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作物病虫害调查存在时效性差、代表性不强、人为影响因素多等方面的短板,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测,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基于3S(RS、GIS、GPS)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中的研究和应用逐步深入。本文对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国内外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促进遥感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为今后农作物病虫害预测监测方法的研究提供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不断推行,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农民居民的生活水平与日俱增,2012年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幅为9.9%,高于城市居民的8.8%,这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当前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来源还是农作物的收入,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也是农民与农村科技工作者一直奋斗的工作,经过不断的探索钻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科技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为了更有效的防治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开发正在进行中。本文将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开发进行分析,以不断提升防治农作物灾害的水平,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尽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3.
苏利  曹辉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4):66-66,72
运用SQLSERVER2000开发工具,JAVA语言,以郑州市农科所农作物研究室数据信息为基础,收集整理郑州市近年来农作物有关病虫害资料,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查询、应用和管理的自动化,为农作物育种和栽培提供科学数据和便捷服务。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保证农作物的生产,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有效防治病虫害成为当前严峻考验。文章针对这一问题,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防治方法结合进行讨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监测质量,该文对信息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中的应用进行讨论与分析。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在病虫害智能监测中的应用措施,提出利用3S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支持向量机技术进行病虫害监测,并给出了信息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中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新农村建设中一项重要任务,它彻底的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大问题,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促进了农民增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农村病虫害防治中采取的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对策及建议,旨在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给农作物的产量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给农民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总结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方法,以保证农作物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生产的农产品一定要符合优质、绿色标准,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各地政府和企业先后创造条件,积极申报绿色产品生产基地.绿色农产品基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1)所处的自然环境无污染源;(2)种子苗术来源未受过污染;(3)生产过程中未施用过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及某些化肥.  相似文献   

9.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一大因素。长期以来,由于观念滞后、生产技术与防治水平低下的原因,导致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着很多问题,收效甚微。基于此,以坡妹镇为例,着重探讨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平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农业耕种和生产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加上各个地区农业生产实际有着很大的区别,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并不十分理想。基于此,本文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的农业生产中,病虫害不能正确诊断和有效控制是农民遇到的棘手问题之一,迫切需要一种快速、准确的病虫害远程诊断方法。介绍了作物病虫害自我诊断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构架以及前台和后台实现的功能,旨为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开辟网络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光谱的作物病虫害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粮食生产每年都因病虫害造成巨大损失,而靠田间人工测定、识别病虫害既费时费力又有滞后性,容易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基于光谱的作物病虫害监测则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无损监测方法,可为应对作物生产的分散性、地域性、时空变异性等提供有力支撑。概述了基于光谱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原理,并从光谱成像与非成像两方面详细综述了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一些应用于病虫害监测的植被指数,对目前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提出了今后发展与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设计并建立了基于B/S模式的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系统具备病虫害信息的查询、浏览等功能,并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全面的信息服务。结果显示,该系统不但能够快速、准确、全面地更新有害生物的防治信息,而且有利于植保工作者工作手段的改善,共享植保信息资源,协同攻关,并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在阐述高光谱遥感监测农作物病虫害原理的基础上,从光谱植被指数和导数光谱的角度入手,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高光谱遥感监测农作物病虫害的研究进展,体现了高光谱遥感在植保领域中广阔的应用前景。最后,还提出了研究中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病虫害已成为阻碍当前农业生产追求优质高产的目标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何正确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摆在植保工作者面前的一道不可避免的问题。该文结合西安地区实际情况,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农业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茶园病虫害智能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各种优质茶叶(有机茶、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生产中对农药及化肥使用的要求,设计了面向茶园环境的病虫害智能监测系统,旨在通过视频监视茶园的病虫害发生,通过传感器监测影响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因子,以实现茶园病虫害的针对性防治,避免农药过量使用,保护茶园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采用B/S结构,设计并实现一个农作物病虫害诊断查询系统开发平台,可实现任意种农作物和任意多种数量农作物的病虫害信息添加。并可生成农作物病虫害诊断防治专家系统。系统可实现文字、图片、视频文件等多种媒体方式的人机交互。可通过Web网站运行,也可单机运行。可以实现系统的扩充,以达到逐渐丰富的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8.
基于案例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CBR)技术被认为是当今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设计的一种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方法。阐述了CBR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CBR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预测中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应用前景和存在问题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一种大面积种植葡萄的远程即时监控系统。研究颜色识别应用到葡萄种植业中,以便尽早地发现病虫害,减少经济损失。设计利用颜色传感器,使用ATmega16单片机、LED光源作为系统和Zigbee无线通讯模式,连接计算机输出,对测量结果进行实时报警、评价处理。颜色传感器与ATmega16单片机搭建颜色识别系统平台,信号误码率低、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可以识别葡萄果实和叶片上的颜色标记和虫斑痕迹。  相似文献   

20.
余清  张如阳  汤首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799-802,809
[目的]掌握普洱市烤烟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和危害特点。[方法]于2006~2008年对普洱市烟区主要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观测和大面积普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结果]烟草花叶病(TMV和CMV)在烟苗移栽10 d后便开始发病危害烟株,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危害高峰期;黑胫病在整个大田生育期均有危害,6月底达到危害高峰;青枯病属于区域性病害,5月上旬便开始危害并持续至7月底;赤星病从6月中旬开始零星发生,烟叶进入成熟采烤阶段后发病速度加快,8月中下旬进入发病稳定期;烟蚜发生危害主要集中在5月30日至7月10日,且有2个危害高峰;5月中下旬是烟青虫的始发期,7月上旬达到为害高峰。[结论]普洱市烟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危害时期以及危害程度各不相同,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