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林分生长率是林分各种因子和经营活动的综合反映,以恒定的生长率来确定天然异龄林的择伐周期是不合理的。为了找到一种实用、精确的林分生长率和择伐周期估算方法,文章提出用静态生长率和动态生长率导算择伐周期的思路,以期能为天然异龄林的择伐经营管理和资产评估中计算择伐周期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单层或复层林相的异龄林分,适于择伐主伐方式。从森林永续利用观点出发,择伐作业成败的标准应当是:在完成主伐任务的同时,使保留木仍保持异龄合理结构。这种基本结构是林分株数(空间)和径级(时间)的相关结构,是连续均匀的反抛物线分布,这是异龄林植物群落存在的基本形式。 目前,黑龙江省许多林场对天然异龄林的择伐方式极不一致,且又各不完善,尤其对择伐作业质量检验标准不统一。用林分结构分析法检验择伐作业质量较为可行。 一个可以永续择伐作业的异龄林分。应当至少包括由幼龄至老龄各龄组齐备的林木,以使择伐作业不间断,…  相似文献   

3.
营造松、杉为主的人工用村林,引起水土流失,林地生产力降低,防护功能差,易发生病虫害,且投资大。采用以近自然林为主的用村林经营方式,利用自然再生能力培育用村林,砍伐由皆伐转为择伐,保持林地覆盖的连续性,培育复层异龄林,其优点是,减少培育森林的开支,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现永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闽北天然异龄林的资源现状及择伐经营现状,结合样地或标准地资料,分析择伐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合理的择伐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5.
林分可通过主伐更新为同龄林或异龄林。同龄林就是所有林木的年龄都相当接近的林分,异龄林则由两个以上龄级的林木所组成。无论更新为那种林分,都要通过一定的采伐方式。皆伐、母树法和伞伐都可更新为同龄林。若要更新为异龄林,只有通过择伐。现在让我们看看这四种方式的优缺点。择伐是采伐成熟林木,通常是最老或最大的植株,单株采伐或小块采伐。采伐是不定期地、相当经常地进行,以保持林  相似文献   

6.
从林分密度、树种组成、林分直径分布、转换决策 (包括择伐周期与转换期长度 )等方面对异龄林经营决策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不同红松林型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低产次生林经过人工择伐改造后林冠下更新红松所形成的异龄阔叶红松林后的生态效益,分别对异龄阔叶红松林、红松纯林以及杂木林3种不同林分类型内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异龄阔叶红松林不仅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提高了土壤的蓄水能力,而且使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P、速效K含量显著提高,对提高土壤肥力和生态效益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理想的保留木断面积、林分最大保留直径和表示异龄林林分结构的商数确定,根据最优采伐策略确定保留木,各组径级应伐木的确定,实际应伐木的标定方面阐述择伐林中应伐木的确定方法,旨在将择伐林调整为高产平衡的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使林价最大化的方法来确定西部黄松异龄林的最适立木蓄积和择伐周期,分析说明了林价的最大化与土地期望价最大化是一致的。并由此提出了一个既适合于同龄林又适合于异龄林的经营方法,而且对最适立木蓄积和最适择伐周期作了经济上的解释。较差静态分析证明:最适立木蓄积和择伐周期对利率的变化比较敏感,同时对立木价的变化也很敏感。  相似文献   

10.
应用矩阵模型及线性规划进行异龄林收获调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择伐作业的异龄林为对象,建立了收获调整的矩阵模型。利用矩阵模型分析林分的生长过程和稳定状态,结合线性规划,讨论当材积收获最大、森林总收益最大及贴现收益最大时的林分结构、采伐量和回归年,并提出了在牡丹江林区冷杉林中的应用实例。本文提出的方法可在其它林区的异龄林中试用,得出的结果可作为冷杉异龄林经营利用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对平泉县柳溪乡大窝铺村第17小班天然油松林的调查结果,认为该小班达到了法正异龄林标准,株数按径级分布基本是倒“J”形分布,小、中、大径级组蓄积量之比大体为1:1:1,小班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190m~3,连年生长量5.1m~3,单位面积蓄积量接近法正异龄林标准;提出经营措施应着眼于维护并改善复层异龄结构,可采用经营择伐作业,或综合疏伐作业。  相似文献   

12.
汪清林业局从1959年起在针阔混交复层异龄林内,实行了“以育为主、采育结合”的择伐技术,经过30年的坚持努力,为国家培育出面积102万亩、蓄积达7852313立方米的采育(择伐)林。采育林的林分结构,在组成上是针阔混交的,在时间序列上是多世代的(林内大中小径材并存),在空间分布上是复层的。林  相似文献   

13.
检查法林分生长预测及择伐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法胜  于政中 《林业科学》1994,30(6):531-539
检查法是一种适合于异龄林经营的集约作业方法,由于目前试验时间还较短(第1择伐周期1987-1992年),需要对其长期经营效果作出预测。文中提出了一种修正参数预测模型(MPPM)和线性规划方法相结合对于林分进行生长预测和择伐模拟研究的方法。拟合林分直径分布采用了形状灵活的Weibull分布形式,使得这种方法很适合于异龄林分(反J形直径分布)的生长预测(当然也适于同龄林),特别是当径阶株数出现突然变化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林业政策的落实,社员户经营的自留山、自留坡,一般都喜欢既出薪炭材,又出农具和檩、椽用的小径材,并且还想培育一些做梁和家具用的大径材,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小块林地上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我认为采用中林作业法,是比较适合以户为单位的经营方式的。所谓中林作业法,就是在同一块林地上既培育小径材或薪炭材,又培育大径材的经营方式。它是结合了乔林和矮林两种作业的特点,使同一林分中同时培育着起源不同、年龄不同的林木。它的森林结构由上层林和下层林两部分组成。上层林起源于乔林作业,是种子更新起来的异龄林,实行择伐,培育大径材,轮伐期  相似文献   

15.
毛竹采伐讲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令志 《湖南林业》2008,(10):27-27
根据毛竹生长发育规律.在晚秋或冬季(11月至翌年3月)伐竹最为适宜。 一、采伐方式。竹林是异龄林,即在一片竹林中,竹株的年龄有老有嫩.所以竹林的采伐方式只能采用择伐.择伐的原则是“砍老留幼、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弱留强”。  相似文献   

16.
<正> 模型本文论述择伐林固定系数模型中的参数估计。在美国北、中部地区,已经用此模型分析异龄林经营的经济状况。Buongiorno和Michie(1980)曾经对此模型做了全面地描述,Michie(1981)对此模型的某些特性和经营的状况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择伐面积以及人工更新不同树种对华北落叶松低效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的影响,为低效林的改造提供参考。2007年在华北落叶松低效林内进行3种不同面积的择伐,即0.02、0.03和0.05 hm2,并在择伐孔内人工更新白桦和华北落叶松2种树种,2012年测其土壤有机含碳量和碳密度。结果表明:同一择伐面积下,人工更新华北落叶松的土壤含碳量和碳密度均比白桦高,即异龄纯林比针阔混交林高;人工更新白桦的各择伐孔内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表现为0.02 hm2>0.03 hm2>0.05 hm2,栽植华北落叶松时表现为0.05hm2>0.02 hm2>0.03 hm2;同一择伐孔内,土壤含碳量和碳密度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对于0~30cm土层来讲,更新树种的影响比择伐面积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8.
对油松近、成熟林进行大强度择伐,为保留母树结实创造条件,保留株数600-900株,/hm2为宜。依靠天然下种辅以人工更新,形成复层异龄林,既能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又能培育后备资源,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异龄林混交林经营系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查法是一种集约的异龄林的经营法。它由Gurnaud 和Biolley发明,并由后者用于瑞士。正常的异龄林,不同径级林木都有,它们生活在林中不同的层次上,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谱,充分利用营养空间的肥力,产生较高的生产能力,还能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改善土壤结构,森林病虫不致大面积流行等。检查法的实施目的是使异龄林能够永续作业。在经营中,边采伐、边检查、边调整。采伐量主要由林分的蓄积生长控制。蓄积生长量定期测定,用以代替连年生长量,并据此研究确定经理期期间的择伐量。收获的同时,调节林分内的径级株数分布,不同径级的蓄积比重,针阔林木混交比例等,逐渐使经营的林分达到最优的结构—每公顷单位面积上生产出最多的木材。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东北林区对复层异龄林一般都采用“采育择伐”的方式。每年用这种采伐方式生产木材的林地面积约占东北林区每年采伐面积的6O%,而东北林区集材方式主要是采用拖拉机集材,约占90%以上。因此,拖拉机集材方式对“采育择伐”方式是否适合,即拖拉机集材对这种采伐方式的保留木损伤程度如何,以及是如何损伤的,这是当前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