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国审大豆新品种吉育86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新品种吉育86,2007~2008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3494.25kg/hm~2,比对照品种九农21增产8.3%,2009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579kg/hm~2,比对照九农21增产6.7%。该品种2009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为:产量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
大豆新品种“吉农2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豆新品种"吉农24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4年以"吉林29号"为母本、"九交8659-3"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按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5—2006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60.2 kg/hm2,比对照"九农21"平均增产6.5%;2006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351.1 kg/hm2,比对照"九农21"平均增产27.1%。该品种于2007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适宜吉林省四平、辽源地区及长春南部中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大豆新品种"吉农14号"是以"吉农4号"(吉林20×九农9)为母本,以"吉林27号"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902.6 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1.8%;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031.2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11.6%.该品种于2003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油份含量较高、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该品种适于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松原、延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大豆新品种"吉农40"是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以"SY05-9"为母本、"SY05-8"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12—2013年参加吉林省中熟组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81.2 kg/hm2,比对照"九农21/吉农18"平均增产2.3%,最高产量达3 853.0 kg/hm2。2013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88.6 kg/hm2,比"吉农18"增产8.9%,最高产量达3 824.0 kg/hm2。子粒蛋白质含量36.60%,脂肪含量21.85%。该品种符合高油大豆新品种审定条件,于201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突出特点是高产、髙油、抗倒伏,同时具备稳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吉农40"适于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辽源、松原、延边等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吉林农业科学》2014,(5):23-25
吉育407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以九交8866-12为母本、铁90035-17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0~2011年参加全国北方春大豆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52kg/hm2,较对照品种九农21平均增产3.1%。2012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013.5 kg/hm2,较对照品种吉育86平均增产4.9%。2013年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6.
大豆新品种“吉农28”是以“吉农9”为母本、外引系“ARIRA”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按系谱法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9-2010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36.7 kg/hm2,比对照“九农21”平均增产18.8 %;2010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72.4 kg/hm2,比对照“九农21”平均增产21.4%.粗蛋白含量37.80%,粗脂肪含量22.56%.该品种于2011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高油、抗逆、抗倒,适宜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等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大豆新品种"吉农36号"是吉林农业大学2004年以"CN03-29"为母本、"吉农CN03-30"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10—2012年参加国家东北区中熟组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和吉林省中熟组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068.4 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和"吉农18号"平均增产6.1%。2012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659.1 kg/hm2,比对照"吉农18号"平均增产7.9%。子粒蛋白含量37.45%,脂肪含量21.69%。该品种于2013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突出特点是株型紧凑、叶片上举,同时具备高产、稳产、高油、抗逆性强等特征,适宜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辽源、松原、延边等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大豆新品种“吉农30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9年以“吉农8901-20”为母本、“公交9309-9”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8-2009年参加北方区中熟组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016 kg/hm2,比对照“九农21”平均增产4.5%;2010年参加北方区中熟组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070 kg/hm2,比对照“九农21”平均增产8.8%.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抗逆,于2011年10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吉林省中部地区、辽宁省东部地区、内蒙古赤峰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9.
大豆新品种吉育96号,2007~2008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187.2 kg/hm2,比对照品种吉林30增产5.2%,2008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054.6 kg/hm2,比对照吉林30增产4.2%。该品种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多分枝,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10.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406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育406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以公交94198-1为母本、美国品种CK-P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采用单粒传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0~2011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94.4kg/hm2,较对照品种九农21平均增产4.5%;2011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78.4kg/hm2,较对照品种九农21平均增产7.3%。其主要特点是高油(23.88%)、高产,适于吉林省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大豆新品种"吉农1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豆新品种“吉农15号”是以“公交8609—74”为母本,以“公交8301—6”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180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6.3%;1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271.2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8.2%。该品种于200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抗倒伏、无褐斑。该品种适于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辽源、松原、延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大豆新品种"吉农2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豆新品种"吉农26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7年以"吉林27号"为母本、以"DG3256"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按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6--2007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66.7 ks/hm2,比对照"吉林30号"平均增产8.6%;2007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扁茎大豆进行了8年产量试验,评价其产量表现和稳产性以及确定其在生产中直接利用的可能性;对中国扁茎与普通大豆品种的10个杂交组合进行了后代观察和选择,以确定抗倒伏性和扁茎性状的遗传方式及选择方法;对后代品系和育成品种进行了产量试验,以确定中国扁茎大豆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中国扁茎大豆的产量为1 830~2 296 kg/hm2,仅为对照品种九农21的76%~79%,在5~9月份降水量多于430 mm以上地区不宜推广种植。只要普通大豆亲本秆强抗倒伏,后代就可以出现抗倒伏有所提高又具有高丰产性能的植株材料,但抗倒伏性难以达到目标。但选用晚熟且抗倒伏的引17作亲本与中国扁茎大豆杂交,后代中出现了大量抗倒伏性符合育种目标要求且丰产的材料。连续选择扁茎株的效果很明显,可获得比中国扁茎更为稳定的扁茎系统。已有2个品种通过审定.新品系平安1020在雨量少、日照很充足、有灌溉的条件下,获得了5 802 kg/hm2的高产。98-4032、00-6023和01-5171新品系的平均产量都超过对照品种,并具有较好的稳产性。获得了一批抗倒伏性强且高产的后代材料。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不同世代产量优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4年,以转基因抗虫棉农杂62,H16,H64的F1,F2,F3为材料,比较了杂种后代的产量优势.结果表明,F1平均皮棉总产量为l296.30kg/hm^2,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214.38kg/hm^2,平均竞争优势为19.8l%;F2平均皮棉产量为1168.65kg/hm^2,比对照增产86.73kg/hm^2,平均竞争优势为8.01%;F3平均皮棉产量为1117.65kg/hm^2,比对照增产35.73kg/hm^2,平均竞争优势为3.30%.F1竞争优势最大,其次为F2,f3,F2,f3的衰退率与竞争优势一致,其平均优势衰退率分别下降了12.59%和17.62%.在试验材料中,农杂62的产量最高,F1竞争优势大,而其F2,F3衰退率也最大;H16的产量最低,F1竞争优势最小,而其F2,F3衰退率也最小.在产量构成主要因素中,成铃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6962,其次是铃重和衣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73410和O.54273;F1,F2,F3成铃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80,0.84119,0.13814,表明杂种的结铃优势强.  相似文献   

15.
芝麻新品种鄂芝5号选育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芝麻新品种鄂芝5号以鄂芝1号作母本,93106作父本杂交后经4个世代定向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稳产、耐渍、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的芝麻新品种。2004年参加湖北省襄樊市农科院品系比较试验,平均产量达1405.50kg/hm2,比对照鄂芝1号增产13.60%;2005~2006年参加湖北省芝麻区试,2年各点平均产量为1211.03kg/hm2,比对照鄂芝2号增产8.58%,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次83.3%;生产试验示范平均产量1857.00kg/hm2,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及稳产性。  相似文献   

16.
大豆新品种吉育502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吉育502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培育的大豆新品种。2009~2010年吉林省大豆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3 041.6 kg/hm2,比对照品种吉育72增产9.1%,2010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405.6 kg/hm2,比对照吉育72增产11.0%。该品种主要特点为:高产、稳产、抗逆、抗倒、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7.
以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21号为材料,采用大面积生产上常见的3种移栽种植和2种直播种植方式,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水平和经济效益,分析比较不同种植方式的用工、农资和农机成本,探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结果表明,5种种植方式都能取得高产,平均产量达到3 282.30 kg/hm2,变幅为2 899.50~3 642.00kg/hm2,虽然移栽种植的产量水平和总产值分别高于直播种植429.25和2 189.18元/hm2,但直播种植的生产成本低于移栽种植2 098.81元/hm2,经济效益基本持平。试验结果还表明在油菜生产成本中,人工成本占60%以上,其中收获用工成本又占人工成本的50%左右。因此,在目前生产条件下,应用直播种植、机械收获,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菜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