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帽儿山森林景观质量评价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文采用森林景观质量的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利用148份大学生的现场评价资料,建立了帽儿山森林景观质量的数量化评价模型,并讨论了八个景观要素的相对重要性。这些探讨可为帽儿山森林景观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森林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的森林景观评价,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对森林景观多个指标综合成一维综合投影值.利用评价指标各等级阈值求解最佳投影方向,确定评价等级的综合投影值区间,根据待评价对象综合投影值与区间值比较,得出综合评价.以福建省茫荡山森林景观为实例评价结果表明,投影寻踪模型应用于森林景观评价是可行的;同时比较分析表明,投影寻踪模型优于综合指数法,可预计基于遗传优化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在森林景观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随着投影寻踪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为其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4.
森林群落结构是形成森林景观效果的物质基础。在浙江省淳安、金华和东阳等地采用典型选样法选取了30个景观林样地,采用样地法进行森林群落结构及其景观效果调查,用物种多样性、林分密度、群落丰富度、垂直层次性、种群分布格局等特征因子表征森林群落结构,用树木高度、郁闭度、枝下高、草本层盖度、色调、树种组成、分布状况和采伐剩余物等森林景观因子表征森林群落的整体景观效果,并对森林群落结构因子与森林景观因子之间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每个森林群落结构因子只与森林景观的个别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森林景观因子由相应的森林群落结构因子所生成,森林景观效果是森林群落整体结构特征和经营管理状况的综合体现。图1表2参16 相似文献
5.
森林声景观类型的划分与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森林声景观资源信息库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森林声景观资源的声级差异,结合其林分内部结构与外部形态特征,进行森林声景观类型的划分.采用心理声学评分法从喜好程度角度对不同森林声景观类型的景观质量进行评价,并绘制森林声景观质量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声景观类型可划分为阔叶林声景观、针叶林声景观、毛竹林声景观、灌木林声景观、小溪声景观、河流声景观、瀑布声景观7种类型,其质量大小依次为小溪声景观、瀑布声景观、河水声景观、乔木林声景观和灌木林声景观. 相似文献
6.
应用RBF网络模型,选择森林景观各评价指标的等级标准作为训练样本,构建森林景观评价模型。以福建省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为研究对象,以现场实地踏勘调查的资料为评价样本,得出保护区内森林景观质量等级为Ⅱ级,与其他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结果表明,可将RBF网络应用于森林景观评价。 相似文献
7.
基于SBE法的长白山森林景观美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明景观要素对长白山地区金沟岭林场森林景观质量的影响,探究研究区森林景观的合理构建技术。【方法】以影响近景景观美学质量的13个景观要素为评价指标,采用SBE法对研究区内的30处林内景观进行评价,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美景度值与各景观类目之间的景观评价模型。【结果】在13个景观要素中,针阔比、树干形态、通视性、下木盖度、郁闭度是影响研究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其偏相关系数t检验结果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复相关系数检验结果达极显著水平(F=10.999)。【结论】针阔比<30%、树干通直、通视性好、灌草覆盖度高、郁闭度为≥0.7~<0.9的森林景观具有最高喜好度。 相似文献
8.
在森林多功能经营背景下,森林视觉景观质量评价可以帮助林场确定视觉景观高质量区域,以保护视觉景观,避免其与森林经营之间的冲突。以塞罕坝机械林场为对象,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DEM等数据,基于GIS的空间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森林视觉景观质量(FVLQ)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可视性、风景质量和视觉吸收能力3个一级指标,以及视觉几率、距离区、独特性、自然性、多样性、坡度、坡向、高程、植被丰富度、与水体的距离10个二级指标,并对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视觉景观质量进行了评价和制图。结果表明,塞罕坝森林视觉景观质量(FVLQ)高、中、低区域所占面积百分比分别为4.1%、36.5%、59.4%;高FVLQ区域在坝上高原不仅集中分布在景点及其周边、游憩道路两侧,还包括一些远离道路和景点的区域,如头道沟至七道沟区域;在坝下山地则分散分布;总体上高FVLQ区域的面积随着与景点和游憩道路的距离增加而减少。研究建立了景观尺度上的森林视觉景观质量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为塞罕坝机械林场确定以视觉景观保护为主要目标的多功能经营区域边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以柳州市大学校园森林为研究对象,从大学校园绿地5个功能区中选取33个植物景观单元,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对大学校园森林植物群落景观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排序为生态功能(F1,0.508 7)>实用功能(F2,0.247 0)>文化功能(F4,0.132 7)>景观功能(F3,0.111 6);指标层总排序权重前5位分别为植物种类多样性G1(0.274 5)>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多样性G2(0.151 1)>可停留度G6(0.113 3)>植物生活型结构多样性G3(0.083 1)>抗干扰能力G5(0.059 2);科教区(7.158)、游憩区(6.912)、体育活动区(6.159)位于前3位,学生宿舍区(5.763)居于最末,景观质量有待加强;最后推荐3个优秀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供参考。AHP法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 相似文献
11.
森林景观变化对森林水文功能的影响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兴安岭毕拉河林业局为研究区.在分析近十年森林景观在类型、质量变化的基础上对森林三项关键性水文功能即:林冠截留、枯枝落叶截留和森林土壤蓄流功能及其变化进行了评估.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将由此三项关键性水文功能构成的森林综合调节能力空间直观表达出来。研究结果发现:由于近十年来人类干扰加强等因素导致的森林景观在类型上和质量上的变化使得林区森林水文综合调节能力由1990年的247 489 457t下降为2000年的230 936 445t,下降了6.67%。其中以小二沟和诺敏两个林场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为25.27%和22.23%。 相似文献
12.
婺源县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及其与景观美学质量关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江西婺源县为研究对象,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材料为主要信息源,以Maplnfo6.5作为空间处理工具,对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及其与美学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的优势景观为阔叶林景观,又有多种景观类型分散在其内,构成分散的斑块景观结构类型;其基本构型以较大斑块为主,景观丰富度、多样性、林龄均匀度较高.破碎度、优势度较低,景观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组合及景观形状的适量有序化而不太规整。这些结构特征不仅对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有着重要作用,也为该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美学和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3.
森林景观格局是森林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作者以1988年影像为1:10000的航片,2004年的影像为1:10000航片与1:5000卫片的叠加片分析所得的数据为基础资料,利用GIS技术,选取风景游憩林景观斑块特征指数、景观异质性指数、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系统地分析了森林景观格局,以期为风景游憩林构建和景观规划提供现实指导.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寿宁南山风景区景观类型的数目未发生变化,但各景观类型的特征值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景观异质性的分析发现,景观的多样性指数、破碎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上升态势,而优势度指数有所下降.不同类型的景观斑块其变化特征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沐川林场森林景观敏感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999年沐川县森林资源分布图和由数字化等高线得到的DEM数据为信息源,利用Are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用坡度、距离两个分量对沐川林场主要观景线路上森林景观斑块类型进行了景观敏感度评价,结果表明:沿线近景带200m内的可见区域景观敏感度基本都为二、三级,占到了近景带总面积的80.2%,景观敏感度较高,但景观结构过于单一。800m以外区域的远景带综合景观敏感度二、三级也占到了远景带总面积的89.3%。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沐川林场森林景观开发利用建议:即以保护高敏感度景观为主,改善旅游线路两侧森林景观结构,调整森林景观斑块类型群落结构,增加森林景观斑块树种组成。 相似文献
15.
评定22片森林的景观价值。论证杭州市郊区县具备欣赏要素和登山等活动要素的林场,可以从木材、水资源和景观三个方面来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的资源。在森林空间寻找欣赏要素,不仅可以使人们获得日常生活环境和日常活动中得不到的绿的效益,而且也是对社会各阶层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的措施,在营林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景观管理,把森林生态系统的非第一性生产转化为商品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17.
森林景观资产评估CVM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森林景观资产进行评估研究,是盘活森林景观资产市场的必然需求.首次将条件价值法即CVM法引入森林景观资产评估中来,并在理论上解决了景观评估中支付意愿WTP测算,游客量预测、收入、成本、费用的确定与计算等问题,在森林景观资产评估的实践操作中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层次分析法(AHP)结合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遥感影像图、地形图以及DEM数据,选取相对坡度、相对视距、视觉机率和醒目程度4个分量,基于景观视觉敏感度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对洪田村森林景观进行了视觉敏感度定量评价,敏感度分为高、较高、中和低4个等级。结果表明:1)高敏感区和较高敏感区的面积总和比为66.07%,中敏感区面积占比为25.15%,低敏感区域面积占比为8.78%;2)景观视觉敏感度与相对视距和坡度有较强的相关性;3)醒目程度为一级敏感区的特殊景观的敏感度较高,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根据评价结果建议:高敏感区与较高敏感区的森林景观应以保护和生态恢复为主,不宜进行视觉上明显的森林经营活动;中敏感区在不影响整体风貌和视觉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景观建设;低敏感区可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森林经营活动。视觉敏感度综合评价结果为乡村森林景观保护和未来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安徽森林现状、森林景观的美学价值、生态价值与社会效益、森林旅游之间的相关性,并论述了旅游开发与森林保护同步并重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RS和GIS的马鞍山市分区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基于2003年QuickBird遥感影像资料,研究了马鞍山市建成区63.08 km2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特征。通过选取该市的3个行政区域,对其城市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比较,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城市森林覆盖率、斑块密度指数、分离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以及斑块形状指数,分别采用标准离差法、熵权法和CRITIC法3种客观赋权的方法,对3个区域的城市森林景观展开综合评价,为城市森林景观生态综合评价提供参考。3种评价方法结果均表明,雨山区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最优,其次为花山区和金家庄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