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鲜与加工》2010,(2):31-31
盖上保鲜膜,就能锁住关味。如今,人们对保鲜膜的依赖越来越强,蔬菜、水果、剩菜剩饭,只要盖上它,心里就会踏实很多。但近日,美国的一项研究指出,并不是所有食物都适合用保鲜膜。  相似文献   

2.
食物安全的内涵、指标与评价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物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全球食物安全面临严重挑战,前景并不乐观。作为世界上人口和食物消费最大的国家,中国的食物安全面临更大挑战,但对其认识学术界还存在争论。为了准确把握食物安全的内涵,科学评价中国食物安全的状况,首先分析了食物安全概念的演变,然后总结了评价食物安全状况的供需平衡指标、消费指标、营养指标、综合指标,以及评价粮食安全状况的常用指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食物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因此,今后食物安全的研究应由单纯的粮食安全转向包括所有食物种类的食物安全,内容应更注重食物综合保障能力及营养安全。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建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是目前仍然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应该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进程。中国200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00美元,面临着加强食物与营养工作的战略机遇。食物安全涉及到食物的数量、质量、营养、资源以及食品工业等多方面内容,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14年来,中国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为食物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绿色食品的发展规模、技术支撑、管理体制等方面还要进一步扎实工作,促进绿色食品事业的更大发展,为新时期的食物安全、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兼业农户、现代农户与国家食物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秀红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447-450
摘要:我国目前的食物安全研究多是从政策、市场、技术和资源等“大而单”宏观视角来研究食物安全,忽视了农业生产的微观主体--农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从农户“小而全”微观视角研究食物安全,比较分析兼业农户和现代农户对食物安全的不同影响,认为兼业农户过多会导致劳动力流失、耕地抛荒、食物播种结构单一、农业物质投入少以及加剧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并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户兼业程度变化和粮食产量变化的数据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兼业农户的摇摆心态不利于国家的食物安全,而具有适度规模经营,规范化生产,吸纳现代要素能力强,资本技术集约度和组织化程度高的现代农户从源头保证了食物的数量和质量安全。所以,在当前的农业生产条件下、农业比较效益差的情况下,要保证国家食物安全,必须对我国目前的兼业农户进行合理引导,打破制约现代农户发展的资源和制度瓶颈。  相似文献   

5.
金微 《种子科技》2014,(3):9-10
2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传承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优良膳食传统”,并要求扶持国内大豆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蒋小龙 《粮食储藏》1993,22(2):9-14
人工合成的信息素和食物引诱剂,为食品加工业早期发现斑皮蠹害虫提供一种很有效的新工具;捕捉器为害虫的鉴定,位置,虫种密度,防治时间和方法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本文论述了斑皮蠹属信息素,食物引诱剂,捕捉器,影响捕捉的因素,防治方法以及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安全关乎国计民生,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因地制宜,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从现实和长远两个角度,争取食物数量的有效供给、质量的卫生安全和营养的搭配合理,要及早对2020年乃至2030年人口高峰期的食物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的科学的研究,为政府提供战略性、前瞻性的决策依据,确保新时期中国的食物安全。1.当前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  相似文献   

8.
当前粮食安全问题的战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从“食物安全”的高度分析了“粮食安全”问题 ,强调要全面加强食物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并提出了实现我国今年粮食生产目标应采取的6项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现实生活中,红娘是个受人欢迎的角色。她们牵线搭桥,让很多有情人终成眷属。补钙时,有几类食物也充当着红娘的角色,有了它们能让钙更好地沉积在骨头中,促进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蘑菇等食物中富含的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多项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肾脏排泄钙。人体90%的维生素D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依靠自身皮肤合成;其余10%通过食物摄取,比如蘑菇、海产品、动物肝脏、鸡蛋和全脂奶制品等。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也可以进行巧妙搭配,比如鱼肉炖豆腐。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鲜的蔬菜、水果和肉类等农产品在人们食物结构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在超市购物,消费者已经习惯到生鲜柜台购买新鲜食品。这些新鲜商品的背后,涉及的是食品冷冻、保鲜等诸多环节的冷链物流。  相似文献   

11.
(1)逐渐转变的饮食结构过去,人们的饮食消费偏重于精米面,忽视杂粮;尤其是城市居民,往往是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量则偏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直接摧毁的是身体的健康:能量过剩、体重超标、“三高”人群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2.
癌症的危害早已引起科学家和营养学家的重视。经过多年来的广泛深入研究,专家已发现和确认了一些抗癌或防癌的物质,它们大部分都存在于人们平时的食物中。只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多摄取一些抗癌食物,就有利于预防癌症的侵袭,从而防治癌症。  相似文献   

13.
利用食物引诱剂与诱捕器结合诱捕储粮害虫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不同食物引诱剂与害虫诱捕器结合对不同虫种储粮害虫的诱捕,试验表明:不同食物引诱剂,因为自身的物理或化学性质不同,对储粮害虫的诱捕效果不同;同种食物引诱剂对不同虫种储粮害虫的引诱效果也不同。花生油对谷蠹有特殊的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中国居民食物质量和营养摄入比过去已有较明显的改善,但是营养不良的问题仍然严重存在,表现在两类营养不良同时较严重存在和与之相关的慢性疾病快速增长.从总量来说,中国属于世界上营养不良人数最多的几个国家之一;从结构来说,中国正承受着营养摄入不足和营养结构失衡两类营养不良带来的双重负担.采取多种形式的改善措施提高居民营养健康水平,已经是一件不容迟缓的大事.改善营养不良状况有3种途径,即调整饮食结构,进行食物营养强化和使用营养补充剂.从公众营养改善的角度来说,食物强化是最为安全、经济和有效的方式.中国为改善公众营养开展了面粉、大米、食用油、酱油等主食品的营养强化工作.面粉营养强化形势喜人,大米强化试验取得较大进展,强化食用油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强化酱油以较大规模上市.要真正改善公众营养健康状况,国家政府应发挥重要作用,应成为政府的一种公共职能.  相似文献   

15.
保障粮食与食物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正确理解“粮食安全”“食物安全”与、“食品安全” (1)粮食安全我国“粮食”通常指谷类、豆类和薯类,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仅指谷类和薯类。“粮食安全”是历史的选择。建国以来很长一段时期我国一直在为解决人民温饱问题而不懈努力。粮食是食物的主体,在食物严重短缺的历史背景下,重视粮食安全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和关键,这是历史必然,也是客观必然。  相似文献   

16.
徐鹏飞 《科学种养》2011,(12):54-55
一、不是样样食物都要进冰箱 有些人一到夏天,总喜欢把食物放进冰箱,以为这样做食物就“安然无恙”了。其实不然,有的食物不放入冰箱,已足以长期保存,如饼干、糖果、蜜蜂、咸菜、黄酱、果脯、粉状食品、干制品、茶叶等,都是无需放人冰箱的。因为这些食物,或者是水分含量极低,微生物无法繁殖;或者是糖和盐浓度过高,渗透压很大,自由水分很少,微生物无法繁殖。这些食物如放进冰箱,既浪费电,还占据空间,而且有些食品放进冰箱后反而产生副作用,例如:  相似文献   

17.
<正>如今,都讲究饮食多样化,但你吃得够健康吗?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下文简称《纲要》),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2月27日,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邀请权威专家,就《纲要》进行了深入地解读和研讨。专家们对照《纲要》中的"食物消费量目标"和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现状,总结出现阶段我国消费者最缺四  相似文献   

18.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为民服务最基本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建时期,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农产品长期供不应求,当时农业的主要任务是扩大生产、保障供给。经过较长时间的艰苦努力,进入21世纪,国家农业生产能力有了巨大提高,实现了农产品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基本解决了全球1/4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人类历史上值得永远称赞的伟大功绩。由于农产品是人类食物之源,人们的食物结构和营养结构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社会对食品的注意力从吃得饱全面转向吃得好、吃得安全。  相似文献   

19.
怎样利用病毒的威力来“炸掉”致命的食物病毒?神奇的“生物芯片”是如何被用于检测食物的有害细菌?有益细菌能否用来对抗有害细菌?  相似文献   

20.
1我国的人口增长与食物保障问题 中国要用大约7%的世界耕地,供养超过20%的世界人口。中国生产的稻米总量占世界的30%,玉米总量占20%,棉花总量占26%,油菜籽总量占33%。尽管如此,我国自产的农产品远远不够自己消费。我国每年要进口3000多万吨大豆(占消费量的60%以上),还要进口数量不等的玉米、棉花和稻米等作物产品。1992年以来,我国谷物增长幅度低于人口增长幅度,我国对国外农产品的依存度在逐年上升。如何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摆在了所有中国人的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