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花针期喷施芸苔素对花生的一些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花针期喷施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BR),能显著提高花生植株内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叶片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使主根的根活力增强。喷施4周后,单位叶面积鲜重、干重和植株鲜重、干重均有所提高。成熟收获时,单株结荚数,饱果率和产量均比对照高,最终使花生荚果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2.
油菜素内酯与杀菌剂互作对棉花苗期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菜素内酯拌种能提高棉子活力 ,幼苗根长、芽长、鲜重都明显提高 ,最佳拌种浓度为 0 .5 mg·kg-1;温室盆栽试验表明 :油菜素内酯+三唑酮、油菜素内酯 +丙环唑对棉苗红腐、炭疽、立枯三种病害防治均有增效作用 ;油菜素内酯+多菌灵对棉苗红腐和炭疽病防治有增效作用 ;油菜素内酯 +其它杀菌剂对三种病害防治均为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3.
简述油菜素内酯的化学结构、合成、信号传导机制,种子萌发生理,正常环境下油菜素内酯促进种子萌发的生理作用和逆境条件下油菜素内酯对种子萌发的促进效应等,提出油菜素内酯促进种子萌发机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硼素营养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作物缺硼首先是根尖和茎生长点分生组织细胞受害,严重时萎缩死亡。我国试验已证明对硼有良好反应的有油菜、棉花、花生等作物。花生是需硼中等的作物。Reid(1956)利用液体培养,在花生结荚期,停止供硼,其结荚受到严重抑制。Gopal和Rao发现花生在硼致毒的条件下,叶片中铁、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含量减少。Harris和Gilman进行的温室研究表明,在缺硼情况下栽培花生,荚果大量空心。  相似文献   

5.
通过4年(2010-2013年)6季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氮钾肥分配方式对花生-油菜轮作制作物产量、植株氮钾素累积量、氮钾肥吸收利用效率、土壤氮钾素平衡和施肥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空白对照(CK)、农户习惯施肥(FB)和轮作周年氮(N)、磷(P_2O_5)、钾(K_2O)单季均衡施肥(花生90-90-120,油菜180-90-120)、花生低氮油菜高氮(花生45-90-120,油菜225-90-120)、花生高钾油菜低钾(花生90-90-180,油菜180-90-60)和花生低钾油菜高钾(花生90-90-60,油菜180-90-180)等6个处理。结果表明:(1)施用氮磷钾肥花生、油菜和轮作周年产量平均分别提高10.9%、118.0%和32.1%,其中花生以花生高钾油菜低钾处理表现最好,油菜以花生低氮油菜高氮处理表现最好。(2)施用氮磷钾肥能显著提高花生和油菜的氮、钾素累积量,与单季均衡施肥相比,花生低氮油菜高氮处理能显著提高花生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吸收效率,花生高钾油菜低钾处理能显著提高油菜钾肥偏生产力和钾素吸收效率。(3)试验结束后,空白对照与农户习惯施肥的土壤氮、钾素均表现为亏缺,4种氮钾肥分配方式的土壤氮、钾素均表现为盈余(分别盈余36.1kg/hm~2和24.0kg/hm~2)。(4)在经济效益上,花生、油菜和轮作周年的产投比均以花生高钾油菜低钾处理最高(花生2.12、油菜3.13、周年2.59)。综合考虑认为,湖北省花生和油菜的氮肥适宜用量是90kg/hm~2和180kg/hm~2,在轮作周年钾肥总用量有限条件下,将钾肥适当前移至花生季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6.
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简称BR)是70年代由美国的Mitenell从油菜花粉分离发现的一种新型植物激素,1980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成功地进行了人工合成。目前,国内已进行人工合成试验及使用试验。据国外试验报道,油菜素内酯对植物具有生长调节作用,对多种作物使用能提高产量。为了摸清油菜素内酯对苎麻生产的增产效应,我们对苎麻进行了喷施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试验方法试验地为二龄麻园,品种为黑皮蔸,油菜素内酯为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提供。试  相似文献   

7.
水分是花生高产的重要条件,但花生的需水量和灌水量尚缺乏明确指标,尤其是花生结荚、饱果期临界水分研究资料更少。为此,本试验借助池栽法。利用人工遮雨设施控制全生育期的水分状况,在结荚和饱果期人为造成不同干旱条件,以研究其对花生植株生长和荚果发育的影响,为今后花生高产提供科学的灌水依据。  相似文献   

8.
地膜棉花铃期施用促进型调节剂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植株高度、单株果节数、三桃比例和皮棉产量等方面对6种促进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增长效应进行比较。试验结果,以油菜素内酯和赤霉素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9.
陕北花生根瘤固氮,施肥与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北黄绵土花生新区研究表明:亩花生根瘤固氮约6公斤,约占总吸氮量的70%,幼苗至花针期、花针期至结荚期、结荚至饱果成熟期的固氮率分别为25.6%、38.4%和36.1%;花生根瘤菌拌种平均增产10%左右;适量施氮提高花生产量20%左右,但施氮过多,影响结瘤固氮与产量:化学分析表明,在一般施氮水平下,花生茬地土壤全氮含量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硒肥施用时期对花生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条件下,采用叶面喷施方式,设置不同生育时期施用硒肥试验。以不施用硒肥为空白对照(CK),研究硒肥不同施用时期对花生籽粒中硒元素含量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施用硒肥均能显著增加花生籽粒中硒元素的含量,且硒肥施用时期对花生籽粒含硒量提高顺序为结荚期始花下针期饱果期三个时期平均施入CK;不同时期施用硒肥对花生产量提高顺序为结荚期始花下针期饱果期CK三个时期平均施用。  相似文献   

11.
在秋播花生开花下针期至饱果成熟期给予不同程度的干旱处理,结果表明,无论是轻度、中度或严重干旱均影响果实的发育,使代谢源中的同化物向代谢库(荚果)中输出减少,植株叶片的含水量下降,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降低,呼吸速率升高,同时花生经济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于始花后的不同天数给植株叶片喷施营养液(N,P,K,Ca,B,M。等),并给植株中下部果针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10ppm6—BA和5ppmGA3),结果表明,营养液和生长调节剂同时使用,能显著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促进和吸引植株中光合产物向荚果中运输和积累,使单株荚果数增加,特别是高节位的荚果数增加;同时使饱果率、百果重提高,花生平均增产8.6%—20%。  相似文献   

13.
菜用大豆荚皮性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菜用大豆的四个杂交组合,对其荚皮性状即荚皮的长、宽、表面积以及荚皮的内膜层、革质层等性状进行试验观察,并分别与子粒、产量进行相关分析.荚皮的长、宽、表面积、荚皮内膜层、荚皮革质层与产量有极显著正相关,荚皮表面积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达0.6795**,内膜层鲜重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和通径分析均达到0.8433**.革质层与子粒的相关性较大,百荚革质层的鲜重、风干重与百粒重的相关系数达0.6681**、0.6112**,荚皮厚与子粒鲜、干重及产量均呈极小不显著的正负相关(-0.0706~0.2810).在育种工作中应重视荚皮的表面积、内膜层和革质层等对产量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油菜花角期叶片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通过去叶处理,研究了不同部位的叶片对油莱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角期叶片对籽粒产量的影响是随生育阶段的推进而不断减小的;主茎叶对角果数影响较大,分枝叶对每角粒重影响较大,并且主要是分别影响了分枝上的角果数和每角粒重;对主茎上籽粒产量的影响是主茎叶大于分枝叶,对分枝上籽粒产量的影响是分枝叶大于主茎叶,而对全株产量的影响仍是分枝叶大于主茎叶。  相似文献   

15.
双低油菜中双5号不同施氮量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主序产量占单株产量的比例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下降,分枝产量的比例则上升。(2)随施氮水平的提高,高效分枝群有下移的趋势。(3)氮肥对分枝角果数影响最大。(4)不同施氮水平的结角层结构、分枝的经济系数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6.
高光效大豆品种豆荚解剖学特性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采用光合速率不同的大豆品种黑农37(普通高产品种)、黑农40和黑农41(高光效品种),分别于R3、R4、R5、R6和R7时期取荚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1.不同光合类型品种间,豆荚表皮上气孔密度彼此接近,无明显差别;2.豆荚同化组织细胞内叶绿体数目,高光效品种均大于普通高产品种,且在相同品种中豆荚叶绿体分布的密度为豆荚的两端大于豆荚的两面。在R6时期叶绿体的体积高光效品种也大于普通高产品种。叶绿体中基粒的数目也是如此;3. 豆荚两侧维管束密度以及腹、背部导管数目高光效品种均大于普通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17.
SHK-6对不同群体下大豆花荚脱落及其产量的调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冀豆12"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通过在初花期对不同群体大豆施用SHK-6,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SHK-6对不同群体条件下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SHK-6能够明显的提高各个群体下的大豆产量(8.0%),在密度水平为30株/m2的条件下施用SHK-6产量达到最高.调节剂SHK一6能够提高单株花数(13.0%)、荚数(14.8%)、粒数(10.9%)、荚重(16.4%)、粒重(12.3%),并且能够提高百粒重(2.4%)、粒茎比(15.0%).虽然SHK-6处理也增加不同密度水平下的花荚脱落数,但对脱落率没有影响.SHK-6能够降低叶面积指数(LAI)、提高下层叶片的光截获率(群体透光率)和下层叶片的叶绿素的含量.可见冠层结构的优化是导致产量提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大豆每荚粒数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怡 《大豆科学》1998,17(2):115-119
应用四粒英比率高的长叶品种黑农36与遗传背景不同的5个圆叶品系(种)配制5个组合。对亲本,F1代和F2代群体的每荚粒数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长叶品种以三、四粒荚为主,平均荚粒数为2.94。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三年的密度试验得出:呼盟的春油菜单株结角层模式在低密度下呈伞形;适宜密度下呈华盖式;高密度下呈梭形。在华盖式结角层中,高效分枝所占的比例大,各枝序的结角起点高度和终点高度都较一致。华盖式结角层的生产力较高,是春油菜一种合理的结角层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不同品种及播期对丘区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麦/玉/豆"模式下,研究了不同品种与播期对丘区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差异极显著,以晚熟品种(贡选1号)的产量最高,达1375.11 kg/hm2,中熟品种(乐豆1号)次之,早熟品种(浙春3号)最低.与早中熟品种比较,晚熟品种表现为营养生长期较长,与玉米的生殖共生期为零,植株较高,茎粗增加0.13~0.16 cm,分枝多0.38~0.89个,主茎节数多4.47~7.12个,单株有效荚数、每荚粒数极显著高于早中熟品种,适合套作.播期间产量也有差异,以播期6月7日的产量最高.品种不同,表现略有差异.中晚熟品种的适宜播期为6月7日,表现为单株荚数、荚粒数较高;早熟品种以6月14日的产量较高,表现为单株荚数、荚粒数和百粒重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