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俗话说:“春困秋乏”。由于 奏的气候使然,人们经常会有 一种懒洋洋的困倦感,在这种 状态下驾车十分危险。因为人 在困倦时,反应迟钝,判断的 能力显著下降,极易发生交通 事故。 眼下春季来临,如何克服 春困对行车安全产生的不良 影响呢? 驾驶员在上路前必须充 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由于人体睡眠与觉醒节律的影响,应该尽量减少夜间行车的时间,在行车过程中要特别提高警惕。 在行车过程中如果感到疲倦,应该停车休息,以免过度疲劳引起打吨。据试验,驾驶员连续开车2~3个小时就开始出现疲劳现象,这时应打开车窗呼吸新鲜空气;打开收音机提高音量;或将车停在服务区、安全带,走出驾驶室做做深呼吸或保健操,待大脑彻底清醒过来后再继续行驶。 驾驶员要提高安全行车的警惕,克服外界环境的催眠作用。行车环境的单调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实际上可能潜伏着各种危险,例如前面的车辆可能会突然制动、前方路线突然出现障碍物等,应随时注意观察路上情况的变化,克服单调感,实现真正的安全行车。春季驾车防困倦@朱孔俊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春困秋乏”。由于 奏的气候使然,人们经常会有 一种懒洋洋的困倦感,在这种 状态下驾车十分危险。因为人 在困倦时,反应迟钝,判断的 能力显著下降,极易发生交通 事故。 眼下春季来临,如何克服 春困对行车安全产生的不良 影响呢? 驾驶员在上路前必须充 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由于人体睡眠与觉醒节律的影响,应该尽量减少夜间行车的时间,在行车过程中要特别提高警惕。 在行车过程中如果感到疲倦,应该停车休息,以免过度疲劳引起打吨。据试验,驾驶员连续开车2~3个小时就开始出现疲劳现象,这时应打开车窗呼吸新鲜空气;打开收音机提高音量;或将车停在服务区、安全带,走出驾驶室做做深呼吸或保健操,待大脑彻底清醒过来后再继续行驶。 驾驶员要提高安全行车的警惕,克服外界环境的催眠作用。行车环境的单调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实际上可能潜伏着各种危险,例如前面的车辆可能会突然制动、前方路线突然出现障碍物等,应随时注意观察路上情况的变化,克服单调感,实现真正的安全行车。春季驾车防困倦@朱孔俊  相似文献   

3.
三秋大忙季节,农民朋友为了抢收抢种,往往起早贪黑连轴转。尤其农用车辆驾驶员,由于没有及时休息,很容易产生疲劳驾车。 疲劳驾车存在诸多危害: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判断能力降低,应变能力减弱,记忆力衰退,思维能力下降,驾驶操作还容易出现反常现象,忧郁、困倦产生无力感等等。所有这一系列的身心变化,给交通事故埋下了潜在隐患。  相似文献   

4.
三秋大忙季节,农民朋友为了抢收抢种,往往起早贪黑连轴转。尤其是拖拉机驾驶员,由于没有及时休息,很容易产生疲劳驾车。 疲劳驾车存在诸多危害: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判断能力降低,应变能力减弱,记忆力衰退,思维能力下降,驾驶操作还容易出现反常现象,忧郁、困倦产生无力感等等。所有这些-系列的身心变化,给交通事故埋下了潜在隐患。  相似文献   

5.
常言道:春困秋乏夏打盹。对驾驶员来说,由于行车时车内外环境的影响,伏天更容易打瞌睡,形成很危险的“画龙”行车。如何才能有效地抑制瞌睡呢? 1.驾驶有空调的机车,可打开空调,使驾驶室内气温适度下降,借以驱赶困倦;提起精神。 2.驾驶装有收录机的车辆,可打开收录机,听听音乐抑制瞌睡。 3.困倦时,停车休息片刻,消除困意,并借机绕车一周,检查车辆状况,最好找个安全地方停车睡一会,千万不要勉强行车。 4.可用冷水洗洗脸,起到眼困的作用。 5.随身带些清凉油、风油精之类常备药物。以提神抑制瞌睡。 6.长途行车时…  相似文献   

6.
三秋大忙季节,农民朋友为了抢收抢种,往往起早贪黑连轴转.尤其是拖拉机驾驶员,由于没有及时休息,很容易产生疲劳驾车. 疲劳驾车存在诸多危害: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判断能力降低,应变能力减弱,记忆力衰退,思维能力下降,驾驶操作还容易出现反常现象,忧郁、困倦产生无力感等等.所有这些一系列的身心变化,给交通事故埋下了潜在隐患.  相似文献   

7.
一、注意睡眠和休息。夜间行车的驾驶员易疲劳,为此驾驶员要注意休息,保持旺盛的  相似文献   

8.
夜间如何安全行车疏泽民夜间行车,驾驶员的视野变窄,视力变差,容易疲劳,给安全行车带来一定困难。为保证夜间行车安全,驾驶员除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正确驾驶和使用灯光外,还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做好出车前的准备。出车前应注意休息,保证...  相似文献   

9.
疲劳与安全行车所谓疲劳,是指驾驶员因连续操作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发生某种变化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机能低落的现象。疲劳会使人的注意力分散,严重时会困倦打瞌睡,精神恍惚无法正常接受和处理外界的信息。驾驶员总的工作能力因疲劳而降低,当大脑发出指令后,身体不能自如...  相似文献   

10.
夜间行车能见度低,必须遵守以下驾车规则和技术要领,才能保证安全。 (1)消除疲劳睡欲。夜间开车易疲劳而产生睡欲,驾驶员始感睡欲时,可在太阳穴两侧抹点清凉油或洗冷水脸,待睡欲完全消除方可继续驾车。  相似文献   

11.
由于雨天驾车路滑,能见度较差,遇上紧急情况往往处理不及。因此,雨天驾驶员应小心驾驶并千万要注意“四防”,危险就会远离你。 防视线不清:雨中行车,雨刮器不能及时刮净挡风玻璃上的雨水,会造成视线模糊。另外,毛毛细雨中天气阴沉,也会影响视线,给安全行车带来困难。为此,行车中应降低车速,多鸣笛,必要时打开防雾灯。夜间下雨时,为防止打开前大灯而形成眩目的光  相似文献   

12.
夜间行车须知夜间行车,驾驶员的视野变窄,可见度变差,且容易疲劳,易发生行车事故。因此,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除按《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正确驾驶和使用灯光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做好出车前的准备。出车前应注意休息,保持精力充沛;检查灯光、电气设备以...  相似文献   

13.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产生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的失调,即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从而造成机能失调。驾驶员在行车中一旦出现疲劳征兆,离闯祸也就不远了。据统计,因疲劳驾车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产生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的失调,即任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从而机能失调。驾驶员存行车中一旦出现疲劳征兆,离闯祸也就不远了。据统计,因疲劳驾车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起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如何保证春季行车的安全呢?应做到以下4点: 一是要克服行车中麻痹思想冬去春来,驾驶员在行车中容易放松警惕,全身懒散放松,注意力不集中,视线弥散,这样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6.
驾驶员行车应及时发现外界传来的信息,准确地分析、判断,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能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行车安全。早显信息:如狭路行驶;超速行驶;违章超车;酒后驾车;明知制动、转向、连接装置损坏,而继续行驶;未按“警告标志”规定行驶等等,都属早显信息。这种信息的提前量较大,驾驶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应主动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突显信息:突显信息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信息来之非常突然,确非驾驶员经过主观努力所能避免,这种情况为数不多。极大多数的突显信息,只要驾驶员做到:“闹区很警惕,郊区不麻痹”,一万…  相似文献   

17.
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教授的试验表明,驾驶员在开车前看电视有碍正常驾车。这是由于电视机的显象管发出较强的电子束,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感官造成疲劳和困倦,因而使驾驶员在开车时出现各种失误。 罗伯特是用一组驾驶员进行试验的。首先,这组驾驶员不看电视,然后让他们按一定的路线和要求驾驶汽车,结果这些驾驶员都能  相似文献   

18.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产生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的失调,即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从而造成机能失调.驾驶员在行车中一旦出现疲劳征兆,离闯祸也就不远了.据统计,因疲劳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产生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的失调,即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从而机能失调.驾驶员在行车中一旦出现疲劳征兆,离闯祸也就不远了.据统计,因疲劳驾车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起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一防疲劳驾驶.驾驶拖拉机不同于一般的农村体力劳动,兼有脑力劳动,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技能活动.在驾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几乎全身运动器官都在频繁动作,既要眼看耳听,又要手脚并用,复杂和紧张程度很高,容易引起肌肉、神经、脊椎、眼部等肌体疲劳.当驾驶员疲劳时,听觉和视觉敏锐度降低,判断错误增多,操作准确性下降,极易酿成事故.为防止疲劳驾驶,拖拉机驾驶员应避免没日没夜地跑,一天驾驶时间不超过10 h,一定要保证充足睡眠,每天不少于8 h.连续行车2~3 h后,驾驶员要选择一个安全的停车点下车休息,活动一下,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不要因赶路而勉强行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