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北方抗旱保墒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经营旱地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运用耕作栽培技术抗旱保墒是我国北方经营旱地农业长期积累下来的一条宝贵经验。历史证明,这条经验不但简便易行,而且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明显的抗旱作用。因此,总结这一经验,使其为发展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服务,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打算就这个问题,对历史上的抗旱保墒经验,作一简要的介绍,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韩香平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6,(8):26-27
在旱农区,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不足。发展旱作农业,重要的是要加强旱地主要的自然水资源——大气降水和土壤水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蓄住天上水,保好土中墒,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旱地水资源在农业增产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4.
甲骨文中有一些关于农作物的古文字,过去已作考释,有些似乎已成定论。但由于种种原因,过去已得出的结论有些还有问题,这些字还需要重新考释。此前我已考知甲骨文字"来"既不表示大麦也不表示小麦,而是表示野生的燕麦。''这次再把我对禾、沈黍三字的考释情况表述如下。欢迎批评指正。表示农具的甲骨文字"工"字,过去没有作过专门的考证,我这里将它与上述几字合在一起,一同请大家指正。一、释甲骨文字,既象水稻的植株形,又象粟的植株形,一般都认为永是粟,依据是周秦以来的传注。但今天的南方方言中,很多地区称水稻的声音都与"禾"… 相似文献
15.
16.
玉米旱作蓄水保墒增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合理用水,提高水分利用率,是旱作玉米增产技术的关键.1.深耕蓄水旱作五米区年降水量60%~70%集中在7、8、9三个月.怎样保蓄和利用有限的降雨,就是旱作技术要达到的目的.在一般农田深厚疏松的耕层土壤,截留的降水量可达总降水量的90%以上.土壤的充水和失水过程,大致和降雨季节一致,即早春散墒,夏季收墒,秋末蓄墒,冬季保墒,一般是在降雨末期蓄水量最多,在干旱多风的早春季节失水量最大. 相似文献
17.
小麦播种量与播种方式及保墒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安龙县中下等田土的小麦栽培和不同播量、不同播种方式及保墒技术的试验研究,得出该县中下等田土小麦适宜播种量为142.5kg/hm2,适宜的播种方式为撒播,在保墒技术上,播后盖草比不盖草的增产32%,僵苗中耕的比不中耕的增产30%。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汉代长江流域的水稻栽培和有关农具的成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刊主编、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文华同志,应日本奈良县立橿原考古学研究所邀请,于1986年10月30日至11月13日赴日本讲学并进行学术访问。在日本期间,陈文华同志除访问奈良、大阪、京都、北九州、福冈、东京等十三个县市的博物馆、考古所、考古发掘现场并和当地考古学者举行座谈外,还在奈良县立橿原考古学研究所和东京明治大学考古学博物馆做了两场《中国汉代长江流域的水稻栽培和有关农具的成就》的学术报告。现将报告发表,供本刊读者参考。陈文华同志还放映了随身带去的大型彩色科教电影《中国古代农业》和《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览》录相带,也受到日本考古界的热烈欢迎。借此机会,向热情接待陈文华同志的日本考古界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以及关心、爱护《农业考古》的日本读者表示深切的谢意,并祝中日两国考古界的学术交流和亲密友谊日益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明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3):114-120
农具诗产生于北宋,并且在当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北宋规模较大的农具诗创作主要有两次,其一是孙端、梅尧臣、王安石等人的组诗创作,其二是满执中与王令的组诗创作。北宋的农具诗中,吟咏水车的数量较多,诗中描摹水车形象、突显水车功用和引发对汉阴丈人的评价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代表了农具诗的基本特点。农具诗在北宋的产生和发展,跟“宋诗”的演化、中国咏物诗的发展以及“耕读传家”文化传统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北宋的农具诗不仅推动了“宋诗”的生活化,推动了后世农具诗的发展,即使对当代农具诗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