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类作物的营养生长包括叶原基(发育成叶)和腋芽原基(发育成分蘖)的形成及其随后的生长。小麦为有限生长植物,仅在幼穗分化前形成的叶原基才能发育成为叶。虽然叶腋中一般都能产生腋芽,然而并非都能形成分蘖。因为有效分蘖是构成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故有必要研究环境条件和遗传因素对分蘖  相似文献   

2.
大麻(Cannabis sativa L.)是重要的"绿色纤维植物"之一,如何提高大麻的纤维产量和质量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大量的研究报告,分析环境因子和生理因素对大麻纤维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种植密度影响茎中纤维含量和导致植株自疏;开花和预测开花对大麻的收获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播种时间会因光照时间、温度和株冠遮盖地面的不同而影响大麻生长;氮肥会影响茎纤维含量并直接导致植株自疏,钾肥能显著提高大麻产量,植株中碳、氮含量在大麻性别表达中起重要作用而间接影响纤维产量和质量;叶序从对生到互生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信号,同时导致茎节增多、节间变短,从而影响纤维质量.最后针对大麻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水稻倒伏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倒伏是水稻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倒伏所造成的损失与水稻生长环境和倒伏的发生时期有关。倒伏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现象,它受到外界环境、栽培技术以及本身特性等多重影响。适宜的生长环境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和产量的提高,但会引发倒伏或使倒伏程度加重。鉴于倒伏对产量、品质的严重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水稻倒伏的类型、水稻倒伏构成因素以及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各种措施,展望了水稻抗倒性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构成大麻纤维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单位面积收获的有效株数、株高和出麻率,探索大麻生长特性在栽培技术上创造适于麻株生长的环境条件,以争取纤维高产,在理论和生产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于1960年及1963年曾对大麻生长特性进行过探索,又于1964年做了系统的观察研究,取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构成大麻纤维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单位面积收获的有效株数、株高和出麻率,探索大麻生长特性在栽培技术上创造适于麻株生长的环境条件,以争取纤维高产,在理论和生产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子1960年及1963年曾对大麻生长特性进行过探索,又于1964年做了系统的观察研究,取得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划分出若干个生理和(或)发育时期很有用,一来可分析由环境所强加的限制生产因素发生的特定时间,二来能研究供育种者使用的有效胁迫筛选技术。前者与在最敏感时期采取何种栽培措施有关,而这两者均与作物育种方法相关联。目前正试图依据籽粒数(粒/米~2)和籽粒大小(克/百粒)等产量组分,部分地分析由环境诱导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7.
论野山参和移山参的性状特征、变异与鉴别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索野山参和移山参的分类标准和鉴别性状。 方法:对植物来源、生长环境、生长年限、采收加工方法与药材性状特征的关系作原产地调查,收集样品并对比分析。 结果:野山参和移山参的药材性状是复杂多样的,但存在着规律性。植物的遗传因素(种子来源)、生长环境(小气候、土壤类型、土壤水分、坡向坡度和伴生植物等)、生长年限和采收加工的方法以及加工是否及时等都是影响药材性状的重要因素。除了伪品,野山参和移山参实际上都有许多自然的变异。另外,使用特殊的栽培方法获得到某些“山参趴货”、形态类似,种类复杂,应注意鉴别。 结论:a.野山参的形态变异复杂,以往文献对野山参的性状描述存在错漏,需要补充更正。b.移山参的概念应当澄清。它是指把野山参移栽于野生环境下,自然生长了许多年的野生山参。若把野山参移到栽培环境下,或把园参种子播种到野外,或把园参移栽到野外,都不是移山参。c.山参类药材种类很多,但依其来源和性状特征可以分类鉴别。  相似文献   

8.
前言绿豆(Vigna radiata(L.)Wilczek)作为两种主要作物之间的一种生长期短的填闲作物在印度次大陆普遍种植,这种轮作主要是需要60~70天成熟的短期填闲栽培品种。本报告的研究目的是鉴定八个栽培品种中限制籽粒产量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因子,用简易的生长分析技术(Wallace,1975)研究了对籽粒产量有利的生理学成因。在我们的生长环境中,对这些栽培品种的产量限制因子,以及每个栽培品种能  相似文献   

9.
Much.  RC 王富德 《杂粮作物》1992,(3):19-23,18
温度是影响高粱籽粒产量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通常认为高温有害于产量。经常根据籽粒形成的线性期间干物质积累的速率,以及有效灌浆期长度,分析禾本科作物的籽粒生长。在人工气候室里的研究,Chowdhury 等(1978)观察到,温度对高粱籽粒生长速率的影响与灌浆期持续时间无关。在平均温度阈值为25℃时,籽粒生长速率增至最大值;尽管随着温度升至33.5℃,发育速率(1/开花至成熟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生产的氮肥管理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氮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多年来中国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氮肥管理始终缺乏科学的指导,导致许多优质马铃薯品种的产量优势和品质优势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合理施用氮肥,协调马铃薯茎叶生长与块茎生长,促进块茎的形成和膨大,减少氮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是马铃薯氮肥管策略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对马铃薯生长与块茎产量的影响及马铃薯氮素营养诊断措施,综述国内外马铃薯氮肥管理的研究结果,以期为中国马铃薯养分管理提供研究思路,同时也为马铃薯生产的氮肥施用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玉米冠层结构的自动调节与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玉米不同种植密度群体中初步研究了玉米群体的自动调节与补偿。结果表明,玉米群体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具有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群体在叶面积上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而在干物质生产上的自动调节能力则较强。群体的自动调节作用对生殖器官的影响大于对营养器官的影响。产量因素的自动调节作用是生长后期的产量因素补偿生长前期损失的产量因素。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本研究采用Eberhart及Russell模型(1966)就7个橡胶无性系在巴西圣保罗州5个不同植胶环境中的茎围生长和干胶产量的基因型×环境互作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试验中茎围生长及干胶产量分别测定了10个和4个年份。研究结果显示, 年份×地点及地点为基因型×环境互作的主要变异来源。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 GT1和IAN873分别为茎围生长和干胶产量稳定性最高的无性系, 其回归系数均接近1(β=1), 并且都具有最低的离回归均方(S2di)。 不仅如此, 二者的决定系数(R2)分别高达89.5 %和89.8 %, 也印证其稳定性非常之高。相比之下, 无性系PB235、PB261和RRIM701在茎围生长, 以及GT1在干胶产量上的回归系数β均显著大于1, 故在该2个性状上这些无性系各自都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茎围生长, 干胶产量, 基因型×环境互作, 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根系生长优势与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和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系优势是杂交水稻发挥生长优势和产量优势的基础。根际营养元素含量、土壤通气状况和种植方式等因子是影响根系发育的重要因子。本文在综述了杂交水稻根系生长优势及其与产量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根系生长优势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和调控。  相似文献   

14.
对2004至2007年云南省22品种次的二棱大麦在云南省(高、中、低)3个不同海拔环境下进行产量构成因素变化及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有效穗、千粒重和生育期在不同环境下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穗粒数和株高差异不显著;平均产量在低海拔环境最高,高海拔环境下最低;在低海拔环境下,有效穗和千粒重都显著高于其它两个环境,生育期在高海拔环境下最长,平均比低海拔环境下长2d。相关分析表明在高海拔环境下产量构成三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大小为有效穗>千粒重>穗粒数,且穗粒数与产量负相关;在中海拔环境下穗粒数>有效穗>千粒重;低海拔环境下则为千粒重>有效穗>穗粒数。通径分析表明在中海拔环境下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余环境都是千粒重的直接效应最大;而在高海拔环境下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为负值。  相似文献   

15.
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籽粒产量的粒成是同化物生产,转运,及在籽形中合成贮藏物质的复杂过程。因为大豆的花期较长,在生殖生长时期,植株上存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豆荚,所以,带来了对大豆籽粒生长和发育的研究的复杂性。本文主要根据作者的研究,讨论了大豆豆荚和籽粒的生长模式,影响籽粒生长的因素,及籽粒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福建稻麦科技》2014,(2):76-76
正近日,国际重要期刊PLOSGENETICS上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梁婉琪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的研究文章,首次报道了基因DWT1在控制现代栽培水稻穗整齐生长中的关键作用。水稻的生长形态如株型、穗型、种子粒型等都对水稻产量具有重要影响。水稻植株由主茎和多个分蘖构成,主茎和分蘖之间的穗整齐度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另一重要因素。不同于野生稻,现代栽培水稻在人类驯化过程中形成了穗整齐生长的特征,株内主穗和各分蘖穗在成熟时期高度较为一致,穗大小也更为接近。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二因子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灌溉和N肥用量对玉米生育期、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的沙坡头绿洲农田生态系统中,水分是影响玉米生长的首要因素,在一定的灌溉范围内,灌水量的增加能促使玉米生育期提前、生物量和产量增加;N肥对玉米性状的影响较灌溉处于次要地位,但是在一定的灌溉条件下,N肥对玉米的生长仍然起重要作用,大喇叭口期追肥的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水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又是茶树生长的重要生活条件。水分条件能否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要,对提高茶叶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根据近二十年来对红壤茶园土和水分状况的观察研究结果,加以综合整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冬小麦各生育期的气象因素对其产量的影响程度,根据黄淮海冬小麦物候图将冬小麦生育期划分为9个生长阶段,选取河南省2005-2015年冬小麦的产量数据和日平均气象观测数据,利用指数平滑法计算出冬小麦的气象产量,建立气象影响因素集和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双重量化分析河南省冬小麦不同生长阶段气象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单重量化分析时,在播种期、分蘖期、越冬期和灌浆期,平均相对湿度对冬小麦气象产量影响最大;在返青期、拔节期和成熟期,平均风速对冬小麦气象产量影响最大;出苗期日平均气温对冬小麦气象产量影响最大;抽穗期光照时长对冬小麦气象产量影响最大。双重量化分析时,出苗期平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分蘖期和越冬期平均相对湿度、拔节期平均风速对冬小麦气象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作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稳产性是育种程序中的重要问题。在一组鉴定的遗传材料中,理想的品种应能适应特定地区的各种栽培条件,产量高于平均水平,而环境方差低于平均水平。本试验旨在研究鉴定与熟性有关的基因型稳产性,并探讨早、中、晚熟基因型的产量稳产性与产量因素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