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空闲水稻田消纳沼液对土壤及水稻种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找出空闲水稻田消纳沼液的最佳方案,文章在田间设计沼液施用量、沼液施用频次2个单因素控制的试验,研究5种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后期种植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对土壤及作物影响考虑,每亩沼液总用量30吨,每次施用5吨,每周一次的施肥方式为最佳;从缓解沼液环境污染压力考虑,方案不会对水稻产量造成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沼液作为肥料施用是沼液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是构建高效沼液循环利用模式的关键。因此,研究沼液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可为沼液资源化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取土壤体积质量、土壤养分、土壤酸碱度、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重金属6个代表性指标,综述了沼液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合理施用沼液有利于降低土壤体积质量,增强土壤养分累积,改善土壤酸碱度及提高土壤酶活性。长期沼液施用可能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类型由“细菌型”转向“真菌型”,并带来重金属污染风险。当前的研究难点主要在于沼液的异质性及土壤评价方法不统一,探究沼液最佳施用量、明确土壤沼液最大承载量、沼液影响土壤质量的机理机制、建立统一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沼液与化肥长期配施对蔬菜生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9~2011年长期连续5茬蔬菜作物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研究测定了番茄和甜椒2种蔬菜的产量、硝酸盐,可溶性固形物,Vc和总酸量,以及土壤的pH,EC,有机质、铵态氮和硝态氮等指标.结果表明,沼液与化肥配施能明显地提高番茄和甜椒的产量,提高蔬菜中Vc含量;无论是沼液与化肥配施还是单独施用沼液,均加剧了表层土壤的酸化和盐渍化,长期使用易导致深层土壤酸化和盐渍化,同时有利于表层土壤的无机氮含量累积,短期内施用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华北小白菜产量、氮素利用及品质对沼液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沼肥替代化肥对蔬菜产量、氮素利用和品质的影响,评估沼肥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以华北小白菜为试验对象,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不施氮肥(CK)、农户习惯施肥(CF)以及6个沼液(BF)处理。结果显示:沼液处理相比化肥提高了小白菜产量和氮素利用率,产量增加了3.5%~52.0%,氮素利用率提高了17.8~33.1个百分点;相对于化肥,施用沼液能显著提高小白菜的品质;综合来看BF4(氮素减量16.3%)的效果最好。结论表明,适量沼液可以完全替代化肥用于小白菜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沼液灌溉对大白菜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沼气发酵是实现畜禽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和循环农业的重要技术途径,科学评价施用沼液对作物和土壤的影响是构建循环农业的重要基础。文章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沼液灌溉对大白菜产量、养分吸收、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用化肥情况下,不同浓度沼液灌溉处理的大白菜产量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沼液灌溉处理收获后大白菜中养分含量较高,且与对照差异显著;收获后0~15cm土层中无机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对照,并且硝态氮和速效磷都达到了显著差异;15~30cm土层铵态氮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硝态氮增加不明显,速效磷和速效钾与对照差异较小,只有沼液浓度较高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沼液灌溉后增加了大白菜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粗纤维含量,品质提高;各处理硝酸盐含量比对照增加,但未超标。研究结果为规模化循环农业产业园区制定循环技术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但今后应根据园区种植和养殖规模及发展规划,深入研究沼肥在不同作物和种植制度中养分利用效率,土壤养分盈亏,植物和土壤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及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和种植制度的沼肥消纳阈值,真正做到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和再利用。  相似文献   

6.
沼液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对农作物具有增产、提质、降本等多种功效,以施用沼液2500 kg+化肥(每666.7m2施用沼液2500 kg,尿素27.2kg,钙镁磷79.17 kg,硫酸钾30.0 kg)效果最好,每666.7m2比对照增产360 kg,增长13.96%,达极显著水平;同时对果品品质也有一定提高,对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和速效养分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定量分析沼液施用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及重金属累积的综合效应,旨在明确等氮沼液对作物产量、土壤肥力参数和重金属累积的影响,为优化沼液施用综合管理措施,发挥沼液施用积极效果提供数据参考。运用Meta分析方法将中英文数据库中已发表有关等氮沼液(BS)和全施化肥(CF)处理对作物和土壤肥力影响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共选出有效文献62篇,获得可进行分析的试验数据591组。研究结果表明:与全化肥处理相比施用沼液作物增产7.62%但差异不显著(p=0.07);土壤容重降低6%、总孔隙度增加14%、较大团聚体含量增加10%~20%,差异显著(p<0.05);土壤有机质、总氮、速效磷、阳离子交换量和电导率增幅6%~20%并导致盐分累积加剧(p<0.05);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及微生物碳氮含量、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增幅6%~21%(p<0.001);土壤Cu、Zn和As含量比全化肥(CF)处理显著增加10%~18%。沼液施用对作物增产和土壤肥力提升显著正效应,需要考虑沼液施用年限、土壤类型、作物种类,严格控制施用量降低盐分和重金属累积风险,实现沼液安全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研究沼液的资源化处理技术,将沼液应用到气雾栽培技术中,实现沼液减排与资源化的耦合.结果表明,沼液是一种较好的有机肥料,牛粪原料沼液中各种营养物质含量比例协调,适宜在气雾栽培技术中应用.沼液在经过24h曝气、调节pH值至6.0 ~8.0,调节EC值至1.2 ~3 mS·cm-1等预处理工艺后,可有效应用于气雾栽培种植技术中.用沼液进行气雾栽培蔬菜可明显提高蔬菜品质,沼液-气雾栽培蔬菜中维生素C,总糖等指标高于无机营养液-气雾栽培蔬菜,硝酸盐指标低于无机营养液-气雾栽培蔬菜.经济分析结果表明,与无机营养液-气雾栽培工艺相比,沼液-气雾栽培工艺种植蔬菜的亩运行成本可降低2.4万元.  相似文献   

9.
农田施用沼液增产提质效应及水土环境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总结和归纳了国内外部分关于沼液农田施用增产提质效应及对水土环境影响的研究成果,表明沼液对于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促进植物种子萌发、防治病虫害、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具有积极作用,但大量施用时对于水土环境存在污染风险。说明在沼液施用程中,应充分考虑作物及农田对于沼液的承载能力,在对土壤及地下水没有污染的前提下选择用量,对其在农产品生产中的安全性进行系统、定量的监测和安全评价,这样既能节省对化肥的需求,减少农民的生产成本,又为沼气工程处理沼液提供了科学指导,有利于预防农田消纳沼液时潜在的环境风险发生。  相似文献   

10.
研究沼液作追肥对制种玉米产量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文章以制种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计随机区组试验设,研究沼液追肥对制种玉米经济性状、产量、土壤化学性质、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T1(沼液1500kg·hm-2+142.50 kg N·hm-2)有机质含量最高,与其他处理间达到了显著差异;T1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达12.67 g·kg-1,与CK(150 kg N·hm-2),T2(沼液22500 kg·hm-2+138.75 kg N·hm-2)间达到了显著差异;土壤速效磷含量,土壤p H值,土壤电导率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对穗行数,行粒数、穗粒重的影响差异不显著,T3(沼液30000 kg·hm-2+135 kg N·hm-2)千粒重最高,与CK,T2,T4(沼液37500 kg·hm-2+131.25 kg N·hm-2)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T2的产量,产值,经济效益最高。沼液做追肥可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但必须和化肥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国内外农用喷雾机的发展现状,把当前我国农用喷雾机现状与国外相比较,客观地提出了国内外农用喷雾机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精准变量施药技术、混药技术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提升会促进喷雾机进一步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葡萄全程机械化应用现状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已成为影响我国葡萄产业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本文简单介绍了葡萄的分布状况与生产作业流程,概述了葡萄生产各个作业环节的机械化发展现状与配套机具,并对未来的葡萄机械化生产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总结,旨在为我国葡萄生产机械化新设备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针对小型农村农业基地的诸多问题,结合目前比较先进的4G通信技术、云数据库及云服务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APP技术、GIS技术等先进技术,在自主研发双核多功能物联网采集装置的基础上,通过综合管理云系统总体构架的改进,实现了一套投资成本小,结构合理、操作方便、适合于小型农村农业基地应用的综合管理系统。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有限解决了小型农村农业基地的诸多问题,可以产业化推广与应用,具有很好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病虫害传统诊断方式的优缺点入手,基于现实应用案例,概括了无人机技术相较于传统诊断方式具有监测成本低、反映速度快、数据分辨率高、信息反馈直观全面等优势。并指出了基于无人机技术的病虫害诊断方式依然具有数据来源单一、简单;处理、分析能力及精度有限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结论显示无人机在病虫害信息获取、分析、诊断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国家品牌强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提出建设农机品牌的应对策略。VI系统应用是多种学科融合交汇的载体,合理利用品牌优化管理、完善整体售后服务体系、差异化传播等有效手段,从而提高品牌吸引力,产生长久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强农机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以山东省海洋养殖与加工装备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海产品养殖企业与产品加工企业,与企业负责人、科技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召开专题座谈会,深入分析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技术难点,掌握目前海产品养殖与加工中装备应用的现状与需求,提出山东省海洋养殖装备与加工装备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喷头内部流场的变化情况,根据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运用Fluent软件对卷盘式喷灌机喷头内部流场进行了仿真。对在相同压力下不同规格型号的喷头以及相同规格型号的喷头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内部流场进行了分析,通过该仿真分析可直观了解在不同条件下,喷头内部流场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因此对喷头内部流场的仿真分析在喷头设计或选型中都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单相潜水电泵型式试验仍采用人工测量存在的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态软件开发的自动化测量的新型装置,以潜水泵试验方法标准为依托,通过良好的电器及软件设计较好解决了型式试验的自动化问题,另外重点介绍了该装置的测试工作原理,最后通过数据展示了该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台卧式环模颗粒机。根据项目要求,计算颗粒机的喂料和调制器、环模和压辊等核心零部件的参数,并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颗粒机的三维模型。该型环模颗粒机具有生产成本低、易维护、结构紧凑的优点,适合中小型颗粒饲料加工厂、生物质颗粒燃料厂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麦蛾饲养收集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研制了新一代麦蛾饲养收集设备。对原设备整体结构、成虫饲养框结构及其放置方式等关键部件进行优化设计。控制系统采用PLC核心控制模块,实现了麦蛾饲养过程中温湿度的自动化控制。同时增加触控显示屏,可实时显示所需参数,实现了人机交互。新设备更加方便智能,密封性能更好,大大提高了麦蛾成活率,解决了天敌昆虫繁育技术推广过程中产业化生产受制于配套装备不齐全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