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氟尼辛葡甲胺在缓解分娩疼痛、促进奶牛产后生理代谢功能恢复、预防围产后期代谢病方面有一定效果,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奶牛产后不当使用氟尼辛葡甲胺对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有不良影响。为探讨氟尼辛葡甲胺不当应用对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影响,笔者对北京市郊区某奶牛场奶牛使用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前后胎衣不下发病率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奶牛产后不当使用(胎衣排出前注射)氟尼辛葡甲胺会极显著(P0.01)增加胎衣不下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验证奶牛产后注射氟尼辛葡甲胺缓解分娩应激的效果,笔者对产后注射氟尼辛葡甲胺和不注射氟尼辛葡甲胺奶牛产后第7天的血钙、血磷、血糖和血酮(β-羟丁酸)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血钙、血磷、血酮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的血糖和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产后注射氟尼辛葡甲胺缓解奶牛分娩应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对促进奶牛产后生理代谢功能恢复、预防围产后期代谢病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氟尼辛葡甲胺用于缓解奶牛产后疼痛、分娩应激的可行性,试验选择健康、正常分娩的2~5胎母牛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测定产后肌肉注射氟尼辛葡甲胺对血液生化指标及乳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中钙、磷、糖、β-羟丁酸和牛奶中体细胞数、乳脂、乳蛋白、乳糖、非脂固形物、干物质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血糖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注射氟尼辛葡甲胺可缓解奶牛产后低血糖症状,对促进奶牛产后生理代谢功能恢复,预防围产后期代谢病有一定意义,并且产后注射该药对乳质成分和牛奶中体细胞数未见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验证奶牛产后注射氟尼辛葡甲胺缓解奶牛分娩应激、提高产奶量的作用,笔者对奶牛分娩后注射氟尼辛葡甲胺对其泌乳性能及SCC的作用效果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产后1~21d的日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高2.4kg(P0.05),试验组产后第7天乳汁体细胞数(SCC)比对照组低10.77万个/m L(P0.05);试验组奶牛产后1~90d的日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高2.18kg,最高日产奶量比对照组高0.11kg(P0.05)。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氟尼辛葡甲胺在奶牛体内的代谢情况,试验采用健康成年母牛5头,按体重2.0 mg/kg的剂量肌肉注射氟尼辛葡甲胺,血浆样品经过甲醇沉淀蛋白后离心,取上清液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奶牛血浆中氟尼辛葡甲胺的浓度,DAS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结果表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t)为(126.01±15.34)μg/mL·h,MRT(0~t)为(4.92±0.39)h,t1/2z为(7.57±2.27)h,Vz/F为(159.33±42.66)L·h/kg,Tmax为0.5 h,Cmax为(44.56±2.88)μg/mL。说明氟尼辛葡甲胺在产后奶牛体内肌肉注射后吸收迅速,达峰时间短,半衰期较长。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对靶动物奶牛的安全性,选择20头健康泌乳奶牛,随机分成4组,即1×(2.2 mg/kg bw)、3×(6.6 mg/kg bw)、5×(11.0 mg/kg bw)推荐剂量组,空白对照组(注射无菌注射用水)。静脉注射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7 d,观察用药后奶牛的直肠温度、精神状态以及乳房局部症状等临床症状,并进行血液生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1×、3×推荐剂量组临床观察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在临床上用于靶动物奶牛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李想  崔耀文  马杰  梁健武 《猪业科学》2017,34(4):104-106
文中主要研究氟尼辛葡甲胺对于母猪产后恢复的影响。将42头刚产仔的母猪随机平均分为3个组,A组产后当天肌注5%的氟尼辛葡甲胺10mL,一天一次,连用3 d;B组产后当天肌注10%的恩诺沙星10mL,仅一次;C组产后当天肌注5%的氟尼辛葡甲胺10mL+10%的恩诺沙星10mL,氟尼辛葡甲胺一天一次,连用3 d;恩诺沙星仅一次。结果显示,A组母猪体温变化,产后精神状态、食欲、外阴红肿以及流脓的恢复情况和B组相似,都在产后第4天基本恢复正常。而C组母猪体温波动最小,产后恢复速度最快,基本在产后第3天全部恢复。说明氟尼辛葡甲胺对于母猪产后的恢复有较好地促进作用,与恩诺沙星效果相当,但与恩诺沙星联用后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正>分娩应激是奶牛生产中最大的生理应激,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分娩过程中奶牛神经内分泌剧烈变化所带来的生理性应激;二是分娩过程及产后的疼痛、不适所造成的应激。分娩应激所导致的奶牛产后食欲下降、生理功能紊乱、趴卧不起、猝死、代谢病等问题给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奶牛产后分娩应激是奶牛养殖的重要工作之一。氟尼辛葡甲胺是非固醇类抗炎药物,是一种氟胺烟酸的葡甲胺盐,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内源性前  相似文献   

9.
新兽药氟尼辛葡甲胺的解热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小鼠醋酸扭体法、家兔蛋白胨致热法对氟尼辛葡甲胺的解热、镇痛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氟尼辛葡甲胺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和对照组相比,氟尼辛葡甲胺4个剂量组(1.25、2.5、5、10 mg/kg)对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均有极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达100%。2.5 mg/kg的氟尼辛葡甲胺镇痛率即达82.7%,明显强于双氯芬酸钠(65.4%)和安乃近(58.7%)。对蛋白胨所致家兔发热的解热效果,氟尼辛葡甲胺高剂量组(4 mg/kg)优于安乃近组(0.2 g/kg)(P〈0.05)和氨基比林组(0.2 g/kg)(P〈0.01)。中剂量氟尼辛葡甲胺组(2 mg/kg)作用稍逊于安乃近组,但差异不显著。低剂量氟尼辛葡甲胺组(1 mg/kg)作用与氨基比林组相当。  相似文献   

10.
氟尼辛葡甲胺(flunixin meglumine)是一种有效的非麻醉、非类固醇类的解热镇痛剂,通过抑制环氧酶的活性从而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炎性病变介质的繁殖来发挥抗炎作用。最早由Doran等于1996年研制生产(U.S.P NO.5484931),美国先灵葆亚公司将其做成注射液,用于马跛行和关节肿胀、牛呼吸道疾病感染等动物疾病的治疗。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研制开发了5%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为评价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对猪呼吸道疾病的解热效果,于2005年2月下旬在山东省农科院试验农场进行了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的临床解热效果试验,现将整个试验过程与结果报…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氟尼辛葡甲胺掩味口腔崩解片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氟尼辛葡甲胺掩味口腔崩解片中的氟尼辛葡甲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该制剂中氟尼辛葡甲胺的含量,并测定了其崩解时限、重量差异、脆碎度和溶出度。结果显示:氟尼辛葡甲胺掩味口腔崩解片能在30 s内崩解完全,重量差异和脆碎度均符合规定;制剂在人工唾液中60 s内溶出低于10%,在pH值4.5的醋酸缓冲液中10 min内溶出超过80%,表明具有掩味效果及速释特性;TLC背景清晰,分离效果好,无干扰;氟尼辛葡甲胺在24.5~245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55%,RSD(n=6)为0.58%。表明本试验建立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靠,为氟尼辛葡甲胺掩味口腔崩解片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黄芩苷的抗炎作用,研究黄芩苷对脂多糖(LPS)刺激后仔猪血清中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11.0±1.2) kg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LPS组、氟尼辛葡甲胺组和黄芩苷组(黄芩苷剂量分别为按体重25,50,100 mg/kg添加)6组。饲喂7 d后,氟尼辛葡甲胺组和黄芩苷组提前0.5 h肌肉注射给药,然后与LPS组一起按体重0.1 mg/kg腹腔注射LPS,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LPS 6 h后再次给药1次。检测注射LPS后3,24小时时猪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和IL-8的含量,并于注射LPS 24 h后检测血管和腹膜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和IL-8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LPS刺激仔猪3 h后,LPS组血清中TNF-α、IL-1β、IL-6和IL-8的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氟尼辛葡甲胺能显著抑制血清中IL-6含量的升高(P0.05),黄芩苷能显著或极显著抑制血清中TNF-α、IL-1β、IL-6和IL-8含量的升高(P0.05或P0.01);LPS刺激仔猪24 h后,LPS组血清中TNF-α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氟尼辛葡甲胺对血清中TNF-α、IL-1β、IL-6和IL-8含量升高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100 mg/kg黄芩苷能极显著抑制血清中TNF-α、IL-6和IL-8含量的升高(P0.01),显著抑制IL-1β含量的升高(P0.05)。LPS刺激24 h后,仔猪血管和腹膜中TNF-α、IL-1β、IL-6和IL-8基因的表达显著或极显著上调(P0.05或P0.01);氟尼辛葡甲胺和黄芩苷能显著或极显著抑制血管中TNF-α、IL-1β、IL-6和IL-8基因表达上调(P0.05或P0.01);氟尼辛葡甲胺和黄芩苷能显著抑制腹膜中TNF-α、IL-1β、IL-6基因表达上调(P0.05)。说明黄芩苷能有效地抑制LPS刺激后仔猪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分泌及血管和腹膜组织中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氟尼辛葡甲胺对患呼吸道疾病奶牛的解热效果,试验选75头患呼吸道疾病泌乳期的奶牛并分为5个组,分别为高剂量组(氟尼辛葡甲胺4.4 mg/kg·bw土霉素20 mg/kg·bw)、中剂量组(推荐剂量,氟尼辛葡甲胺2.2 mg/kg·bw土霉素20 mg/kg·bw)、低剂量组(氟尼辛葡甲胺1.1 mg/kg·bw土霉素20 mg/kg·bw)、药物对照组(福乃达2.2 mg/kg·bw土霉素20 mg/kg·bw)和土霉素组(20 mg/kg·bw),每组15头奶牛。在给药前和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1、2、3、7天和14天分别记录奶牛的直肠温度、呼吸频率、食欲、呼吸困难以及咳嗽情况,并依据评分表进行打分。结果在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1、2、3、7天和14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药物对照组之间,直肠温度无显著差异(P>0.05);在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14天,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均比土霉素组在降低动物直肠温度方面具有更显著的效果(P≤0.05)。最后1次给药后的第14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土霉素组相比,临床症状得分降低更显著(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与药物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得分虽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临床症状得分数值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均略低于药物对照组。在最后1次给药后的第14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土霉素组和药物对照组对奶牛呼吸道疾病的治愈率分别为80.00%、73.33%、60.00%、53.33%和66.67%。结论:建议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奶牛高热时,给药方式为静脉给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2.2 mg/kg·bw,每日1次,连用5 d,并单次肌肉注射土霉素注射液20 mg/kg·bw,连用5 d。  相似文献   

14.
正氟尼辛葡甲胺是一种有效的非麻醉、非甾体类的镇痛药,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反应中的环氧化酶的活性,阻碍前列腺素等炎症因子的合成,表现出明显的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氟尼辛葡甲胺是氟尼辛的葡甲胺盐,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溶解性,被广泛用于制剂生产。最早由Doran;Henry等人于1996年研制生产,美国先灵葆雅公司将其做成注射液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1]。FM在国外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动物的多种病症,如马的疝痛、内毒血症和骨骼  相似文献   

15.
氟尼辛葡甲胺是美国先灵葆雅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已经批准的少数兽用非甾体类药物之一,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的生成而发挥解热、抗炎和镇痛作用。该药最早用于缓解马的炎症和肌肉骨骼紊乱及绞痛等相关疼痛,随后被批准用于牛传染病引起的急性炎症、母猪无乳综合征的辅助治疗和犬的内毒素血症等,现已在许多国家广泛应用。本文对氟尼辛葡甲胺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6头成年健康黄牛,皮下埋置组织笼后,建立急性炎症模型,以2.2mg/kg剂量单次快速静注氟尼辛葡甲胺,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检测法测定血浆、组织液和炎症渗出液中氟尼辛葡甲胺的质量浓度,用WinNonlin药动学软件的"非房室模型"分析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静注氟尼辛葡甲胺后,黄牛血浆中药物质量浓度下降迅速,体内分布广泛,消除半衰期为(t_(1/2λz))为5.34h,体清除率(CL)为0.18L/kg,表观分布容积(Vd)为1.37L/kg,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2.33μg·h/mL;氟尼辛葡甲胺广泛地分布到组织液和炎症渗出液中,但是渗透速度慢。组织液和炎症渗出液中药物的平均达峰时间(t_(max))分别为7.12h和3.25h,峰浓度(C_(max))分别为0.65mg/L和1.44mg/L,组织液和炎症渗AUC与血浆AUC比值(AUCratio)分别为118%和214%。以上数据表明,氟尼辛葡甲胺分布到炎症组织的能力强于正常组织,组织液和炎症渗出液中药物消除均速度慢于血浆,每天静脉注射2.2 mg/kg氟尼辛葡甲胺可以在黄牛体内发挥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氟尼辛葡甲胺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非甾体抗炎药——氟尼辛葡甲胺最新的临床应用以及药代动力学、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确定检验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对液相色谱法测定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估。依据《中国兽药典》2020 版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质量标准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参照 JJF 1135 - 2005《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的规定及要求,对检验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评估,根据CNAS-GL006:2019 构建了氟尼辛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数学模型,对检测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并计算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含量的不确定度结果表示为(102.2 ± 2.72)% ,(k = 2,置信区间为 95% ),主要来源于仪器重复性?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甲砜霉素(TAP)疗效,制成便于临床使用的制剂,以TAP为主药,辅以氟尼辛葡甲胺,选择适宜的赋形剂,对处方进行筛选及优化,研制出复方TAP注射液,并进行质量控制和药效学研究,为其在兽医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试验依据。结果显示,复方TAP注射液澄明度良好,无异物,pH为7.3。复方TAP注射液分别对引起奶牛乳房炎常见的3种细菌的MIC为8、12、12 mg/L;对3种细菌的MBC分别是32、32 mg/L及不杀菌。结果表明,复方TAP注射液抗菌效果良好,符合注射液规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氟尼辛葡甲胺的性质、药代药动力学以及毒性,并主要介绍其在牛上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