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油茶饼粕制备茶皂素与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油菜饼粕的化学成分、制备茶皂素和活性炭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菜饼粕中主要含粗蛋白、糖类、油脂茶、茶皂素等;用水和乙醇提取所得的茶皂素质量基本符合要求,结晶茶皂得率为5%-7%,用去皂素饼粕制备的活性炭产率和质量均较好。  相似文献   

2.
茶皂素提取与精制方法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无水乙醇为提取剂并采取改进的胆甾醇纯化法,得到了精制茶皂素,40.0g油茶籽粉经脱油处理后用300mL无水乙醇提取。所得粗品经素氏抽提除杂并制得皂素-胆甾醇复合物(投料质量为比为胆甾醇:皂素=0.75:1)。以甲苯为溶剂再次索氏抽提分离该复合物,同时得到纯度为98.5%以上的茶皂素精品。  相似文献   

3.
采用陶瓷膜与大孔树脂吸附技术联用分离纯化油茶饼粕提取液中的茶皂素.将油茶饼粕提取液先过陶瓷膜,以膜通量、油茶皂素转移率与除杂率为主要指标进行优化选择,再将陶瓷膜透过液进行大孔树脂吸附,以茶皂素的收率、纯度为考察指标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纯化工艺为油茶饼粕提取液过0.05 μm的陶瓷膜,料液质量分数为1%,操作压力为0.15 MPa;陶瓷膜透过液上AB-8大孔树脂柱,先以水洗至无色,再以0.2% NaOH溶液洗至流出液颜色较淡,水洗至中性,再以60%乙醇洗脱,60%乙醇部分为茶皂素部位,总茶皂素质量分数大于95%.采用膜分离-大孔树脂联用技术得到的茶皂素不仅纯度高、颜色淡,且该技术生产成本低,污染小,可以成为工业上生产茶皂素产品的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油茶饼粕的综合利用研究Ⅱ.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聂长明,周莹,郭亮,习进化(中南林学院,株洲,412006)1材料与方法材料来自湖南株洲市郊区龙头铺乡的油茶饼枯。成分分析如下:蛋白质用凯氏定氮法测定[1],脂肪用索氏抽提法测定[12],皂甙用重量法和水...  相似文献   

5.
油茶中茶皂素的膜分离-大孔树脂联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陶瓷膜与大孔树脂吸附技术联用分离纯化油茶饼粕提取液中的茶皂素。将油茶饼粕提取液先过陶瓷膜,以膜通量、油茶皂素转移率与除杂率为主要指标进行优化选择,再将陶瓷膜透过液进行大孔树脂吸附,以茶皂素的收率、纯度为考察指标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纯化工艺为油茶饼粕提取液过0.05μm的陶瓷膜,料液质量分数为1%,操作压力为0.15 MPa;陶瓷膜透过液上AB-8大孔树脂柱,先以水洗至无色,再以0.2%NaOH溶液洗至流出液颜色较淡,水洗至中性,再以60%乙醇洗脱,60%乙醇部分为茶皂素部位,总茶皂素质量分数大于95%。采用膜分离-大孔树脂联用技术得到的茶皂素不仅纯度高、颜色淡,且该技术生产成本低,污染小,可以成为工业上生产茶皂素产品的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油茶加工利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为了更好地利用好油茶资源,综述了茶油的制备和深加工技术,介绍了茶皂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生理活性,简述了油茶副产物综合利用的一些其他技术(包括茶皂素的定量分析和提取工艺和其他加工技术)。最后,指出了油茶深加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比较研究了热提取、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3种不同工艺对栀子黄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热浸提正交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70%的乙醇(体积分数,下同)提取1.5h,提取温度30℃,料液比1:25(g:mL,下同),产品的色价为66.45。超声波提取正交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80%的乙醇提取20min,料液比1:20,产品的色价为87.77。微波提取单因素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功率800W,用50%乙醇提取30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1:5,色价为64.14。结果表明:热浸提、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3种方法提取栀子黄色素的色价明显不同,超声波提取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水提醇沉法提取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饼粕多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 择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油茶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 Box-Behnken 中心组合试 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交互作用及其对油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多糖提取最 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 1:25(g/mL)、提取时间 78 min、提取温度 60 ℃,在此条件下油茶多糖提取率为 (11.29 ± 0.20)%,与预测值偏差 0.18 个百分点,因此优化后回归方程对预测水提醇沉法制备油茶多糖的 提取率分析具有可靠性,三因素中料液比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金银花中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梅  邓祥  吴狄  王坤 《绿色科技》2013,(11):14-16,19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了金银花中的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和超声频率等因素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料液比和超声时间进行L9(34)正交试验,得出了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乙醇体积分数为70%,超声温度为50℃,料液比为1∶25(g · mL1),超声时间为2.0h ,超声功率为900W ,最大提取率达到9.37%。  相似文献   

10.
以旱柳落叶为原料,60%乙醇(质量分数,下同)为提取剂,芦丁为标准对照品,研究探索了柳叶中总黄酮的溶剂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佳提取条件,并对两种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表明,溶剂提取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0.3g柳叶粉末以6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35(g:mL,下同),65℃提取3次,每次75min,总黄酮得率3.83%;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0.3g柳叶粉末以6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35,超声波功率400w,超声波处理3次,每次30min,总黄酮得率4.26%。超声波辅助提取比单纯的溶剂提取缩短了60%的提取时间,得率却提高了11.23%。  相似文献   

11.
本技术着力于改进一种性能优良的非离子型天然表面活性剂——茶皂素的提取工艺。茶皂素具有较强的发泡、乳化、分散、湿润作用,且几乎不受水质硬度的影响;此外,它还具有抗渗、消炎、镇痛、抗癌等生理活性。而我国目前只能生产粗茶皂素,这种茶皂素中皂含量较低,且杂质较多,因此使用受到很大限制。本成果将前期首创的溶剂抽提法精制粗茶皂素  相似文献   

12.
油茶果及其副产品的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油茶果壳、茶籽壳、茶籽仁、茶枯饼、浸提茶皂素后的茶枯饼及发酵茶枯饼中的氨基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含有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在内的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的次序为:发酵茶枯饼(38.19%)>茶籽仁(20.52%)>茶枯饼(9.90%)>浸提茶枯饼(8.89%)>茶籽壳(2.65%)>油茶果壳(2.21%)。在氨基酸含量和配比上,发酵茶枯饼与豆饼十分接近。在发酵茶枯饼中,17种氨基酸含量、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限制性氨基酸含量都比发酵前的茶枯饼中的含量分别提高2.86倍、1.86倍和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桔皮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在微波功率900W,提取温度75℃条件下,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时间、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桔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微波法从桔皮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浸提时间7min,料液比l:30。用此工艺提取的总黄酮得率为12.04%。通过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法测定不同工艺条件下桔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表明不同工艺的桔皮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其清除率与总黄酮的含量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4.
银杏叶提取物(GBE)三种提取工艺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对银杏叶提取物(GBE)的水提取-乙醇回流(树脂吸附)法,乙醇提取-树脂吸附法,超临界二氧化碳(SFE-CO2)萃取法3种提取工艺的工艺流程,工艺条件,以及提取物的质量指标作了全面论述,并指出在我国采用乙醇提取-树脂吸附法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工艺。  相似文献   

15.
为寻求油茶叶绿素提取效果最好的方法,以长林4号油茶叶片为试材,研究5种不同提取方法对油茶叶片叶绿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效果差异显著,提取效果最好的是丙酮∶乙醇=2∶1的混合液,其次是丙酮∶乙醇=1∶1的混合液,然后是丙酮∶乙醇∶水=4.5∶4.5∶1的混合液,80%丙酮和95%乙醇提取效果相对较差。丙酮∶乙醇2∶1混合液法比较适合油茶叶绿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16.
油茶皂素提取纯化及定量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油茶皂素的提取、纯化是油茶综合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定量方法则是其研究的难点之一。本文对油茶皂素的提取、纯化及定量方法做了较详尽的综述,并试图对不同的方法作一比较,为油茶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应用微波技术提取紫荆花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研究了应用微波技术从植物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的花中提取色素的新工艺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原料0.2000g紫荆干花,提取剂95%乙醇,料液比1:50(g:mL),微波功率648w,提取时间30s,提取次数2次。最佳工艺条件下色素的提取率为92.1%,产率为9.48%,色价E(1%,549nm)为22.3。与溶剂浸提法相比,微波法提取紫荆花色素的每次提取时间由24h减小为30s,提取率从90.2%增加到92.1%。  相似文献   

18.
优化喜树果中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匀浆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匀浆提取的方法从喜树果中提取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匀浆时间和液料比等因素对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分别得到以喜树碱、10-羟基喜树碱的提取率和纯度为响应值的回归方程,进而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2.41%;匀浆时间2.93min;液料比11.11(mL:g)。最佳条件下的验证实验表明:喜树碱提取率为0.0923%,浸膏中喜树碱的纯度为1.0633%,与模型值相对偏差分别为0.75%和0.88%;10-羟基喜树碱提取率为0.0094%,浸膏中10-羟基喜树碱的纯度为0.1078%,与模型值相对偏差分别为0.53%和0.78%,说明回归方程可以很好地预测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地钱总黄酮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正交试验法对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研究,采用正交表L16(4^5),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剂中乙醇含量以及料液比为因素,以总黄酮显色液的吸光度为指标进行试验。得到了最佳提取参数及结果:温度为70℃,时间0.5h,提取次数3次,提取溶剂为80%的乙醇,料液比为1:15,提取率1.90%,纯度95.83%。  相似文献   

20.
广西龙胜县年产油茶饼2000多吨,该县农药厂对茶饼开展综合利用试验已近两年,其综合利用的主要内容是:①用6号溶剂提取油茶饼中的残油,一次提取率可达残油量的85%;②用有机溶剂提取皂素,得皂素浆,提取率可达95%,③精制皂素浆;④应用皂素浆或精制皂素浆和其他掺合剂配制洗发香波,所配香波的泡沫量和稳定性均达到市售一般合成香波的质量要求,⑤进行了提皂残渣喂猪的短期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