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稻新品种(系)对褐飞虱抗性的筛选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改进的苗期集团筛选法,测定了1999 ~2002年国家和浙江省水稻育种攻关项目的769个水稻新品种(系)对褐飞虱的抗性反应。结果表明,在769个品种中筛选出抗级为0~5级的品种93个,其中长持抗期(LD)、中持抗期(MD)和短持抗期(SD)级的品种分别有3、13、77个。同时对1999~2000年和部分2001年苗期抗级为0~5级的47个水稻品种进行成株期持抗期鉴定,发现苗期与成株期LD、MD、SD相一致的品种分别有3、3、15个;苗期为SD、成株期为MD的品种有3个,成株期无持抗期的品种有21个;苗期为MD、成株期为SD的品种有3个。试验进一步表明,利用水稻苗期和成株期的受害级别(5级)和持抗期长短(MD~LD)来评价耐褐飞虱水稻品种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野生稻抗褐飞虱鉴定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026份野生稻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结果,0 ̄3级有13份,占1.27%;5级121份,占11.79%;CNW003、WYD170CYW33、0585、0651表现抗褐飞虱。其中CNW003兼抗褐飞虱、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相似文献   

3.
水稻品种(组合)对褐飞虱抗性的田间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褐飞虱大发生的2007年单季稻期间,以TN1作为感虫对照,在浙江省金华市评价了48份水稻品种(组合)的田间成株期抗性表现。结果表明,16个品种(组合)表现为田间成株期感虫,其他32个品种(组合)具有中抗以上水平,其中丙04-123、Ⅱ优845、宜香845、中组14、嘉兴优04-1和IR36等品种(组合)达高抗水平。在持久抗性方面,除高抗品种外,秀水09、新嘉优99、嘉优22-5、秀优0969、宁04-81、丙04-103、丙04-08、丙04-123、R4101、丙04-132、丙05-129、丙05-227、浙粳23和浙粳22等品种(组合)具持抗性。试验表明,成株期田间褐飞虱抗性评价对生产实践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水稻抗褐飞虱遗传和育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水稻抗褐飞虱基因资源的鉴定及其分布特点、水稻抗褐飞虱主基因定位和QTL分析、水稻抗褐飞虱遗传的“基因对基因”关系以及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虫机制与褐飞虱对抗虫品种的适应等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简述了抗褐飞虱基因的育种利用现状,并对今后抗褐飞虱遗传和育种利用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籼型杂交水稻抗褐飞虱育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80份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抗褐飞虱特性鉴定表明,30份材料对褐飞虱抗性达中抗以上水平,其中12份材料的持抗性优于ASD7。将这12份材料的抗级为0~3级、持抗期≥7 d的优质抗性材料归为一级抗性材料。经杂种优势的测定、外观米质评价、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鉴定,筛选出对两病一虫达中抗水平,与协青早A的杂种产量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12.9%的杂交水稻新恢复系埃红/台1059;以及高抗褐飞虱、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且外观米质极好的恢复系LS2/密阳46。  相似文献   

6.
对某些水稻品种进行抗褐飞虱遗传研究,发现了以往尚未鉴定过的抗性基因。等位性测验表明,泰国品种‘Col 5’和‘Col 11’以及缅甸品种‘Chin‘Saba’的抗性是由一对和隐性基因控制,定名为bph8(t),斯里兰卡品种‘Balamawee’,Kaharamana’和‘Pokkali’的抗性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定名为Bph9(t)。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2016,(4):1-5
褐飞虱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抗虫品种的培育和种植是控制该虫害最安全有效的措施。水稻抗褐飞虱育种的关键是抗虫基因的发掘和合理利用。目前至少报道了34个褐飞虱抗性位点,其中28个主效抗性基因已被定位,显性基因Bph3、Bph14和Bph26已被成功克隆。介绍了水稻褐飞虱的生物型及抗性机理、褐飞虱抗性基因定位与克隆及抗虫基因在育种上的应用,并对水稻褐飞虱抗性育种面临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田间发生与室内内驯化的褐飞虱生物型2的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采自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室内长期用水稻抗性品种Mudgo驯化的褐飞虱生物型2和从广西田间褐飞虱种群中分离获得的田间生物型2的致害性、在不同抗性品种上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特性。结果表明室内和田间生物型2对Mudgo和IR26的致害能力相同,即两者均能成功地致害含Bph1基因的水稻品种,但田间生物型2对ASD7和IR36的致害性明显比室内生物型2强,说明两者在具有抗性bph2的水稻品种上致害性有差异。取食不同抗性品种时,田间生物型2的若虫历期均比取食相同品种的室内生物型2短,两个生物型2在取食ASD7时的若虫历期量长、存活率最低、雌成虫体重最轻、产卵量和蜜露量最少、种数增长指数和营养指数和营养指数量低。取食IR26的田间生物型2的若虫存活指数和种群增长指数均明显高于取食IR26的室内生物型26的指数,同时也显著高于取食Mudgo的生物型2。建议在进行褐飞虱致害性监测和水稻品种抗性评价时以选用IR26为宜。  相似文献   

9.
1986—1989年杂交稻种质资源抗褐飞虱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飞虱(Nilaparuata Lagens stal)是我省水稻上的大害虫,亦为我国南方稻区及东南亚国家的主要害虫。特别从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后,高群体栽培,田间小气候更宜稻飞虱的繁殖。实践证明,栽培抗性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防治褐飞虱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我们从1986年开始进行了杂交水稻“三系”资源抗褐飞虱的鉴定研究,至1989年共鉴定2429份材料,表现高抗—一中抗( 0~3级)的材料为400份,占16.47%,为选育杂交水稻抗褐飞虱的新组合,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一、试验技料与方法一,—,- (一)供试品种: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资源室提供,其中恢复系2041份,…  相似文献   

10.
苗期抗性不同的水稻品种成株期对褐飞虱的抗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浙江富阳评价了汕优63(含Bph1)、IR42(含bph2)、IR56(含Bph3)和TN1(感虫对照)以及新近育成的杂交稻中浙优1号、国稻6号等苗期抗性不同的水稻品种成株期对褐飞虱的抗性。结果表明,苗期中抗(5级)以上的水稻品种在成株期均表现出明显的抗性;苗期高感(9级)的水稻品种成株期亦感虫,但田间虱烧出现时间和虱烧程度有所差异。苗期高感的中浙优1号田间“虱烧”发生时间比同样高感的TN1晚5 d,推测中浙优1号对褐飞虱有一定的耐受性,这是在苗期鉴定中不能体现的。因此,应重视对苗期感虫的优良水稻品种的成株期抗性鉴定。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为害的耐性和补偿作用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采自云南高原粳稻区病叶分离的17份水稻白叶枯病菌株,在30份水稻品种上接种进行致病型初步鉴定。研究表明可以将17个菌株分为7个致病型(Ⅰ~Ⅶ),其中Ⅴ型菌为云南高原粳稻区的优势菌群。初步构建了一套包含7个品种(黄玉、毫糯扬、TN1、珍珠矮、IR26、南粳33、金南风)的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的鉴别品种,明确了7个致病型在这套鉴别品种上的反应型。早生爱国3号(Xa-3)、IR1545-339(xa-5)、IRBB21(Xa-21)、扎昌龙(Xa-22t,Xa-24t)对所接种菌均表现抗病,在云南高原粳稻育种中具有较好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1996-2007年间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我国8省(区)27个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的敏感性。 在1996-2002年间, 江苏\[江浦(JPZY)、仪征(YZZY)和南通(NTZY)\]、安徽\[安庆(AQNS)\]、广西\[南宁(GXNY)和桂林(GLNS)\]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均为敏感至敏感性下降 (抗性倍数为0.3~3.5倍)。 在2005-2007年间,监测到江苏 \[江浦(JPZY), 2005年\]和海南\[陵水(HNLS),2007年\]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达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28.8倍和19.4倍);其余种群如广西\[南宁(GXNY)和桂林(GLNS)\]、湖南\[常德(CDTY)\]、浙江\[余姚(YYLJ)\]、江西\[新建(XJSM)\]、安徽\[和县(HXLY)、潜山(QSMC)\]及江苏\[南通(NTZY)\]等地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为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5.6~9.1倍);而江西\[上高(SGMS)\]、浙江\[兰溪(LXYC)\]和湖北\[孝感(XGXC)\]3个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仍为敏感至敏感性下降(抗性倍数2.5~4.1倍)。室内饲养22代,用噻嗪酮对1996年采自安徽\[安庆(AQNS)\]的褐飞虱间断筛选13代,它的LC50下降了30%,筛选前后抗性水平没有明显差异;随后连续筛选15代,抗性倍数达1157.7倍。上述结果表明,褐飞虱对噻嗪酮已产生低到中等水平抗性,如果连续单一使用噻嗪酮,褐飞虱将具有产生高水平抗性的风险。此外,还对褐飞虱的抗性治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褐飞虱的再迁飞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褐飞虱经过一次远迁降落、取食不同食料后的再迁飞能力。根据吊飞试验测得的飞行能力可将褐飞虱种群分为居留型(小于20 min)、迁飞型(20 min以上)、强迁飞型(160 min以上)和再迁飞型(二次吊飞飞行20 min以上)。不同营养条件对褐飞虱的飞行能力和迁飞型的分化有显著影响,早期营养条件好(取食穗期感性水稻品种)的迁飞型比率较低,但迁飞型个体的飞行能力和再迁飞能力均较强。未交配能显著提高再迁飞型比率。自然种群中褐飞虱再迁飞型比率仅占0.84%,吊飞一次后的迁飞型个体再次吊飞时的再迁飞型比率为4.9%,且强迁飞型个体具有较强的再迁飞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共生菌Arsenophonus、水稻和温度对褐飞虱黄绿绿僵菌发病率的影响,揭示影响褐飞虱黄绿绿僵菌发病的重要因子。【方法】通过共生菌Arsenophonus(感染和未感染)与水稻品种(TN1、IR56和Mudgo)以及Arsenophonus与温度(21℃、23℃、25℃、27℃、29℃和31℃)两个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观察喷黄绿绿僵菌孢子悬浮液后不同时间褐飞虱黄绿绿僵菌的发病率。【结果】喷黄绿绿僵菌孢子悬浮液后,不同水稻品种上褐飞虱发病率均以含Arsenophonus的试虫较低,而不同温度下的褐飞虱发病率则仅喷菌处理后第3 d和5 d时在25℃、27℃和29℃时含Arsenophonus的试虫发病率显著较低,其他温度下无显著差异。双因素方差结果表明,Arsenophonus与水稻品种双因素试验中均以含Arsenophonus褐飞虱黄绿绿僵菌的发病率显著较低,而Arsenophonus与温度双因素试验中仅在喷菌处理后第3 d、5 d以含Arsenophonus褐飞虱黄绿绿僵菌的发病率显著较低。温度显著影响褐飞虱的发病率,23℃~29℃条件下褐飞虱的发病率较高,LT50较短,为黄绿绿僵菌侵染褐飞虱的适温范围。其中,27℃时发病率最高,LT50最短,最为适宜;31℃和21℃条件下褐飞虱发病率较低,LT50较长,不利于黄绿绿僵菌对褐飞虱的侵染。温度还影响含Arsenophonus与不含Arsenophonus试虫LT50的相对大小。其中,含Arsenophonus试虫LT50在27℃、29℃时相对较长,在其他温度下则相同甚至较短。【结论】共生菌Arsenophonus显著抑制黄绿绿僵菌对褐飞虱的致病力,且该作用受到温度的显著影响;温度亦显著影响褐飞虱的黄绿绿僵菌发病率,而水稻品种以及Arsenophonus和水稻品种间、Arsenophonus和环境温度间的交互作用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主要稻区褐飞虱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了明确目前褐飞虱对常用药剂的抗性现状,以便制定防治褐飞虱的科学用药策略,于2010-2011年间,在室内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我国主要稻区19个褐飞虱种群对五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结果表明,2010年全部监测种群对噻嗪酮均处于中等水平抗性(RR为11.3~23.4倍),2011年除广西桂林、江西上高2个褐飞虱种群为中等水平抗性(15.3~19.7倍)外,其他80%监测种群均已达高水平抗性(40.7~119.7倍),抗性明显上升;两年19个褐飞虱监测种群对吡虫啉均为高到极高水平抗性(82.3~1935.8倍),与2006-2009年相比,吡虫啉抗性有再次升高趋势;2010年褐飞虱对噻虫嗪的抗性为低到中等水平抗性(6.1~14.4倍),2011年除广西桂林种群为低水平抗性外,其他8个种群均为中到高水平抗性(12.8~62.3倍),较前一年明显上升;两年18个监测种群对毒死蜱均处于敏感到低水平抗性阶段;对吡蚜酮的抗性2010年7个监测种群为敏感-低水平抗性(1.9~5.1倍),2011年全部褐飞虱监测种群均已达中等水平抗性(15.7~25.4倍),暗示随着吡蚜酮的大量广泛使用,褐飞虱对其抗性较高,需要引起生产上的密切关注。为科学治理水稻褐飞虱,应严格执行无交互抗性的杀虫剂间的合理轮用或混用。  相似文献   

16.
Methamidophos resistance of brown planthopper(BPH), Nilaparvata lugens was selected in laboratory for 19 generations (F1 to F19). The resistance development in BPH was approximatively shaped as the letter “S“ : resistance change was small before the fifth generation and after the fifteenth generation, and the changing pattern was sharp between the fifth and the fifteenth generation. Esterase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sistance development, because the esterase activity and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with high activities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resistance development. The esterase activities of insecticide-sensitive population S, field population F0, its selective generations Fs, F10 and F15 we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sistance ratios of these generations, and the coefficient was 0.9899. Mixed-function oxidases and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also might play some roles in the resistance development, but the big change in the activities of the two detoxifying enzymes both took place before the tenth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7.
褐飞虱对氟虫腈和新烟碱类药剂的抗性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于2006-2008年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我国主要水稻种植区大田褐飞虱种群对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新烟碱类及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噻嗪酮)的抗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8年褐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水平随其迁飞途径而出现急剧上升态势,其中,从我国南方稻区迁入长江中下游流域等6省10地种群和回迁至广东韶山、深圳两种群对氟虫腈抗性分别上升至中等水平抗性(15.0~32.5倍)和高水平抗性(66.9~73.7倍),明显高于2006年5省6地(2.6~5.8倍)和2007年9省11地(3.2~8.4倍)大田褐飞虱种群的抗性水平。上述结果预示2009年、2010年两年在全国稻区可能暴发褐飞虱对氟虫腈更高水平的抗性。自从2005年10-11月褐飞虱对新烟碱类的吡虫啉产生极高水平抗性(277~811倍)以来,近3年来抗性虽有一定程度下降,但仍处于高水平-极高水平抗性阶段,其中,2008年我国8省13地褐飞虱种群的抗性仍高达210.1~381.7倍。褐飞虱对其他的新烟碱类药剂噻虫嗪、烯啶虫胺和呋虫胺的抗性水平分别为2.0~15.8、0.7~4.8和0.6~2.8倍。褐飞虱对噻嗪酮为敏感到中等水平抗性(3.0~11.9倍)。近几年来大量、广泛使用氟虫腈防治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两类迁飞性害虫是褐飞虱对其暴发抗性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及时制定全国范围防治两类迁飞性害虫的交替轮换用药抗性治理对策方案,才能延缓褐飞虱抗性的再次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