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中国生猪生产50多年发展情况和粮食生产情况进行比较,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前生猪生产的波动曲线和粮食生产的波动曲线极其相似,说明生猪生产与粮食产量有极大的正相关性;20世纪80年代以后,生猪生产的波动曲线和粮食生产的波动曲线发生偏差,具体是生猪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说明前期粮食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后期粮食是基础,其它原因如政府职能的转变、科技进步的贡献、市场机制的引入等对生猪生产的影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在抓住饲料粮生产的同时,要做好其它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
经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区域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增产区域呈北移西进趋势,华南江南地区20世纪80年代曾是我国粮食增产的重要区域,黄淮华北地区80年代和90年代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最大;东北地区近10年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豆产业现状及其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现状1.1大豆生产状况1.1.1种植面积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大豆生产的黄金时期,1957年种植面积达到1270万hm2的高峰。但随着50年代末期的粮食短缺压力,中国日益追求粮食的产量目标,大豆作为产量较低的粮食作物不断被谷物类高产粮食作物替代,其种植面积不断下滑,一直至70年代末期。随着80年代初期给予农户生产自主权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大豆种植面积在800万hm2(1.2亿亩)左右的水平波动。进入21世纪后,大豆种植面积开始回升,种植面积保持在920万hm2左右。其中2003年最低,为872万hm2,其余四年都在920万hm2以上,2004年最高,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粮食生产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入手,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提出粮食生产波动周期的划分,各周期粮食生产波动情况及其特点,认为播种面积增减是粮食生产波动之基、生产成本升降是粮食生产波动之本、市场价格涨落是粮食生产波动之源、对农业予少取多是粮食生产波动之根,并由此得出抑制粮食生产周期的思路:提高抑制粮食生产周期的认识、千方百计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护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财政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和完善粮食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波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粮食生产波动性测定方法对黑龙江省80年代后期与90年代前期的粮食波动性进行了测定,并向全国水平进行了对比,指出了黑龙江粮食生产波动性趋缓,但仍高于全国水平。在分析了黑龙江省主要粮食品种产 量波动性的基础上,探讨了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波动的形成机理,提出了弱化该地区粮食生产波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黑龙江》及有关资料,探讨了20世纪20年代黑龙江地区农业生产、粮食消费和贸易的情况。认为黑龙江地区人均耕地多,产量低,但人均粮食多。粮食主要消费为居民食用、畜牧饲用和加工,并有大量粮食可以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7.
计算了20世纪90年代湖北省粮食波动系数,分析了湖北省粮食产量波动情况,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研究了湖北省粮食生产与水灾害的定量关联关系。结果表明,影响湖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水灾害因子是有效灌溉面积和种植结构,其与粮食产量的关联度平均分别为0.91和0.85,在选取因子中居前两位,说明水灾害对湖北省粮食产量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8.
针对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总量的变化与特征,运用波动指数法测算其波动规律,并将黑龙江省80年代以来的波动状况划分为4个周期,进一步从单产和播种面积以及两者交互作用来分析不同周期粮食总量变动的最直接影响因素,并结合不同时期宏观经济政策评价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9.
一、生猪产业发展状况 (一)发展阶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生猪生产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这个阶段是生猪生产的恢复时期,特点是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生猪生产只是家庭副业,  相似文献   

10.
以 1 953~ 1 997年粮食生产统计数据为依据 ,在分离陕西省粮食生产波动的基础上 ,总结了粮食生产波动规律和时序分布特征 ,分析了粮食生产波动的成因机制 ,并对迈向 2 1世纪陕西省粮食生产形势作了相应的预期。  相似文献   

11.
有机番茄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产基地的选择、合理轮作、品种选择与育苗定植、施肥与定植及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有机番茄的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2.
李伟  王文庆  朱显灵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669-5670,5688
分析了精益生产在烟叶生产与管理中的应用,即实施烟叶精益生产不仅会受到自然和生产条件的影响,而且会受到社会基础和管理制度的制约。指出推行烟叶精益生产必须根据现有自然生产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现状,紧密结合现行技术工程,着力改变烟草从业人员和广大烟农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饮料生产过程中泡沫的产生及其对产品生产及品质的影响,从饮料调配、UHT杀菌及灌装等环节分析产生大量泡沫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能够减少泡沫生成量、及时消除已产生泡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头孢霉(Cephalosporium sp.)发酵生产α—亚麻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 8种因子对头孢霉 (Cephalosporiumsp .)发酵产α 亚麻酸产量及其占总脂肪酸百分含量的影响。有利于获得α 亚麻酸高产的条件包括 :培养基中碳源为蔗糖 30g/L ,氮源为 (NH4 ) 2 SO4 3g/L ,起始pH为 6 0 ,5 0 0ml三角瓶装 10 0ml培养基 ,接种 2 0 % (v/v)的菌种 ,2 0℃培养 10d。在此条件下 ,α 亚麻酸产量达 87 6 6mg/L ,占总脂肪酸百分含量为 2 3 85 % ,干菌丝产量达到 7 82g/L ,油含量占菌丝干重的 8 0 8%。  相似文献   

16.
李碧菲 《北京农业》2011,(12):64-65
利用天然发酵的酱醅中分离出产香酵母,根据对这株酵母的生理生化的分析并对添加方法和原料配比的探讨应用到酱油生产中,能较好的改善其酱香和酯香,是较理想的1株菌株。  相似文献   

17.
为了稳定和提高天然橡胶产量,保证中国战略物资的安全,分析了年均开割面积、年末从业人员数、化肥施用量、硫磺粉施用量、乙烯利施用量、天然橡胶固定资产投资额、全年开割天数等影响天然橡胶生产的主要因素。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构建了天然橡胶的生产函数模型,用该模型比较了近15年来各因素对天然橡胶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年均开割面积和全年开割天数是天然橡胶增产最主要的贡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精益生产在烟叶生产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为促进烟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破解行业"三大课题",国家烟草专卖局印发《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推进企业精益管理的意见》,指出实现烟叶生产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升烟叶质量水平,就要探索推行烟叶精益生产。该文阐明了烟叶精益生产的概念和内涵;论述了加强烟叶精益生产的重要意义和内容;分析了烟叶精益生产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实现烟叶生产精益生产的措施,以期对推进烟叶精益生产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9.
广西贺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实行早春杂交甜玉米、晚造杂交丝瓜制种及冬种包心芥菜的栽培模式,1hm2每年可产甜玉米杂交种1500 kg、丝瓜杂交种600 kg、包心芥菜97500 kg,三熟产值合计达138000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成效.  相似文献   

20.
黄静  许振建  杜晓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8):1709-1713
在茶叶基地生产中,良好的生产组织是提高茶叶质量安全的基础,同时也是增加农民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我国茶叶基地生产目前大致为农户自主经营和合作社经营。农户自主经营大多生产技术不高,管理操作各异;合作社经营,也普遍出现整体综合能力不强,管理机制欠完善,资源整合不恰当等弊端。使得茶叶基地生产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在新型的茶叶基地生产管理运营当中,通过政府政策引导,组建病虫害"防控中心",引入HACCP管理方法,把对病虫害的防治作为核心管理,通过对人力、物资、资金和技术合理整合,有效地弥补了现行组织模式中普遍存在的不足。要实现这一模式的良好运营和发展,必须强调人员素质的培养、管理制度的加强和政府政策的支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