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7年棉铃虫在金塔县鼎新镇芨芨村大发生,损失严重,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了加强监测预警,利用灯光诱杀成虫的物理方法,种植玉米诱集带、秋耕冬灌、铲埂灭蛹、人工捉虫采卵等农业方法及农药防治等综合措施,经过3年防控,有效地控制了棉铃虫的为害。  相似文献   

2.
采取取样普查和定点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酒泉市 2 0 0 3年棉铃虫发生与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棉铃虫在酒泉市各植棉县 (市 )均有发生 ,其中敦煌市发生最重 ,安西县次之 ,金塔县和玉门市相对较轻 ;在调查的 2 1种作物中 ,有 15种作物受害较重 ,其中玉米、豌豆、棉花、番茄、向日葵、大麻上发生较为普遍 ,是棉铃虫主要寄主作物。  相似文献   

3.
棉铃虫一直是苏北沿海地区棉花上的主要害虫,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暴发为害,给我国棉花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近年来,通过棉铃虫综防技术的推广应用,棉铃虫在苏北沿海地区发生程度均明显回落,尤其是转Bt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应用,有效压低了棉铃虫的发生基数,并控制在轻至偏轻发生水平;但2005年2~3代棉铃虫却在苏北沿海局部地区暴发,百株虫量高的田块达50多头,发生量为历史罕见,引起了棉农对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的质疑.为此,结合历年棉铃虫发生特点,经过仔细调查分析认为,2005年2~3代棉铃虫局部暴发原因应该是多种因素的偶合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无为县1992年棉铃虫特大发生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无为县种植棉花31万亩,遭受了棉铃虫暴发为害,为历史罕见。通过对棉铃虫预测预报、防治及反馈信息分析,总结出特大发生的成因,与越冬基数、抗药性增强、保护地栽培副效应、气候条件等因子有关;提高了预测预报棉铃虫暴发成灾的准确率;探索了较为成功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棉铃虫是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2007年第3代棉铃虫发生危害较重,2008年第2代棉铃虫发生危害重。根据两年来棉铃虫的发生规律,分析探讨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棉铃虫一直是苏北沿海地区棉花上的主要害虫,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暴发为害,给我国棉花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近年来,通过棉铃虫综防技术的推广应用,棉铃虫在苏北沿海地区发生程度均明显回落,尤其是转Bt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应用,有效压低了棉铃虫的发生基数,并控制在轻至偏轻发  相似文献   

7.
棉铃虫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为多食性害虫。1985~1996年棉铃虫在我县基本上属于轻度发生,1997~1999年呈中度~偏重发生,2000~2001年发生程度超历史,棉铃虫由间歇性暴发害虫变成了常发性的害虫。 一、棉铃虫危害上升的原因 1、种植结构调整,作物布局发生变化。 (1) 麦田是棉铃虫的主要越冬场所,也是第一代主要繁殖场所,越冬代发蛾期延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8.
南阳棉区属长江流域棉区的南襄亚区,棉铃虫的发生规律既不同于黄淮棉区,又不完全同于长江流域棉区。1992~1993年黄淮棉区棉铃虫大发生,南阳棉区却轻发生;1994年黄淮棉区、长江流域棉区棉铃虫大发生的势头得到控制,而南阳棉区却大暴发,且超常地发生了完全五代,主害代也由二代、三代演变到四代、五代,对棉花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性诱剂与农药组配防治棉铃虫试验王登甲,赵延义,程建国,张广义,薛怀芳,王少华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一大害虫,1990年以来连续暴发成灾,1992年因棉铃虫暴发减产50~60%。针对棉铃虫防治这一难题,于1993年在山东农业大学白马河实习农场开展了“性诱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2007年麦盖提县在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棉花棉铃虫的发生规律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棉花是南阳市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4.66万hm^2左右,年产值可达15亿元人民币。棉花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危害重,其防治好坏,对棉花生产和农村经济影响极大。棉铃虫是危害南阳市棉花的主要害虫,具有常发性和暴发性。1994年暴发成灾,百株虫量最高1075头,全市损失皮棉折款5亿余元。为了减轻棉铃虫的危害损失,南阳市1996年开始小面积试种抗虫棉花,  相似文献   

12.
小麦棉花套种对棉铃虫发生的影响及治理对策李巧丝,郭小奇(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王克荣(获嘉县植保植检站)90年代以来,北方棉区棉铃虫连年大暴发,严重威胁棉花生产。在造成大暴发的诸多成因中,取食环境的优化,尤其是套种面积的扩...  相似文献   

13.
棉铃虫在上世纪80~90年代,在我国多个老棉区严重发生或大暴发,致使棉花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而后棉区迁移至新疆,加上抗虫棉的推广、综合治理措施的落实,有效遏制了棉铃虫的猖獗发生。近几年,在冀南多种作物上又有抬头,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对棉铃虫发生规律研究提出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11996年垦区棉铃虫发生特点1.1危害面积大,近年来棉铃虫对区棉花危害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查1993年只在少数团场小面积发生,到1996年整个垦区大面积暴发成灾,全师受灾面积1.785万公顷,占棉花播种面积的52%,其中小海子垦区达1.147万公顷。全师减收皮棉15万担,直接经济损  相似文献   

15.
我团 1996年种植棉花 2 667hm2 ,由于棉铃虫暴发 ,使棉花产量只有 2 73× 10 4kg,比 1995年下降 2 6.8%。一、1996年棉铃虫暴发原因主要是 :越冬蛹基数大 ,为 0 .4~ 1头 / m2 ,由于全团没有冬翻 ,使棉铃虫安全越冬 ;宽膜棉面积大 ,施肥量大 ,棉花生长势强、鲜嫩 ;气候条件适宜棉铃虫发生 ,4~ 8月降雨天数多 ,相对湿度比往年增加 2 0 %~ 40 %。6、7、8月平均温度均在 2 4℃ ,有利于棉铃虫生长发育。二、防治措施主要采取 :杨枝把诱蛾和灯光诱蛾 ;种植玉米诱集带 ;人工捕捉幼虫 ;挖蛹 ;冬灌 ;化学防治指标由原来百株幼虫 8头放宽到 15~ 2 0头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棉田的连年重茬种植,棉花生长条件发生改变,再加上2007年雨水较多,导致本地区的棉铃虫大面积发生。为筛选出对棉铃虫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物农药制剂,选择科云NPV与安打作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7.
金塔县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金塔县大力推进棉花产业化发展,棉花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hm^2左右,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5%。为了进一步做强棉花产业,提高棉花生产的整体效益,金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全县进行了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皮棉平均产量达1785.0kg/hm^2,最高可达2092.5kg/hm^2,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唐新燕 《农村科技》2014,(11):37-38
<正>巴楚县是产棉大县,棉铃虫是巴楚县棉花主要害虫,为有效防治棉铃虫,特设置了几种药剂防治棉铃虫对比试验,以筛选出对棉铃虫杀伤快、持效期长、防治效果理想的药剂品种,为今后棉铃虫防治提供依据。一、供试药剂来福灵、敌杀死、快杀灵、辛硫磷、功夫。二、试验设计试验地选在历年棉铃虫发生较重的巴楚县恰尔巴格乡5村1组,土质为壤土,肥力中等,供试棉花  相似文献   

19.
金塔县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河西走廊西北端,全县总面积1.88万km2,耕地面积2.80万hm2,光热资源丰富,是棉花作物生长的理想之地。目前,全县棉花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70万~2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5%~70%,棉花成了金塔农民的摇钱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来自棉花。由于棉花种植面积大,长期重茬种植,  相似文献   

20.
棉花一直是呼图壁县农业的一个支柱产业,近年来。棉花种植面积呈现连年上升趋势,棉花连作种植模式导致病虫害日益加重,尤其2014年较为突出。现将呼图壁县棉花病虫害发生概况、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简述如下:一、主要病虫害发生概况1.棉铃虫1发生概况棉铃虫主要以二代危害棉花,2014年,棉铃虫在二十里店镇、大丰镇偏轻发生,在其他乡镇轻发生,虽然发生面积较2013年大,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