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淮北夏大豆生育进程及适宜气候因子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大豆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不同的生育阶段,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不同。淮北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6月中旬至9月中旬,雨热同季,气候因子变幅大。常年气候条件能够满足夏大豆生长发育的需要。笔者根据多年田间试验和生产调查,提出了夏大豆不同生育时段适宜的气象因子指标和相应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吉林省大豆单产动态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及时、准确地进行大豆产量预报,给相关部门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吉林省粮食安全,利用吉林省1980-2016年大豆产量、生育期、逐日气象数据,基于大豆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特性(最适温度、上限温度、下限温度、需水量、需光性等),构建大豆生长季逐旬温度、降水、日照时数及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通过与相对气象产量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建立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7-8月逐旬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对吉林省大豆产量进行动态预报。结果表明:各时段建立的产量预报模型均通过0.05水平的有效性检验,能够客观反映大豆生长期内气象要素状况;各预报模型的历史回代检验平均准确率均大于85.0%,均方根误差小于20.0%;历史回代拟合的气象产量与实际气象产量在年际变化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相关性通过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在1981-2014共34年中各旬单产趋势预报准确的年份均在24年以上。各时段预报模型对2015-2016年的外推预报准确率分别在92.0%和81.4%以上,趋势预报不稳定,可能与模型没有考虑灾害影响有关。总体上,构建的产量预报模型可为吉林省大豆产量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气候适宜度的黑龙江省大豆种植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志丹  孟军  吴秋峰 《大豆科学》2019,38(3):399-406
为促进黑龙江省大豆种植结构优化、发展大豆种植业,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温度、降水、日照,建立气候适宜度模型。利用黑龙江省32个气象站点1998-2018年逐日气候数据及大豆全育期内的观测资料,计算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基于计算结果及K-means算法将全省大豆种植区域进行划分。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种植可以划分为4个区域,其中北部高寒地区的温度适宜度偏低(低于0.30),大豆种植宜选取耐寒性强、发育期短的大豆品种;中、南部地区各项气候适宜度均高于省内均值,气候条件基本满足大豆生长发育所需,适宜发展大豆种植业。最终基于区划结果及区域气候特征,对各区域大豆种植品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广东梅县地区连续l3a的实测资料,系统地研究了沙田柚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了根系生长、枝梢发育、花芽分化、开花授粉、幼果发育、果实膨大等生长发育的适宜气象指标,并建立了产量和含糖量的气象预测模式.结果表明:沙田柚可以忍受的最低温度为-7℃;花芽分化期温度为8.0-18.2℃;开花期降水量和雨日宜少,以利于提高座果率:果实膨大期要求日平均温度25-28℃,雨量充沛,光照度充足:果实膨大后期日照时问适当延长,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吉林中部大豆高产氮磷钾肥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吉林中部大豆高产氮、磷、钾肥适宜用量,为大豆高产高效施肥提供依据.2006~2007年,以吉育88为供试品种,设计了氮、磷、钾肥量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吉林中部大豆高产氮肥适宜用量为4567.5 kg·m~(-2),磷肥(P_2O_5)适宜用量为60~90 kg·hm~(-2),钾肥(K_2O)适宜用量为45~80 kg·hm~(-2),氮、磷、钾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顺序为N>P>K.  相似文献   

6.
以二个主要栽培品种吉林21号和长农4号为材料,研究籽粒、油分、蛋白质产量的适宜收获期。结果表明,黄秆期是大豆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的适宜收获期,黄叶期是油分产量的适宜收获期,过熟期收获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以12份分属MG0-MGⅢ的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对照品种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的生育期表现作为参考依据,分别于2012、2013年对黑龙江省大豆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和主栽品种进行生育期组归属划分,以明确该区域大豆主要品种的生产适应范围。结果表明,2012-2013年北美大豆标准生育期对照品种组间生育日数呈不断递增趋势,界限清晰,数据可用于生育期组划分参考,归属品种各生育阶段生育日数与标准品种差异显著。综合两年试验结果,确定归属于MG0组的大豆品种有华疆2号、黑河38、黑河43和黑河45,归属于MGⅠ组的大豆品种有合丰51、合丰50、合丰55、绥农26、绥农28和黑农44,归属于MGⅡ组的大豆品种有黑农51和垦丰16。  相似文献   

8.
气象因子对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合丰50为试材对黑龙江省田间大豆灰斑病发生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采集田间发病的大豆叶片,通过调查极端高温和低温条件及不同大豆叶部温度、冠层湿度下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的产孢情况,初步探索了大豆灰斑病在田间的发生规律,即叶面温度18℃时病斑产孢最多,平均产孢量为5.6个·mm-2;冠层湿度80%时病斑产孢最多,平均产孢量为10.0个·mm-2;叶面温度在-30℃-30℃范围内孢子均能正常萌发.2006年和2007年田间气象因子和当年大豆灰斑病病情指数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灰斑病发生严重程度与6、7、8月份平均湿度和降水总量成正相关,与平均气温无关.  相似文献   

9.
棉花生长季温度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安阳45年棉花生长季各月平均气温和4~10月活动积温变化进行分析表明,除6月和7月略有下降外,各月气温均有上升趋势;4~10月活动积温升高明显,且存在约20年的波动周期。应针对温度变化开展棉花科研和生产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0.
棉花生长季降水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安阳45年棉花生长季各月降水量和4~10月总降水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5月外各月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总降水量和8月降水量减少最明显;生长季降水变率大,棉花蕾期受旱频率增加,花铃期旱涝不定,应及早从遗传上和栽培措施方面研究抗旱防涝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选取3种熟期类型杂交组合(早熟×晚熟、相近熟期×相近熟期、晚熟×早熟)各10个,对杂交期间的日平均温度、日平均湿度、日降雨量及不同类型杂交组合成活率进行统计,并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气象因子对杂交成活率影响较大,不同气象因子对不同杂交类型影响效应不同,早熟×晚熟组合在较低温度、较小湿度、无降雨的天气下成活率较高;类似熟期亲本组合对天气要求宽泛,在常温、低湿天气下杂交成活率更高;晚熟×早熟组合在温度较高、空气湿度小、无降雨的天气具有较高的杂交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大豆区域试验品种品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种化学品质发展变化的概况及趋势,对黑龙江省2005~2008年参加区域试验的360份大豆品种(品系)进行品质分析,对照美国2号大豆期货标准,评价了近年来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品质改良的效果.结果表明:在360份材料中,蛋白质(干基)含量达到该标准的有151份,占全部材料的41.9%;脂肪(干基)含量达到该标准的有104份,占全部材料的28.9%;蛋白质加脂肪(干基)含量达到标准的有87份,占全部材料的24.2%.黑龙江省大豆区域试验品种的整体品质与美国2号大豆质量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3.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SDS-PAGE)对来自黑龙江省的25份大豆品种进行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供试材料共分离出19条谱带,多态性条带12条,多态性比率达63.16%,其中α区3条带,β区5条带,γ区5条带,ε区6条带.材料间的Nei-Li遗传相似性系数(GS)范围为0.4737~0.9474,平均值为0.7105;遗传距离(GD)范围为0.0541~0.7472,平均值为0.3654,表明供试材料之间具有较为丰富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GS值为0.79处可聚为4类,主成分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此结果.由此可见,醇溶蛋白标记技术能很好地用来区分不同的大豆品种,为大豆品种鉴定和种质资源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黑龙江省1995~2006年间每年种植面积较大的各生育期玉米品种(累积面积占总面积90%以上)种质基础分析表明,黑龙江省玉米育种的种质资源数量较多,来源复杂,但是亲缘关系相对狭窄,遗传基础贫乏。早、晚熟期品种的育种材料表现更为突出;生产上应用品种的种质资源主要集中于Lancaster群,明显存在遗传脆弱性。  相似文献   

15.
孙玉秋  许艳丽  李春杰  潘凤娟  张原 《大豆科学》2011,30(2):250-253,258
对采自黑龙江省35个市县112份大豆田土样,采用蔗糖梯度离心法,研究了大豆胞囊线虫种群分布和种群密度.结果表明:从黑龙江省采集的所有大豆根围土样都检测到了大豆胞囊线虫,各地胞囊线虫的种群密度不同,每100 g干土中的虫卵量差别大,100 g干土中,嫩江县的大豆胞囊线虫卵量多达30 583个,最少的是抚远县,100 g干...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大豆主栽品种主要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寻求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大豆产量影响较大的主要农艺性状,从而为龙江地区大豆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大豆品种主要性状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主要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结荚层数>有效分枝>株高>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粒重>底荚高度,对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单株粒数,影响较大的是单株荚数、结荚层数,影响中等的是有效分枝>株高>主茎节数>百粒重,影响较小的是单株粒重和底荚高度.  相似文献   

17.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13,16(1):112-121
Abstract

The Supernodulating Soybean Cultivar Sakukei 4 Was Previously Characterized By Its Superior Capabilities of Nitrogen (N) Fixation and Photosynthesis, and Was Expected To Be High Yielding. Since The N Absorption By Sakukei 4 Is Largely Dependent On N Fixation, It May Be Strongly Affected By Waterlogging During The Vegetative Stage, Which Occurs Frequently in Major Soybean Producing Area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Reduced Growth and Yield Resulting From Waterlogging DuringVegetative Stage and The Subsequent Recovery in Sakukei 4,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in The Normally-Nodulating Cultivar Enrei and Non-Nodulating Genotype En1282. Under The Field Conditions, The Reduction of Growth and Yield By Waterlogging Was Greatest in En1282 Among The Three Genotypes, indicating That Capability of N Fixation Is Essential For The Recovery From Waterlogging-induced injury. The Waterlogging-induced Yield Reduction in Sakukei 4 Resembled That in Enrei, Although Growth Reduction Was Greater in Sakukei 4 Than in Enrei. Irrespective of Cultivar, The Yield Was Associated More Closely With The Crop Growth Rate (Cgr) During The Post-Treatment Stage Than With That During The Waterlogging Treatment. in The Pot Experiments, Yield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Both Above- and Underground Plant Parts Irrespective of Cultivar, Not Significantly, But Significantly With Root Dry Weights in Enrei and With Nodule Dry Weights in Sakukei 4.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akukei 4 Exhibits A Marked Decrease in Dry Matter Production By Waterlogging, But Yield Decrease Is Compensated To A Level Similar To That of Enrei Because of Its Enhanced Nodule Growth During The Recovery Stage.  相似文献   

18.
利用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农业气象试验站产量资料和发育期资料,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资料,根据历史相邻两年关键气象因子变化引起大豆产量的丰欠指数,建立动态产量预报模型,并在已建立预报模型的基础上,以Visual Basic 6.0为计算机语言开发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动态预报系统。结果表明:经2011-2013年大豆产量动态预报检验,5个代表站81%的大豆预报结果丰欠趋势与实际趋势表现一致,单产预报准确率总体较好,越接近大豆成熟,预报准确率越高;经2016年业务运行,预报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对黑龙江省主产区大豆产量的动态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