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接种马立克氏病三价疫苗的雏鸡,用马立克氏病强毒攻击,免疫保护指数为73.3%,脾脏和胸腺T淋巴细胞IL-2诱生活性比vMDV感洒雏鸡显著升高,IL-2R诱导表达显著增加;接种火鸡疱疹病毒疫苗的雏鸡,用VMDV攻击,免疫保护指数为56.7%,脾脏和胸腺T淋巴细胞IL-2诱生活性比VMDV感染雏鸡显著升高,IL-2R诱导表达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AA肉用雏鸡为试验动物,采用MTT法研究了马立克氏病(vMDV)感染雏鸡后巨噬细胞(Mφ)活性和白细胞介素1(IL-1)体外诱生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日龄雏鸡vMDV强毒感染后,巨噬细胞活性和白细胞介素1体外诱生活性显著降低(P<0.05),提示雏鸡受vMDV攻击后,Mφ功能受损,IL-1生成减少,与马立克氏病(MD)及马立克氏病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雏鸡用马立克氏病(MD)三价疫苗免疫后,其脾脏和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比未免疫健康对照雏鸡和以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免疫的雏鸡显著增强(P<0.05),外周血液T辅助细胞(T_M)和单核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雏鸡HVT疫苗免疫后,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比未免疫健康对照雏鸡显著增强(P<0.05),而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虽有增强,外周血液T_M数量虽有增加,但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1日龄雏鸡人工感染马立克氏病强毒后,脾脏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诱生活性比健康对照雏鸡显著降低,胸腺T淋巴细胞IL-2诱生活性虽见降低但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脾脏和胸腺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诱导表达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5.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结合MTT检测法,通过白细胞介素-2(IL-2)诱生活性和T、B淋巴细胞对ConA或PMA增殖能力的检测,研究雏鸡二次攻击性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虫后,其胸腺、脾脏和法氏囊上述被检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雏鸡二次攻击性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虫后,其胸腺、脾脏T淋巴细胞IL-2诱生活性在感染后4~7 d较对照和一次感染雏鸡显著降低,7d后迅速回升,且幅度较大.T、B淋巴细胞对ConA或PMA的增殖功能在二次感染后的早期下降,随后也迅速回升.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益生菌对新城疫(ND)疫苗免疫雏鸡的免疫效果影响。将10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益生菌组、ND疫苗单独免疫组、益生菌联合ND疫苗应用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试验雏鸡于ND疫苗两次应用后0、7、14、28、42 d胸腺、脾脏中细胞免疫功能及IL-2 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益生菌联合ND疫苗免疫雏鸡后,其胸腺和脾脏中T细胞增殖能力和IL-2 mRNA表达,分别于ND疫苗免疫后7~28 d明显(P0.05或P0.01)高于ND疫苗或益生菌单独应用雏鸡。表明益生菌可通过提高雏鸡免疫器官中T细胞增殖功能和IL-2 mRNA表达,发挥增强ND疫苗免疫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及MTT法,对鹅源H5N1型AIV感染雏鸡胸腺、脾脏T细胞增殖功能及IL-2诱生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雏鸡感染AIV后,免疫器官T细胞增殖功能和IL-2诱生活性在感染初期较对照雏鸡明显降低,后期有所恢复,表明AIV感染雏鸡细胞免疫受到抑制,中枢与外周免疫器官分子免疫调节功能障碍.7和21日龄AIV感染雏鸡均发病,但21日龄感染雏鸡上述指标的下降时间较7日龄感染雏鸡短且相对滞后,死亡率也较低,表明21日龄雏鸡免疫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抗AIV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艾维因肉雏鸡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通过IL-2 mRNA表达的检测,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了益生菌及其联合新城疫(ND)疫苗免疫雏鸡后,其十二指肠、回肠、哈德尔氏腺和盲肠扁桃体IL-2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雏鸡应用益生菌后,其上述局部黏膜免疫组织IL-2 mRNA表达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雏鸡,并于47 d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益生菌联合ND疫苗免疫雏鸡,上述被检组织的IL-2 mRNA表达虽然高于N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益生菌不但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且与疫苗联合应用后,能够提高疫苗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
应用组织匀浆涂片和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及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对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E.necatrix)初次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T细胞比例、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诱生活性、T细胞和B细胞对ConA或PMA的增殖功能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E.necatrix初次感染雏鸡,其胸腺和脾脏T细胞比例分别于感染后7~21d和7~24d明显高于对照雏鸡;IL-2诱生活性分别于感染后16~18d和18~21d较对照雏鸡显著升高;T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分别在感染后14~16d和10~18d明显增加。法氏囊和脾脏B细胞对PMA的增殖反应分别于感染后14~24d和14~21d显著高于对照雏鸡。表明E.necatrix初次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IL-2调节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控制MD,许多研究都用多价苗免疫,并认为免疫后早期用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甚至用vvMDV攻击均能产生极好的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MD疫苗抵抗vMDV攻击效果的比较,揭示不同MD疫苗对免疫雏鸡的保护效力,为选择适用的MD疫苗并有效防制MD提供可信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益康生物制品厂研制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增强剂(MMZ)与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HVT)同时免疫1日龄雏鸡后 ,可显著地提高机体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应用MMZ HVT免疫组与疫苗免疫组 ,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阳性率( %)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超抗原(SAg)在禽类诱导的免疫机理和进一步揭示MDV(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的免疫学规律,采用NO-释放法,设计用雏鸡骨髓巨噬细胞为靶细胞检测1日龄雏鸡接种超抗原SEB和MDV后脾与胸腺淋巴细胞IFN-γ体外诱生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超抗原SEB(SAG-SEB)可提高脾与胸腺淋巴细胞IFN-γ体外诱生水平,其中,高剂量(1 ng/只)引起短时加强后下降,而低剂量(0.01 ng)则出现缓升缓降现象;而MDV接种则抑制脾与胸腺淋巴细胞IFN-γ体外诱生; SAg-SEB能增强雏鸡细胞免疫,主要表现于接种初期(1-10 d PI),而MDV却在接种后1-25 d间降低细胞免疫;说明超抗原SEB和MDV虽然均可引起鸡T细胞增殖,但对鸡免疫细胞IFN-γ的体外诱生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感染雏鸡后,其免疫器官白细胞介素(IL-2)和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本研究应用组织匀浆涂片和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及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对E.necatrix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T淋巴细胞百分数、IL-2诱生活性、T和B淋巴细胞对C...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党参口服液对免疫应激下的蛋雏鸡免疫器官中活性T、B淋巴细胞的影响。将60只体重相同健康的蛋雏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30只,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从3日龄开始,按4 mL/kg体重饮水添加复方党参口服液,连续添加10 d。7日龄肌肉免疫注射新城疫Ⅰ系疫苗制造免疫抑制模型,基础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8、24、40日龄采样处理。测定法氏囊和脾脏组织中活性T、B淋巴细胞阳性率。结果表明:模型对照组和剂量组的法氏囊组织中活性T、B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含量在8日龄差异不显著(P0.05),24和40日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模型对照组和剂量组的脾脏中活性T、B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含量在8日龄差异不显著(P0.05),24和40日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提示复方党参口服液能提高免疫应激雏鸡免疫器官中活性T、B淋巴细胞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5.
超抗原SEB与MDV对雏鸡胸腺细胞IL-2生成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1日龄雏鸡分组接种高剂量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B)1ng/只、低剂量SEB0.01ng/只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京-1株,分别于接种后1,5,10,15,20,25d,应用MTTI地检测雏鸡胸腺细胞IL-2的生成能力,结果表明,高、低浓度SEB对IL-2生成有不同影响,高剂量SEB诱导其短暂升斋,而低剂量SEB诱导其大幅升高且持续时间较长,而MDV明显降低胸腺IL-2的生成能力,其原因可能是高剂量SEB诱导雏鸡胸腺细胞VβT细胞增殖后的细胞凋亡和免疫无反应性,低剂量SEB促进IL-2生成;对感染MDV11日龄雏鸡接种SEB0.1ng/只后,可降低死亡率,说明一定浓度的SEB具有利于降低MD致死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超抗原(SAg)在禽类诱导的免疫机理和进一步揭示MDV(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的免疫学规律,采用NO-释放法,设计用雏鸡骨髓巨噬细胞为靶细胞检测1日龄雏鸡接种超抗原SEB和MDV后脾与胸腺淋巴细胞IFN-γ体外诱生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超抗原SEB(SAG-SEB)可提高脾与胸腺淋巴细胞IFN-γ体外诱生水平,其中,高剂量(1ng/只)引起短时加强后下降,而低剂量(0.01ng)则出现缓升缓降现象,而MDV接种则抑制脾与胸腺淋巴细胞IFN-γ体外诱生,SAg-SEB能增强雏鸡细胞免疫,主要表现于接种初期(1-10dPI),而MDV却在接种后1-25d间降低细胞免疫,说明超抗原SEB和MDV虽然均可引起鸡T细胞增殖,但对鸡免疫细胞IFN-γ的体外诱生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7.
枸杞多糖对雏鸡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及分泌IL-2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枸杞多糖(LBP)对雏鸡T、B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将不同浓度的LBP分别加入到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体外培养的雏鸡胸腺、外周血、脾脏淋巴细胞中,以及用细菌脂多糖(LPS)刺激的体外培养的雏鸡法氏囊、外周血、脾脏淋巴细胞中,分别用MTT比色法和ELISA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以及IL-2的分泌量.结果显示:(1)LBP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时,均能刺激T、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促进IL-2的分泌,且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2)LBP对同一器官来源的T、B淋巴细胞的OD值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均呈现增长趋势;(3)同浓度LBP对相同日龄雏鸡胸腺T淋巴细胞和法氏囊B淋巴细胞的OD值均高于外周血和脾脏的T、B淋巴细胞OD值.结果表明LBP能够促进雏鸡淋巴细胞的增殖和IL-2的分泌,并且对淋巴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有一定的量效、时效关系和组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将150只海蓝雏鸡分为5组,每组30只,3日龄首免,2周后加强免疫1次,二免后2周用鸡柔嫩艾美尔球虫攻击.通过测定免疫后鸡只的淋巴细胞转化水平,抗体水平、IL-1诱生活性,比较分析不同剂量的香菇多糖对3-1E重组蛋白免疫原性的增强作用;通过测定攻虫后鸡只存活率、相对增重率、卵囊值和抗球虫指数的变化,分析香菇多糖对3-1E重组融合蛋白免疫保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菇多糖能够显著增强淋巴细胞转化水平(P<0.05)和血清抗体水平(P<0.05),但不能明显提高IL-1的诱生活性(P>0.05);而且能够显著增强3-1E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表明香菇多糖对3-1E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分别用MD三价苗和HVT苗免疫AA雏鸡,免疫后15天用MD强毒(vMDV)攻击,检测其免疫保护率及免疫器官组织的免疫应答变化。结果表明,MD三价苗、HVT苗免疫雏鸡vMDV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73.3%和56.7%,其免疫器官(胸腺、法氏囊、脾脏)以及局部免疫组织(盲肠扁桃体、肺支气管粘膜下淋巴细胞组织、哈德尔腺)中的T_(ANAE~+)、TA_(cp~+)、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未免疫攻毒鸡;其中MD三价苗的免疫应答水平明显高于HVT苗,表明不同MD疫苗的免疫保护力与免疫器官的免疫应答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1日龄雏鸡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感染并注射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后,均可降低马立克氏病(MD)发病率和MD死亡率,显著增强中枢和外周淋巴器官和主要实质器官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P<0.05,P<0.01),明显降低过氧化脂质(LP)的含量。表明两种多糖对vMDV所致雏鸡免疫器官和主要实质器官组织的自由基损伤有保护作用,两种多糖的保护作用具有器官选择性和发挥作用的时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