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西瓜G17AB雄性不育两用系的转育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西瓜G17AB雄性不育两用系自1987年由沈阳市农科所育成以来,在西瓜种质资源的开拓、杂交制种和西瓜生产诸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仅对它的转育和应用情况作以下介绍。1 西瓜G17AB雄性不育两用系西瓜G17AB雄性不育两用系(下简称G17AB系)来源于一个常规西瓜品种自然群体的两个雄性不育株,经五代选育而成,其遗传机制为细胞核不育类型,两用系群体的育性分离为1:1。其中可育株(杂合体)群体即是不育系的保持系。G17AB系属中早熟西瓜品系,秧蔓生长势中等,叶片开裂,果型中等大小,果实圆球形,果皮绿色衬有墨绿色条带,红瓤、褐籽,含糖量9%左右,果实生育期32天,全生育期100天左  相似文献   

2.
短蔓雄性不育西瓜初步研究表明,不育性是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不育性与短蔓性相伴出现,控制短蔓性状的基因有别于目前发现的2个短蔓基因.雄性败育彻底,过氧化物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分析显示,不育株的带谱较可育株多.本文还对短蔓雄性不育西瓜的利用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短蔓雄性不育西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短蔓雄性不育西瓜初步研究表明,不育性是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不育性与短蔓性相伴出现,控制短蔓性状的基因有别于目前发现的2个短蔓基因,雄性败育彻底,过氧化物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分析显示,不育株的带谱较可育株多。本文还对短蔓雄性不育西瓜的利用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西瓜G17AB雄性不育两用系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沈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西、甜瓜组,1980年以来将西瓜不育系的选育工作纳入研究。经几年工作,选育出G17AB雄性不育两用系。该系选自龙蜜100号后代群体,为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细胞核不育类型,育性分离稳定,配合力强,可直接配制杂种一  相似文献   

5.
 以西瓜核雄性不育‘G17AB’两用系为试材, 对不育与可育雄花蕾组织中的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不育雄花蕾中IAA、GAS 含量不足, 而ZRs含量偏高, ABA峰值出现较早, 各种多胺组分的变化趋势异常。  相似文献   

6.
西瓜核雄性不育育性基因的RAPD标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RAPD技术对西瓜G17AB隐性核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株和可育株基因组DNA进行了比较分析,共利用了31套620个RAPD引物,其中548个引物在二者之间得到了扩增产物,筛选到了可育株与不育株的特异扩增条带A123k片段,并用该引物对单个不育株后代育性分离群体进行了RAPD分析,从而确定了A123k与育性基因的遗传距离为8.1cM。  相似文献   

7.
自Watts(1962)用人工方法获得西瓜雄性不育株后,西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88年夏锡桐等报导了在龙育100号西瓜自交后代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1991年刘寅安等报导了转育雄性不育性至其他西瓜品种;1993年李茜等报导发现西瓜短蔓雄性不育株;1996年王伟等报导了在美国引进品种 Mikylee中发现了 S35—1雄性不育株;本课题组1996年在二倍体西瓜试验地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并从此开始了二倍体和四倍体雄性不育西瓜的研究。1雄性不育二倍体西瓜的研究1.1二倍体雄性不育株…  相似文献   

8.
西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G17AB育性基因的AFLP分子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FLP标记技术,结合BSA法,用256个EcoR I/Mse I(3+3)引物组合对西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G17AB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条特异的扩增条带E31M50.用该引物对后代分离群体进行分析,确定了E31M50与育性基因的遗传距离为5.0 cM.通过对这个多态性特异片段进行回收和测序,得到了这个337 bp片段的全长序列.该标记可以用于分子辅助育种和不育株早期筛选.  相似文献   

9.
为阐明西瓜G17AB系雄性不育发生的分子机制,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了不育株与可育株雄花蕾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差异,经重复验证,获得了2个稳定表达的差异cDNA片段:C13F和G10S。经克隆测序和同源性分析,C13F片段与拟南芥β-葡萄糖苷酶酶蛋白的部分编码序列具有80%同源性;G10S片断与菜豆泛素mRNA的编码序列具有92%同源性。  相似文献   

10.
黄巍  缪武 《辣椒杂志》2017,(2):29-32
了解辣椒两种雄性不育系在花粉败育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及可溶性糖的变化规律,以期为辣椒雄性不育系不育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以辣椒细胞核雄性不育(GMS)G06-77-2AB及细胞核质互作雄性不育(CMS)系C06-77-2A为材料,用Lowry法和蒽酮法对蛋白质和糖进行测定并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辣椒两种不同类型不育系花蕾发育的各个时期,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不论是细胞核质互作不育系(C06-77-2A)还是细胞核雄性不育系(G06-77-2A)均明显低于其可育系(G06-77-2B),但是两种不育系之间没有明显规律可循。花蕾发育的各个时期,两种不同类型不育系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可育系,细胞核质互作不育系(C06-77-2A)明显低于细胞核雄性不育系(G06-77-2A)。两种雄性不育系在花蕾发育的各个时期,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可育系,两种不育系间无明显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1.
染色体易位对西瓜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染色体易位对西瓜花粉败育率、单瓜种子数及果实品质的影响,通过杂交、回交转育方法,分别得到了具有2对和4对染色体相互易位的纯合品系,并用他们配制了F1代杂合体。结果表明2对染色体相互易位使西瓜花粉败育率达49%,单瓜种子数较双亲平均值减少51%,单瓜重增加5.7%,中心糖提高1.4个百分点。而4对染色体相互易位的杂合体,其花粉败育率超过60%,且单瓜种子数减少75%以上,中心糖和边糖分别提高了0.8%和1.3个百分点。利用4对染色体易位育成的津花四号西瓜新品种与其近等位系京欣一号相比,单瓜种子数减少70%,平均仅有70粒左右,单瓜重增加8.5%,含糖量提高0.5个百分点以上,但早期坐果性不如京欣一号。另外,染色体易位导致西瓜的雄花花瓣和雄蕊变小,瓤质变硬,耐贮运性提高,在西瓜育种及生产上将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西瓜适当的矮化种植有助于提高产量,同时更加节省劳动力,适应于轻简化机械化栽培。为了促进短蔓西瓜遗传育种研究,从短蔓西瓜突变体的发现和分类、短蔓基因定位与克隆、短蔓西瓜育种等方面对西瓜遗传育种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和阐述,提出了短蔓突变体种类较少、分子机理研究较欠缺和短蔓品种的选育力度不够等问题,指出短蔓分子机理的研究是未来研究重点和选育高抗、广适短蔓品种是未来育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用60Coγ射线辐照干种子诱变培育西瓜染色体易位系,并用其进行选配少籽杂交子1代研究,对克服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发芽率低、成苗率低、制种成本高、育苗技术较复杂的缺陷具有重要的意义;易位系杂交子1代西瓜保持了二倍体杂交1代的优良特性,减少了单瓜籽粒数,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而提高了西瓜品质和商品价值。详细介绍了诱变选育西瓜易位系的步骤和技术、易位系的特征特性和优良的西瓜染色体易位杂交1代组合,并针对选育的科丰黑美人、红牡丹等易位系杂交1代分析阐述了染色体易位系杂交一代的优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杨鼎新 《中国瓜菜》2010,23(1):31-33
对控制西瓜短蔓性状的4个不同基因位点的短蔓基因dw-1、dw-2、dw-3、dw-4(拟)的发现以及它们所具有的不同特性、形态特征、优缺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我国籽用西瓜生产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顾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籽用西瓜生产阶段性特点和科研工作的主要成就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籽瓜生产中存在的品种更新缓慢、病害控制困难、综合利用不足等问题,并从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简约化、品种多样化、病虫害控制、科技协同创新等方面对籽瓜产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西瓜雄性不育系‘Se18’为试材,研究开花期间花蕾和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育株雄花花蕾在整个发育时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可育株中CAT活性升高,SOD和POD活性降低。不育株和可育株雄花花蕾中的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_3)、玉米素核苷(ZR)、茉莉酸(JA)和油菜素内酯(BR)及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IPA)等7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不同,且含量差异明显。其中,不育株中IAA、GA_3、BR和IPA含量降低,JA含量升高;可育株中JA、BR、GA_3和IPA含量降低,IAA和ZR含量升高。不育株叶片中的IAA、ZR和BR含量显著下降,ABA和JA含量显著上升;IAA/ABA、IAA/GA_3、IAA/JA、IAA/ZR、IAA/BR、IAA/IPA及ABA/GA_3、ABA/ZR在不育株和可育株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且差异较大。因此推测上述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和内源激素含量异常可能与西瓜雄性不育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Se18西瓜雄性不育材料的植物学特征和遗传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发现的Se18西瓜雄性不育材料的植物学特征和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e18是1个新的核基因控制西瓜雄性不育材料,不育性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其遗传由质量性状控制,为主效基因,完全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相似文献   

18.
大白菜甲、乙型核不育系的转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 据复等 位基因遗 传假说, 利用已知 基因型 的甲、乙型 雄性 不育“两 用系”,经 过4 个世代的 杂交选 育,获得了 新甲型“两用系”,临时保持 系和稳 定遗传的 雄性不 育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