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物病理学是基础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桥梁。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为动物病理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根据目前动物病理学的现状 ,提出了学科的细化和综合的观点 ,并对该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动物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连接基础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桥梁学科,无论是临床兽医学还是预防兽医学,病理学实验和诊断都已经广泛渗透其中。为了提高高职动物病理学的实验教学效果,笔者对在动物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病例建模,对病例建模在动物病理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动物医学、畜牧兽医、动物检疫检验等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该门课程专业性很强,需要以动物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科为基础,同时又为后面学习兽医内科学、产科学、传染病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正>《动物外科手术技术》是动物医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实践操作性非常强,是动物医学专业6大临床课(动物外科及手术学、动物产科学、动物内科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学、中兽医学)之一,在学校全面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本门课程成为一门独立实验课程。本课程主要传授给学生动物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技术及临床上常用的外科手术的操作方法。本课程学的好与不好,直接影响毕业生的临床诊疗能力。本课程是以动物解剖学为基础,同时依托于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学和  相似文献   

5.
在动物医学专业兽医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以形态学为基础,运用动物实验、尸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组织细胞培养等方法,着重从形态学的角度阐述器官、组织的病理改变,揭示疾病的本质,是基础兽医学过渡到临床兽医学的桥梁学科,其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学习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  相似文献   

6.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是以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首先,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涉及面非常广泛,与动物解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寄生虫学、分析化学、兽医公共卫生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次,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第三,动物性食品卫生学作为公共卫生的一门重要课程,是食品安全及卫生监管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是动物医学专业(动物防疫检疫  相似文献   

7.
去年8月,教育部已将“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纳入普通高校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以及临床兽医学等动物医学类主干学科核心课程。据悉,这是我国教育主管部门首次将动物福利教育纳入普通高校的核心课程。  相似文献   

8.
《动物病理》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必修的一门职业技术课,也是连接临床兽医学和理论兽医学的主要课程。动物病理学相关理论知识能够直接运用于临床诊断,具有比较强的临床性。因而本文通过对课程改革思路、培养目标、内容和要求、教学实施等方面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兽医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科学的一门基础兽医学课程,是基础兽医学与临床兽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近年来,为了提升兽医执业专业毕业生能力,我国对《兽医病理学》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实际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兽医专业《兽医病理学》教学为例,就中美兽医教育中该课程教学的区别进行阐述,旨在为我国兽医病理学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兽医病理学》是基础兽医学与临床兽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阐释动物疾病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而实验课是该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为了提升兽医专业毕业生能力,国内对《兽医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在借鉴其他院校改革的基础上,湖南农业大学病理学教研室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了相应的教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1.
兽医寄生虫学是兽医学的骨干学科,是一门包含一般生物学和兽医学内容的综合性学科,是以多种学科为基础的。如寄生虫的形态学、分类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同时也包括病因学、症状学、病理解剖学、诊断学、治疗学、药理药物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基本内容。兽医寄生虫学是预防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一门重要的兽医临床学科,是研究动物寄生虫病病原的生物学、生态学、致病机制、实验诊断、流行规律和防治的科学。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兽医协会与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举办的"动物福利教材编写研讨会"上获悉,教育部已将《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纳入普通高等学校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以及临床兽医学等动物医学类主干学科核心课程。这是我国教育主管部门首次  相似文献   

13.
《畜牧兽医学报》2007,38(2):F0002-F0002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其前身畜牧兽医系始建于1949年,1994年1月撤系建院。学院现有教职工112人,教授2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37人,在读博士14人,具有硕士学位60余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人,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5人获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学院设有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及水产养殖学6个系。基础兽医学是山东省强化重点学科,预防兽医学科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动物生物技术与疫病控制实验室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预防兽医学科是山东省泰山学者首批设岗学科。另有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和临床兽医学等3个校级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14.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正常动物生命活动现象及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连接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桥梁。将基于PBL教学法的诺贝尔奖奖史解读应用于动物生理学双语教学中,通过教师示范解读与课程相关的诺贝尔奖成果和给学生布置解读任务,学生分析、讨论和制定解读方案,学生以课件形式解读诺贝尔奖成果,教师总结与点评等四部分研究内容,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动物生理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动物寄生虫病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寄生虫病学是一门由一般生物学和兽医学构成的综合性学科,是阐明寄生于动物的各种寄生虫及其对动物所发生影响和所引起疾病的科学,是动物医学和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对以往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过程的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改进常规教学方法,同时还增加学术论文的使用和实践操作的类型及时间比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介绍了《动物寄生虫病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并阐述了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动物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学科,主要是运用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基础课程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又是临床学科的入门课,在临床兽医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内科、外科和产科都需要诊断学中提供的方法和知识.惟有正确的诊断疾病,才能判断病畜的预后并进而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已达到防治动物疾病、保护动物健康、促进养殖业发展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7.
动物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展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归的兽医学基础学科,是基础兽医学与临床兽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学科,是兽医专业学生必修课之一.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验内容联系起来,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判断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素质型人才,笔者结合辽宁医学院动物病理学教研室的教学实际,分析了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动物传染病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也是预防兽医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研究家畜传染病发生和发展规律及如何预防、控制与消灭的科学方法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畜禽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以集约化为主体的多种规模养殖成为当今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动物病理》课程是高职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形态学为基础,运用动物实验、尸体剖检、体组织检查等方法,着重从形态学的角度阐述器官、组织的病理改变,揭示疾病的本质,其根本任务是探讨动物疾病的发生机理和本质,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它不仅仅是基础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之间的桥梁性学科,而且其研究范围几乎涵盖了兽医学的所有领域,其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又因兽医专业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本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此探讨《动物病理》实训内容改革,使之更好地与岗位技能相对接就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一)预防兽医学及其作用预防兽医学是以发生于动物群体的传染性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作为对象,研究其发生、发展、分布规律以及其(人兽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科学。预防兽医学与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等学科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兽医学这一完整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