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锌水平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60日龄健康雄性水貂7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为1只水貂,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Ⅰ组)、50(Ⅱ组)、100(Ⅲ组)、300(Ⅳ组)、600 mg/kg(Ⅴ组)锌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60、75、90、105和120日龄时各组之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76~90日龄时Ⅲ、Ⅳ和Ⅴ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106~120日龄时Ⅲ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Ⅱ和Ⅴ组(P<0.05)。2)Ⅳ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Ⅳ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Ⅰ、Ⅱ和Ⅴ组(P<0.05);Ⅳ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高于Ⅰ、Ⅱ和Ⅲ组(P<0.05);Ⅳ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高于Ⅴ组(P<0.05);各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3)Ⅰ和Ⅱ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Ⅲ、Ⅳ和Ⅴ组(P<0.05);Ⅲ和Ⅳ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Ⅰ和Ⅴ组(P<0.05)。4)Ⅲ、Ⅳ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Ⅰ和Ⅴ组(P<0.05);各组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5)Ⅴ组血清锌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Ⅴ组血清磷含量显著低于Ⅰ和Ⅱ组(P<0.05);各组血清钙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100 mg/kg的锌能够有效提高育成期水貂的生长性能,而饲粮中添加300 mg/kg的锌血清中蛋白质相关指标含量及锌相关酶活性最高,有利于提高水貂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獭兔生长性能、血清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60日龄、体重1.35 kg左右的健康獭兔7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00、400、800和1600 mg/kg的APS,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400和1600 mg/kg APS组獭兔的总采食量、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其中1600 mg/kg APS添加组的总采食量和平均日采食量在各组中最高,而400 mg/kg APS添加组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在各组中最高。饲粮中添加400 mg/kg APS极显著提高了獭兔血清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P 0.01),而其他APS添加水平则极显著降低了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P 0.01)。200、400、800 mg/kg APS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其中800和1600 mg/kg APS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及白蛋白/球蛋白数值也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1600 mg/kg APS组的血清球蛋白含量则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APS能够改善獭兔的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各项指标显示,400 mg/kg APS为獭兔饲粮中的最适添加水平。  相似文献   

3.
试验将600只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按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15只鸡;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日粮(不额外添加生物素),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种水平的生物素:分别是:0、0.1、0.2、0.3、0.4mg/kg,组成5种处理日粮,旨在探讨不同生物素添加水平对0~6周肉仔鸡的生长性能、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不同生物素添加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都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其添加水平的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有改善的趋势,其改善趋势0~3周比4~6周明显;②随着生物素添加水平的提高,肝脏中丙酮酸羧化酶活性逐步提高(0.4mg/kg组除外),其中0.2mg/kg、0.3mg/kg和0.4mg/kg组丙酮酸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0mg/kg),但各生物素添加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添加生物素对胆固醇、卵磷脂、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几乎无影响;但添加生物素后可提高血清甘油三酯的浓度,但各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添加生物素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下降(P<0.05);0.2mg/kg和0.3mg/kg试验组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0.1mg/kg试验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生物素添加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生物素后血清球蛋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明饲粮锌水平对鹅再生羽绒品质、血清指标及毛囊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5月龄健康霍尔多巴吉鹅128只,采绒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公母各占1/2。4组试验鹅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锌水平为31.68 mg/kg)中添加0、60、120和180 mg/kg一水合硫酸锌(ZnSO4·H2 O,折合成锌的添加量分别为0、21.79、43.57和65.36 mg/kg)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显示:1)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锌均可增加再生羽绒的千朵绒重以及背部、腹部、胸部绒朵长度,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再生羽绒的羽枝细度随着饲粮中锌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且锌添加量为43.57和65.36 mg/kg时显著低于锌添加量为0和21.79 mg/kg时(P<0.05)。2)当饲粮中锌添加量为65.36 mg/kg时,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最高,显著高于锌添加量为0和21.79 mg/kg时(P<0.05);当饲粮中锌添加量为43.57 mg/kg时,血清中甘油三酯(TG)含量达到最高,显著高于锌添加量为0、21.79和65.36 mg/kg时(P<0.05)。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锌对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OB)含量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3)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锌对血清中生长激素(GH)和泌乳素(PRL)浓度产生了影响显著(P<0.05),对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浓度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锌添加量为21.79 mg/kg时,血清中GH和IGF-1浓度均最高,血清中PRL浓度则在锌添加量为43.57 mg/kg时最高。4)血清中锌含量随着饲粮中锌添加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在锌添加量为43.57 mg/kg时达到最高。血清中钙和铁含量则随着饲粮中锌添加量的增加分别呈现上升和下降趋势。5)毛囊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随着饲粮中锌添加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锌添加量为43.57 mg/kg时最高,显著高于锌添加量为65.36 mg/kg时(P<0.05)。毛囊中IGF-1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也随着饲粮中锌添加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但各添加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在锌水平为31.68 mg/kg的基础饲粮中添加21.79~43.57 mg/kg锌(使饲粮锌水平达到53.47~75.25 mg/kg)可提高鹅血清中AKP活性以及GH、PRL和IGF-1浓度,影响血清钙和铁含量,提高再生羽绒的千朵绒重与绒朵长度,降低羽枝细度,还可以调节毛囊发育相关基因EGF和IGF-1的表达,从而促进羽绒再生。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用24头大约克母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12个重复,研究妊娠期添加叶酸对新生仔猪肝脏抗氧化能力及其与叶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叶酸1.3 mg/kg),基础日粮为典型的玉米-豆粕型日粮,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叶酸构成处理组日粮(叶酸30 mg/kg),试验从母猪配种开始直至分娩。结果表明:妊娠期间增加母猪叶酸摄入量显著提高仔猪血清叶酸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P<0.01)。叶酸添加组仔猪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0.05)和总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仔猪肝脏丙二醛和一氧化氮含量在添加叶酸之后显著下降(P<0.05)。添加叶酸显著提高仔猪肝脏中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表达量(P<0.05),下调T-蛋白基因mRNA水平(P<0.05)。由此可见,通过母体添加叶酸可显著改善仔猪肝脏抗氧化功能,并影响叶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泛酸对生长獭兔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相似的断奶獭兔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獭兔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獭兔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20和40 mg/kg泛酸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 mg/kg泛酸显著降低了生长獭兔肩胛、胃周和肾周脂肪沉积率(P0.05);饲粮中添加10~20 mg/kg泛酸显著降低了生长獭兔肝脏中脂滴的含量(P0.05)。饲粮中泛酸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血浆中总胆固醇和白蛋白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中泛酸添加水平的升高,生长獭兔血浆中甘油三酯的含量先降低后趋于稳定,20、40 mg/kg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40 mg/kg泛酸显著升高了生长獭兔血浆中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 mg/kg泛酸显著增加了肝脏中激素敏感脂酶(HSL)和骨骼肌中脂肪酸转运蛋白(FATP)基因的表达量(P0.05);饲粮中添加20~40 mg/kg泛酸显著增加了肝脏中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基因的表达量(P0.05);饲粮中添加10~40 mg/kg泛酸显著增加了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和骨骼肌中CPT1基因的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泛酸影响生长獭兔肝脏内脂肪代谢,泛酸添加水平为40 mg/kg时可降低肝脏内脂肪的沉积,并能降低机体脂肪沉积率,增加骨骼肌对脂肪酸的摄取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核黄素添加水平对3~5月龄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毛皮质量、血液指标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3月龄獭兔1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6和12 mg/kg核黄素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饲粮核黄素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料重比、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毛皮厚度、被毛长度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对毛皮面积、毛皮重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饲粮核黄素添加水平对血清胆固醇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尿素氮、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6 mg/kg添加组血清和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饲粮核黄素添加水平对血清和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以及肝脏总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生长獭兔的饲粮核黄素添加水平为6 mg/kg(饲粮核黄素实测含量为8.35 mg/kg)时能显著提高毛皮品质和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锰水平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75只60日龄的健康雄性水貂,随机分为5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Ⅰ组,作为对照组)、50(Ⅱ组)、100(Ⅲ组)、300(Ⅳ组)和600 mg/kg(Ⅴ组)锰的试验饲粮,基础饲粮中锰水平为43.69 mg/kg。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各组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水貂在60、75、90和105日龄时的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120日龄时Ⅳ组水貂平均体重最高,显著高于Ⅰ组(P0.05);60~75日龄、91~105日龄和106~120日龄时Ⅳ组水貂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饲粮锰水平显著影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上述指标最高值均出现在Ⅳ组;Ⅳ组水貂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血清乳酸脱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免疫球蛋白G含量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当饲粮中添加300 mg/kg的锰,饲粮中锰水平为343.69 mg/kg时,可提高育成期水貂的生长性能,同时可提高血清蛋白质代谢相关指标含量和锰相关酶活性及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选用720只1日龄商品代AA肉公鸡进行试验,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无机锌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肝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和肾脏金属硫蛋白(MT)含量的影响,以考核这些指标对评价肉仔鸡锌营养状况的意义。将肉鸡按平均体重随机分成8个处理组,分别饲喂不添加锌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对照组,含锌28.37mg/kg)和在对照组基础饲粮中以无机硫酸锌形式分别添加20、40、60、80、100、120mg/kg和140mg/kg锌的试验饲粮21d。结果表明:肉仔鸡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肾脏MT含量均受到添加锌水平的显著影响(P<0.05),其中肾脏MT含量受锌水平影响极显著(P<0.01),而不同锌水平对肝脏CuZnSOD活性无显著影响(P>0.1)。这表明对于肉仔鸡,肾脏MT可能是评价机体锌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单独或联合使用锌和维生素C对高温条件下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反应的影响。试验选择320只1d肉仔鸡,根据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锌含量为40mg/kg),处理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mg/kg锌,处理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mg维生素C,处理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mg/kg锌+300mg/kg维生素C,试验共开展35d。在试验第21~35天对鸡只进行热应激诱导,即25℃12h,25~34℃3h,34℃6h,34~25℃3h。结果显示:处理组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了肉鸡的采食量、体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比(P<0.05)。日粮同时添加锌和维生素C组肉鸡采食量和体增重最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60mg/kg锌、200mg/kg维生素C或锌和维生素C联合使用的肉鸡脾脏、胸腺和法氏囊重量显著提高(P<0.05)。60mg/kg锌+200mg/kg维生素C和200mg/kg维生素C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抗体滴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60mg/kg锌+200mg/kg维生素C、200mg/kg维生素C组和60mg/kg锌组显著提高了血液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占比(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单独或联合添加锌和维生素C均可显著改善热应激条件下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1.
文章旨在探讨肌醇对鲫鱼组织器官脂肪、蛋白质氧化及抗氧化状态的影响。试验选择初始体重为(23.2±0.10)g的鲫鱼1680条,随机分为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0条,试验共进行9周。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肌醇含量为150mg/kg,计算值),处理1~6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mg/kg肌醇,使各处理组肌醇含量分别为250、350、450、550、650和750mg/kg。对照组肌肉丙二醛含量最高(P<0.05),且随日粮肌醇添加水平的升高而降低,其中550mg/kg肌醇组肌肉丙二醛含量最低(P<0.05)。肌醇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肌肉抗羟自由基水平(P<0.05)。随着日粮肌醇水平升高至350mg/kg,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谷胱甘肽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肌醇组均显著提高了肌肉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P<0.05)。随着日粮肌醇水平升高至450mg/kg,小肠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小肠过氧化物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肝脏MDA含量最高(P<0.05),之后随着肌醇水平升高至650mg/kg时显著降低(P<0.05)。随着日粮肌醇水平升高至350mg/kg,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谷胱甘肽含量最低(P<0.05),450和550mg/kg肌醇组最高(P<0.05)。结论:鲫鱼日粮添加肌醇可以通过增强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抗氧化酶活力,有效预防肌肉、小肠、肝脏的脂质过氧化和蛋白氧化。  相似文献   

12.
光照强度对Kisspeptin及其受体GPR54在鸡脑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用100日龄京红Ⅰ号蛋鸡,分别接受光照强度30,20,10,1 lx处理,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Kisspeptin和GPR54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在鸡中脑和间脑的分布和表达。结果显示:Kisspept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脑SGC、Imc、Ipc、顶盖前核(Pt)、外侧螺旋核(SPL)。在SGC、Imc、Ipc,平均灰度值和面积百分比,30,20 lx组显著高于10,1 lx组(P<0.05),在Pt和SPL,30 lx平均灰度值和面积百分比最高。GPR54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脑的lmc、Ipc、SP/IPS、nbor、SGC,平均灰度值和面积百分比,光照强度30,20 lx组显著大于l0,1 lx组(P<0.05)。Kisspept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间脑的下丘脑后内侧核(MPH)、丘脑室旁核前部(PVa)、PHN、PVN、Rot。在Rot、PHN、PVN和PVa,Kisspept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平均灰度值和面积百分比,30,20 lx组显著大于l0,1 lx组(P>0.05);在MPH,30 lx高于20 lx,20 lx高于10 lx,10 lx高于1 lx组。GPR54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鸡间脑PVN、GLv、Rot、PHN和CPa。平均灰度值和面积百分比在Rot,30 lx组最大,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PVN、PHN、GLv和CPa,30,20 lx组显著大于10,1 lx组(P<0.05)。Kisspeptin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腺垂体的平均灰度值,光照强度20 lx组最大,面积百分比30 lx最大,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光照强度能促进Kisspeptin和GRP54在蛋鸡中脑和间脑表达,随光照强度增加,表达量增加。Kisspeptin接受光信息调控,通过调节GnRH分泌,参与调节鸡的生殖机能。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评价不同扁杏加工副产物的营养价值。选择3种不同的扁杏加工副产物,分别测定其营养成分,应用CNCPS体系理论计算其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组分,并分析其营养价值。结果显示,在常规营养成分中,杏仁皮的粗蛋白质(CP)含量较扁杏渣高54.38%(P <0.05);其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较扁杏皮分别高1.84、1.47、1.27和1.93倍(P <0.05);扁杏皮的灰分(Ash)含量显著高于扁杏渣和杏仁皮(P <0.05)。在蛋白质组分中,扁杏皮的非蛋白氮(PA)含量较杏仁皮高3.63倍(P <0.05);扁杏渣的慢速降解真蛋白质(PB3)含量显著高于杏仁皮和扁杏皮(P <0.05);杏仁皮的快速降解真蛋白质PB1、中速降解真蛋白质PB2和不可利用蛋白质(PC)含量显著高于扁杏渣和扁杏皮(P <0.05)。在碳水化合物组分中,扁杏渣的碳水化合物(CHO)含量较杏仁皮提高13.36%(P <0.05);扁杏皮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CNSC)较杏仁皮高87.43%(P <0.05);扁杏皮的糖(CA),淀粉和可溶性纤维(CB1)含量显著高于扁杏渣和杏仁皮(P <0.05);扁杏渣的可利用纤维(CB2)含量显著高于杏仁皮和扁杏皮(P <0.05);杏仁皮的不可利用纤维(CC)含量显著高于扁杏渣和扁杏皮(P <0.05)。结果表明,不同扁杏加工副产物在常规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组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应用扁杏加工副产物作动物饲料时,应对其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进行实际测定或估测。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评估犊牛生产系统和断奶后管理对其生长性能和胴体特征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两个生产系统(在玉米秸秆上饲养和在干燥环境饲养),两个断奶后的管理(直接育肥和采用生长-育肥两阶段饲养)。结果显示:与冬季在干燥环境饲养的牛相比,冬季在玉米秸秆上过冬的犊牛初始体重较轻(P <0.05)。同时,冬季在干燥环境下饲养的犊牛较在玉米秸秆上过冬的犊牛日增重显著提高(P <0.05)。前期在玉米秸秆上过冬的犊牛在生长-育肥期的初始体重显著低于在干燥环境饲养犊牛(P <0.05)。但在玉米秸秆上过冬的犊牛较干燥环境饲养的犊牛存在代偿性反应特征,表现为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显著提高(P <0.05)。在评价断奶后管理对生长性能的影响时,生长-育肥期犊牛较育肥期犊牛初始体重、末重和干物质摄入量显著提高(P <0.05)。但与生长-育肥期犊牛相比,育肥期犊牛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显著提高(P <0.05)。断奶后的管理和生产体系对大理石纹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效应(P <0.05)。在玉米秸秆上过冬的生长-育肥组较其他组显著提高了大理石纹评分(P <0.05)。结论:与断奶后直接饲喂育肥期饲料的犊牛相比,采用生长-育肥两阶段饲喂方式的犊牛胴体重量显著提高。然而,直接饲喂育肥料的犊牛饲料报酬和日增重均提高,两阶段饲喂方式的犊牛在经济收益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抽穗期的"张杂谷"全株作为青贮原料,研究枯草芽孢杆菌F-1和Y-1d复合菌剂对其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复合菌剂和市售菌剂添加组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50 kg。青贮45 d后全部开封取样,测定pH、有机酸及常规物质含量,并连续15 d室温暴露放置,测定温度和pH。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添加复合菌剂组乳酸含量显著提高(P <0.05),添加复合菌剂组和市售菌剂组乳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00%和70.74%,乙酸含量稍有降低,丁酸含量显著降低(P <0.05),分别降低了28.79%和33.33%,与添加市售菌剂组比较乳酸和乙酸含量都显著提高(P <0.05),乳酸提高了32.23%,乙酸提高了51.77%。添加复合菌剂影响"张杂谷"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的含量,与对照组和添加市售菌剂组比较含量都较低。在整个有氧暴露过程中,对照组在12 d时开始出现"二次发酵",添加市售菌剂组在第13天也呈现不稳定状态,而添加复合菌剂组到第15天始终处于稳定状态。综合考虑,添加枯草芽孢杆菌F-1和Y-1d复合菌剂,能够改善青贮"张杂谷"发酵品质,提高其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牧草品种匮乏已成为制约河北省草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立足牧草品种选育现状,分别从牧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技术、育种技术、新品种审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针对河北省不同生态区对抗逆、优质牧草新品种的需求,提出了河北省牧草育种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对不同生长期串叶松香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提取液中类SOD活性物质及抗氧化能力进行考察。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以SOD活力为标准,优化提取条件,并测定串叶松香草不同生长阶段总黄酮、多酚类化合物和维生素C等类SOD活性物质含量,同时对不同生长阶段提取液中羟自由基、1,1-二苯代苦味酞基(DPPH)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叶丛期与开花期的水提条件为料液比1∶25,37℃水浴浸提12h,其提取液SOD活性分别为4030.12、4445.31U/g。与叶丛期相比,开花期维生素C、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分别提高34.51%(P<0.01)、56.59%(P<0.01)和23.15%(P<0.01),开花期提取液清除羟自由基和DPPH的能力分别提高205.65%(P<0.01)和12.20%(P<0.01)。综上,串叶松香草开花期比叶丛期抗氧化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8.
旨在探究DC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和SNP突变对山羊毛色的影响,为探索DCT基因调控山羊毛色变化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山羊为试验动物,对DCT基因启动子区进行CpG岛预测,设计引物对预测的2个CpG岛富集区域进行亚硫酸氢盐甲基化测序,使用甲基化水平分析软件BISMA统计甲基化位点,比较唐山奶山羊(白色)和南江黄羊(黑色品系)两种不同毛色山羊群体DC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差异。克隆DCT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筛选不同毛色山羊群体的SNPs,使用JASPAR和Nsite预测SNPs位点突变前后转录因子的改变,并检测比较突变前后DCT基因启动子活性变化。结果,成功克隆了山羊DC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序列及核心启动子区(g.-1045~-318)。在g.-348~-150区域和g.+222~+502区域分别发现6个和23个甲基化位点,其中g.+312、g.+352和g.+400位点与g.+389和g.+404位点白色山羊甲基化水平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高于黑色山羊(P<0.05和P<0.01),并且g.+222~+502区域白色山羊甲基化平均水平极显著高于黑色山羊(P<0.01)。在DCT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的g.-804T> G、g.-705C> T和g.-679G> A,3个SNPs位点的基因型构成在白色山羊和3个有色山羊群体中存在差异,g.-804T> G突变导致该区域的SOX10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缺失,DCT基因启动子活性显著下降(P<0.05)。结果显示,白色山羊DCT基因g.+222~+502区域的高甲基化水平,g.-804、g.-714和g.-679 3个位点的突变,尤其是g.-804T> G造成SOX10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缺失,突变的G型DCT基因启动子活性显著降低。因此,DCT基因启动子区SNP突变和高甲基化水平可能抑制了基因的表达从而形成山羊白色被毛。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母羊黄体期短期优饲对其卵泡发育的影响。选择60只道寒杂交羊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试验羊均先饲喂基础日粮(DE 11.72 MJ/d,DP 79.71 g/d),并对试验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肌注PG 0.1 mg,3 d后阴道埋置CIDR 12 d,撤栓再次肌注PG 0.1 mg),同期发情处理埋栓2 d后试验组羊饲喂试验日粮(DE 18.75 MJ/d,DP 108.44 g/d),饲喂期10 d,并于饲喂开始第1,2,4,6,8,10天分别采集试验组和对照组羊颈静脉血,测定血浆中葡萄糖,胰岛素,瘦素等含量。在撤栓注射PG后,埋栓第13,14,15天每组随机选择6只羊进行屠宰,采集卵巢,按小卵泡(≤3.0 mm)、中等卵泡(3.0~5.0 mm)和大卵泡(≥5.0 mm)进行卵泡数量统计及卵泡液、颗粒细胞收集。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大小卵泡颗粒细胞中OB-R和IGF-1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卵泡数量显著下降(P<0.01),中等卵泡和大卵泡数量显著升高(P<0.01),同时血浆和大卵泡中葡萄糖(P<0.01)、胰岛素(P<0.01)和瘦素(P<0.05)的平均浓度均显著升高,中等卵泡和大卵泡颗粒细胞中OB-R和IGF-1基因的表达显著上升(P<0.05)。结果表明,母羊黄体期短期优饲可提高血浆中葡萄糖、胰岛素、瘦素浓度和颗粒细胞中OB-R和IGF-1基因表达量,促进卵泡期的卵泡优势化数量。  相似文献   

20.
4周龄雌性小鼠12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3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100,150 mg/kg的玉米赤霉烯酮(ZEA)。饲喂20 d后,采集发情前期、发情期及产仔后次日小鼠血液,并测定血清性激素、脂肪因子水平。制备子宫石蜡切片,观察ZEA对子宫形态结构的影响。分娩后记录产仔数。结果显示:(1)发情前期,1组和3组子宫内膜增厚(P<0.01),3组子宫肌层增厚(P<0.05)。随着ZEA添加量的增加,子宫内膜的腺体增多,腺腔变大。P_4、LH水平随ZEA剂量增加而降低(P<0.01),低剂量ZEA使FSH水平降低(P<0.05),内脂素水平升高(P<0.01)。中、高剂量ZEA使E_2、LEP水平升高(P<0.01)。(2)发情期,中、高剂量ZEA使子宫内膜增厚(P<0.01),3个试验组均使子宫肌膜增厚(P<0.01)。随ZEA添加量的增加,E_2、LEP、内脂素水平均升高(P<0.01),P_4、FSH、LH水平均降低(P<0.01)。(3)产仔后期,中剂量ZEA组子宫腔闭合,腺腔变大。不同ZEA添加量均使E2水平升高(P<0.01),中剂量ZEA使FSH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LH水平降低(P<0.05),高剂量ZEA使LEP、内脂素水平升高(P<0.01)。(4)小鼠产仔数没有明显变化(P>0.05),但试验组均出现死胎。结果表明,ZEA能够引起雌性小鼠子宫形态结构变化,激素分泌紊乱,并出现死胎。ZEA通过增加脂肪沉积而影响动物生殖功能可能是其类雌激素样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