湘阴县姑嫂树乡下坝湖村二组李政1994年种植0.79亩,产稻谷400多kg,亩产过500kg。浏阳市永安镇村民胡运良种植2.0亩,亩产400.0kg。2主要特征特性新香优99全生育期123天,株高104cm,分蘖力强,亩有效穗23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30位…  相似文献   

19.
试验设N1低氮(150 kg/hm~2)、N2中氮(180 kg/hm~2)、N3高氮(210 kg/hm~2)及无氮对照(0 kg/hm~2)4个氮素水平,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均呈现N3N2N1的关系,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增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也和一些研究者一样认为,增加每穗粒数,除通过增加每小穗可育小花数或增加小穗数外,开拓小麦每穗非正常位置上产生的额外小穗数(有时称为"分枝"),也可能是更为根本的途径.但是,目前关于基因型与环境对小麦额外小穗表现的水平及稳定性的影响还缺乏了解.为了揭示春化与光周期对小麦额外小穗性状表现的影响,特进行了如下试验,以测定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基因型,研究小麦额外小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