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晚熟李新品种——龙滩珍珠李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滩珍珠李是1998年从广西天峨县实生野李中选育出的新品种。该品种树姿开张,树势中庸,萌芽力和成枝力强,自花结实率高。果实近圆形,大小均匀,平均单果质量21.0g。果皮深紫红色,果粉厚;果肉淡黄色,可溶性固形物13.3%,总糖93g·kg-1,可滴定酸7.3g·L-1,维生素C41.7mg·kg-1,可食率97.8%,肉质脆爽,完全离核,风味浓甜,品质上乘。果实成熟期7月底至8月上旬,耐贮运,抗逆性强,成熟期比三月李晚3个月左右,比三华李晚1.5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2.
龙滩珍珠李是我们从广西天峨县八腊乡五福村野生李中选出的李极晚熟新品种。果实近圆形至扁圆形;平均单果重21.0g,最大单果重26.0g;深紫红色,果粉厚;果肉淡黄色至橙黄色,肉质较细腻,爽脆,有香味,酸甜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30%,维生素C含量41.7mg/kg,耐贮藏;在广西河池,果实成熟期8月上中旬。2009年5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龙滩珍珠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对本土野生李通过人工选育而培养出来的新品种,该品种能够自花结实,丰产稳产,从挂枝角度以及果形上都与珍珠串链极其相似,又因其产自天峨县的龙滩地区,故名龙滩珍珠李。本文以天峨县龙滩珍珠李的种植现状为基础,从农业防治、药物防治、物理防治3个角度开展对龙滩珍珠李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浅析,旨在为龙滩珍珠李今后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龙滩"珍珠李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硬化剂浓度、护色剂配方、护色时间、甜味剂浓度、填充剂配方、糖煮时间和超声波渗糖等关键加工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为延长珍珠李供应期,提升附加值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龙滩"珍珠李低糖果脯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0.4%CaCl_2、0.20%D-异抗坏血酸钠、0.30%抗坏血酸、0.15%L-半胱氨酸盐酸盐混合溶液中硬化护色3h;50%甜味剂(白砂糖∶葡萄糖粉=4∶1)、0.20%瓜尔胶、0.10%黄原胶、0.25%CMC-Na的混合液中糖煮20min;再经超声功率300W、料液比1∶1g·g-1、超声4h。在此条件下,可制得形态饱满、色泽均匀、酸甜适度、软硬适中的"龙滩"珍珠李低糖果脯。  相似文献   

5.
晚熟李新品种——龙滩珍珠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选育过程 “龙滩珍珠李”是从天峨县野生李资源中选育的优良新品种。1998年,我们在天峨县八腊乡五福村常里屯偏岩脚山林中发现了一株特晚熟(8月上中旬成熟)李实生树,经过3年观察,该株系表现的丰产性、抗病性、品质均优异。于2001年采该单株的接穗在毛桃树上进行高接换种栽培试验,次年开始结果。  相似文献   

6.
龙滩珍珠李是在天峨县八腊乡五福村一株特晚熟李实生树中发现,经过2002—2008年连续7年观察及生产试验获得。综合性状优良,晚熟、丰产稳产、品质优、外观美、自花结实、耐贮运、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与当地榇李品种相比,成熟期延迟15~20天。2009年5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龙滩珍珠李。  相似文献   

7.
以36.8%炭疽速清AS、25%咪鲜胺EC、80%大生-45WP、32.5%炭疽克星WP等4种药剂防治珍珠李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6.8%炭疽速清AS、80%大生-45WP对珍珠李炭疽病既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又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用药15 d后防治效果分别为88.9%、82.5%。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近年来清流县水蜜桃炭疽病发病规律、危害症状,并针对其发生与危害特点,提出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珍珠李为罗甸县近年来逐渐推广的经济林树种,其果实口感上佳,富含维C,有"珍珠李族皇后"之称。种植与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珍珠李的发展与壮大,所以,本文就珍珠李的主要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引种珍珠李嫁接苗到贵州省荔波县试种,通过连续3年田间观测,该品种树势强旺,田间抗性中等,易受叶枯病、柑橘小实蝇和食心虫危害。果实酸甜适中,离核,可食率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实发育期150天左右,丰产期平均亩产达1562千克。  相似文献   

11.
葡萄是一种易发多种病害而虫害较少的果树,由于此.使人们忽视了对害虫的防治,有些产区为此常造成较大损失。结合我区的生产实际,通过2004-2009年的试验推广,总结出以下防治方案,即葡萄害虫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必要的化学防治即可控制其为害。  相似文献   

12.
李裂果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振林 《园艺学报》2012,39(12):2361-2368
为了研究有效防止李(Prunus salicina L.)裂果问题,从乙烯利抑制果实水分超量吸收和GA3促进表皮增长角度入手,筛选试剂及其浓度、组合、剂量和施用时期最佳组合,比较各处理组合果实内物质含量及果皮细胞结构差异。采收前30 d左右,向果实均匀喷布0.5 g · L-1乙烯利,第2天再用0.5 g · L-1 GA3喷布1次,此处理组合裂果率仅为0.4%(对照21.2%),防治效果98.13%,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可滴定酸、含水量极显著低于对照。对照的表皮细胞很小,下皮层个别细胞很大,生长速度不同步是导致果皮胀裂的原因。乙烯利可减少果实水分,使下皮层细胞横向变窄小,并由纵向长条形变为横向长条形排列,果皮不易纵向开裂。GA3使表皮细胞明显增大。乙烯利与GA3配合施用,使表皮和下皮层两部分细胞同步增长。单独使用乙烯利易引起落果,降低果实含糖量,结合使用GA3可防止落果,增加含糖量。  相似文献   

13.
葡萄霜霉病调查及无公害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食葡萄红地球为试验材料,调查其霜霉病发生时间、发病原因及发病危害程度,比较5种杀菌剂在葡萄霜霉病发病前后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开花前和幼果期使用松脂酸铜、阿米西达进行有效预防,可保证果实的正常发育;在发病后及时选择优秀治疗剂可杀得2000、抑快净,可有效控制霜霉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4.
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薤炭疽病一般在4月底至5月初始发,5月中、下旬出现发病高峰。适温高湿是该病流行的重要因素,水田种植及连作有利于薤炭疽病的流行。该病造成的产量损失,在水田一般为20%~50%,旱地一般为10%~25%。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乙磷铝锰锌及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该病均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5.
秋季大白菜目前仍然是本市种植面积最大的一种蔬菜。大白菜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炭疽病、黑腐病、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等,这些病虫害一直是生产上的主要问题。据调查,大白菜霜霉病田间平均发病率为10-30%,重病田达80%以上;软腐病田间平均发病率为5-20%,重病田达40%以上,甚至绝收,损失率一般25%左右。因此,不但要采取正确的管理措施,而且还要应用科学合理的植保技术与之配套,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市蔬菜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至2006年,全市种植蔬菜有叶菜类、花菜类、茄果类、根茎类等30多种,种植蔬菜的面积达16多万亩次。随着蔬菜种类的增加和复种指数的提高,蔬菜病虫害的种类和为害程度也逐年加重。目前,我市蔬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疫病、根腐病、枯萎病、茎腐病、炭疽病、蔓枯病、叶斑病、白粉病、软腐病、角斑病、叶枯病、青枯病、病毒病和根结线虫病等;  相似文献   

17.
枣果炭疽病防治的最佳时期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7~9月之间,将感染炭疽病的枣树分成4个区,并对4个区进行仅补水、补水+补肥、补水+补肥+喷洒药物及不作任何处理.结果表明:综合使用水、肥、药使炭疽病枣数目明显减少,最终,染病枣果数减少到零.枣果炭疽病的最佳防治时期是7月中旬的果实膨大期,而到9月中、下旬再对感染炭疽病的枣果进行防治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8.
连续2年通过对梨小食心虫在豫北桃树上的发生情况和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及发生规律观察,针对生产实际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大樱桃进入结果期,枝干病虫害会明显发生,其中干腐病、流胶病最为常见,桑白蚧、木腐病也有局部较重的,另外有时还偶见天牛等蛀孔。现值冬春季节,正是樱桃树枝干病虫害防治适期,为此将有关病虫及防治技术简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采集桔园感病柑橘,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研究了其对农药的敏感性、形态学和ITS1-5.8S rDNA-ITS2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11种市售农药都具有敏感性,其中氟硅唑、中生菌素、多抗霉素、丙森锌、氟菌唑、异菌脲6种药物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较高,以氟硅唑最为灵敏,其EC50为0.041μg/mL,丙森锌和中生菌素次之,EC50分别为1.59、4.73μg/mL;氟硅唑和百菌清对孢子的抑制效果较好,丙森锌、佳爽和多抗霉素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根据药敏试验和文献方法制定了综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