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黄顶菊疫情发生动态与防控工作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黄顶菊,2001年在河北省首次发现.本文总结了其发生发展动态及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概述了河北省黄顶菊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深化黄顶菊研究.推动疫情防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宁  刘玉升 《杂草科学》2011,29(1):42-43,44
对新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和危害特点进行了描述,系统介绍了黄顶菊在山东省的发生状况和综合防除措施,为黄顶菊及其他外来入侵生物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顶菊传入河北警示人们应高度重视外来生物带来的风险.应加强出入境检疫部门和农、林检疫部门的合作,检疫部门和承运部门共同把关,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政府应加大对基层检疫工作经费的投入,把防范外来生物入侵作为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4.
衡水湖外来植物黄顶菊的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生态学方法对衡水湖周边地区的路边荒地、林缘、村落庭院、田缘、柽柳林下5种不同生境黄顶菊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黄顶菊种群的分布格局主要受自身的生物学特征和微环境的影响,田缘、林缘、村落庭院呈聚集分布,柽柳林下聚集度最低,呈随机分布,路旁呈均匀分布,但总体密度均较大,占据空间能力很强。  相似文献   

5.
以白三叶草和外来植物黄顶菊成熟植株为材料,用蒸馏水做活性物质浸提,得到0.1g/ml、0.075g/ml、0.05g/ml共3个不同浓度的植株地上部分水浸提液,以蒸馏水作对照,用培养皿法对二者的异株克生,即化感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浓度黄顶菊水浸提液对白三叶草种子发芽率、根长、根茎比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抑制强度随浓度加大而上升;②不同浓度的白三叶草水浸提液对黄顶菊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但抑制了黄顶菊幼苗的根长、根茎比;③化感综合效应指数(SE)表明,0.1g/ml黄顶菊水浸提液化感抑制最大,0.05g/ml、0.075g/ml白三叶草浸提液化感抑制最弱。  相似文献   

6.
外来植物黄顶菊的分布、特征特性及化学防除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2005~2006年,采用生态踏勘的方法,对河北省及其周边地区外来植物黄顶菊的发生范围进行了调查,同时定位观察了黄顶菊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特性。结合以往的资料对黄顶菊发生区域、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化学防除技术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7.
外来入侵杂草黄顶菊生物活性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外来入侵杂草黄顶菊[ Flaveria bidentis (L) Kuntze]在我国的危害日益严重,对它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目前对其体内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尚少。该文就黄顶菊体内类黄酮和噻吩类等几种化学成分在抗虫、抗菌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旨在推动国内黄顶菊化学生态学领域的研究,为综合控制黄顶菊的蔓延和危害提出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外来植物黄顶菊潜在危险性评估及防除对策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对最近出现在河北衡水、廊坊和天津市等地的外来植物黄顶菊入侵的潜在危险性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黄顶菊无论从自身的生物学特性还是从入侵的生态环境方面来看,都具有发展成外来入侵杂草的潜在危险性,呼吁各相关人员和部门提高警惕,防止其入侵、危害和蔓延。文章还对该植物的防治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大米草发生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商明清  常兆芝 《植物检疫》2004,18(6):342-344
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 C.E.Hubb.)原产于英美,为禾本科大米草属.在英国、荷兰、丹麦、澳大利亚、美国等许多国家都有分布.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英美等国引进大米草,最初大米草确实为我国沿海地区抵御风浪、保滩护堤、促淤造陆起了重要作用,并产生了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是近年来,大米草在福建、广东、江苏、山东等地疯狂扩散,其覆盖面积越来越大,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问题.据统计,现在大米草已经传播到我国北起辽宁锦西,南至广西合浦的100多个县市的沿海滩涂,以及黄河三角洲、渤海湾等处,严重威胁我国海岸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0.
喀西茄Solanum aculeatissimum原产于巴西,最初是被作为药用植物引入中国,但由于疏于管理,发展成为入侵植物,现已扩散至中国贵州、云南、广西和江西等地区,并严重威胁了入侵地本地植物的生长,对农业、畜牧业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通过对喀西茄的基本特征进行介绍,并主要从危害特点、分布现状进行阐述,最后提出控制扩散的建议和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外来植物黄顶菊根、茎、叶的化感作用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 (L.) Kuntze]营养器官进行了解剖学观察,发现其根、茎、叶均存在分泌结构或分泌物。以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 Rupr.)作为受试植物,从白菜种子发芽率、幼苗的简化活力指数、幼苗下胚轴及胚根伸长、幼苗中叶绿素、丙二醛(MDA)及可溶性糖(WSS)含量等指标对黄顶菊根、茎和叶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根、茎、叶的浸提液降低了白菜种子发芽率和幼苗胚根长度;幼苗中叶绿素a及总叶绿素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最终呈下降趋势;MDA和WSS含量随叶片和茎的浸提液浓度升高相应增加。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黄顶菊不同器官浸提液反应有差异,其对叶片浸提液的浓度响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有害杂草黄顶菊在河北衡水的入侵途径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调查,将黄顶菊在我国的发生时间由2001年提前到1996年,分析了黄顶菊可能的传入途径:随船舶丢弃的砂子等压舱物、动物皮毛等途径入侵,随粮谷贸易传入的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我国外来物种入侵情况和防控工作情况,已采取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制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部门协同、制订重点管理的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开展普查和监测预警、加强引入管理、加强口岸防控、防范国内扩散传播和加强治理修复等。文章指出了当前外来物种防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内黄县黄顶菊的综合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河南省内黄县在农业有害生物普查时发现了外来有害植物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L.)Kuntze].2007年,河南省确定该植物为省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5.
外来入侵植物病毒已经严重威胁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生产。预防和控制入侵植物病毒能够确保农业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本文详细地总结与综述了我国重要外来入侵植物病毒发生与危害情况。结合国内外生物入侵防治经验与我国入侵植物病毒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植物病毒入侵防控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我国入侵植物病毒防控的几种通用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光对入侵性植物黄顶菊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米茹  李香菊 《植物保护》2010,36(1):99-102
入侵性杂草黄顶菊原产南美,2003年在我国河北省衡水湖首次报道。采用室内控制试验,对光与黄顶菊种子发芽及植株生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顶菊种子属光敏型,种子需要光刺激才能发芽。但其萌发对光强要求不严,1 000 lx光照强度30 ℃培养6、12 h和24 h转入暗培养,5 d后黄顶菊种子发芽率分别为67.0%、88.0%和95.8%。黄顶菊种子出苗与光照关系密切,播种在土壤表面、0.5 cm和1 cm深土层的种子出苗率分别为96.0%、8.0%和0。随光照强度减弱,植株的生物量及繁殖力显著降低。黄顶菊在35%自然光强下生长时其生物量、结实数比自然光强下分别降低55.0%和55.6%。上述结果为预测黄顶菊的适生区域及制订有效的防除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顶菊是近年侵入冀州市的外来有害生物,一年生恶性杂草,原产于南美洲,2001年在临近冀州市的衡水湖首次发现,2002年,经跨区域调水传入冀州市。据调查,2007年11个乡镇不同程度都发现黄顶菊疫情,涉及全市120个行政村,发生面积达1133.3hm2,其中高密度区域黄顶菊近333.3hm2,最高密度达每m2400株,主要分布在乡村公路及106国道两侧、荒地、闲散地、废弃场地、果园、沟渠。目前黄顶菊已侵入到了高密度区域的农田,并且已成为棉田难以除治的杂草,随着入侵定植面积的扩大,其蔓延的速度必将加快,对冀  相似文献   

18.
草地是我国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外来生物入侵迫使我国脆弱的草地生态系统雪上加霜,严重威胁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全面总结了我国草地外来入侵生物的物种组成、来源及其危害,系统分析了重要外来生物的入侵扩散机制和防控现状。根据文献统计,我国草地外来入侵生物共有176种,包括入侵植物145种,入侵动物25种,入侵微生物6种,它们主要来源于北美洲。大量外来生物入侵直接影响了草地物种多样性,破坏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威胁人畜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草地外来生物成功入侵与其自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本地种的相互作用和环境条件的可入侵性密切相关,虽然目前利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等技术可以进行有效防治,但防控的实效性、可持续性差,建议建立基于智能识别与监测预警,集成应急阻截和持续减灾等关键技术的系统解决方案,实现外来入侵物种早发现、早治理,为快速抑制扩散蔓延和区域持续减灾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的外来有害植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怀剑  田家怡 《植物检疫》2001,15(4):245-246
近年来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 ,从国外和外省市引入山东的植物种类日益增多。这些外来植物中许多种类对山东的农、林等多种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也有不少种类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后果。研究外来植物入侵及其控制技术 ,及早制订防范对策 ,对于山东的经济建设、保护农林业生产安全 ,保护生物多样性均具有重要意义。1 山东的外来有害植物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中国已知的外来有害植物有近 6 0种。山东省已知外来有害植物计有 1 0个科 2 0个属 2 1个种 (表 1 )。表 1 山东已知外来有害植物科名中文名拉丁学名原产地禾本科假高粱So…  相似文献   

20.
为保护山东省的农业、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有针对性地构建外来入侵植物预警预防机制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标本查阅确定山东省外来入侵植物名录,在此基础上进行区系分析,并对其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和分级。结果表明:山东省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97种,隶属47科131属。其中尤以菊科物种的数量最多,有26属41种,其后依次为苋科(5属19种)以及禾本科(14属17种);入侵物种最多的原产地依次是:热带、亚热带中美洲至南美洲分布(57种),北美洲特有分布(47种),狭义地中海区分布(32种);从危害等级来看,共包括恶性入侵类21种,严重入侵类36种,局部入侵类30种,一般入侵类53种,有待观察类57种。建议强化对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评估机制和检验检疫,特别关注来自美洲的菊科、苋科、禾本科、豆科等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