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一、突破口的选择 我县地处云南中部,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同时又是云南省和昆明市的优质烤烟生产县之一.大部分耕地分布在中海拔(1320~1700m)的温热地区,年均温16.3℃,大于10℃的积温5226.4℃,无霜期257d,降雨量972mm,光热资源一年两熟有余而三熟不足.  相似文献   

2.
1突破口的选择 宜良县地处云南中部,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同时又是云南省和昆明市的优质烤烟生产县之一.大部分耕地分布在中海拔(1 320~1 700m)的温热地区,年均温16.3℃,大于10℃的积温5 226.4℃,无霜期257天,降雨量972mm,农作物一年两熟有余而三熟不足.  相似文献   

3.
1.突破口的选择 我县地处云南中部,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同时又是省、市的优质烤烟生产县之一.大部分耕地分布在中海拔(1320~1700m)的温热地区,年均温16.3℃,大于10℃的积温5 226.4℃,无霜期257d(天),降雨量972mm,光热资源一年两熟有余而三熟不足.宜良人多耕地少,劳力富余,为农业实行集约化生产提供了条件.80年代中期,我县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施了结构调整,烤烟、蔬菜、花卉、水产养殖等用地不断扩大.增加复种是解决粮田面积压缩,确保粮食总产的最好出路.实践证明,一些中海拔种烟区,只要设施健全,能确保烤烟早栽早烤,烟后土地的闲置时间可达60~80d.我们吸收了试种双季稻、早地麦和双行马铃薯套玉米的经验教训后,根据立体种植的有关理论,提出了在秋作烤烟和夏作蚕豆或小麦之间套种一季秋玉米的设想.经两年多点试验获得成功,在中海拔种烟区实行立体栽培,大力发展烤烟套种秋玉米,是一条粮经作物同步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洛阳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立体高效种植栽墙模式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粮经、粮菜、粮菌、粮烟、粮经菜等。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一年四熟甚至五熟、六熟等一系列高效种植模式。据统计,到2006年底,全市立体种植面积已经达到6.67多万公顷,且分布范围广,遍及全市九县六区。其中,孟津县达1.48万公顷,偃师市1.9万公顷,新安县1.57万公顷,伊川、宜阳、洛宁、汝阳等县区  相似文献   

5.
伊犁河谷西四县(市)伊宁市、霍城县、伊宁县、察布查尔县,具有优越的土、水、光、热自然资源,≥10℃有效积温3400℃以上,无霜期160~180天,生育期日照时数在2500~2800小时,具备一年两熟或多熟的条件,完全有条件进行复播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6.
伊犁河谷西瓜间作红薯套种豇豆一年三熟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犁河谷西四县(市)伊宁市、霍城县、伊宁县、察布查尔县,具有优越的土、水、光、热自然资源,≥10℃有效积温达到3400℃以上,无霜期160~180天,生育期日照时数2500~2800小时,具备一年两熟或多熟的条件,完全有条件进行复播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效益。为此,伊犁河谷高产、高效多熟制项目组在伊犁州察布查尔县进行了西瓜间作红薯套种豇豆模式的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具体栽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菊婷 《农民致富之友》2013,(18):126-127
凤县无公害架豆-大白菜标准化立体栽培技术是一项春季地膜栽培架豆,夏季间作套种大白菜达到一年两熟的高效立体栽培技术,探索完善总结我县蔬菜高效立体栽培技术,将进一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和栽培品种,做大做强风县无公害蔬菜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农作物新型立体套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河套平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纬40°26'~41°14',东经106°54'~108°40',属于北部高寒地区。这里日照充足,光能丰富,年日照时数高达3210.5h,年辐射量为614.13kJ/cm2,但气候冷凉,热量不足,无霜期短,仅为130d左右,≥10℃的积温2876.1~3221.1℃,从气候特点上看,是一熟有余两熟  相似文献   

9.
1975年秋播开始,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陈永康同志在南京本院主持了“麦—稻—稻”一年三熟攻三千斤高产试验.经过三年的摸索,1978年在2.95亩试验田上,实现了一年三熟亩产3053斤.其中1.0亩,三熟亩产达3257.9斤(表1). 一、合理安排三熟品种南京位于北纬32度,年平均气温15.4℃,全年≥10℃的总积温4900℃,按此热量资源,一年三熟是很紧的.因此,合理地安排三熟品种,是解决高产与季节矛盾,夺取全年高产的关键.三年来,通过“中—晚—晚”、“中—晚—中”等多种的搭配方式的比较,明确了在南京地区获得三熟高产,以中—晚—中”的搭配方式较为适宜.即第一熟以  相似文献   

10.
我区于1981年在东台县农科所、大丰县丰富公社进行了棉麦两熟棉田地膜覆盖试验,取得了较好成绩.1982年,8个县的重点产棉公社都进行了地膜棉试验示范,面积发展到2.9万亩.其中棉麦两熟棉田地膜覆盖2.22万亩,一熟棉田地膜覆盖7000亩.据十个示范点考察,一般增产2~3成,40%左右的示范户增产4~5成.同年射阳县推广种植两熟地膜棉1.35万亩,平均亩产119.4斤,比露地棉78.7斤增产51.7%.  相似文献   

11.
新苹4号苹果树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引入牡丹江市县,经十多年的栽培管理观察,植株生长健壮,枝繁叶茂.抗寒性、适应性较强.经在不同积温区(2400~2700℃)栽植均表现果大、色艳、质优.比当地栽培的大型苹果品种均早熟,填补了本地区中熟品种的空白.  相似文献   

12.
绿熟期樱桃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 Mill.var.cerasiforme Alef.)采后用30~48℃的热水处理10~60 min,晾干,(1±1)℃、RH80%~95%冷藏14 d后,置于20℃后熟,并以未经热水处理冷藏14 d和未冷藏直接置于20℃后熟的果实为对照,研究不同热处理对冷藏条件下樱桃番茄产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0~38℃热水处理1 h可以减轻冷害,减少后熟腐烂,抑制后熟中的呼吸强度,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缩短后熟时间,保持良好的食用品质;而42~48℃的热处理则会对果实造成热伤害,不利于果实的后熟。本试验中以38℃处理1 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温州市地处东南沿海,港湾交错,海岸线绵长,可围垦海涂面积大,现已围垦开发八万多亩。它重点分布在瑞安县、瓯海县的永强区和苍南县的宜山区。历来,这些地区人多地少,农民惜土如金,有见缝插针的间套作习惯,一直被誉称为浙南的“套种之乡”。1980年曾获省科技成果奖,1982年获市科技推广奖,并连年赢来了省内外兄弟单位前来参观取经,遐迩闻名。近二年来,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蓬勃发展和家庭承包制的集约经营,进一步发展到今天的立体农业、它一年四季6—8熟,下种作物有一糖(糖蔗)、四粮(蕃薯、黄  相似文献   

14.
罗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16):9178-9180,9182
对铜仁县茶叶栽培资料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以探究铜仁茶叶栽种源流。  相似文献   

15.
朱普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2,30(6):897-898,906
论述了发展多元多熟立体种植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调查,分析了发展鲜食类作物多熟立体种植经济效益及对防范市场风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多元多熟立体种植是一种符合生物群体结构的高产高效农业生产形式与配套的综合技术体系,发展多元多熟立体种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一、市域概况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西南部,由三区(东区、西区、仁和区)、两县(盐边县、米易县)组成.相对高差3258m,因光、热、水、气自然因素分配的多重性,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环境,对成土过程和农业布局、配置有着深刻的影响,农作物从一年一熟到一年三熟或二年三熟、二年五熟不等,"立体气候"十分显著,资源丰富,是农业生产的天然温室,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玉米全地膜覆盖套种大蒜立体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洮县辛店镇下杜家村和刘宋家村在发展"双高一优"农业中,成功地筛选出玉米全地膜覆盖栽培套种大蒜的立体粮菜双丰优化种植模式,1998年在全镇种植34 hm2,到2000年发展到140 hm2,平均玉米产量11 220kg/hm2,经济收入8 970元/hm2,产蒜薹4 500~5 250 kg/hm2,经济收入6 375元/hm2,产大蒜36.00万头/hm2,经济收入42 030元/hm2,合计总收入57 375元/hm2,该立体套种模式适宜在一年两熟或套种两熟区推广.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京郊房山县年降雨量778毫米,集中于7、8两月。年平均温度12℃,平原区无霜期185天左右,是个一年两熟地区。原来这个地区栽培的玉米海里红品种,是个早熟品种,适宜与小麦倒茬,但水肥条件的不断提高后,海里红品种,产量的增长就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20.
a.品种选择选择薯形好、块茎膨大速度快、熟期较早的品种,如早大白、津引8号、红纹白等. b.种薯准备播种前40d左右出窖,铺在有散射光的室内催芽.应经常翻动使其见光均匀,待芽长1cm时切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