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豌豆根腐病根腐病是豌豆的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各地均有分布,常造成大片死苗,危害严重。1.1症状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病,以开花期发病多,病株下部叶片先发黄,逐渐向中、上部发展,致使全株变黄枯萎主、侧根部分变黑色,根瘤和根毛明显减少,轻则造成植株矮化,茎细、叶小或叶色淡  相似文献   

2.
甘蓝黑腐病识别与综合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黑腐病是危害甘蓝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成株染病后常出现叶斑和叶脉变黑,直接影响植株光合作用,田间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植株大量死亡,直接影响生产效益。为了有效防控甘蓝黑腐病的发生,现对该病症状的识别、病原菌侵染规律以及病害综合防控技术介绍如下:1症状特征甘蓝幼苗和成株均可能发病。幼苗染病,子叶呈水浸状,逐渐枯死。成株发病多从叶缘开始,形成"V"字形黄褐色病斑,边缘有黄色晕环,病斑扩大后周围叶片组织变黄或枯死。病菌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受害后造成死苗、死株,一般减产1 0%~2 0%,重者达3 0%,对马铃薯的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笔者从马铃薯环腐病的为害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描述,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为生产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环腐病是世界性病害,黑龙江省首先发展,现已遍及整个马铃薯产区。马铃薯受环腐病危害后,常造成植株严重萎蔫或死株,严重影响产量,发病重的地块可减产30% ̄60%。贮运期可加重该病发生,大大降低商品价值,常造成块茎大量腐烂,甚至烂窖。本病在自然情况下仅危害马铃薯。  相似文献   

5.
裙腐病又叫脚腐病、烂兜疤,是柑桔上严重病害之一。发病植株从根颈部开始腐烂蔓延,直至全树枯死。近年来,此病在宜昌地区普遍发生,对柑桔生产威胁很大。据华中农学院宜昌分院在秭归龙江大队调查,1965年发病仅143株,1969年蔓延至全大队十二个生产队,共计发病达4040株,占总树数5万株的8%,其中死亡200株。1970年发展到3万株,占总树数的60%,死亡600株。最近,据宜昌县特产科报道,该县黄陵庙公社柑桔大队普查9993株,发病12.4%,严重的达90%以上。选用抗病砧木是目前防治裙腐病的经济有效方法,利用枳砧嫁接甜橙一般不发病。对现  相似文献   

6.
苹果疫腐病又名实腐病、颈腐病,除为害苹果外,还可以侵染桃梨等。近几年我镇部分果园此病为害相当严重,尤其是在多雨年份,造成果实大量腐烂。全镇43个村近三年来,遇此病为害致死的结果苹果树就有1100多株,死亡幼树9500多株,烂掉果实15万kg左右,死亡桃树3000多株,为此1988~1990年全面调查了我镇43个村的180个果园的发病情况,对受害较重的罗丰台、董家庄、宅科等10个村的苹果树进行了重点调查、观察及防治。现将调查情况介绍如下: 一.发病部位与症状 此病可为害果实、根颈及叶片。果实受害后,果面产生褐色斑点,病斑不规则,深浅不均匀,边缘似…  相似文献   

7.
苹果疫腐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鹏 《北方果树》2008,(5):34-35
苹果疫腐病(Apple Callar rot),又称颈腐病,近年来在我县苹果产区15年生以上大树上发生较重.为害果实,也为害果树根颈部.发病重的树根颈部呈环状腐烂枯死;发病轻的树留有腐烂病疤,造成树势衰弱.发病果园占全县果园近50%,发病严重的果园枯死株率达20%,已成为很值得高度重视的防治对象.为了有效地控制该病害的发生和蔓延,笔者2005年以来对该病进行了调查研究和防治试验,收到了显著的防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白菜干烧心,也称心腐病、缘腐病,俗称“焦边”、“夹心烂”等,是大白菜上发生较普遍的病害。不仅生长期发生,贮藏期仍可继续发展。 症状识别: 莲座期开始发病,但主要发生在包心期以后。包心前发病,顶叶边缘初期水浸状,半透明,后变淡黄褐色,皱缩干枯成干边。包心以后发病,菜株外形正常,表现为菜球顶部边缘向外翻卷,叫缘逐渐干枯黄化,剥开菜球可看到菜球内部的个别叶片叶面变干黄化,叶肉呈干纸状;或菜球内部心叶边缘枯焦。菜叶枯焦部位后期往往由于细菌侵染而造成腐烂,呈“烂边”或“夹心烂”,菜株贮藏时在窖内甚至造成整个…  相似文献   

9.
柑桔脚腐病又名裙腐病、烂蔸疤,全国各柑桔产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根颈部和根群,受害植株主干基部及附近根系皮层腐烂,引起树势衰弱,甚至整株死亡.主干基部发病,一般发病部位距地面20 cm以下,病斑不规则湿腐状,黄褐色至黑褐色,树皮腐烂,具酒糟气味.潮湿时常流出褐色胶液,病斑扩展迅速,气候干燥时,病斑干枯硬化开裂,病斑扩展缓慢或停止扩展.当病斑扩展造成根颈"环割",根群腐烂时,植株则枯死.  相似文献   

10.
荔枝脚腐病是潮州市果树研究所于 1997年秋发现的 ,查阅国内资料未发现有关此病的报道。其病株症状表现与柑桔脚腐病极其相似 ,病原待鉴定 ,暂称为荔枝脚腐病。本所病虫组经过两年的观察与试验 ,对此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 ,现报道如下。1 发生规律1 1 发生情况1997年 7月份台风过后两个多月 ,本所 1993年种植的桂味荔枝树 ,地上部开始出现抽梢困难 ,叶色淡黄 ,甚至整株死亡现象。采取抽行式取样法调查 ,扒开根颈部土壤 ,查看根腐情况 ,共查 176株 ,发病73株 ,死 3株 ,发病株率达 4 1 8% ,死亡株率达1 7%。周边不少果园…  相似文献   

11.
采用石蜡切片显微照相技术鉴定了番茄类筋腐病的发病原因。结果表明:番茄类筋腐病系低温冷害造成后的一种生理性病害。低温下番茄果实表皮细胞脱落,角质层变薄,内部细胞扁平化造成果实表面褐化、粗糙、不同成熟期果实抗冷性不同,发病程度亦不同。  相似文献   

12.
<正>柑橘树脂病是芦柑主要病害之一,因其发病部位不同而有多种名称,发生在树干枝条上称为树脂病或流胶病、发生在幼果和叶片上称其砂皮病、发生在成熟果实上称蒂腐病。树干发病的植株如不及时治疗,在2~3年内就会引起全株枯死,已染病的病果在贮藏运输期间可造成大量烂果。永春县柑橘园历年来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
核桃黑斑病又名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核桃黑腐病。该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一般在4—8月发病,可反复多次侵染,病菌从皮孔或伤孔侵入,一般在高温高湿的多雨季节发病严重。近年来在陕西省大荔县段家镇、高明镇等主产区普遍发生,造成核桃幼果腐烂、落果。据2018年调查,大荔县核桃黑斑病受害株率在40%以上,其中以香玲品种为重,受害株率在70%以上,受害果率在30%以上,清香核桃受害株率在20%左右,受害果率在20%左右,造成果实变黑,出仁率和含油量降低,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做好该病的防治宣传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黑腐病是近年来在大白菜釆种株上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大白菜采种工作的正常进行。本文分析总结了黑腐病的病原、发病症状及危害结果,并提出了种子消毒处理、加强田间管理、适时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栋 《现代园艺》2013,(22):8-8
花生根腐病危害根部抑制花生生长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影响花生产量。如果不能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能绝产。本文主要针对花生根腐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病害传播方式进行分析,并从药剂防治试验来进行相关的验证。  相似文献   

16.
张静 《上海蔬菜》2022,(6):49-50
芹菜黑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芹菜根茎部和叶柄基部,可造成减产10%~30%,对芹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科学有效地防治芹菜黑腐病是保证芹菜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该文介绍了露地芹菜黑腐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传播途径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程范耿 《蔬菜》2000,(5):22-22
辣椒疫病是近年来我国各地辣椒普遍发生,日趋严重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严重影响了辣椒生产的产量和效益,为了尽可能减小疫病造成的危害,现将其诊断及防治简介如下。一、症状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以现蕾、挂果后最易发病。1.幼苗期 发病后多在根颈、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软腐,缢缩,易倒伏。有时茎部呈黑褐色,幼苗枯萎死亡。2.成株期 ①根茎部受害后,呈褐色软腐,后引起整株枯萎死亡。③主茎、枝发病,病部初呈水渍状斑点,扩展成大斑后由暗绿色变为黑褐色,皮层软化褐腐、缢缩,病健界限明显,并引起病部以上的枝叶凋萎枯死。③…  相似文献   

18.
司洋 《吉林蔬菜》2010,(1):46-47
<正>1甜瓜果腐病1.1发病症状:成株期发病主要危害果实和近成熟果实,初在靠近土面处果实上发病,产生不规则形褐斑,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菌丝。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北票地区玉米穗腐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当地玉米品质和产量,也给当地农民经济收益造成很大损失.本文主要总结玉米穗腐病发病原因、影响因素以及相关防治措施,希望能为北票地区玉米穗腐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夏季辣椒死株主要是由茎基腐病、枯萎病、根腐病、湿热涝害等原因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夏季高温多雨、旱害等造成的落花、落果、落叶——“三落”现象,致使人们疏于管理而死株的。管理时应首先判断辣椒发生死株的病因,然后再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