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一)茎腐病茎腐病又称烂腰病、倒秧病,是一种暴发性病害。花生苗期病菌先侵染子叶使其腐烂,而后侵染茎基部,产生水渍状黄褐色斑,后扩展成黑褐色大型斑块,形成绕茎环形病斑,地上部失水萎蔫枯死。成株期发病时,主茎和侧枝均可感病枯死。(二)根腐病根腐病在花生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根部。感病植株生长矮小,叶片自下而上依次变黄,叶柄下垂,干枯脱落,主根外皮变黑腐烂,直到整株死亡。该病主要靠雨水和田间传播。花生连作、田间积水、长期干旱无雨或雨后骤晴时发病重。  相似文献   

2.
玉米茎腐病防治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萍 《河南农业》2012,(9):26-27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是指发生在玉米茎或茎基部腐烂,并导致全株迅速枯死的一类病害,它是由多种真菌和细菌单独侵染引起的。近几年,由于玉米自交系、杂交系品种在地区之间引种频繁,使本来抗病性较差的自交系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茎基腐病,是由几种镰刀菌或腐霉菌单独或复合侵染所引起的危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是对玉米生产影响较重的病害。玉米青枯病菌侵染根部和茎部使之腐烂,并引起叶片黄枯或青枯。地上部在玉米灌浆期开始有明显表观病变,乳熟末期至腊熟期为显症高峰期。近年来该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2006年阜新地区发病较重。1.感病植株的田间症状玉米青枯病在玉米进入灌浆期后开始发生,从始见病  相似文献   

4.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是指发生在玉米茎或茎基部腐烂,并导致全株迅速枯死症状的一类病害。现已查明它是由多种真菌和细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的。一、症状表现(一)真菌性茎腐病症状在玉米灌浆期根系开始发病,乳熟至蜡熟期为显症盛期。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条件适宜时,病情发展迅速,从始见青枯病叶到全株枯萎,一般只有5~7d,发病快的仅需1~3d,长的可持续15d以上。玉米茎腐病在乳熟后期,玉米常突然成片萎蔫死  相似文献   

5.
花生病害防控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花生根腐病、立枯病、冠腐病、茎腐病防控技术(一)为害症状此类病害主要是引起子叶、胚轴、根部、茎基部的腐烂,进而引起不出苗,幼苗甚至成株期矮小、萎黄、倒伏、枯死等症状。花生茎腐病在种子发芽和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根茎部和茎基部发生最重。发病植株拔起时往往在地表处发生折断。花生根腐病从发芽出苗至后期都能发生,以开花结果期特别是盛花期发生最重。出苗前引起烂种烂芽,幼苗期引起死苗,成株期可引起根腐、茎基腐和荚果腐烂。根部症状主要是湿腐和干腐两种。湿腐是皮层腐烂,只剩木质部;干腐是主根变褐皱缩,侧根少而短,拔  相似文献   

6.
<正>1灰霉病1.1症状。主要危害果实,也可以侵染叶片和茎等部位。花期是侵染高峰期,果实受害一般先从残留的花瓣、花托等处开始,进而侵染果蒂,引起果实腐烂。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呈"V"字形扩展,初水渍状,后变黄褐色至褐色,具深浅相间的不规则轮纹。幼茎染病亦呈水渍状缢缩,造成幼苗折倒。茎受害时形成长条形病斑。可造成叶片湿腐凋萎。茎严重的可引致病斑以上的茎、叶枯死。高湿时病斑上出现灰色霉层。  相似文献   

7.
张东明 《河南农业》2009,(11):19-19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是指发生在玉米茎或茎基部腐烂,并导致全株迅速枯死症状的一类病害,它是由多种真菌和细菌单独侵染引起的。近几年,由于玉米自交系、杂交系品种在地区之间引种频繁,使本来抗病性较差的自交系和部分杂交系的原种在地区之间广为种植,从而导致该病在各玉米产区之间相互传播,造成植株早枯,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区梨树与白杨树腐烂病病菌的交叉侵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库尔勒地区,梨树腐烂病严重发生的梨园周围往往伴随有严重的白杨树腐烂病发生,推测这2种树木上的腐烂病病菌可能存在交叉侵染现象。为验证这一假设,从梨树样品上分离得到8株梨树腐烂病病菌(Valsa mali var. pyri),从白杨树样品上分离到11株白杨树腐烂病病菌(Valsa sordida)及9株柳树腐烂病病菌(Cytospora translucens)。将3种病原菌进行交叉接种,发现梨树腐烂病病菌对白杨树枝条的侵染成功率仅为8.9%,而白杨树及柳树腐烂病病菌对梨树枝条的侵染成功率分别为45.8%、63.0%。将3种病原菌分别接种到梨树的叶片和果实上,发现菌株的致病力表现为梨树腐烂病病菌柳树腐烂病病菌白杨树腐烂病病菌。将白杨树和柳树腐烂病病菌在梨树果实上继代接种3代后,2种病原菌的致病力均有所上升。因此,白杨树腐烂病病原菌对梨树具有较强的交叉侵染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发病症状白菜软 腐病又称腐烂病,各地均有发生,危害严重.田间从包心期开始发病,先在菜帮基部出现半透明状浸润斑,逐渐扩大后变灰白色,嫩组织水渍状腐烂,老组织失水成干缩状.发病初外叶蔫,病情严重后便不能立起,使叶球暴露.侵染由叶帮基部向短缩茎蔓延,引起根髓腐烂,同时溢出黄色粘稠状物质,有恶臭味.病菌由薄壁组织进入维管束后,可沿叶脉发展,引起整株腐烂.  相似文献   

10.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属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1、症状 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在我国茎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孢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为主。  相似文献   

11.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或青枯病,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1、症状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在我国茎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孢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为主。  相似文献   

12.
<正>一、玉米茎腐病甜玉米茎腐病常由几种真菌和细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一般发生在甜玉米的吐丝后期,症状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即"青枯型",常出现在暴风雨过后,或天气有大风,经过2—3天叶片失水呈青枯萎蔫状。慢性型病程进展缓慢,叶片从下向上逐渐黄枯,后期茎基部变色,腐朽,感染部腐烂,有腐嗅味,植株青枯,病部如水渍状。髓部中空,易倒伏,果穗下垂,籽粒干瘪。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近几年H·11648麻斑马纹病普遍发生流行的现象,谈谈斑马纹病的症状,侵染途径,病害原因。充分认识斑马纹病给H·11648麻生产带来的危害性,加强防治措施,使病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4.
玉米顶腐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玉米顶腐病可在玉米整个生长期侵染发病。苗期侵染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黄条斑,叶片畸形、皱缩或扭曲,重病株枯萎或死亡;生长中、后期,叶基部腐烂、仅存主脉,中上部完整但多畸形,后生出的新叶顶端腐烂,导致叶片短小、叶尖枯死或残缺不全,叶片边缘常出现似刀削状的缺刻和黄化条纹;成株感病,出现不同程度矮化,顶部叶片短小、组织残缺或皱褶扭曲,茎基部节间短,  相似文献   

15.
姜腐烂病俗称姜瘟,是生姜生产中最常见且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一、发病症状 生姜的根、茎、叶均可发病,病菌大多从地上茎基部和根茎上侵染.病初,叶片卷缩下垂无光,而后叶片自下而上枯黄,茎基部由暗紫色逐渐变为水渍状黄褐色,继而根茎腐烂,植株枯死倒伏,扒出根茎,可见白色粘液,有时因受其他病菌侵染而发出臭味.  相似文献   

16.
在玉米生产上,引起茎腐病的原因有多种,最重要的一类是真菌型茎腐病。真菌茎基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主要由腐霉菌,炭疽菌,镰刀菌侵染引起,在玉米植株上表现的症状就有所不同。其中腐霉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5℃,镰刀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6℃,在土壤中腐霉菌生长要求湿度条件较镰刀菌高。  相似文献   

17.
1症状 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在我国茎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孢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为主。  相似文献   

18.
张青峰 《河南农业》2014,(19):32-32
<正>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是指发生在玉米茎或茎基部腐烂且导致全株迅速枯死的一类病害,它是由多种真菌和细菌单独侵染引起的。近几年,由于玉米自交系、杂交系品种在地区之间引种频繁,使本来抗病性较差的自交系和部分杂交系的原种在地区之间广为种植,从而导致该病在各玉米产区之间相互传播,造成植株早枯,籽粒瘪瘦不饱满,严重影响玉米的原种产量,给农民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一、玉米茎腐病的为害症状  相似文献   

19.
小麦全蚀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全蚀病是近年来局部地区发生较快、危害严重的病害,是全国植物检疫的对象。小麦全蚀病是由小麦全蚀病菌侵染传播的,一旦传入,蔓延迅速,不易根除。除为害小麦、大麦外还可侵染玉米、谷子等作物和鹅冠草、看麦娘等一些禾本科杂草。症状表现为根腐和茎腐两种。一般苗期受侵染,地上部症状不明显,病株比健株稍矮,分蘖较少,基部叶片发黄,病根纤细,易拔起。至灌浆后,症状明显。根茎变色部分出现茎基腐性的“黑脚”症状,在潮湿情况下,剥开病茎基部叶鞘,可见到该病独特的“黑膏药”状物。到成熟期,植株枯死,形成白穗。发病规律病菌在病根、茎、土…  相似文献   

20.
<正>一、发生症状及规律(一)发生症状小麦生长的各个生育阶段都会感染赤霉病,表现出苗枯、茎基腐、以及穗腐等症状,其中以田间穗腐最为普遍,为害也最严重。苗枯是由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或种子带菌引起,初见芽变黑,后根冠逐渐腐烂,出现病苗枯黄,重者死亡,枯死苗湿度大时产生粉红色霉状物。茎基腐是指发病麦株基部组织变褐腐烂,最后全株枯死。穗腐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