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延安旱地冬小麦地膜穴播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静  雷彩碧 《麦类作物》1999,19(1):60-62
为了提高延安市旱地小麦降水有效利用率,进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采用冬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覆膜穴播比同期露增产30.5%,比常规露播增产20.5%,说明地膜小麦具有保水,抗旱,增产的全程优势作用,因此,旱地小麦覆膜穴播栽培技术在该市干旱干旱农业我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地膜覆盖对小麦土壤水热状况及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适合旱地小麦新品种普冰151的高产栽培模式,在关中平原西部杨凌地区550mm降水条件下,对覆膜穴播、起垄覆膜沟播和露地条播小麦的土壤水热状况、灌浆特性及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地膜小麦的土壤含水量在越冬至拔节期高于露地条播,有利于冬前形成壮苗和早春返青,拔节期之后覆膜穴播小麦田土壤含水量最低(除0~20cm);覆膜于小麦拔节期前增温、保温效果显著,拔节期后地温较对照有所降低;覆膜穴播和起垄覆膜沟播平均灌浆速率比露地条播分别提高11.9%和5.5%,且能延长灌浆持续期;与露地条播相比,覆膜穴播和起垄覆膜沟播分别增产10.8%和4.9%,差异显著。综上所述,覆膜穴播小麦在保墒、保温及增产方面表现最好,起垄覆膜沟播次之;地膜小麦是适宜半湿润易旱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青稞品种康青3号、87-9-5进行覆膜穴播、露地穴播、露地机播试验研究得出,87-9-5覆膜穴播后穗长、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明显增加,每公顷产量比露地穴播、机播分别增加1015.5kg、1332.0kg,增产25.9%、36.9%:每公顷收入分别增加889.5元,1621.5元.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康青3号覆膜穴播后表现增产不增收。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覆膜方式对西北黄土高原旱作春小麦的调温和增产效果,以露地穴播为对照,研究了全膜平作覆土穴播、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和全膜平作无土穴播对春小麦生育期土壤温度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春小麦不同生育时期,覆膜处理存在增温和降温的双重效果。地膜覆盖在春小麦生长初期有明显的增温效果,0~25 cm土层的平均温度比对照提高0.31~0.93 ℃,其中春小麦苗期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处理在5 cm土层的温度最高,比露地穴播处理提高了0.80 ℃。在春小麦扬花期和灌浆期,覆膜处理下0~25 cm土层的温度分别比对照降低了0.25和0.43 ℃,全膜平作无土穴播处理的降幅最大,分别达到0.63和0.89 ℃。3种覆膜栽培处理0~25 cm土壤温度的变异系数(18.24%~20.33%)均低于露地穴播处理(20.50%),以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处理的土壤温度波动最小。不同覆膜穴播处理间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有显著差异,分别比露地穴播处理增加了4.07%~6.60%和3.00%~15.53%,而千粒重差异不显著。全膜平作覆土穴播、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和全膜平作无土穴播处理均可使春小麦显著增产,增产率分别为21.08%、21.92%和9.64%,前两个覆膜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二者产量均显著高于全膜平作无土穴播处理。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和全膜平作覆土穴播是旱作春小麦实现高产的最佳覆膜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覆膜模式不断改进。通过设置全膜双垄沟播、全膜垄作沟播、全膜覆土穴播、全膜平铺(不覆土)穴播4种覆膜模式和不覆膜露地条播(对照)5种方式种植大豆,结果表明:全膜垄作沟播栽培产量最高,达3364.7kg/hm^2,较对照增产47.5%,为陇东旱地大豆高产栽培模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选用大穗型陕253和多穗型长武112两个品种,进行地膜穴播、露地穴播和露地条播,结果表明,地膜穴播对照露地条播的小麦生长发育显著加快,成穗率提高12-22个百分点,在穗数增加103-258万/hm^2,增产1350.0-1600.5mg/hm^2,增产幅度达27.5%-35.2%,增收906-1293元/hm^2;露地穴播的小麦前期比对照生长慢,拔节后生长速度猛增,干物质积累增加1.3-1.4倍,成穗率提高7-9个百分点,增产5.5%-15.1%,增收346-842元/hm^2。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青稞品种康青 3号、87- 9- 5进行覆膜穴播、露地穴播、露地机播试验研究得出 ,87- 9- 5覆膜穴播后穗长、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明显增加 ,每公顷产量比露地穴播、机播分别增加10 15 5kg、1332 0kg ,增产 2 5 9%、36 9% ;每公顷收入分别增加 889 5元 ,16 2 1 5元 ,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康青 3号覆膜穴播后表现增产不增收。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方法,对氮肥、保水剂用量及不同的栽培方式与半干旱地区旱地玉米产量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内微集流沟播比膜上穴播增产8.7%,比微集流膜侧种植增产58.4%。不同栽培方式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明显,覆膜微集流沟播水分利用率比覆膜穴播和微集流膜侧种植提高9.97%和51.75%,节水8.4%和34.6%。施N150.0kg/hm2、P2O5150.0kg/hm2比N112.5kg/hm2、P2O5150kg/hm2和N75.0kg/hm2、P2O5150.0kg/hm2分别增产14.9%和31.8%,水分利用率提高12.74%~39.78%,氮磷最佳配比为11∶。  相似文献   

9.
水稻机械覆膜穴播节水栽培是集地膜覆盖,节水栽培,幼苗旱长,机械直播为一体的综合配套高产,高效,节水栽培新技术,实践证明该法种植水稻亩产比旱直播增产10%-20%,增效5%-10%,亩节水300-600m^3。  相似文献   

10.
1994~1999年,以四川稻茬麦在种植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和生产示范表明,在小窝密植技术和免少耕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麦精量露播稻草覆盖栽培技术,具有明显的保温、调湿、改良和培肥土壤、抑制杂草和节本增产增收效应,实现了高产与简化高效、当季高产与稻田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一般比旋耕机播栽培节约成本21.6%,增产10.1%,省工23.1%,增收35.4%;比撬窝点播栽培省工52.7%,增产3.9%,节本  相似文献   

11.
咸阳市1998年推广穴播地膜小麦2734.67hm^2,平均产量3862.5kg/hM^2,较露地对照增产1347kg/hm^2,增产53.5%,平均增益1093.8元/hm^2,总增益303.1万元,示范膜际栽培模式13.3hm^2,增产148.37%,一般在海拔较高,积温一不足的地区及田茬田块以推广穴播模式为主;在海拔相对照较低,热量较好的地区以推广膜际栽培为主,在技术上,要着重抓好精细整地,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方式下旱地小麦土壤氮素的转化规律,采用比色法测定了全膜覆土穴播、传统地膜穴播和露地穴播冬、春小麦苗期、拔节期和收获期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结果表明,在一次性基施氮肥后的第3年,0~6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硝态氮大部分累积在土壤中下层(80~160cm)。随着春(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各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均呈"S"型变化,在120~160cm土层会出现一高峰值。相比露地穴播,全膜覆土穴播和传统地膜穴播能更好地利用0~80cm土层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在耕层土壤中较高,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全膜覆土穴播和传统地膜穴播减少了春(冬)小麦各生育时期0~60cm土层的铵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13.
咸阳市 1998 年推广穴 播地膜小麦 2 734. 67 hm 2 ,平均产 量 3 862.5 k g/hm 2 , 较露地对 照增产 1 347 k g/hm 2 ,增产 53.5% ,平均增 益 1 093.8 元/hm 2 ,总增益 303.1 万元。示范膜际栽培模式13.3hm 2 ,增产 148.37% 。一般在海拔较高、积温热量不足的地区及回茬田块以推广穴播模式为 主;在 海拔相对较低、热量较好的地区以推广膜际栽培为主。在 技术上,要着重抓好精细整地,选用长武 134 等 优良品种,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增加投入,平衡施肥和加 强中后期管理。  相似文献   

14.
水稻机械覆膜穴播节水栽培是集地膜覆盖、节水栽培、幼苗旱长、机械直播为一体的综合配套高产、高效、节水栽培新技术。实践证明该法种植水稻亩产比旱直播增产10%~20%,增效5%~10%,亩节水300~600m3。  相似文献   

15.
渭北塬区旱地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渭北塬区自然降雨特点和以往研究结果,从提高小麦生产年度自然降雨利用效率出发,提出了旱地小麦“留茬深松起垄覆膜沟播栽培技术”,首次将“高留茬深松耕”与“起垄覆膜沟播”二项技术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组成一种新的旱地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预计该模式的增产增收效果突出,在渭北塬区及我国北方自然条件类似地区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完善和推广旱地春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996年在定西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旱地地膜小麦比露地栽培每公顷增产966kg,增产38.2%。插穴密度每平方米28穴以上,雨水入渗率达97.2%。栽培上每公顷施N,P2O5养分总量135kg,播种450万至600万粒,每穴株数15~18,选择矮秆、增产潜力大、抗病、后期落黄好的中晚熟品种。采用集雨补灌,每公顷增产382kg,水分生产效率为9.6kg/hm2·mm。  相似文献   

17.
渭北塬区旱地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允成  郑锦娟 《麦类作物》1999,19(6):61-62,65
基于渭北塬区自然降雨特点和以往研究结果,从提高小麦生产年度自然降雨利用效率出发,提出了旱地小麦“留茬深松起垄覆膜沟播栽培技术”,首次将“高留茬深松耕”与“起垄覆膜沟播”二项技术有机结合,取长补甜美,组成一种新的旱地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预计该模式的增产增收效果突出,在渭北塬区及我国北方自然条件类似载我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内蒙赤峰市北部甜菜产区的防风、保墒、增产、增糖栽培新措施,进行了4种栽培方式试验:纸筒育苗覆膜后移栽、纸筒育苗移栽、直播覆膜栽培、直播(对照)。结果表明,纸筒育苗覆膜移栽甜菜产量、含糖率、产糖量比直播分别提高153.5%、0.4度、162.4%,每亩农业和工业纯收入居4种栽培方式之首。纸筒育苗移栽甜菜产量、含糖率、产糖量比直播务别提高75.6%、0.5度、82.8%,每亩农业和工业纯收入在4种栽培方式中居第二位。直播覆膜栽培甜菜根产量、产糖量比直播分别提高50.0%、48.2%,含糖率下降了0.4度,每亩农业和工业纯收入在4种栽培方式中居第三位。  相似文献   

19.
甜菜覆膜栽培可改善甜菜生长的环境条件,提高土壤含水率1.64% ̄5.41%,降低土壤容重5.48%,增加土壤孔隙度2.34%,增加土壤空气含量0.81%,并能提高土壤养份利用率,覆膜栽培甜菜可比裸地直播甜菜增产56.6%,提高含糖0.2度。  相似文献   

20.
晚播小麦地膜覆盖增产机理与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播小麦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机理的核心是覆膜能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提高地表和耕层上温,增加或部分增加因晚播而减少的积温。这一效应,不仅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状况,而且能促进小麦根、茎、叶的生长,使小麦提前通过春化阶段进入光照阶段,延长幼穗分化时间,补偿生育期的不足。晚播小麦地膜覆盖栽培具有独特的生育特点。针对其生育特点,研究了适宜盖膜期、播种量、揭膜期和肥水运筹等一套完整的栽培技术体系。从而为晚播小麦开辟了一条新的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