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8年4月13日由黄淮海大豆育种协作网组织协调委员会主办、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承办的第十届黄淮海大豆育种协作网会议在商丘永城市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盖钧镒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常汝镇研究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天富研究员、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邱丽娟研究员出席会议。来自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福建11个省份及直辖市,8所大学,46家科研单位以及20家种业企业,共27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  相似文献   

2.
2017年11月10日,由长春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主办的东北大豆育种协作网2017年年度会议在长春市召开.据悉,本次会议已是东北大豆育种协作网成立以来的第九届会议,此次会议受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和种子研究室委托,旨在加强东北大豆育种协作网的协作功能,推动东北地区大豆育种和大豆生产的发展.来自东北各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大豆育种专家以育种研究室和课题组为单位参加了会议,参会代表共78人,参加材料交换的育种单位(课题组)有38家,共交换材料178份.  相似文献   

3.
北方大豆育种协作网成立大会于2008年6月20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来自20家育种单位的30位大豆专家参加了会议。北方大豆育种协作网涵盖了我国大豆主产区最强大的育种机构和组织,代表着我国大豆育种的最高水平,它的成立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大豆育种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部黄淮海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现代农业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顾问;黄淮海大豆育种协作网名誉主任委员、河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他在大豆育种技术、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方面成绩突出。在近四十年的科研工作中,他创新了大豆育种方法,育成大豆品种22个,推广面积达9 000多万亩。他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励1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并获河北省省长特别奖和杜邦科技创新奖;获发明专利权、品种权及软件著作权25项,发表学术论文著作等共170余篇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豆育咱协作网成立大会于2008年6月20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来自20家育种单位的30位大豆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全国大豆育种协作网成立大会”于2007年1月2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40多家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推广部门的60位大豆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欧洲大豆协作网会议于1988年9月6日—9日在瑞士洛桑(Lausanne)召开。参加会议有来自14个国家的40名代表。FAO总主任首次邀请黑龙江省农科院和吉林省农科院参加会议(吉林省农科院因故未出席会议)。会议宗旨是总结1985—1988年欧洲大豆协作网工作,制定1988—1992年科研规化及选举协作网新协调机构。 会议分学术交流(大会学术报告和墙报两部分)和参观Changins-Nyon联邦农业研究所两部分。大会交流15篇学术论文(其中科学交流7篇,各国大豆生产和研究报  相似文献   

8.
育种与种子功能研究室现设以下11个研究岗位:种质资源评价、创新与利用,分子育种,东北特早熟育种,东北早熟育种,东北中、晚熟育种,黄淮海中、北部地区育种,黄淮海南部地区育种,长江中下游地区育种,热带、亚热带地区育种,菜用和特用育种,种子生产。该研究室开展大豆遗传育种理论技术研究和材料创制,培育适宜在我国不同生态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广适应性大豆新品种,满足大豆产业发展对品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北方大豆育种协作网建立大会于2008年6月20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中心、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长春市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农科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10.
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是黄淮海和长江流域大豆产区主要的一种流行株系,文中基于对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选育抗病品种的日臻完善,着重从近几年抗性基因标记定位和分子标记发掘方面的研究进行报道,为选育抗花叶病毒(SMV)病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美国大豆育种1989年年会于2月20日至22日在田纳西州的Memphlis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大豆育种学家和病理学家共170余人。会议内容主要涉及抗病育种和品质育种。 抗病育种方面涉及的主要病害有大豆孢囊线虫病,灰斑病、炭疽病、菌核病、白粉病、茎枯病、茎荚斑点病、紫斑病、根腐病、茎褐腐病、病毒病、细菌性斑点病和细菌  相似文献   

12.
大豆育种“七五”攻关东北片专题经验交流会,于1987年6月1日至5日在辽宁省金县召开。会议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和东北农学院共同主持;参加会议的有东北三省8个参加攻关单位,及有关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共38个单位81名同志。共收到学术论文和科研报告96篇。 与会韵大豆科技工作者围绕着高产稳产、优质、抗病虫大豆新品种的选育,以及大豆育种应用基础和技术研究等方面交流了经验;对育种攻关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大豆育种家年会于2008年1月13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40多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大豆育种工作的专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部分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大豆行业科技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大豆科技支撑计划育种项目参加人及部分特邀嘉宾共84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月6日至8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大豆食品分会主办,《大豆科技》杂志协办的"中国大豆食品产学研项目对接合作洽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从事大豆育种、加工、商贸、机械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生产技术人员纷纷赶赴会场,首届会议盛况空前。大豆食品分会理事长尹宗伦教授于大会召开前特向大会发来贺辞:热诚祝贺这次新时代、新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抗大豆孢囊线虫病育种工作进展黎香兰(山东省农科院情报所)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大豆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已成为我国东北豆区和黄淮海豆区主要的病害之一。一般可减产10%~20%,重者甚至绝产。80年代以来,我省高密、昌邑、寿光、青州、平度、即墨等县市...  相似文献   

16.
薛津 《大豆科学》2003,22(4):291-291
由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主办 ,新疆兵团科委、兵团农业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和新疆农垦科学院共同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于 8月 2 3日至 2 8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这是首次在我国西部召开的全国性大豆会议。会议代表来源广泛 ,分别来自全国 2 0个省、市、区的 74家教学、科研和生产单位 ,参加人数亦较多。会议期间 ,代表们讨论的内容很广泛 ,涉及育种、栽培、生物技术、生理生态、植物保护、食品加工等领域。从会议讨论的内容来看 ,我国大豆科研生产发展的趋势是 :优质育种和栽培成为科研重点 ;杂交大豆研究…  相似文献   

17.
美国大豆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2002年9月18-20日,全美大豆育种工作会议(National Soybean Breeder WorkshopMeeting)在圣路易斯举行.本着互通信息、交流经验、促进合作与防止重复研究的目的,会议总结和讨论了全美大豆育种领域的近况及存在问题,并针对普遍关心和关键性的问题作专题报告.下面仅就会议的主要议题和最新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于1989年11月3日—7日在贵阳市举行了第四届全国大豆学术讨论会。到会代表179人,收到论文182篇,论文集6册。理事长王金陵教授在会上做了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四年来大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和筹备了本届大会。 在全体会议上,有6位专家就贵州省大豆生产和研究;大豆高产栽培;大豆根瘤菌研究进展;国际大豆贸易以及大豆育种新进展和第四届世界大豆研究会议情况做了交流。会议分品种资源,高产与品质育种,植保与抗病育种,栽培、生理和加工四个组交流了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9.
第五次全国大豆科研协作会议于1989年9月2日至6日在佳木斯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豆专家,学者共110余人。会上代表们讨论了大豆栽培和育种研究的经验,并讨论了农业部大豆专家顾问组调查研究的四个专题讨论稿(包括全国大豆生产发展规划。外贸出口,大豆品种区划和高产模式研究)。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参观了国营农场  相似文献   

20.
1984年8月21日至24日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召开了东北地区春大豆育种攻关学术讨论会。会议由吉林省农科院和黑龙江省农科院共同主持。与会代表共80人,除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外,河北、内蒙古、陕西、甘肃等省(自治区)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子金致开幕词并对会议作了小结,东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