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福建林业科技》2015,(4):125-127
为估算杉木人工林胸高处去皮直径及树皮厚度等指标,利用将乐县39株杉木解析木数据,对带皮胸径与去皮胸径之间相关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去皮胸径(Dib)与带皮胸径(Dob)的关系方程为Dib=0.9369Dob,从而间接推导出树皮厚度(Bt)方程Bt=0.0631D;杉木树皮直径调整因子K=1.067。这些数据的获得将为植被模拟系统的推广及相关模型的优化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陕西的油松林分或单株木用正形数f_(0.15h)与胸高形数、实验形数相比,其带、去皮值相对差异最小。应用关系式f_(0.15h)(带皮)≈f_(0.15h)(去皮),得到新的树皮率计算公式,并可根据带皮材积导算出去皮材积和树皮材积。当树高小于10m时,直接测定0.15h处带、去皮直径;当树高大于10m时,根据带、去皮胸径导算0.15h处带、去皮直径。  相似文献   

3.
以材积生长量为主要指标,对27年生杂种落叶松进行优良家系初步选择,并初步探讨了树高、胸径、中央直径及其相互作用对材积生长量的影响,进而找出影响材积生长的主要因子。研究表明,中央直径是影响材积的主要性状,性状对材积的影响依次为中央直径〉胸径〉树高。胸径与中央直径的相关较紧密,而胸径与树高、中央直径与树高的相关不同家系表现各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福建三明地区三个市(县)的病害损失量调查,获得杉木炭疽病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fdes对杉木幼树(4-9年生)生长影响的初步量化指标。各感病级别对杉木胸径和树高的影响基本上呈等差递增,感病程度每增加一级,单株胸径和树高平均减少0.95cm和0.53cm,可见,该病对杉木单株的胸径生长和高生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本程序功能:解算标准木带皮材积(V_1)、去皮材积(V_2)、带皮材积胸高形数(F_(1·3))、材积平均生长量(VX)、树皮材积(V_3)、树皮率(BI%)、形率(Q_2)、近N年胸高直径生长率(PD%)、胸高直径园柱体积(V_4)。公式: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计算材积。  相似文献   

6.
杉木炭疽病对杉木幼树生长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三明地区三个市(县)的病害损失量调查,获得杉木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杉木幼树(4-9年生)生长影响的初步量化指标。各感病级别对杉木胸径和树高的影响基本上呈等差递增,感病程度每增加一级,单株胸径和树高平均减少0.95cm和0.53cm。可见,该病对杉木单株的胸径生长和高生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不同施肥量对杉木人工林幼林生长的影响,开展了不同施肥量对杉木人工林幼林的胸径、树高、材积与生物量等生长指标的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施肥量对杉木人工林幼林的胸径、树高、材积与生物量等生长指标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②各生长指标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每株施肥量为250g的胸径、树高、材积与生物量分别为8.33cm、6.23m、0.0189m3与33.5197kg,分别是对照组(每株施肥量为0g)的1.38、1.57、2.82与1.22倍;③施肥能有效地促进杉木人工林的生长,且施肥量越大越好。因此,综合考虑,杉木实生苗造林后,可用开明穴施肥的方式,每株施放250g复合肥的施肥方式进行经营管理,可获得相对比较好的生长效益。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用的4个模型作为备选模型,使用黄柏山林场4个树种共1004组解析木和标准木数据,以带皮胸径为因变量,去皮胸径为自变量来构建模型。对4个树种不同带皮胸径(DOB)与去皮胸径(DIB)关系模型进行比较选优。使用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P和平均相对误差PMB来衡量模型的优劣,选择R2大,MB、PMB小的模型作为最优模型。4个树种的带皮胸径与去皮胸径关系模型分别为:黄山松(DOB=0.14659+1.05312DIB)、马尾松(DOB=0.46068+1.04405DIB)、杉木(DOB=0.32534+1.03117DIB)、麻栎(DOB=1.25598DIB0.95039),平均绝对误差介于0.2424~0.3002 cm,相对平均误差介于1.14~2.18。构建的4个树种的最优带皮胸径与去皮胸径关系模型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01),可以用于黄柏山林场林木生长模型构建。  相似文献   

9.
桉树焦枯病对桉树生长量的损失估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照桉树焦枯病不同发病等级调查桉树各因子生长量,分析不同病级对桉树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病等级达到Ⅳ级时对胸径、Ⅲ级时对树高、Ⅱ级时对材积的生长已经造成极显著影响。根据不同发病等级与损失率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损失率估测模型,该模型估测结果与调查实测数据相对误差1.32%(精度为98.68%)。以此模型估算福建省桉树人工林焦枯病危害,材积年损失率23.53%,年经济损失0.518亿元。  相似文献   

10.
2018年10月对营造在福建省邵武市二都国有林场的杉木第3代种子园家系子代幼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测定。通过分析其生长性状指标,筛选速生型优良杉木家系。结果表明:5年生杉木树高、胸径和材积3个生长性状指标家系间差异极显著,且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力和中等的变异程度。以材积生长性状为依据,采用比较选择法优选出8个幼龄期生长表现良好的杉木家系,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值比对照分别提高19. 01%、22. 36%和75. 57%。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杉木树干曲线方程,利用胸径和树高估计树干任何部位的带皮、去皮直径,从而估测出材材种、出材量。经检验,标准地出材量的估测精度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在管涔林区经营采伐标地内的伐倒木,按2cm 区分段实测各部分带皮去皮直径和稍端长度,计算带皮和去皮材积,按2cm 一个径阶进行归类,用Ⅴ=aD~bH~c分别对云杉和落叶松进行回归,求各径阶对应树高的材积,进而编制成管涔林区云杉落叶松二元材积表。通过对相关系数,单株材积检验,认为该表可在管涔林区使用。  相似文献   

13.
21年生杉木无性系生长与遗传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来源于湖南省的38个杉木无性系在广西柳州市21年生试验林各生长性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中林龄杉木无性系间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及树冠指标生长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冠长及冠幅等性状重复力为58.65%87.19%,均达50%以上,表现为中等以上重复力,说明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及树冠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无性系生长性状胸径、树高及材积与树冠性状冠长、冠幅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从38个供试杉木无性系中筛选出88号、68号、300号等3个优良杉木无性系,单株材积分别达0.494 8、0.438 9、0.412 9 m3,较优良种源、改良代种子园种子及优良家系组成的5个实生对照平均值分别高出43.59%、27.37%和19.82%。  相似文献   

14.
在苍梧县共青林场等集体林场的伐区,随机量测样木548株,年龄为20~21年,直径分布6~26cm,树高6~16m,按2m区分段,量测各段中央处的带皮直径、去皮直径,并现场造材,记录不同材种的出材率。并选择模型7为最适宜削度方程,方程11为最适宜材积方程,确定了不同材种不同材长的出材率,编制了苍梧县杉木出材率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湖北省高密度杉木人工林生长规律,对鄂东南地区高密度杉木人工林进行标准地调查,获取61块样地数据和183株解析木数据,建立了杉木单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模型,根据拟合优度及残差指标,高密度杉木单木胸径和树高生长的最优模型选择理查德模型,单木材积最优模型选择考尔夫模型,所选模型检验精度均较高,达到拟合效果;通过绘制杉...  相似文献   

16.
广西宁明县国营派阳山林场,现有马尾松林18万亩,占该场有林面积27万亩的66.7%其中有4000多亩于1958年造林,林木生长迅速,产量高,林龄22.5年,每亩蓄积量达35.8169—47.0896立方米,年平均生长材积为1.5919—2.0929立方米。优势木解析木胸径33.0厘米(带皮),树高24.05米,单株材积为0.9904立方米(带皮)、0.9150立方米(去皮),为了了解林分生长情况,我们于1980年7月进行了调查,现将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中试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2年连续3次定位观测分析,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中试结果初步表明,采取不同的间伐强度,实施密度管理,对杉木的胸径生长影响达到极显著差异,对单株材积,单位面积立木蓄积,枝下高的生长影响均为差异显著,对树高,冠幅生长影响不显著,放肥对杉木林分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立本蓄积,枝下高,冠幅的生长影响均差异不显著,总体施肥比不施肥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利用广东高要和广西扶绥两地14个2~10年生桉树林分样地共287株样木,研究短轮伐期桉树人工林个体林木特征指标,并比较现有广西良种桉二元带皮和去皮材积公式估算个体林木材积的准确性,分析不同年龄、林分和径阶林木的出材率。结果表明:带皮和去皮林木的胸高形数为0.504±0.004 2和0.529±0.004 4、实验形数为0.410±0.002 4和0.427±0.002 7、形率为0.657±0.003 4和0.690±0.003 6、高径比为1.22±0.017和1.43±0.019。用广西良种桉二元带皮和去皮材积公式估算单株林木带皮和去皮材积与实际材积高度相关(r>0.99),但估算值普遍偏低,平均分别小3.7%和21.0%;尤以用带皮材积公式估算去皮材积比用去皮材积公式估计要准确,平均只小2.3%。如以6年生以上样地和尾径4 cm以上的去皮林木为实际出材,5个相关样地林分平均出材率为(73.3±4.31)%,最小为54.6%,最大为81.5%。  相似文献   

19.
杉梢小卷叶蛾(Polychrosis cuningh Amiacola)是低山丘陵地区杉木幼林的主要害虫,一年发生3~5代,以幼虫蛀入杉木嫩梢顶部或顶芽危害,造成枯梢或多头,严重地影响到林木生长和木材品质。据调查3~5年生杉木主梢受害后,一般萌生出1~6个主梢,其中形成2~3个主梢的占60~80%,生长畸形,难以成材,年高生长减少21.3~23.3%,材积生长量损失22%。在  相似文献   

20.
蜀柏毒蛾危害对柏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局柏毒蛾危害木胸径及材积生长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越冬代、sl代幼虫严重危害对柏木胸径及材积生长的形响将持续两年,越冬代幼虫危害程度中等显著影响当年柏木的径及材积生长,第1代危害程度中等及两代危害程度轻对柏木生长无显著影响;危害q度重的越冬代、第1代幼虫造成柏木材积损失率差异极显著,村积损失率分别为46.45%、30.5%,越冬代幼虫危害Rk中等对柏木材积损失车为17.56%。该分析结果为蜀柏毒蛾危害损失的预测及防治指标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