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芥菜病毒病是芥菜类作物栽培的一种历史性流行病害,被广大菜农称为是芥菜植物的"癌症"。本文介绍了芥菜病毒病流行的总趋势、主要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在大面积生产上要采取选用耐病品种、适时播种、培育壮苗、早期彻底治蚜等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菜农商品经济意识的提高,人们正在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大白菜栽培已不局限于晚熟栽培,夏结球白菜早熟栽培面积正不断扩大。但由于夏结球白菜的生长期间常常遇到高温干旱或雷暴雨,极易感染软腐病、病毒病、烧心病等,且虫害严重,早熟高产的难度较大。我们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几点栽培要点,现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结球大白菜发生先期抽苔原因及防治结球大白菜属十字花科,半耐寒性蔬菜。是我国北方人民主要的冬贮菜之一。与其它蔬菜相比,结球大白菜具有管理简单、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菜农广泛种植。部分菜农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争取提早上市,竟任意改变播种期,提早播...  相似文献   

4.
卷心芥菜是我地菜农从大叶芥菜自然杂交后代中发现的一个品种,栽培面积已达4000余亩。卷心芥菜系十字花科,叶用芥菜(Brassica Juncea  相似文献   

5.
冬种苞芥菜是龙门县冬种特色作物,由于当地农民盲目施肥,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且环境受到影响。为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文章从品种选择、地块选择、播种育苗、大田管理等方面介绍冬种苞心芥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结球芥菜(B.juncea var.capitata Li.)又名包心芥菜,是潮汕地区的名牌蔬菜品种之一.近年来,华南地区利用晚稻迹地种植结球芥菜发展迅速,面积不断扩大,汕头市2002年的种植面积超过6 000hm2,产量20万t.结球芥菜叶球肥大、中肋肥厚,产品主要供腌制加工,有咸菜、酸菜、贡菜、橄榄菜等,鲜菜还可炒食、煲汤,以其质地嫩、脆,口味清香而负盛名,为广大城乡居民所喜爱.现将晚稻迹地结球芥菜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结球芥菜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球芥菜质地脆嫩,味鲜,营养丰富,且其叶厚而细嫩、纤维少,多供腌渍加工之用。生产中,应选择适宜本地的结球芥菜品种和高效栽培模式,适时育苗、定植和采收,以获高产。  相似文献   

8.
大棚辣椒病害防治应从苗期抓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是安福县冬种的大宗蔬菜品种之一,近年来,在冬种或早春保护地及露地栽培辣椒中死苗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菜农种植辣椒的经济效益。经调查发现,辣椒死苗一般是由枯萎病、疫病、菌核病,青枯病等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连城县冬种芥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冬闲田种植芥菜是北团镇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可增加农民收入。本文介绍了冬种芥菜的形态特征、播种育苗、整地移栽、田间管理、综合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为冬季蔬菜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沈彦 《广西园艺》2007,18(4):42-43
包心芥菜又名大芥菜、水咸菜,在灵川县近几年种植发展较快,因其投资少,见效快,栽培管理简单,且产量高,效益好,深受广大菜农喜爱。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番茄病毒病要防止“人媒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病是番茄生长过程中严重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长期的观察研究和技术推广过程中,我们发现生产上番茄病毒病的首要传播媒介,并非蚜虫,而是从事田间管理的菜农,主要传播方式可称为“人媒传播”,即菜农手工作业时的接触传染。  相似文献   

12.
白茎千筋京水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饶璐璐 《蔬菜》1997,(2):12-12
白茎千筋京水菜100081北京蔬菜研究中心饶璐璐白茎千筋京水菜是我们近年来从日本国引进的一种外型新颖、含矿物质营养丰富、高钾低钠盐的蔬菜新品种。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一至二年生作物,外观介于不结球白菜与花叶芥菜之间,风味类似于不结球小白菜,具有十字花科芸薹...  相似文献   

13.
结球芥菜软腐病与大白菜软腐病病原菌皆为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Jones)Bergey et.al.],是一种细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14.
芥菜( Brassica juncea Coss.)在温州地区常年种植面积近 6 667hm2,是春节市场的上要蔬菜品种之一,且可制成咸菜供常年食用。近年来芥菜(尤其是早芥菜)受病毒病危害,造成产量、质量严重下降(经浙江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盛方镜等鉴定,芜菁花叶病毒-TuMV占 96%,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占4%),成为生产上一个突出的问题。芥菜病毒病主要由蚜虫传染,尤其是有翅蚜,防治该病的关键是苗期及生长前期治好蚜虫。而传统的化学治蚜防病方法效果较差,于是笔者对尼龙网纱隔蚜育苗防治芥菜病毒病进行了研究,通过 1989~ 1992年 3个年度…  相似文献   

15.
神、府低处晋、陕、蒙接壤地,位于陕西的最北端,属寒冷干旱地区,冬季寒冷,夏季高温干旱,秋季早霜较早,适宜结球大白菜生长的时间很短。采用直播方法前期高温干旱,易造成苗期病毒病危害,后期降温快,形成结球不实,丰产、稳产得不到保证,而且时常出现绝收的年份,生产中长期以来以散叶白菜生产为主,人们食用习惯仍是酸菜吃半年。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展了秋季结球大白菜栽培技术试验研究,通过采用育苗移栽方法既解决了前期高温危害,又保证后期结球紧实。经2000—2004年示范推广,连续5年获得高产、稳产。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同类地区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菜蛾的识别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尤以甘蓝、花椰菜、芥菜、萝卜、小白菜、白菜受害最为严重。以幼虫为害叶片,取食叶肉,形成透明斑块,菜农俗称“开天窗”;高龄幼虫食叶呈孔洞和缺刻,造成千疮百孔从而降低叶菜类的食用价值(图1);使得包心结球类蔬菜品质下降甚至完全不能包心(图2),不可食用,且影响采种株的生长和种子产量。近年来小菜蛾的发生量和为害程度有所上升,菜农普遍深感难以防治。其实如果掌握了小菜蛾的发生特殊性和为害特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防治对策。1识别特点小菜蛾各发育阶段形态见图3。成虫为…  相似文献   

17.
为了将桂林灵川县包心芥菜这一当地名优品种做大做强,同时改善传统栽培春四季豆收获后只种1茬芥菜、9月下旬以后大田闲置的低效模式,当地菜农总结出利用半年时间,合理安排茬口,单独苗床育苗,连续收获3茬包心芥菜的高效栽培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光热资源利用率,又增加了菜农收入,并结合选择良种、遮阳防雨、培育壮苗、土壤消毒、精细整地、适时移栽、科学追肥、绿色植保、采后加工等技术措施,取得了包心芥菜的优质高产以及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常温、低温和变温处理的方法对5个芥菜变种开展了种子休眠敏感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各芥菜变种材料开花期和采收期一致的情况下,以芥菜完成后熟(2017年采收)的种子为对照(CK),常温下进行种子发芽率测试,结球芥菜、茎瘤芥菜和大头菜无休眠现象,大叶芥菜17W170与分蘖芥菜17W306与各自对照间有显著差异;具休眠现象的芥菜种子,低温3 d处理及干燥种子变温处理可明显提高芥菜类种子发芽率。因此,芥菜类蔬菜不同变种存在不同程度的休眠,而低温和变温处理是打破芥菜类蔬菜种子休眠的实际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生态农业的普及发展,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充分利用当地冬季温、光、水资源优势,应用“猪-沼-菜-稻-稻”模式,大面积发展冬种大肉包心芥菜。通过规范化的栽培管理,一般每667m2大肉包心芥菜产量2500-3500kg,经腌制加工成酸菜后,畅销广东、海南、福建等地,产值3000-4200  相似文献   

20.
外源激素对结球芥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结球芥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外源激素赤霉素(GA3)、萘乙酸(NAA)、6-苄氨基嘌呤(6-BA)和脱落酸(ABA)对芥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除6-BA外,NAA、GA3和ABA均对芥菜种子的萌发产生影响。在50 mg/L浓度以上时,NAA可抑制芥菜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GA3能提高芥菜种子的萌发特性,最佳处理浓度为50 mg/L;ABA能有效抑制芥菜种子的萌发,最佳有效抑制浓度均为15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