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农村雷灾状况和农村防雷工作现状进行初步分析,指出农村地区雷灾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比朝阳、重庆、广东和山东4个省市的雷灾状况,发现出现人员伤亡的雷灾事故多发生在农村。原因体现在农村的地理位置、劳动作息习惯以及防雷设施的不规范。因此,应加强农村防雷设施的安装规范,加大对农村防雷知识的宣传力度,做到最大限度地消除雷灾隐患。  相似文献   

3.
从几起典型雷击事例谈农村防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几例雷灾事件,总结了农村雷击伤亡事故发生现状,分析了农村雷击伤亡事故发生原因,并针对农村的现实状况提出了农村防御雷灾的措施,以期为农村防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1—2017年全国雷电灾害汇编数据,重点针对农村雷灾事故、学校雷灾事故、气象系统内雷灾事故以及雷灾导致的人身伤亡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合广西雷电易发区域及数据分析情况,分析雷电灾害变化趋势,提出目前广西防雷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村雷电灾害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雷灾事故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雷电防范措施,以期提高农村防雷意识,科学防范雷灾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农村防雷安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998—2014年湖南省雷电灾害汇编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当大比例的雷灾发生在农村,特别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农村占90%以上,且整个雷灾态势呈现城市向农村转移的特征。究其原因,包括人们对雷电知识的了解不够,防灾减灾的意识不足;由于监管的广度和难度,防雷工作的开展城市比农村相对成熟,城市中建设项目的防雷装置相对于农村完善。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为确保农村防雷安全,在分析省内雷灾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农村灾害频发原因提出雷电安全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村防雷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通过对特大雷灾事件和农村防雷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针对农村防雷工作开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6,(12):93-94
农村地域广阔,农民劳动对象为开阔的原野或为无防雷设施的蔬菜瓜果大棚,人或大棚成为平地上的相对高点,易受雷击;农村种地的中老年农民普片缺乏基本的防雷知识,雷雨来临时,往往选择易受雷击的大树下或无防雷设施的工棚避雨,成为雷击的直接受害者。从本地区最近十五年的雷灾调查情况看,雷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全部集中在农村,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雷击引起的经济损失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菏泽市属于多雷区,雷电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统计2004—2013年的菏泽市雷电灾害,从时空分布及灾害种类对菏泽市雷电灾害规律进行分析,得出农村雷灾以人员伤亡为主,城市雷灾以电器损坏为主,且时空分布不均衡,与城市所处地理区域、城市面积、经济发展程度及人口数量的差异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雷灾事故发生率比城市高,农村的雷电防御已经成为目前我国雷电防御工作的重点。本文根据濮阳市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实施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农村防雷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农村雷击事件频发的原因,并提出了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村雷电防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农村雷电灾害的现状,并分析引起灾害的原因,最后提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的技术性措施和政策性建议,旨在为减少雷电灾害损失,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稳步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农村雷电灾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农村雷电灾害的发生特点,分析农村雷电灾害频发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今后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开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雷电灾害是自然灾害之一,是受气候影响、空气对流而产生的一种放电现象。通过分析雷电的形成特征,指出应根据不同的防雷等级采取防御措施,特别是加强对雷电灾害的监测与预警,以期将雷电自然灾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相似文献   

14.
陈蕴黛  江栋梁  朱鹏 《北京农业》2012,(33):126-127
近10年来,我国的雷电灾害事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浙江省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全年降水充沛,集中在春夏季,雷电灾害也主要集中在夏季发生,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浙江省的防雷减灾技术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还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本文主要探讨雷电的危害以及防雷检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鲁南地区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的闪电资料和温湿观测资料,讨论了闪电与温湿度的相应关系,以期进一步加强对闪电活动的认识,为该地区的雷电研究、雷电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学校防雷安全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人群聚集,是开展防雷安全工作的重点地,主要进行直击雷和感应雷的防护,在做好雷电灾害天气的预测预警工作的同时,加大学校防雷工作宣传力度,增强学校部门防雷意识,完善学校防雷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学校师生防雷知识宣传教育,并定期进行防雷工程验收和检测。  相似文献   

17.
雷暴是一种能引起严重灾害的自然现象。2007年7月9日,秦皇岛市发生多起雷击事故,局部地点还出现了冰雹。利用"GDS-2型高精度闪电探测仪"监测到的雷暴天气和此次雷暴灾害天气过程资料,对出现雷暴、强雷暴灾害的电荷结构、闪电出现频率、闪电放电轨迹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月9日雷暴、冰雹发生时,地面电场电荷以正电荷为主,地面电场闪电放电轨迹具有离散性、集中性和线性特征。揭示了闪电频次〉10次/min出现雷暴灾害、冰雹可能性大;闪电发生的集中地点极有可能出现雷暴、冰雹天气,应当及时预警预报,并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对该地区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农村雷电灾害主要形式与防御概况,阐述了乡村医疗室防雷接地技术措施,即采用乡村传统打井钻孔方法、接地极深埋措施,制作安装符合国家规范标准的小型防雷共用接地网。指出该装置效果显著,技术措施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9.
利用内蒙古河套地区1974~2011年9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和2007~2011年雷电灾害统计数据,分析了河套地区雷暴日和雷电灾害频度特征,然后基于内蒙古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选取雷暴日数、生命易损模数和经济损失模数作为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评估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出各旗县雷灾易损性分析指标值,并采用5级分区法对各指标进行分级获得各旗县的易损性等级值,完成了对河套地区雷电灾害综合易损性区划。结果表明,巴彦淖尔市7个旗县均属于中易损区以上,其中临河区、五原和杭锦后旗的雷电灾害易损度极高,乌拉特前旗和乌拉特中旗的易损度较高,磴口和乌拉特后旗属于中易损度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对厦门市同安区雷电活动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采用2005~2010年同安区雷电观测和闪电定位资料,分析同安区雷电分布特征。[结果]同安区雷电活动频繁,主要出现在3~11月,其中5~9月最为活跃;空间分布不均匀,北部山区多,南部平原少。对同期相关环流形势和天气系统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产生雷闪的天气类型主要有高空槽类、副热带高压类和热带系统类等3类6型。[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展雷击损害评估、雷电灾害预警预报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