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大革命前,我场采用加杨作主要造林树种。由于造林前没有细致整地,密度过大,造林后又缺乏抚育管理,因此树木生长不良,长势衰退,形成了“小老树”。经调查,11年生加杨林,平均树高仅3.5米,胸径4.6厘米;18年生的平均树高4.1米,胸径  相似文献   

2.
枫香是我国的乡土树种,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耐干旱瘠薄土壤、天然更新容易等特点.枫香在次生林中常为优势树种,人工造林可与松、杉、毛竹等树种混交.祁门县查湾采育场1997年3月营造的30亩枫香林(密度196株每亩),3年生平均高2.9米,平均胸径2.6厘米,最大树高为4.5米,最大胸径4.6厘米,平均冠幅2.5米×4.2米,林分基本郁闭.根据枫香的生物学特性,结合近年来祁门县营造枫香林的经验,对枫香的造林技术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3.
为检验落叶松的大垅造林的生长效果,我们分别在一九六九年营造的四百五十亩的林地内,对大垅和穴植两种造林方法,进行了机械抽样调查。经过调查,这两种方法,虽然在造林时间,立地条件,苗令都相同,可是,由于栽植方法不同,落叶松生长的效果却有显著的差异。造林后六年,大垅造林落叶松平均树高3.76米,而穴植造林平均树高1.94米。平均地径:大垅造林为4.4厘米,穴植造林为3.4厘米,保存率大垅造林为94.1%,穴植造林为46.3%,现将大垅和穴植造林生长效果列下表  相似文献   

4.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olica litv.)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速生用材树种,材质良好,用途广泛。1962年引入我区育苗,1964年在榆林红石峡沙地造林,现已成林,长势良好。平均树高5.5米,平均胸径10.5厘米;最大树高6.4米,胸径14.0厘米,成为我区深受群众欢迎的用材树种。为了探索樟子松沙地造林技术,促进成活生长,1979年在红石峡沙地进行不同造林季节、配置方式、菌根造林、幼林管理等技术措施实验。现将结果初报于后。  相似文献   

5.
大石头林业局于1964年开始对沼泽地进行造林实验,全体技职人员在一无经验二无借鉴的情况下,经过25年的艰苦努力,到1980年完成造林实存面积104550亩,林木总蓄积量达209184立方米。其中1964年营造的落叶松平均树高14米,胸径16厘米,公顷蓄积达204立方米;1 97 4年营造的平均  相似文献   

6.
香椿、又名椿木、椿芽木;属楝科。在石山山脚坡积土上,块状整地,用一年生裸根苗造林,4 年生平均树高7.68米,胸径6.36厘米;17年生树高20米,胸径32.5厘米,单株材积0.763立方米;具有生长快,干形好,适应性广,经济价值高等优点。一般三年成林,十年成材,是一个值得在石山地区大力推广的好树种。  相似文献   

7.
湿地松、火炬松是我国三十年代以来从美国引进的优良造林树种。我省最早于一九四七年引进湿地松、火炬松种子,一九五一年播种育苗,一九五二年开始造林。这批树至今在长沙市尚保存母树62株(湿地松27株,火炬松35株),一九八一年经湖南省国外松引种协作组实地调查,三十年生的湿地松平均树高12.7米,平均胸径29.68厘米;火炬松平均树高14.1米,平均胸径32.19厘米。我市引种推广,进行成片造林是一九七  相似文献   

8.
光皮桦的经济性状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光皮桦具有生长快,适用性强、材质好、用途广、冠幅小、落叶量大、繁殖容易等特点,是营造混交林的优良树种。为了推广这一优良树种,兹将我区光皮桦造林后生长情况和栽培技术介绍如下。光皮桦既能适应丘陵荒山夏秋的干热日灼,又能适应高寒山区冬季的严寒冰冻。平江县连云山林场人工栽培7亩,6年生平均树高8.8米,胸径9.18厘米,单株材积0.025立方米,最大的单株高13.7米,胸径11厘米,材积0.065立方米。平均每年高生长2.28米,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引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的龙江县、讷河县和克东县3个立地条件不同的试验点,营造兴安、长白、华北、日本和西伯利亚5种落叶松引种试验林21hm2,日本落叶松示范林50hm2,经18年观察比较,以及对当地早期人工林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是:华北落叶松能成活成林,但材积生长量远不如当地树种兴安落叶松,不宜引种造林;长白落叶松适应能力强,已引种栽培多年,其生产力高,木材产量超过兴安落叶松1倍以上,应大力发展,作为营造落叶松林的主要树种;日本落叶松引入北纬48°13′,降水量500mm左右的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尚属首次。实验证明,它适应性强,生长快,林分稳定,18年生平均胸径145cm,平均树高129m,蓄积量比兴安落叶松大1倍以上,比长白落叶松大50%至1倍,生长好于辽宁、山东引种的日本落叶松,引种是成功的,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引种造林;兴安落叶松是乡土树种,适应当地寒冷干旱的环境条件,生长正常,能成林成材,为使造林树种多样化,可适当用于营造一般用材林和防护林;树种选择要与优良种源选择相结合,以提高落叶松人工林的稳定性和生产力。日本落叶松引种最好使用经中国大陆性气候驯化过的人工林的种子。  相似文献   

10.
杨树是张家口坝上高寒地区主要树种之一,杨树造林占现有林面积的97%以上。但是,由于气候寒冷,生长期短,多风,干早,加上土壤瘠薄,致使杨树生长慢。据调查,在尚义县南壕欠公社麦克阁滩,1958年春营造的杨树片林,到1975年满17年生的杨树,平均树高7米,胸径9厘米,只长成个椽材。据调查分析,除了杨树树种和立地条件差等因素外,造林后对杨树的修剪管理不及时,经营管理赶不上去也是一个主要原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是我国北方速生用材树种之一,树高可达30余米,胸径可达60厘米以上。它的寿命长,生长快,材质好,适应性强。树皮、树脂是生产单宁、松节油、酒精、木栓等的化工原料。引种落叶松对于提高森林生产率,丰富造林树种,促进社会主义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省从1958年起,先后在黄龙山、桥山、秦岭、关山林区和长城沿线风沙区十多处进行了落叶松引种试验。树种有华北落叶松、朝鲜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近年还引进了日本落叶松、卜氏落叶松和西伯利亚落叶松。引种较早的4种落叶松已初见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樟子松造林由于干旱等原因,成活卒不高。我场为探讨樟子松的造林技术,从1956年开始,本着边生产边试验的精神,对不同造林时间、苗龄、整地、栽植、抚育等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调查:1956年营造的1公顷樟子松,现在平均树高253厘米,胸径2.3厘米,冠幅106×112厘米,保存率65%;1957年营造的100公顷,平均树高已达285厘米,胸径2.23厘米,冠幅146×158.5厘米,保存率89%;1958年营造的139公顷,平均树高243厘米,胸径3.1厘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内蒙古大青山42株华北落叶松解析木数据,从中选取密度相同、立地条件不同的4块标准地分析立地条件对华北落叶松生长规律的影响以及密度不同、立地条件相同的3块标准地分析密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坡位对华北落叶松人工生长均有一定影响,树高、胸径生长量,阴坡大于阳坡,相同坡向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的树高生长量差异不显著,密度对树高生长影响较小。不同密度对落叶松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即密度越大的林分其标准木的胸径和材积越小,胸径和材积生长速度越慢,生长量也低。通过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密度调控,可发挥其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14.
沙兰杨是我国华北地区的优良速生用材树种。河南省南召县栽植的15年生沙兰杨,最大树高28.6米,胸径69.1厘米,单株材积4.038立米。沙兰杨木材用途很广,既能作民用建筑和家具用材,又是人造纤维和造纸的好原料,目前国家准备投资营造大面积的沙兰杨以作纸浆材基地。我县平原公社在1976年春引种沙兰杨作公路行道树,效果也很好,4年生平均树高7—8米,胸径13—14厘米,较大的单株树高达11米,胸径15厘米。仅四年时间,已使公路成阴。我县马荃公社,材溪大队洲上生产队一位社员1976年在屋后栽植的沙兰杨,4年生树高达12米,胸径16.7厘米,生长极好。  相似文献   

15.
<正> 旱快柳是辽宁省鞍山市林科所选育的旱柳新变种,经丰宁县林管局试验苗圃引种繁育,表现良好。它生长快,适应性强,干形通直,材质优良,是营造速生丰产林、农田防护林及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 旱快柳属高大乔木树种,最高可达25米,胸径60厘米。从幼龄阶段表现出早期速生性,3年生树高可达5.2米,胸径8.6厘米。据资料介绍,16年生的旱快柳,树高14.1米,胸径36.9厘米,单株蓄积0.75立方米,为相同立地条件下旱柳的两倍以上。  相似文献   

16.
水杉育苗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杉是我县优质速生用材树种之一。一般11-12年成材,若种在最适宜的油沙土上,管理得当,10年就能成材,一般胸径18厘米左右,约4-5根,就有1个立方米。我所1965年营造的水杉成片林,现最大胸径18.5厘米,树高13.2米。我县广华寺林场四旁植树,13年胸径33.4厘米,树高17.0米。水杉适应性强,病虫害少,造林成活率高,能耐水湿和一定的低温气候(零下15-20℃),树干圆满通直、材质良好,是建筑、造船、桥梁及制造农具、家具的优质用材,造纸工业的好原料,也是一种很好的园林树种。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生物习性简介振华落叶松是我国东北、内蒙古海拔300~1700米地带林区的主要树种,平均树高38米,平均胸径90厘米,分布面积广,蓄积量丰富。该树种可自山麓到森林分布上限组成大面积纯林,但在大兴安岭北部常与樟子松、偃松混交,在东南部与蒙古栎、黑桦...  相似文献   

18.
我场于一九六三年由庐山引种柳杉,十多年来,已取得初步成效,并已转入大面积造林.现在,我场营造柳杉林达11700亩,其中4200亩郁闭成林.十一年生柳杉林,平均树高7.6米,平均胸经9.2厘米,每亩蓄积量5.9211立方米.优势林分平均树高8.7米,平均胸径11.0厘米,每亩蓄积量7.1820立方米.一九六四年栽植的柳杉行道树(15年生),平均高13.7米,平均胸经22.0厘米,优势木高15.5米,胸经27.1厘米,单株材积0.4481立方米.引种情况说明,柳林是适于我场发展的优良速生用材树种.  相似文献   

19.
七里峪林场位于北纬36°27′—36°41′,该场杆林背(海拔2150米)原有成片落叶松天然林60余亩,其余为散生,为我省华北落叶松天然分布的最南界。据1963年调查,该林分平均年龄为44年,密度每亩50株,疏密度0.54,平均胸径14.9厘米,胸径年生长量0.34厘米,平均树高14.1米,树高年生长量0.32米,亩蓄积量达6.1米~3。由于受天然  相似文献   

20.
洪泽湖滩地大部分是由河中冲积物形成的,地面真高一般在12—13.5米。土壤分为潮土类和沼泽土,pH值8—8.5,水位由年降雨量、淮河上游洪水注入及里下河农业用水而变化,一般水位为12.5米,枯水位为11米,最高水位达14.5米以上。长期以来这里树种单纯,仅有垂柳和少量的桑树生长,而且生产率较低,根据1985年林调资料:立地条件比较,好的滩地,22年生人工柳林,平均胸径仅13.5厘米,平均树高10.5米,每亩蓄积3.5立方米,柳构材积生长率为8.35%;立地条件差的低滩地,15年生柳林,平均胸径6.2厘米,平均树高5.7米,每亩蓄积0.8立方米。在淮河、淮龙、剪草、临淮、半城,成河6个林场中,经营总面积为25,557.9亩,林业用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