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自然保护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的科学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省级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于县级自然保护区的研究相对较少。广东乳源南方红豆杉自然保护区是以南方红豆杉和华南五针松为主要保护对象设立的县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动植物多样性。根据调查,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1 608种,其中蕨类植物37科67属148种、裸子植物9科17属22种、被子植物166科704属1 438种;记录到脊椎动物190种,其中鱼类12种、两栖类19种、爬行类24种、鸟类113种、哺乳类22种;所记录到的物种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种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调查中发现保护区存在人为干扰严重、研究调查不足等问题,本文有针对性提出了保护意见,以期为该地区物种多样性保护和县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湖北南河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保护区有自然植被为3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18个群系;②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83科731属1548种,占湖北省维管束植物总种数的25.72%。属国家珍稀濒危或重点保护植物27种。③保护区有脊椎动物28目83科277种,占湖北省脊椎动物总种数的31.24%。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2种。  相似文献   

3.
湖北堵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湖北堵河源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保护区有自然植被为4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26个群系;(2)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74科730属1733种,占湖北省维管束植物总种数的28.52%,属国家珍稀濒危或重点保护植物41种;(3)保护区有脊椎动物26目81科286种,占湖北省脊椎动物总种数的42.69%。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3种。  相似文献   

4.
2006~2009年,对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调查,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效益和间接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97科412属1015种(变种、亚种和变型),其中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共有脊椎动物27目69科354种,其中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34种;生态效益、间接经济价值巨大。  相似文献   

5.
福建茫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茫荡山生物多样性丰富,有9种植被类型,植物185科713属1575种,野生脊椎动物37目104科453种,昆虫32目267科2039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21种、野生动物50种。加强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菜阳河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 0 0 0年 5 6月对云南省思茅菜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共有两栖爬行动物 89种。其中 ,两栖类 39种 ,隶属于 2目 6科 18属 ;爬行类 5 0种 ,隶属于 3目17科 41属。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种类有 2种 ;Ⅱ级重点保护的种类有 5种 ;云南省省级保护动物 3种 ;列入云南省“三有”动物的 10种。结合调查结果 ,对菜阳河自然保护区提出了进行功能区划 ,分区管理 ,以及严格管理农药的使用等两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方县多措并举强化生态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生物物种种类更加丰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截至目前,全县境内有维管束植物217科857属2193种,其中蕨类植物39科87属231种,裸子植物6科9属13种,被子植物173科763属194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7种,其中一级保护4种,二级保护23种;编入中国"红皮...  相似文献   

8.
浙江自然保护区是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集中分布的地区,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科30属34种,其中属I级保护7种,Ⅱ级保护27种,论述了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区系特点、类型及地理分布,列举了它们的一些利用价值,最后提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的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9.
匡山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常绿针叶林、常绿针阅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山地苔藓矮曲林、竹林、灌丛和草丛、湿地等8个植被型,30个群系,38个群丛。维管束植物175科615属1234种,占福建省物种数的26.2%;脊椎动物279种,隶属34目85科,占福建省物种数的16.9%,其中哺乳动物8目18科29种,鸟类16目38科139种,两栖类2目5科16种,爬行类3目8科30种。昆虫24目204科l018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等lO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33种。通过分析,认为应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0.
2011年3月~2012年6月,经多次野外调查及访查,共记录到西双版纳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74种。其中,两栖类34种,隶属于2目7科;爬行类40种,隶属于3目13科。两栖爬行动物中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2种;Ⅱ级重点保护4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有65种;云南特有种8种;西双版纳特有种4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丰富,其多样性指数(D)分别为5.305 2和6.745 3。爬行类的DG-F高于两栖类,表明爬行类科属间多样性更高。据此,对该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特征、保护措施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娟  马钦彦  杜凡 《林业科学》2006,42(1):7-15
报道大围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结果:大围山内现有野生维管植物238科1 121属3 299种,分别占全国维管植物总科、属、种数的65.38%、34.92%、12.15%.其中种子植物188科994属3 027种及变种,平均种密度高达19.69种·km-2,是全国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区内种子植物的古老性、珍稀性、多样性和完整性极具代表性.其种子植物区系具有4个显著特征:1)种类组成丰富,属内种系相对贫乏,分化程度较弱;2)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古老的特有属丰富;3)大围山是多种区系成分的交汇地带,但热带分布的科占绝对优势;4)大围山植物区系与中南半岛特别是北部湾植物区系的联系紧密,同时与东亚植物区系亦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地处高黎贡山南段,是滇西地区中缅边界上的一条生物保护绿色环带。调查显示,保护区分布有种子植物210科1 251属3 942种,在狭域范围内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非常高,具有不可替代的的保护地位和研究价值。相关主管部门应联合科研院所加大对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测力度,开展长期定点的监测研究,加强对边境贸易物种资源的监管,加强科研支撑和管理力度,以维持其生物多样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系统的植物学和动物学调查和分类学研究,以及乡土知识在生物多样性的利用和保护方面的应用,对分布于保护区的哺乳动物的科和种、鸟类的分布类型和生境分布、两栖和爬行动物的区系、鱼类的类型和特点作了调查分析,讨论了分布于保护区的陆生和水生动物、动物的生态系统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保护区的动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有98种哺乳动物分布,隶属于10个目30个科75个属,占全国哺乳动物种类数的16.14%和云南的32.23%;有145种鸟类分布,隶属于13个目36科,占全省鸟类种数的17.4%;有26种(亚种)两栖动物,有39种(亚种)爬行动物;根据不同的栖息地、水流类型、摄食习性,可将保护区的鱼类分别划分为3类、2类、3类,并介绍了该地区鱼类的特点。分析了该地区的生物地理群落多样性的特点,指出了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长期发展目标,为今后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6年4~5月对广西古龙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并对两栖动物的区系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两栖动物有23种,隶属15属6科1目。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889,均匀度指数为0.921;并提出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更好地利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的土地资源,促进该区域植被恢复,提高生物多样性,使区域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方法】以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龙滩流域的植被为研究对象,对该流域11种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2种农地、自然荒草地、人工牧草地、撂荒草地、灌木林地、5种乔木林地)的植被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流域内共调查到种子植物56科166属254种,其中裸子植物门3科7属13种,占流域总科、总属、总种的5.36%、4.22%、5.12%;被子植物门53科159属241种,占流域总科、总属、总种的94.64%、98.78%、94.88%。在被子植物门中,双子叶植物纲有50科134属205种,单子叶植物纲有3科25属36种,两纲物种分别占流域总种数的80.71%和14.17%,占该门物种总种数的85.06%和14.94%。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植被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表现为农地物种丰富度低,人工牧草地、撂荒草地和灌木柠条林地居中,乔木林地(山杏、山毛桃、油松、侧柏、青杨)和天然荒草地高;物种多样性表现为马铃薯农地的物种多样性低,覆膜农地、人工牧草地、撂荒草地及灌木柠条林地居中,自然荒草地和乔木林地比较高;物种均匀度表现为农地、撂荒草地、人工牧草地及灌木柠条林地的均匀度高,自然荒草地居中,乔木林地低。【结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植被演替恢复时间差异是产生植被多样性差异的基础,也是该区域植被恢复和物种多样性保护需要考虑的重要要素。  相似文献   

16.
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有药用植物175科520属801种,种数占保护区维管植物总种数的78.3%,即超过3/4的种类为药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蕨类植物31科61种,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141科470属737种,双子叶植物比例优势明显。在这些药用植物中,菊科、草本类、全草(全株)类、清热类、平性类、苦味类分别在种类数量、生活型、药用部分、药性、药味中占优势。文章分析了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和用途,并就如何使保护区的药用植物资源更好地得到保护和利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迭部阿夏自然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有种子植物111科423属943种(包括72变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13属35种,被子植物106科411属908种。植物区系成分比较复杂,类型丰富,温带分布类型的属共有99属,占72.9%,反映出明显的温带性质;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9种,甘肃分布新记录2种;植物垂直带谱明显,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根据保护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原理概述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热点地区的分析,为我们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和优先等级提供了依据;由于人类的剧烈干扰,现在地球上有许多物种和生态系统都处于濒危的境地,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最为严重;热点地区虽然在地球上所占的面积很小,但却拥有大量的物种,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应特别引起我们注意;每个物种灭绝的难易程度不同,稀有种和长寿命种特别易于灭绝,而关键种一旦受到威胁,依赖于其生存的许多物种也会有灭绝的危险。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也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方面,种群内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主要来源于奠基者效应、统计瓶颈效应、遗传漂变和近亲交配4种因素。物种的概念影响到对物种的保护,物种保护应包括物种内遗传多样性的保护;种群的动态调节机制和源—汇种群动态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种群生存力分析是了解物种濒危机制的崭新手段。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和自然干扰体系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应考虑的重要方面。人为的生境破碎与自然景观的异质性不同,生境破碎会造成边缘效应和拥挤效应等一系列的生物学后果。  相似文献   

19.
1997年7月~8月,对湖南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生物资源综合考察.结果表明该区有两栖动物2目8科12属31种.除3种古北界种类外,其余28种均为东洋种,占总种类的90.32%;东洋种中有13种主要分布于华中区,有11种为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鲵和虎纹蛙2种;尾斑瘰螈和中国瘰螈在湖南省主要分布于都庞岭山系;数量优势种有棘侧蛙、华南湍蛙、崇安湍蛙、花臭蛙、泽陆蛙、黑斑侧褶蛙、饰纹姬蛙等;香农-维纳多样性系数为1.3123,均匀度系数为0.9068.最后,对区系特征、资源状况和生态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0.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等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植物是组成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成分之一。通过总结近十几年的科研监测成果,以《中国高等植物》、《中国植物志》为依据,对江西武夷山保护区的高等植物名录进行编目整理,共统计到植物271科1141属2820种,其中比重最大的为被子植物152科858属2255种,分别占总科属种数的56.09%、75.20%、79.96%。参照新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新增5个国家Ⅱ级、106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9科23属26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4科92属149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