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农业》2009,(9):36-37
根据农业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要点》,各地总结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机械育、插秧技术规范.有效地提高了当地机插秧的技术到位率和生产水平。技术本土化基本完成,绝大多数省份已探索出适合本地的育插秧机械化技术。2009年水稻育秧机械化技术在水稻产区示范推广全面启动.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水稻机插秧是当前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也是薄弱环节。自2010年以来,耿马县开始进行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经过两年来的摸索,积累了一些试验示范实践经验,逐步掌握了一套适合耿马县的机插秧、育秧技术,现结合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项目的开展,对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谈谈一点浅见,以期对实现耿马县水稻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插秧是当前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也是薄弱环节。自2010年以来,耿马县开始进行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经过两年来的摸索,积累了一些试验示范实践经验,逐步掌握了一套适合耿马县的机插秧、育秧技术,现结合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项目的开展,对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谈谈一点浅见,以期对实现耿马县水稻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市早在二十世纪70年代就曾研究示范水稻插秧机械化技术,但因当时机械不适合我市生产实际,且配套的栽培技术也不够成熟,因此未能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近年来随机械的改进、塑料软盘育秧等相关配套技术的成熟,中央、省、市对水稻机插秧的大力政策支持及机插秧省工、省时、高产、稳产优势的充分体现,水稻机插秧在我市得到了迅猛发展。2004~2005年插秧机由130台增加到458台。机插面积由1.1万亩发展到6.2万亩,2{)05年全市种植大户已普遍采用机插秧,部分乡镇甚至出现了机手订单过饱和现象。可以预料,未来几年机插秧将成为我市水稻的主要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5.
水稻机插秧技术近几年发展较快,2005年江苏省水稻机插秧近250万亩。全省各地均有示范应用,各地在示范推广水稻机插秧过程中,初步探索出以育秧、插秧专业化服务机构为主体的机插秧推广服务新机制.对水稻机插秧的迅速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邮市进行了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服务公司的运行实践。从根本上解决了育秧难、栽秧难,水稻品种布局乱,病虫草害统防统治难,技术指导到位率低等问题,探索出了一套实用、可行、受农民欢迎的水稻生产服务运行新机制,为农业技术推广开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来,湖南省农机部门继续紧扣水稻育插秧机械化重点,大力抓好机插秧育秧、大户购机、办点示范、技术指导4个环节。湖南省机插秧发展态势喜人,新推广插秧机3600余台,完成早稻机插45万公顷,插秧机推广数量和机插秧面积均超过年初目标任务的50%,预计2014年机插秧面积将接近86.7万公顷。1.行政推力持续加大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提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县农业机械化运用程度的提高,水稻插秧机械化插秧技术的示范力度加大。目前我地的机插秧技术,主要存在软盘泥浆育秧技术的探索。我地由于受自然条件、土壤气候、耕作制度、经营规模、育秧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一直也未能大面积推广。2015年起,我乡结合旱育秧和水育秧技术,大胆创新采用"水育旱管"的育秧模式,成功探索出"机插秧软盘浆泥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8.
2004年江门市在新会、台山开展水稻塑盘育秧、机械化插秧示范,面积约600亩,均取得了成功。据调查,机械插秧的亩产比人工插抛秧增产约15%。实践证明,机插水稻大田软盘育秧技术具有省工节本、操作简便的特点,是确保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特定材料、设备和方式进行育秧,并利用插秧机进行插秧作业以代替手工插秧的一种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2007年崇明县推广机插稻面积5.03万亩,占全县水稻总面积的12.5%,占全市机插稻面积的50%  相似文献   

10.
机械栽插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重要内容,插秧效率高,省工节本。机插秧还能实现定苗栽插,插秧有序,能充分利用光能,插植深度适中,中后期抗倒性好。水稻机插秧技术适宜洋县冬闲田、水稻—大蒜轮作区和水稻—油菜轮作区。本文介绍了水稻机械育秧、插秧和大田管理技术,为进一步示范推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把广大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2006年以来,我镇在水稻生产上进行了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示范与应用,惠东基地亩产达660kg,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杂交粳稻“申优693”机械化育插秧操作技术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汪又佳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8):144-145
2006、2007年两年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在旌德县旌阳镇的常规稻栽培上获得成功,2008年又在杂交稻栽培上获得成功。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劳动力不足与大量土地耕种作业之间的矛盾,深受农民欢迎。从精细作床,科学育苗、高质量插秧、大田管理等方面对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期对广大农业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水稻机械化插秧正在被农民逐步认识和接受.在试验、示范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水稻机插秧的生产特点和生育特性,提出了与机械插秧相配套的关键农艺技术措施.旨在使这项轻简栽培方式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以形成促进水稻生产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水稻新一轮机械化插秧技术在全国各地推广,但目前客土燥泥育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机插水稻的推广进程,本土水糊泥育秧技术相对客土燥泥育秧技术来说,操作方便、秧田灵活、亲和力强、早发增产、节本增效且易运输。2006年阳明街道在单季稻上进行试验示范,示范面积52亩,全部获得成功。目前该技术不但在阳明街道全面推广,而且已成为余姚市机插秧的主要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15.
杂交粳稻采用机插秧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插秧机机械的改进、塑料软盘育秧技术的成熟及江阴市政府对水稻机插秧的政策支持,水稻机插秧得到了快迅发展,2006年全市机插秧面积达12万亩,占全市水稻面积的30%以上,2007年有望突破60%。另一方面,近几年推广的杂交粳稻因高产优质深受种植户喜爱,虽种源有限,但种植面积也已超过全市水稻面积的1/5.机械化和杂粳化已成为我市未来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但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杂交粳稻能否采用机插秧还未见试验报告。为此,本试验设计了4个播量处理来研究杂交粳稻进行机插秧的可能性,旨在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一、绪论当涂县自2004年开展水稻机插秧示范推广以来,插秧机从无到有,逐年增加,特别近几年发展较快,截止2013年底,全县拥有插秧机352台,其中高速插秧机210台,全年机插秧面积17.5万亩,机插率达40%,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水稻机插秧技术通过多年的示范推广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怎样解决存在的难题,提高育插秧技术机械化水平,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曾光春  李德笙  钟贵祥 《农技服务》2014,(5):180-180,179
<正>水稻是德阳市旌阳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26万亩,亩产达580kg。到生产过程中许多环节都依靠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不利于水稻的规模化种植。大力示范推广水稻机械化育秧及插秧技术,可极大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水稻生产的规模化,有利于培育新型水稻生产主体。旌阳区从2003年试验、示范与推广推广水稻机械化育秧及插秧技术,形成一套适应当地大面积推广的技术体系。到2014年,全区机插秧面积达  相似文献   

18.
通过几年的示范,已完全证明了机插技术是一项先进技术,也是一种主导技术,符合我省水稻生产特点,具有省种、省秧田、省肥、高产稳产等优势,有利于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稻品质,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质量.从2003年开始,在全县进行水稻插秧机械化技术经验、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水稻机插秧推广易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9年水稻机插秧示范推广以来,上杭县机插秧面积逐年扩大,至2012年上半年累计推广机插秧面积1.5万亩。在示范推广机插秧过程中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但影响机插秧质量与群众满意度,也阻碍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笔者通过近4年的实践追踪调查,对水稻机插秧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提高种子发芽率、成秧率、增强秧苗素质、提高机插秧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水稻机插秧的优势与育插秧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屠建明 《农技服务》2009,26(12):12-13
从高产稳产、省工节本、节约水肥等几方面阐述了水稻机插秧的优势;从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和大田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水稻育插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