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枯萎病菌的PCR-RFLP分子检测和早期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行设计的、能对镰刀菌18srDNA进行特异性扩增的1对引物,利用PCR-RFLP对尖孢镰刀菌以不同方式侵染的植株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应用PCR-RFLP检测程序可检测出处于侵染初期和潜育期的枯萎病菌,说明PCR-RFLP能够快速、灵敏、准确地对枯萎病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我国棉花枯萎镰刀菌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79年开始,从全国15个植棉省、自治区采集棉花枯萎病株,经分离纯化,获得273个单孢菌株,对其中13个菌株的分生孢子形态、产孢细胞特点、菌落培养性状、耐受高温能力以及对棉属和非棉属寄主植物致病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棉花枯萎镰刀菌大型分生孢子按其形态和量度可划分为三个培养型:Ⅰ型为典型尖孢镰刀菌型(Oxysporum type),平均量度值31.01×3.46μm;Ⅱ型变化幅度较大,介于尖孢镰刀菌型和马特镰刀菌型(Martiella type)之间,平均量度为30.04×3.75μm;Ⅲ型近于马特型,平均量度23.47×3.92μm。各菌株的厚垣孢子与着生特点,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颜色,以及在35℃和37℃高温下的生长状况有差异。 结合全部试验结果认为:怀疑我国棉花枯萎镰刀菌中可能有Fusarium redolens Wr.(芬芳镰刀菌)或F.oxysporum var. Redolens(Wr.)Gordon(尖孢镰刀菌芬芳变种)的依据不足,仍应按Booth.的分类系统定为Fusarium oxysporum Schl .f. Sp. Vasinfectum(Atk.)Snyder et Hansen(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  相似文献   

3.
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到6株香蕉枯萎病菌和1株棉花枯萎病菌中。结果表明:转化子连续转接5代能够稳定遗传,荧光强度良好,PCR验证gfp基因已转入到菌株中,为后续研究香蕉枯萎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的侵染、防治等提供可视化的检测和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4.
沙打旺根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起沙打旺根腐病的2种病原菌茄病镰刀菌沙打旺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f.sp astrgali,Sad1)和尖孢镰刀菌沙打旺专化型(Fnsarium oxysporum f.sp astrgali,Sad2)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adl和Sad2均能在PDA、燕麦、沙打旺汁液、ezapek等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生长,PDA和燕麦固体培养基是最适条件;但液体培养基以czapek为最适条件.Sad1和Sad2最适液体产孢条件是燕麦培养基,最适固体产孢条件是PDA.Sad1在5℃-40℃均能生长,适温是25℃-30℃,在5℃时生长缓慢;pH 3-12范围内都能生长,25℃适温条件下pH 6.0-8.0;Sad2在5℃-35℃均能生长,适温是25℃-30℃;pH 3-12范围内都能生长,25℃适温条件pH 9.0-11.0;2菌均能利用葡萄糖、蔗糖、果糖、麦芽糖、甘油和可溶性淀粉等多种碳源;也能利用天门冬酰胺、干酪素、谷氨酸,但对蛋白胨利用较差,不利用柠檬酸和酒石酸.生物学特性表明,2菌株是一类对营养要求不高,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5.
辣椒枯萎病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明确山西辣椒枯萎病的病原 ,以便为有效地防治此病害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采用常规的病原菌分离方法 ,Booth镰刀菌鉴定方法 ,并参考Nelson等方法 ,室内致病性测定 ,采用灌根接种和切根接种两种方法 ,通过对分离自山西太谷地区的辣椒枯萎病病菌的形态、培养性状及致病性的研究 ,初步确定了该病是由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 (FusariumoxysporumSchl.f.sp .vasinfectum (Atk .)Snyder&Hansen)为害所致。  相似文献   

6.
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纪文飞  高智谋  曹君  邹艳  杜雷  陈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330-4331
研究不同温度、pH值以及碳源、氮源对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和分生孢子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3℃下,供试菌株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5℃;在pH值为3~10时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5~8;葡萄糖作为碳源时,该病菌在培养基平板上生长最快,分生孢子的产生量最大;氮源以硝酸钠为最佳,其次为脲。硫酸铵作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率低于无氮源对照,菌落不形成微菌核,产孢量小,这说明硫酸铵为氮源时不利于病菌菌丝生长及微菌核和分生孢子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研究尖孢镰刀菌的生长特性,寻找培养过程的异质性指标。【方法】供试菌株为黄瓜尖孢镰刀菌F-H.6.5-030318-J2和花生尖孢镰刀菌F-P.5.0-030710,培养基采用PSA培养基,装液量为100ml/250ml,接菌量从培养7d的平板上打取3个6mm的菌片,培养温度为25±1℃,摇床转速为110r/min,培养10d,观察测定发酵液颜色、OD值、pH值、菌丝干重变化,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生长阶段。【结果】在培养过程中,尖孢镰刀菌发酵液的颜色、OD值、pH值和菌丝干重都会随着培养时间而变化。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来源于不同寄主的尖孢镰刀菌菌株之间在颜色和OD值变化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而pH值和菌丝干重变化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来自黄瓜和花生的尖孢镰刀菌菌株的生长分为3个阶段:1 ̄2d为适应阶段,3 ̄5d为对数生长阶段,6 ̄10d为稳定阶段。【结论】尖孢镰刀菌在培养过程的色素变异和OD值的变化可作为菌株培养的表征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草莓黄萎病病原的鉴定及主栽草莓品种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安徽省主要草莓种植区随机采集的18个草莓黄萎病株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共分离出15个菌株,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基本一致。根据病原菌的形态学分析,初步确定分离到的菌株均为镰刀菌(Fusarium);选取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对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出的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比对,同时根据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最终确定该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根据序列比对的结果显示该病原菌可能来源于橡胶、木薯、棉花等木本植物。研制出可用于该病原菌的孢子悬浮液大量制备的优化液体培养基配方,解决了该病原菌由于菌丝生长过旺而产孢量很少的难题,同时申请了发明专利。通过人工伤根接种的方法将该病原菌的孢子悬浮液回接到健康草莓幼苗上,2周后植株表现出明显发病的症状。从发病植株中重新分离获得出该病原物。基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及人工接种鉴定的结果,最终确定安徽省草莓黄萎病的病原菌主要为尖孢镰刀菌。对我国主栽的几个草莓品种进行黄萎病病圃鉴定,结果显示:枥木少女和红颜发病最重,其中红颜病株率最高,为17.79%;章姬、丰香和佐贺清香次之,而欧系和宁玉2个品种的黄萎病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9.
尖孢镰刀菌冬瓜专化型鉴定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亚麻枯萎病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麻枯萎病菌鉴定张志铭,刘信义,陈书龙,孙茜,王金月(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农林科学院植保研究所)关键词亚麻枯萎病菌;鉴定;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尖孢镰刀菌芬芳变种分类号Q949.331.3IdentificationofFlaxwiltpathoge...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西芹黄萎病病原菌开展室内防治药剂筛选和药剂毒力测定。按照药剂最大推荐剂量从14种供试药剂中初筛出8种有效药剂,以进口多菌灵、菌哥、新世生、瓜果类太宝、太医最佳,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100%。8种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EC50依次为进口多菌灵(0.0063 mg/ml)<太医(0.0073 mg/ml)<活根菌灭(0.0077 mg/ml)<枯萎灵(0.0079 mg/ml)<瓜果类太保(0.0092 mg/ml)<根腐宁(0.0103 mg/ml)<新世生(0.0192 mg/ml) <菌哥(0.0844mg/ml),进口多菌灵和活根菌灭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1.50×10-4 mg/ml和1.55×10-4 mg/ml。  相似文献   

12.
利用RAMS(Randomamplifiedmicrosatellites)分子标记技术对河北省不同地区的3个西瓜枯萎病病株分离物Fon1、Fon2、Fon3各10个单孢菌株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10个RAMS引物进行扩增,Fon1共扩增出39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条;Fon2共扩增出40条带,多态性条带5条;Fon3共扩增出40条带,多态性条带4条。结果分析表明,同一病株分离物的不同单孢菌株之间在分子水平上存在遗传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与AFLP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明确河北省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类型和遗传多样性,为西瓜抗病育种和西瓜枯萎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文对采自河北省12个西瓜种植地区的46个西瓜枯萎病菌菌株和4个已知生理小种的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和AFLP分析。【结果】根据菌株对3个鉴别寄主表现出的致病性强弱,将河北省46个西瓜枯萎病菌菌株划分为3个不同的生理小种,即0号、1号和2号,分别占供试菌株的17.4%、65.2%和17.4%,其中1号生理小种为优势小种,分布在河北省所有西瓜种植区。21对AFLP引物对供试菌株扩增出1 157条带,其中多态性带389条,占总带数的33.6%。河北省西瓜枯萎病菌的遗传距离变化在0.33~0.95之间,平均为0.66,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基于AFLP标记聚类分析表明,50个菌株被划分为3个类群(AFLP Groups,AGs)。AGI包含4个菌株,均为2号生理小种;AGII包括4个菌株,均为0号生理小种;AGIII包括42个菌株,以1号生理小种为主(32个),占该类群的76.2%。【结论】河北省西瓜枯萎病菌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分化,其AFLP类群划分与致病性鉴定划分的生理小种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关。  相似文献   

14.
土壤理化因素对香蕉枯萎病菌生长和侵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土壤理化因素对香蕉枯萎病菌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尖镰孢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Foc 4)菌株为对象,模拟不同的土壤类型、温度、含水量和pH值等条件,观察和分析这些因子对Foc 4生长和侵染的影响。结果表明,Foc 4在土壤中生长的最适条件为:土壤温度25℃,含水量达到30%和偏酸性条件(pH 4~5);在盆栽试验中,Foc 4的最佳侵染条件为:温度30℃,偏酸性(pH 3~5)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17个木霉菌株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1号生理小种的抑菌效果,为利用木霉菌株防治香蕉枯萎病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先接病原菌后接木霉菌、先接木霉菌后接病原菌和同时接种木霉菌和病原菌的3种接种方式,进行木霉菌株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抑菌效果测定.[结果]3种接种方式下,木霉菌株0026 Ⅰ、00181Ⅱ①和0024Ⅱ对香蕉枯萎病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抑菌效果在90.00%以上;0023 Ⅰ②、0028Ⅱ②和0025Ⅱ次之,抑菌效果均在80.00%以上.[结论]木霉菌株0026Ⅰ、0024Ⅱ、0018Ⅱ①、0023Ⅰ②、0028Ⅱ②和0025Ⅱ均在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中加以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17个木霉菌株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1号生理小种的抑菌效果,为利用木霉菌株防治香蕉枯萎病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先接病原菌后接木霉菌、先接木霉菌后接病原菌和同时接种木霉菌和病原菌的3种接种方式,进行木霉菌株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抑菌效果测定.[结果]3种接种方式下,木霉菌株0026 Ⅰ、00181Ⅱ①和0024Ⅱ对香蕉枯萎病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抑菌效果在90.00%以上;0023 Ⅰ②、0028Ⅱ②和0025Ⅱ次之,抑菌效果均在80.00%以上.[结论]木霉菌株0026Ⅰ、0024Ⅱ、0018Ⅱ①、0023Ⅰ②、0028Ⅱ②和0025Ⅱ均在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中加以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7.
西瓜枯萎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合叙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西瓜抗枯萎病机理研究和抗性遗传的报道,其中着重阐述了西瓜枯萎病菌的专化性及其生理小种的种类,并提出了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以期对西瓜的生产、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5份香蕉种质对不同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抗性,为香蕉枯萎病抗性种质材料快速筛选和优良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苗期和田间抗性评价[方法]分别测试两份粉蕉品种(粉杂1号和海南KKF)对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3份香焦品种(海南KK1、海南KK2和新北蕉)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结果]两份粉蕉品种对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均表现为高抗,抗性较广西当家品种金粉1号(中抗)好;3份香蕉品种中,海南KK2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表现为高抗、海南KK1和新北蕉表现为抗,3份香蕉品种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均优于广西当家品种威廉斯B6(感).[结论]测试的5份香蕉种质对枯萎病均有良好的抗性,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生防木霉拮抗黄瓜枯萎病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霉是一种重要的生防菌,对黄瓜枯萎病菌有很强的拮抗作用,主要作用方式有:竞争、重寄生、抗生、溶菌作用。温室盆栽试验显示,木霉可显著防治黄瓜枯萎病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5份香蕉种质对不同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抗性,为香蕉枯萎病抗性种质材料快速筛选和优良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苗期和田间抗性评价方法,分别测试两份粉蕉品种(粉杂1号和海南KKF)对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3份香焦品种(海南KK1、海南KK2和新北蕉)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结果】两份粉蕉品种对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均表现为高抗,抗性较广西当家品种金粉1号(中抗)好;3份香蕉品种中,海南KK2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表现为高抗、海南KK1和新北蕉表现为抗,3份香蕉品种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均优于广西当家品种威廉斯B6(感)。【结论】测试的5份香蕉种质对枯萎病均有良好的抗性,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