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农业施肥制度对红壤稻田土壤磷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几种不同农业施肥制度对红壤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移耕农业,施化学N肥和NK施肥制下,农田系统磷素亏缺量大,7年间达140mg/hm^2以上,土壤有效磷降低;(2)有机农业和施化学P肥施肥制可促进农田系统磷素平衡,改善土壤供磷状况,提高稻株含磷量和磷累积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土—砼复合体护坡技术的施工及力学模型进行试验研究,为土石山区坡改梯工程的科学实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从边坡破坏机理入手,基于土力学基本原理,提出“以土挡土”的边坡设计概念以及“土—砼复合体”概念设计的基本思路,结合施工试验建立“土—砼复合体”稳定计算力学模型,同时给出中低边坡和中高边坡设计建议。[结果]经过近6 a的施工试验和运行,验证了“以土挡土”边坡稳定设计概念的合理性及“土—砼复合体”临界平衡状态和极限平衡状态两种模型及其配套公式的科学性;与传统石坎边坡相比,“土—砼复合体”护坡技术可以节省材料用量80%以上,提升施工速度5倍以上,初步造价不高于石坎造价。[结论]土—砼复合体护坡可以替代传统石坎护坡,有效缓解施工速度慢与进度要求、石料用量大与环保方面限制采石的矛盾,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氯化苦熏蒸土壤对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测定处理前后的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种群的数量变化,探讨氯化苦熏蒸处理保护地土壤的杀菌效果。氯化苦熏蒸土壤可杀灭土壤微生物,对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杀灭率均在85%以上,有效地减少土传病害的病原菌数量,从而降低土传病害的侵染率;最经济有效的氯化苦(90%油剂)的熏蒸剂量为20mgkg-1,相当于每亩剂量为25-35kg;熏蒸的时间为5d以上;土壤温度和含水量能够对熏蒸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在20℃以上熏蒸均有较好效果,温度越高效果越好;含水量以55%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程励励  叶炜  文启孝 《土壤》1995,27(4):195-198
对比研究了两种水分条件下的土壤胡敏酸以及新形成胡敏酸中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1.水分条件对胡敏酸的氨基酸组成无显著影响;2.胡敏酸酸解残渣中的氨基酸组成和第一次酸解液的有明显的不同3.胡敏酸中已检测出的各类氨基酸氮量占全氮量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5.
我国灌淤土的粘土矿物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成华  龚子同 《土壤》1994,26(4):183-188
灌淤土是指在灌溉、施肥和耕作等农事活动影响下已形成50厘米以上厚度的灌淤土层(称灌淤层)的土壤。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宁夏银川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的四周以及青海的湟水河谷地等,是我国西北干旱区最重要的农田和产粮基地。  相似文献   

6.
不同脱沼泽阶段土壤中铁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元华  徐琪 《土壤学报》1991,28(4):382-389
本文以沼泽土、起源于沼泽土的潜育型水稻土和潴育型水稻土系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脱沼过程中铁锰的变化规律。根据铁锰的剖面分布特征、土体和各粒级硅铁率与钛锰率,以及游离铁和活性铁的变化规律,土壤脱沼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1)铁锰强烈淋失阶段。脱沼过程初期,土壤有机质含量甚高,且随着有机质分解加速而破坏性有机物如酸、酚类等物质的含量增加,故土壤还原能力增强,加之随着排水而提高了渗漏性,铁锰便强烈淋失。主要是以较粗粒级中的铁锰,特别是以游离态和活性态淋失为主,然后较细粒级中的铁锰亦发生明显淋失。(2)铁锰再淀积阶段。当土壤有机质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后,还原能力便减弱,铁锰则氧化淀积。主要是以铁锰新生体等游离态形式向较细粒级再淀积。由于长期渍水,阻碍了铁的老化,因而再淀积的铁活性甚高,其活化度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7.
坡陡土薄地区坡耕地改造的四种模式王大郁(重庆市巴县水土保持办公室,631320)重庆长江三峡河谷地区人多地少,15°以下土层较厚的坡地基本上已被先辈改成了层层梯田,余下15°~25°的耕地多数是瘦薄地,25°以上陡坡耕地种粮也较为普遍。我县在开展长江...  相似文献   

8.
邹德生  李荣  顾国安 《土壤》1995,27(1):6-11
乌什谷地水旱轮作中的水耕作用是引起灌淤土成土过程和成土特征变异的主要动力,形成的人为土具有灌淤表层的全部诊断条件,其变异主要表现在:活性Fe2O3增多,耕层至心土层达4克/千克以上,占土壤全Fe2O3的10%以上,心土层下呈减少趋势,铁的晶胶率耕层低,而心,底土中显著增高,Kh值(层段晶化度/表层晶化度)1.3-4.5之间,多数剖面有锈斑;耕下均有鳞片状结构,不具有双重熟化和双重淋淀层段,本文中将  相似文献   

9.
石灰性水稻土施用硅肥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灰性水稻土施用水溶性硅肥,可增强水稻抗逆性,提高抗倒能力,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每亩平均增产10.5%,经济效益增强1成以上。水稻施用硅肥是稳产高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6000年以来水稻土剖面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多环芳烃(PAHs)在含6000a(马家浜文化时期)古水稻土的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并对其可能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各层土壤中PAHs的总量在25.9—202.9μgkg^-1之间,并主要富集在表层土壤,其中含量较高的化合物及其大小顺序为Nap〉Phe〉Fla〉Pyr,4环以上的PAHs占总量的51.8%。表层以下各层土壤中PAHs含量大幅降低,检出种类也有所减少,并主要以2、3环化合物为主,古水稻土中4环以上的芳烃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达37%。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Chr、BkF、BaA、IcP、BbF、Pyr、BaP、DaA和Fla等化合物主要是人为产生,Flu和Phe由生物合成,而Nap、BgP和Ant则可能来源于人为产生和生物合成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以半湿润地区土垫旱耕人为土(褐土)为供试土样,应用长期通气培养法,研究了湿度和温度对090cm土壤剖面不同土层(每30.cm为1土层)氮素矿化的影响。每层土壤设11.0、15.0、19.0、23.0、27.0%5个土壤水分等级和8.0、16.0、24.03、2.0、40.0℃5个温度等级,共25个处理,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期间分别在7、14、21、354、9、63和84.d取样测定矿化氮累积量。结果表明,不同土层土壤有机氮的矿化累积量均随温度、水分含量升高而增加,各土层增幅的大小顺序为030.cm3060.cm6090.cm。030.cm土层矿化氮是090.cm土层可矿化氮的主体,其矿化氮占67.9%。不同土层土壤氮素矿化过程不同:在培养期间030.cm土层氮素矿化量与培养时间符合线性关系,而3060.cm和6090.cm土层符合对数函数;不同土层氮素矿化速率k与含水量w间为直线关系,相关系数r在0.93以上,030.cm土层的k值对温度反应最为敏感,其次为3060.cm土层,以6090cm土层反应最小。总体上看,在较高温度培养条件下,随温度增加,土层越深,矿化速率增加越慢;温度和水分对不同土层土壤氮素矿化具有明显的正交互作用。对030.cm土层,在高温情况下水分效果更加突出;而对3060cm和6090.cm土层,温度效应比水分效果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2.
6 000年以来水稻土剖面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多环芳烃(PAHs)在含6000a(马家浜文化时期)古水稻土的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并对其可能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各层土壤中PAHs的总量在25.9~202.9μgkg-1之间,并主要富集在表层土壤,其中含量较高的化合物及其大小顺序为Nap>Phe>Fla>Pyr,4环以上的PAHs占总量的51.8%。表层以下各层土壤中PAHs含量大幅降低,检出种类也有所减少,并主要以2、3环化合物为主,古水稻土中4环以上的芳烃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达37%。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Chr、BkF、BaA、IcP、BbF、Pyr、BaP、DaA和Fla等化合物主要是人为产生,Flu和Phe由生物合成,而Nap、BgP和Ant则可能来源于人为产生和生物合成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将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碱化度、pH等项目作为评价指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均腐土28个土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名文系等8个均腐土土系关联度达到0.60以上,比其它土系的关联度要高,关联度在0.39以下的为白音讷勒系。灰色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水肥耦合对水稻根系形态与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土培条件下,设计3个水分水平和2个施氮水平,研究水肥耦合对水稻汕优63不同生育阶段根系形态与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土壤水分条件下增加氮素供应水平能够显著增加根干重、根体积和促进根系的扎深。根系干重的垂直分布可用对数模型、乘幂模型、指数函数模型、多项式函数模型来表示,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且以指数函数的模拟精度最高。轻度降低土壤水分,增加施氮量能迅速提高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α-萘胺氧化活力,促进根系快速生长;过度降低土壤水分对水稻根系活力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海南岛北部玄武岩上土壤发生研究Ⅲ.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成敏  龚子同 《土壤学报》2002,39(5):643-652
对海南岛北部玄武岩上不同风化成土年代的土壤研究发现,随风化成土年龄增加,土壤具有Sr、Ba含量减少,Sr/Be比值降低,而Ni、Cr、Co、V、Sc以及Fe/Ni和Fe/Co比值有增加的趋势。Ba/Nb与风化成土年龄相关性极好,可作为反映土壤风化程度的良好指标。运用质量平衡原理,以Ti为非移动元素探讨元素的迁移,发现元素淋溶作用在土壤发育初期最强烈。90%以上的Ca、Mg、K、Na在新成土阶段淋失,P的淋失也基本发生在此阶段:约60%Si至雏形土阶段时已遭淋溶。  相似文献   

16.
复石灰水稻土的生产能力与水稻的养分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承林  祝斌  覃海斌  陶胜  徐志飞 《土壤》2001,33(3):147-149,165
在复石灰水稻土上进行的长期定位研究结果表明 ,在氮、磷充足供应、不施钾肥的条件下 ,土壤每年提供的钾素约 5 4.0kg/hm2 ,水稻产量在 60 0 0kg/hm2 左右。施用钾肥增产高达 60 %以上 ,当钾肥供应不足时 ,可用丰富的稻草部分替代 ;水稻产量与主要养分的吸收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氮、钾吸收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同 :早稻N优于K ,晚稻相反 ,K优于N。  相似文献   

17.
詹其厚  陈杰 《土壤通报》2007,38(3):491-494
通过一系列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淮北变性土区夏玉米对氮、磷、钾的响应特点。结果表明:(1)玉米对氮肥反应十分敏感,施氮有极为显著的增产效果,一般可增产1倍以上。氮肥最佳用量在300 kg hm-2左右,分配比例以基肥和追肥各占50%的增产效果较好。氮肥追施时以“开穴深施”为宜,可提高其利用率;(2)玉米对钾肥反应较敏感,施钾一般增产15%左右,效果显著。钾肥适宜用量为90~180 kg hm-2,而且以基肥施入为宜;(3)玉米对磷肥反应不敏感,施磷增产效果不显著,但玉米仍表现为氮磷钾配合时产量最高。因此,提出“增氮、节磷、补钾”的玉米施肥原则。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石灰岩风化物发育土壤的特性和系统分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顾也萍  冯学钢  巩劼 《土壤学报》1998,35(3):303-312
本文研究了安徽省石灰岩风化物的发育的土壤,根据土壤特性,依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探讨8个土壤剖面在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其中2个剖面为黑色岩性均腐土土类,1个剖面为钙质润湿淋溶土土类,5个剖面为钙质湿润雏形土土类。  相似文献   

19.
有机物料在稻作制中的物理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红霞  姚贤良 《土壤学报》1993,30(2):137-145
  相似文献   

20.
通过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了添加海泡石后典型水稻土对Cd的吸附解吸特性及其对吸附溶液pH值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Freundlich方程可以较好地拟合红黄泥、黄泥田和红沙泥3种典型水稻土对Cd的等温吸附过程(R2〉0.962)。在溶液初始Cd浓度相同的情况下,添加海泡石可使3种水稻土对Cd的吸附量增加20%以上,增强土壤对Cd的吸附强度,有效降低吸附Cd的解吸率,其效果随海泡石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强。3种水稻土吸附Cd的解吸率均高于70%,而且都随吸附量的增加而上升。溶液的pH值是影响土壤吸附Cd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低pH值的条件下(pH〈4),随着溶液pH值的降低,土壤对Cd的吸附量迅速降低,当溶液pH值高于5时,pH值的变化对吸附量的影响较小。在溶液初始pH值2-8范围内,添加海泡石均能有效提高3种水稻土对Cd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