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金棚1号番茄种子纯度检测的SCAR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棚1号番茄及其父、母本为试材,提取叶片DNA,优化构建了稳定的RAPD反应体系。从在番茄上多态性丰富的1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获得1条可用于鉴别母本和F1的引物S130,2条可用于鉴别父本和F1的引物S296和S114。将扩增所得到的差异条带进行克隆、测序,设计出1对SCAR引物RF2/FF2,能特异鉴别F1和母本。进一步建立了以干种子为试材检测金棚1号番茄种子纯度的SCAR标记检测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重测序数据开发一种快速筛选样品间SSR标记多态性的方法。【方法】通过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2个砂梨品种'早生新水’和'秋水’、1个西洋梨栽培品种'早红考密斯’以及3个梨属野生种豆梨、川梨和杜梨进行重测序,对已报道的446对梨SSR引物和新开发16对引物进行多态性测试,使用Magicblast匹配测序产生的Reads到上述SSR位点序列,获得SSR两侧保守序列之间的长度,筛选出多态性的引物。使用荧光PCR对部分筛选出的多态性引物进行验证。【结果】单个SSR位点在不同样品间获得匹配的平均Reads数能够超过16条,每个样品均获得了220个以上位点的信息,380对引物在不同样品间能够获得多态性的片段。精确分析了梨LG3早熟候选区域29个SSR位点在'早生新水’和'秋水’中的扩增情况,共鉴定出9个多态性表现好的位点。荧光PCR验证结果显示,通过预备筛选的引物表现出良好的多态性。【结论】本研究的方法一次能够筛选多对SSR引物,在常规PCR前可以预先获得不同引物的多态性信息,从而提高引物筛选效率。本方法不仅能应用于梨重测序数据快速筛选SSR引物,对其他动植物上的类似研究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3.
正目的:研究甘蓝DNA指纹鉴定方法,并构建50份中国甘蓝代表品种DNA指纹数据库,为甘蓝品种特异性、真实性、纯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首先,利用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和来源不同的甘蓝材料对已开发的甘蓝EST-SSR引物进行筛选,获得多态性引物;然后将可用于甘蓝DNA指纹鉴定的核心引物正义链5'末端分别标记TAMRA、  相似文献   

4.
核桃早实性相关性状的SCAR标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RAPD技术对新疆核桃早实特性的分子标记进行了研究。用180个10-mer随机引物分别扩增早实和晚实近等基因池DNA筛选出5个多态性引物,结果只有引物OPG15(5′-ACTGGGACTC-3′)扩增得到1条约710bp的早实核桃特异片段。对该片段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并根据序列分析结果将该RAPD标记转化为重复性和特异性更好的SCAR标记。研究设计出了1对早实核桃特异SCAR引物P1(5'-ACTGGGACTCCAATTGTATC-3')和P2(5'-ACTGGGACTCTCAACTAT-3'),用这对特异引物对14份材料进行PCR扩增,结果所有晚实核桃材料无任何扩增,但早实材料均扩增出了预期大小759bp的特异带。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马铃薯杂种F_1单株的真实性,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H-027'ב陇薯6号'和‘H-027'ב陇薯7号'这2个马铃薯杂交组合F_1的优良单株进行鉴定。试验从87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对适宜引物S7,S1 70和S174;用引物S7和S170从马铃薯‘H-027'ב陇薯6号'的杂种F_1的30个优良单株鉴定出25个真实杂交种单株;用引物S170和S174鉴定出‘H-027'ב陇薯7号'杂种F_1的14个优良单株均为真实杂交种。  相似文献   

6.
《中国瓜菜》2019,(12):19-22
为了建立一套快速、简单、准确、高效的西葫芦种子纯度检测方法,以西葫芦'福美1号'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杂交种子纯度。从114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1对引物(SGSSR25),在杂交种和父、母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条带,且杂交种含有父、母本的特异互补带型。利用该引物对23株'福美1号'杂交种进行纯度鉴定,结果为91.30%,与大田种植鉴定结果一致,表明该引物可用于'福美1号'杂交一代种子纯度的快速检测和准确鉴定,SSR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西葫芦杂交种子纯度检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一套丝瓜种子纯度的快速鉴定方法,采用SSR分子标记对丝瓜杂交一代品种“中丝2号”的纯度进行鉴定,利用24对SSR引物对“中丝2号”丝瓜及其亲本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从24对引物中筛选出1对特异性引物ZS-SSR24,能够分别在“中丝2号”母本和父本中扩增出特异的2条多态性条带,大小分别为220 bp和250 bp,F1继承双亲的特异性条带,利用此标记能够鉴定出混在F1中的父本或母本。经田间鉴定,供试丝瓜种子纯度为91.3%,这与分子标记的结果完全吻合,故该标记能够用于“中丝2号”丝瓜品种的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8.
闽茄5号及其近缘新组合的SRAP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闽茄5号及其亲本材料、新组合(06-29×06-16)及其亲本材料的DNA特异型条带进行分析研究,经过多次重复试验,从10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对引物(Em2/Me5)能扩增出闽茄5号及其父本的多态性条带;1对引物(Em3/Me3)能扩增出新组合(06-29×06-16)及其父本的多态性条带。说明该方法重复性好、准确性高的优点,可用于茄子近缘品种间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建兰38个品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APD标记对建兰38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用筛选的18个10 bp随机引物对其DNA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16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03个,多态位点比率占88.79%,表明建兰38个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8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0420~0.5385(均值0.2902)。基于RAPD标记的建兰38个品种的UPGMA聚类结果支持将建兰分为彩心和素心两个变种,以及素心多由彩心变异而来的传统分类观点。研究发现:引物S153-650 bp位点是'闽西鱼魫'、 '鱼魫大贡'、 '鱼魫'和'银边鱼魫'的特异标记,引物S38-1 200 bp位点是'十六罗汉'和'鱼魫'的特异标记,引物S38-800 bp位点缺失是'马耳四季'的特异标记。  相似文献   

10.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Polymorphism DNA,RAPD),是Williams等于1990年发展起来的以PCR为基础的新型分子标记技术。基本原理是:利用一系列(通常数百个)不同碱基序列的随机引物(8~10bp)对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通过凝胶电泳分析扩增产物DNA片段的多态性。其中,每个扩增片段代表基因组上的一个位点,这些扩增片段多态性反映了基因组相应区域DNA多态性。RAPD所用一系列引物DNA序列各不相同,每一特定引物,在基因组DNA上都有其特定的结合位点;如果基因组在这些区域发生DNA片段插入、缺失或碱基突变,特定结合位点的…  相似文献   

11.
桃果实离核性状的RAPD分子标记及克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英军  张开春  林珂  姜全 《果树学报》2007,24(5):585-588
为获得桃果实离核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以桃(Prunus persica L.)品种京玉和美味的69株正反交F1代为试材,采用RAPD分析技术和BSA法,获得了控制桃果实离核性状基因的RAPD分子连锁标记OPI07-1000,该标记与目的基因的连锁遗传距离为2.5cM。对该片段回收、克隆后进行测序,得到全序列,长度为1054bp,该序列可作为进一步合成检测桃果实离核性状探针的基础,用于早期检测果实性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12.
与桃果实非酸/酸性状连锁AFLP特异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AFLP技术从京玉、美味正反交F1代69株群体中筛选到3个特异扩增片段,与桃果实非酸/酸性状紧密连锁。回收特异片段并将其克隆、测序,结果表明特异片段A、B、C均来自于EcoRI与MseI两内切酶酶切片段,大小依次为140、199、408bp,利用序列分析软件推测片段B、C中可能含有与糖水平调控作用相关的因子。上述结果对AFLP标记向SCAR标记的转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疆桃树上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的检测与全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英  牛建新 《果树学报》2008,25(2):274-276
在以往研究苹果和梨ASSVd的基础上,利用RT-PCR技术对新疆的桃树进行了检测,检测过程中首次发现桃树上有ASSVd类病毒的存在,利用RT-PCR技术分别获得了其全长序列,通过回收克隆测序,发现桃树苹果锈果类病毒基因组长为331 nt,将克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登录,获得了桃树上的10条ASSVd的序列登录号为:EU031477~EU031486。为快速鉴定桃树苹果锈果类病毒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广西桃早熟品种“四月红”不同基质的扦插生根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桃"四月红"为试材,河沙 苔藓、纯河沙、纯火土、火土 苔藓、黄泥土、黄泥土 苔藓为基质,开展扦插试验,以筛选出"四月红"扦插繁殖的最佳扦插基质.结果显示:以河沙 苔藓为基质的生根率、根数量,根长和根粗4方面的指标均显著高于其它基质的;根据隶属函数法的综合评价,几种类型基质的扦插效果为河沙 苔藓>纯河沙>黄泥土>纯火土>黄泥土 苔藓>火土 苔藓.由此可见,河沙 苔藓是"四月红"桃扦插繁殖的最佳基质.  相似文献   

15.
利用RAPD标记对桃品种特殊种质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RAPD技术,用从200 个随机引物筛选的22 个10碱基随机引物对148个桃品种进行DNA扩增。根据各品种扩增的RAPD带和聚类结果,分析具特殊位点,并在聚类图中聚在外围、相似系数较低的品种有玉露蟠桃、秋蜜、爱保太、佛尔蒂尼莫蒂尼和金皇后等特殊品种种质。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为种质保存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蟠桃种质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8个蟠桃品种和9个其他类型桃品种为试材,利用24对位于桃参考图谱上8个连锁群的SSR引物进行了蟠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24对SSR引物共获得179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71个,多态率达95.53%。蟠桃资源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242 5,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79 8;南方蟠桃品种群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74.30%,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203 8,Shannon信息指数为0.316 3;北方蟠桃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1.06%,Nei’s遗传多样性为0.244 9,Shannon信息指数为0.382 4。群体间存在较小的基因分化系数(Gst=0.065 9),遗传变异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群体内,可能与其较大的基因流Nm=7.086 1有关。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相似系数为0.66~0.95,在相似系数为0.67时,所有南方品种聚于同一类群,北方品种除新疆蟠桃、黄肉蟠桃及香金蟠外也聚于同一类群,聚类结果支持蟠桃多起源假说。  相似文献   

17.
早熟蟠桃新品种‘红蜜蟠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蜜蟠桃’是在日光温室‘早露蟠桃’栽培过程中选育的优良变异品种。果实发育期为70d,为早熟品种。平均单果质量144g,最大可达198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果实扁平形,白肉,硬溶质,味甜,着色面积80%以上,粘核。  相似文献   

18.
核桃早实性状的RAPD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BSA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法获得了与核桃早实性状相关的RAPD 标记OPB208900。混合分离群体的混合样来自早实品种辽1 的自然授粉实生后代。用220 个随机引物扩增早实和晚实混合样, 只有引物OPB208 ( 5. GTCCACACGG 3. ) 在早实混合样及其个体上扩增出了约900 bp 的特异带OPB208900, 而在晚实混合样及其个体上无此特异带。用OPB208 为引物, 以19 个品种和3 个株系的DNA 为模板进行扩增,特异带OPB208900在17 个早实品种中的12 个个体上出现, 而5 个晚实品种( 系) 上均无此带。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测定17个早熟大白菜品种的早熟性、耐热性、丰产性、营养品质等各项指标,以及观察这些品种在武汉地区栽培所表现出的性状优劣,筛选出适宜该地区种植的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以‘泰山早霞’、‘极早红’和‘辽伏’3个早熟苹果品种为试材,研究果实发育期间果实硬度、细胞壁水解酶及淀粉酶活性、乙烯释放量的变化,旨在为探讨果实软化机理提供基本资料,并为早熟苹果品种软化的调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① 3个参试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硬度基本均呈下降趋势,但品种间下降的幅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辽伏’花后75 d硬度的下降幅度为35%,‘泰山早霞’50%,‘极早红’53%;② 3个品种果胶甲酯酶(PE)和淀粉酶(Amylase)活性差异不明显,‘泰山早霞’、‘极早红’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活性明显高于‘辽伏’,3个品种PG酶、Cx酶活性变化与其果实硬度变化呈显著负相关;③ 3个参试早熟苹果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乙烯释放量与PG酶、Cx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