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运输应激猪肝脏中热应激蛋白的定位与表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和Western blot技术,对长途运输试验猪肝脏中5种不同分子量的热应激蛋白HSP70、HSP72、HSP86、HSP90和HSP27进行定位和表达。所有长途运输后应激猪和对照猪肝脏组织中均同时检测到了上述5种HSP。肝细胞胞浆和胞核均显示阳性信号,但HSPs在肝细胞中的定位有差异,大多数HSP70、HSP72和HSP27主要分布于肝细胞胞浆内,而HSP90和HSP86阳性颗粒在核内的分布比其在胞浆中的分布更为明显。肝小叶周边区有明显颗粒变性和脂肪变性的肝细胞中HSPs的阳性染色信号较弱。6h的长途运输应激后,与对照组相比,HSPs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表现为HSP70家族的HSP70和HSP72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升高(P>0.05),HSP90家族的HSP90的表达出现极显著的增加(P<0.01),然而,HSP90家族的HSP86和小分子量家族的HSP27的表达量呈现明显的下降(P<0.05)。  相似文献   

2.
运输应激猪肝脏中热应激蛋白的定位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和Westernblot技术 ,对长途运输试验猪肝脏中 5种不同分子量的热应激蛋白HSP70 、HSP72 、HSP86、HSP90 和HSP2 7进行定位和表达。所有长途运输后应激猪和对照猪肝脏组织中均同时检测到了上述 5种HSP。肝细胞胞浆和胞核均显示阳性信号 ,但HSPs在肝细胞中的定位有差异 ,大多数HSP70 、HSP72 和HSP2 7主要分布于肝细胞胞浆内 ,而HSP90 和HSP86阳性颗粒在核内的分布比其在胞浆中的分布更为明显。肝小叶周边区有明显颗粒变性和脂肪变性的肝细胞中HSPs的阳性染色信号较弱。 6h的长途运输应激后 ,与对照组相比 ,HSPs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 ,表现为HSP70 家族的HSP70 和HSP72 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升高 (P >0 .0 5 ) ,HSP90 家族的HSP90 的表达出现极显著的增加 (P <0 .0 1) ,然而 ,HSP90 家族的HSP86和小分子量家族的HSP2 7的表达量呈现明显的下降 (P <0 .0 5 )。  相似文献   

3.
热应激大白鼠脾脏和肝脏组织HSP70和NOS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用42只6月龄健康雄性SD大白鼠,研究热应激处理1 h后恢复0、2、4、8、12、48 h6个时段脾脏和肝脏组织热应激蛋白70(HSP70)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免疫组织的化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热应激处理后恢复4 h,大白鼠脾脏组织HSP70的阳性表达达到高峰,大量细胞破裂,8 h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恢复0、2、4、8、12 h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恢复48 h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P0.05).(2)热应激处理后各恢复期肝脏组织HSP70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3)热应激处理后恢复8 h,肝脏组织NOS的阳性表达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恢复0、2、4、8、12 h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恢复48 h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P0.05),恢复0、2、4、8、12 h间的阳性表达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4)热应激处理后各恢复期脾脏组织NOS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的差异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运输应激猪热休克蛋白mRNA转录水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应激时热休克蛋白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方法】根据HSP90、HSP70和GAPDH mRNA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将PCR扩增的基因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重组质粒经筛选、鉴定,体外转录出RNA,梯度稀释作为阳性模板,用于标准曲线的制定和样品检测,建立了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平台,并用于检测长途运输猪心脏和肝脏中HSP70及HSP90 mRNA转录水平的改变。【结果】经1、2、4、6和10 h的运输应激后,组织中HSP70 mRNA的转录水平随着运输应激时间的延长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运输应激到10 h时HSP70 mRNA的转录水平升到最高,肝脏和心脏组织中HSP70 mRNA的转录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2.5和4.1倍;HSP90 mRNA的转录水平则随着运输应激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结论】运输应激可以影响HSP 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并且对不同家族的HSP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不同;HSP70 mRNA的转录水平有望成为猪运输应激的判定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长途运输应激对猪免疫器官的病理性损伤、HSPs mRNA的分布和转录水平,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利用组织学、原位杂交和本实验室建立的猪HSPs mRNA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平台等方法,研究长途运输应激对猪免疫器官的病理性损伤、HSPs mRNA的分布和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在长途运输应激初期(1~2 h),淋巴结和脾脏出现急性病理性损伤变化,损伤程度较为严重;运输应激4 h时,组织的病理性损伤与应激初期相似,但血管的充血程度有所减轻;淋巴结和脾脏中HSP70 mRNA的转录水平随着运输应激时间的延长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运输应激持续到10 h时,HSP70 mRNA的转录水平升到最高,分别为对照组的9.59和11.46倍;HSP90 mRNA的转录水平在应激初期(1~2 h)急剧升高(P<0.01),运输应激2 h时,淋巴结和脾脏中HSP90 mRNA的转录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59.67和13.03倍,到运输应激持续到6 h后,升高不再显著。HSPs mRNA在淋巴结和脾脏细胞中的定位无肉眼可见的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但HSP70和HSP90 mRNA之间的定位存在着差异。【结论】运输应激可以导致组织损伤和HSPs 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但对不同家族的HSPs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不同;HSP90 mRNA的转录水平与组织损伤有着良好的相关性,有望成为猪运输应激的判定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热应激对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以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取对数生长期的乳腺上皮细胞分别置于39℃和41℃热处理1 h(以37℃正常培养的细胞为对照),在37℃恢复培养0、6、12 h后收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比色法分析Caspase-3活性,荧光定量PCR检测HSP70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39℃热应激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和死亡率高峰期均发生在热修复6 h,细胞死亡率为15.42%,而41℃热应激组发生在热修复12 h,细胞死亡率高达23.18%;高温处理后,Caspase-3活性呈上升趋势;39℃热应激组在热恢复6 h,HSP70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41℃热应激组在热恢复0、6、12 h,HSP70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3.53倍、5.61倍和2.93倍。综上可知,高温应激激活了Caspase-3活性,从而诱导乳腺上皮细胞凋亡,并随高温强度的增加而作用增强,同时高温诱导了HSP70基因过表达,协助细胞获得热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以及临床血液检测等方法,探讨持续运输应激对育肥出栏猪组织的病理性损伤以及组织损伤与HSP27组织定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运输应激初期(1~2h),反映组织损伤的血液肌酸激酶(CK)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都显著升高;应激4h时,CK及AST活性有所下降;当应激持续到6h和10h时,CK活性又显著升高。组织病理损伤也呈现出相似的波动变化。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HSP押在组织中的定位没有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HSP27主要分布在心肌和肝细胞胞浆中,在背最长肌的细胞浆和细胞核中均呈强阳性表达,在肺脏细支气管的黏膜下层有强阳性表达,在受检组织的血管壁及内皮细胞中也有强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抗应激添加剂对肉牛因运输应激导致机体应激蛋白表达波动的影响,揭示抗应激添加剂的作用以及肉牛运输应激发生的分子机理奠定理论基础,本试验选择27头体重和体况相近的健康出栏育肥辽育白牛,随机分成3组(n=9),其中对照组饲喂常规基础饲粮,2个添加剂组饲粮中分别添加抗应激1号和2号,饲喂10d后,在20℃、相对湿度51%的环境条件下,以50~60km·h-1的速度在公路上运输5h,分别采集运输前及运输后的肉牛血液及运输后的肉牛肌肉组织,制备血清,提取组织RNA及蛋白,采用ELISA、qRT-PCR、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分别检测血清中HSP70含量和肌肉组织中应激蛋白HSP27、HSP70及HSP90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运输后各组肉牛血清HSP70含量显著高于运输前(p0.05);添加剂组同对照组相比,运输前后血清HSP70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抗应激1号组肌肉组织HSP27、HSP70和HSP90的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抗应激2号组肌肉组织中HSP90mRNA的表达量较抗应激1号组显著升高(p0.05)。两个抗应激添加剂组肌肉组织HSP70和HSP90的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运输使肉牛血清和肌肉组织中应激蛋白含量增加,而抗应激添加剂可影响运输后肉牛血清及肌肉组织中应激蛋白的水平,尤以抗应激1号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我国南方荷斯坦奶牛抗热应激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使用 PCR-SSCP 方法,对327头荷斯坦奶牛 HSP 70-1基因编码区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其与热应激的关联性。结果表明:HSP 70-1基因在1112位点发生 C→A 突变,有 CC、CA 和 AA 基因型,其中 CA 型个体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个体(P <0.05),甲状腺素(T4)显著低于 AA 型个体(P <0.05),直肠温度显著低于 CC 型个体(P <0.05);在3390位点发生 T→C 突变,有 TT、TC 和 CC 基因型。1112位点的皮质醇(Cor)及3390位点各指标基因型间差异均不显著(P >0.05)。CA 型个体对抗热应激的能力更强,1112多态位点可以作为提高奶牛抗热应激能力的一个潜在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建立了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热应激实验小鼠动物模型,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了小鼠睾丸组织热应激蛋白70(HSP70)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25℃时,HSP70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没有变化;在31℃、34℃和37℃时,随应激时间的延长,HSP70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40℃时,HSP70mRNA和蛋白质始终持续高表达。结论:小鼠受热应激后,睾丸组织HSP70mRNA和蛋白质均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本研究为探索HSP70对精液品质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Expression and Localization of HSPs in the Liver of Transported Pig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 demonstr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express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s (HSPs) in the liver, five kinds of HSPs, namely HSP70 , HSP72, HSP86, HSP90 and HSP27 were determined after a long distance transport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Western blot. All five HSPs were regularly detected in the liver of both the transported and the control group. Both nuclear and cytoplasmic labeling was present in hepatic cells;however, localization of HSPs was quite different in hepatocytes. The majority of HSP70, HSP72 and HSP27appeared to predominate in cytoplasm of the hepatocytes. Nuclear signals of HSP90 and HSP86 were most prominent in hepatocytes in which immunostaining in the cytoplasm was relatively weak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nucleus. There was subjectively lower staining in the edge of hepatic labule, and lower numbers of HSPs labeled hepatic cells corresponded to light microscopic lesions. The obvious inductions of some HSPs were detected in the liver, especially the HSP90(P< 0.01) which belongs to the HSP90 family. However, the obvious reductions of HSP86 (P < 0.05), which belong to the HSP90 family, and HSP27 ( P < 0.05), which belong to small families, were detected in stressed pig liver after six hours of long distance transportation.  相似文献   

12.
冷刺激不同时间仔猪3种组织HSP70表达的Western blot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0日龄的雄性"军牧一号"仔猪进行冷刺激试验,分别在冷刺激0、0.5、3、6、12、24h与应激恢复0.5、3、6、12、24、48h共12个时间点采取仔猪肝脏、脾脏和股二头肌样品。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冷刺激(-7±2℃)不同时间仔猪肝脏、脾脏与股二头肌HSP70的表达量,探讨冷刺激对机体3种主要器官内HSP70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仔猪肝脏、脾脏和股二头肌中HSP70的表达量都以不同程度的升高,而后呈现先下降再升高的变化趋势。结果提示肝脏、脾脏和股二头肌3种组织尤以肝脏HSP70表达量变化明显,提示冷应激反应中代谢最旺盛的器官肝脏中物质代谢可能与HSP70的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鲤鱼HSP70基因组织表达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供试鲤鱼购自成都市洗面桥市场。主要试剂:TR—Iaol总RNA提取试剂盒购自Invitrogen公司,反转录试剂盒、pMD-18T载体、D12000DNA和如DNA聚合酶购自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琼脂糖凝胶DNA回收试剂盒购自Axygen公司;DEPC原液(Sigma分装)、JM-109感受态细胞购自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鉴定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 HSP20基因家族成员(PhHSP20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谱分析,为揭示PhHSP20s基因在坛紫菜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调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坛紫菜基因组序列进行基因结构预测,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在坛紫菜蛋白序列中搜索含有ACD结构域且分子量为12~43 kD的HSP20家族蛋白,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及编码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和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从坛紫菜全基因组鉴定出8个PhHSP20s基因,其不均匀地分布在5条Scaffolds上,均只含有1个外显子,无内含子,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402~930 bp,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残基数量为133~309个,分子量为13.7~31.9 kD,理论等电点(pI)为5.50~10.49,多数蛋白呈酸性。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陆生植物(拟南芥)、红藻(脐形紫菜和坛紫菜)和细菌(大肠杆菌) HSP20分别聚类为独立的一支,但绿藻(莱茵衣藻) HSP20聚类为2个分支,分别与陆生植物和红藻HSP20聚类在一起;红藻(脐形紫菜和坛紫菜) HSP20蛋白高度相似,亲缘关系近,可分为2个小分支,均与陆生植物HSP20的亲缘关系较远,不属于陆生植物中已报道过的任何HSP20亚族。PhHSP20s基因启动子上除了含有保守的通用元件外,还含有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在PhHSP20s基因中,除PhHSP32基因几乎不在任何条件下表达外,其余PhHSP20s基因至少在1种条件下高表达,且部分PhHSP20s基因表现出相似的表达模式;部分PhHSP20s基因在不同生长阶段、光质培养条件、失水胁迫和盐胁迫下具有表达特异性,即在生殖细胞发育阶段和单性生殖孢子发育期高表达,在低盐胁迫下高表达。【结论】坛紫菜HSP20家族基因在基因数目、基因结构及系统进化上明显不同于陆生植物HSP20家族基因,推测HSP20基因复制事件在红藻和陆生植物分化之后独立发生,且在坛紫菜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应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应激反应时,细胞可快速产生一系列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即被称为热休克蛋白(HSP)。人们认为HSPs是一种分子伴侣,在保持细胞稳态当中起着十分广泛的作用。骨骼肌中所表达的HSPs包括小分子HSP家族(泛素、alpha B-晶体蛋白、HSP20、HSP27),HSP70、HSP60、HSP90等。骨骼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中的收缩蛋白是由各种不同的肌肉纤维类型所组成,每一种肌纤维均具有其各自的生化组成和功能特征。HSPs 的表达与肌纤维的类型有关。在肌病或体育锻炼过程中HSPs有明显的变化,然而HSP的诱导及调控的分子机制以及它在维持肌肉功能方面的作用尚未完全明了。本文主要阐述了骨骼肌中HSP的变化及其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6.
鲤鱼HSP70基因组织表达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亚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4915-4916
[目的]研究HSP70是否可作为鲤鱼养殖中的应激监测指标。[方法]根据鲤鱼HSP70序列(AY120894)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提取鲤鱼肝脏组织总RNA,通过RT-PCR方法克隆得到鲤鱼HSP70部分cDNA片段,然后检测其在鲤鱼心脏、肠、粘液、性腺、鳔、鳃、鳍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RT-PCR扩增获得鲤鱼HSP70基因cDNA部分序列为480 bp。将测序后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种类的鱼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发现与鲤鱼、斑马鱼、虹鳟、牙鲆、剑尾鱼、鲋鱼的同源性依次为96%、98%、98%、96%、96%、96%。HSP70在鲤鱼8个组织中均检测到表达,其中在心脏中表达最高,其次是鳔、鳍,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肠、粘液与脂肪3个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在性腺与鳃中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HSP70作为鲤鱼养殖中应激程度、应激能力、健康状况检测的分子标记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探讨冷应激对雏鸡肠道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mRNA表达量的影响.120只1日龄的伊莎公鸡,饲养至15日龄,随机平均分为12组,在(12±1)℃进行急性和慢性冷应激处理.急性冷应激时间为0,1,3,6,12和24 h;慢性冷应激时间为5、10和20 d,并各设对照组.各时间点随机剖杀5只,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  相似文献   

18.
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醋酸铀–枸橼酸铅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模拟运输应激小鼠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的结构和3种热休克蛋白(HSP27、HSP70和HSP90)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小鼠的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结构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胸腺髓质增大,皮质中血管充血,淋巴小结缩小,脾小结增大,中央动脉被破坏,细胞发生凋亡等;淋巴细胞核核膜呈锯齿状甚至碎裂,嗜酸性粒细胞胞核溶解消失,浆细胞破坏更为严重,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或消失等;HSP27在淋巴小结中的表达逐渐降低,在淋巴结髓质和脾脏中的表达有所增加,HSP70在淋巴结髓质中的表达逐渐降低,在淋巴小结和脾脏红髓中的表达升高,HSP90仅在淋巴结中有明显表达。综上可知,运输所引起的应激反应会对小鼠免疫器官的结构造成严重损伤,应激相关热休克蛋白HSP27、HSP70和HSP90的表达情况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提示热休克蛋白与运输应激之间可能存在着某些调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