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俞琦英 《新农村》2005,(3):11-12
水晶糯1号经2001年浙江省特种玉米区试,鲜穗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688.3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1.3%。2002年区试鲜穗平均亩产689.1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4.9%;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4.3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7.8%。大田生产一般亩产700千克。该品种生育期(出苗至采摘)93.2天,与苏玉糯1号相仿。株高225.3厘米,穗位高93.6厘米,果穗长筒型,  相似文献   

2.
春玉米与春小麦吨粮田高产栽培技术适宜在无霜期为120_150天,大于或等于10℃活动积温2600--3400℃的冀北、辽宁、内蒙古等地种植。据承德市几年来试验示范实践平均亩产达1045.3千克,比单一种植玉米亩增产608.6千克,增产58.2%。  相似文献   

3.
云南梁河县位于滇西南高黎贡山西侧,为南亚热带多雨地区,年降雨量1075~1868毫米,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400毫升,雨量明显高于高黎贡山以东地区,年均气温1813℃,年日照时数2083~2524小时。这里雨季开始较早,年降雨量大,肥料流失严重,阴天多,光照相对偏少,作物单产偏低。多年来,全县杂交玉米亩产均在250千克左右。地膜覆盖杂交玉米栽培,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植株生长量大、  相似文献   

4.
一、夏大豆栽培的意义 1.种植效益高龙口市“小麦—玉米”一年两季的种植方式,亩产一般分别为450千克和550千克,亩产值1500元左右。改小麦收后直播夏大豆,大豆亩产300千克,亩产值近1000元,比夏玉米提高209元,肥料等节省100余元,下茬小麦增产10%以上,增值100元,合计亩增收400元左右。种植增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玉米平菇间作并采取大垄覆膜,是一项丰产高效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重要技术。我们的种植试验结果,玉米亩产530千克,平菇亩产8889千克。  相似文献   

6.
小麦、菠菜、西瓜、玉米、豆角、晚辣椒模式亩产小麦300千克,菠菜亩产500千克,西瓜亩产3200千克,玉米亩产400千克,豆角亩产800千克,晚辣椒亩产1000千克,亩产值达52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7.
隰县寨子乡中桑蛾村张红兵。种植作物为地膜覆盖马铃薯套种玉米,面积6亩,马铃薯平均亩产3600千克,总产量21600千克.亩产值2736元,总产值16416元。套种玉米亩产量680千克,总产量4080千克,总产值4488元。两项合计总产值20904元,纯收入18720元.亩纯收入3120元,成为当地立体种植亩创三千元的好典型。  相似文献   

8.
汾阳市位于吕梁山东麓、晋中盆地西沿,总耕地面积64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到80%以上。2002年,农作物总面积664287亩,其中粮食作物522505亩,总产94642吨,亩产181千克;200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35700亩,其中粮食作物498900亩,总产95040吨,亩产190千克;2004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25154亩,其中粮食作物565377亩,总产152287吨,亩产269千克。  相似文献   

9.
俞琦英 《新农村》2005,(5):10-10
浙秋豆2号在2000年和2001年浙江省秋大豆区试中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分别为114.9千克和138.8千克,比对照品种丽秋1号分别增产10.2%和31.8%,差异均达显著水平。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2.2千克,比对照增产36.3%。该品种全生育期95.7天。有限结荚习性,株高49.4厘米,主茎节间数13.3个.  相似文献   

10.
一、夏玉米营养特性 研究表明,夏玉米在生长过程巾每生产100千克子粒需吸收氮2.5~2.7千克、磷1.1-1.4千克、钾3.7~4.2千克,氮、磷、钾吸收比例为1:0.5:1.5。玉米不同生育期对养分吸收不同,夏玉米与春玉米相比对氮、磷、钾的吸收更集中,吸收峰值也早,一般夏玉米苗期吸收氦占9.7%、中期占78.4%、后期占11.9%;磷的吸收苗期占10.5%、中期占80.5%、后期占9.0%;钾的吸收在拔节后迅速增加,到开花期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2014,(9):56-56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柴守玺主持研发的玉米整秆覆盖技术,小麦亩产达到361.3千克,比无覆盖露地栽培增产97.5千克,增产率达37%。这项技术还有助于减少地膜使用,减少“白色污染”,降低成本,促进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2.
金沙江流经禄劝县110千米,河谷区气候干热,年均温度19.6-20。12月平均温度10.9-2.5,干季的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79.1毫米。非常适宜花椰菜繁种。本文通过280×136的繁种技术实践,探讨花椰菜繁种亩产60千克,亩产值15000元的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富锦市推广玉米110厘米垄上双行栽培技术万亩,各示范园区玉米110厘米大垄栽培的平均亩产为784.4千克,对照常规垄的亩产为665.4千克,较常规垄亩增产119千克。增产增收效果如此高,农民却不愿意使用,必有其因,本文结合富锦市两年推广该技术经验,深入剖析了玉米110厘米垄上双行栽培模式的利弊,并提出适当的改进建议。富锦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松  相似文献   

14.
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年积温在2580℃左右,降雨量在400~500毫米,属于黑龙江省干燥气候区.这种气候条件对桑树生长不太适宜.针对不利的气候条件,从2001年起在我县龙江一中进行桑蚕试生产,栽植桑树5亩,饲养桑蚕5张,通过潜心研究,采取一系列的科学技术措施,使得蚕茧平均单产45千克,高出我省平均单产10千克,产量提高了25.7%.亩产桑叶700千克以上,株高达2.4米以上,实现了亩饲一张蚕,仅产茧亩产值就达到900多元.比当地大田作物玉米亩产值增加87.5%.大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5.
内早101是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于2004年以自选系M0105为母本,以外引系承1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极早熟玉米杂交种,需要在≥10℃活动积温2100℃~2200℃的地区种植。该品种于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极早熟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608.8kg,比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26.9%;2008年继续参加极早熟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556.7kg,比对照大地1号增产13.9%: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550.9kg,比对照大地1号增产6.76%。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好、活秆成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12,(2)
最近,浙江省农业厅组织专家采用收割机全田实割法,对永康市石柱镇林文起农户种植的1.08亩甬优12超级稻进行测产验收,实收稻谷1233.05千克,经去杂、测水分,按标准水分折算,实际亩产高达936.9千克/亩,首次突破亩产900千克的超,  相似文献   

17.
凉城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地处阴山南麓.黄土高原东北边缘,辖8个乡(镇)1个办事处,132个行政村,耕地面积95万亩,年降水量427毫米,年蒸发量1938.2毫米,年平均气温5.3℃≥10℃有效积温2400℃,无霜期95.125天。主要作物为玉米、马铃薯、杂粮、杂豆等,全县玉米播种面积35万亩左右,马铃薯播种面积30万亩左右.两种作物占到农作物总播面积的68.4%。  相似文献   

18.
柯坪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57.9毫米,蒸发量2607.7毫米,年平均气温11.5℃,无霜期198—229天,灌溉主要依靠苏巴什河和红沙子河。2008年在启浪乡布拉克村示范推广滴灌棉花面积6.67公顷,平均667米^2产皮棉180千克。  相似文献   

19.
浙双6号经1999~2000和2000~2001两年度省区域试验,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各为135.5千克和141.8千克,比对照九二58系分别增产9.36%和23.2%;2002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23.53千克,比对照九二58系增产12.53%。省区试两年平均全生育期222.6天,比九二58系早l天。浙双6号株高158.9厘米,有效分枝位42.3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7.7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66.2个,每角20.9粒,千粒重4.3克,属长角果、大粒类型。据浙江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测定结果,芥酸含量0.3%,硫苷含量26.55微摩尔/克,含油量42.75%。  相似文献   

20.
据试验,用锌肥浸种的玉米平均亩产537千克,比对照亩增114千克;用锌肥作基肥的春玉米平均亩产480千克,比对照亩增57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