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机磷固、液体培养基及各种基本培养基、磷源等对两株溶磷真菌(FC和H3)溶磷能力的影响,以获得最适合这些菌株发挥溶磷潜力的培养条件。【方法】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菌株在无机磷和有机磷液体培养基、简单培养基(SP)、NBRIY、NBRIP和NBRIYP培养基及含不同磷源(磷酸三钙、磷酸铁、磷酸铝、磷酸氢钙和有机磷)、不同浓度磷酸三钙(0.3%、0.5%、0.7%、0.9%和1.1%)培养基的溶磷能力。【结果】FC和H3菌株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的最适培养时间为5 d。分别在无机磷及有机磷液体培养基、简单培养基(SP)、NBRIY、NBRIP和NBRIYP培养基中培养7 d后,FC菌株的溶磷量大小依次为NBRIY>无机磷>NBRIP>SP>有机磷>NBRIYP,H3菌株的溶磷量大小依次为无机磷>NBRIP>SP>NBRIY>有机磷>NBRIYP。以4种不同磷酸盐为磷源,FC菌株对磷酸盐的溶解能力依次为磷酸氢钙>磷酸铝>磷酸铁>磷酸三钙,H3菌株溶解磷酸氢钙的能力较强,其次为磷酸三钙。在含不同浓度磷酸三钙的液体培养基中,两株菌株均能生长并具有溶磷能力,当磷酸三钙浓度为0.5%时,菌株溶磷能力最强。【结论】FC菌株的最适培养基为NBRIY,H3菌株的最适培养基为无机磷培养基。FC和H3菌株对难溶磷酸盐均有溶磷能力,而对磷酸氢钙的溶解能力较强;H3菌株对磷酸三钙的溶解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机磷固、液体培养基及各种基本培养基、磷源等对两株溶磷真菌(FC和H3)溶磷能力的影响,以获得最适合这些菌株发挥溶磷潜力的培养条件。【方法】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菌株在无机磷和有机磷液体培养基、简单培养基(SP)、NBRIY、NBRIP和NBRIYP培养基及含不同磷源(磷酸三钙、磷酸铁、磷酸铝、磷酸氢钙和有机磷)、不同浓度磷酸三钙(0.3%、0.5%、0.7%、0.9%和1.1%)培养基的溶磷能力。【结果】FC和H3菌株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的最适培养时间为5d。分别在无机磷及有机磷液体培养基、简单培养基(SP)、NBRIY、NBRIP和NBRIYP培养基中培养7d后,FC菌株的溶磷量大小依次为NBRIY〉无机磷〉NBRIP〉SP〉有机磷〉NBRIYP,H3菌株的溶磷量大小依次为无机磷〉NBRIP〉SP〉NBRIY〉有机磷〉NBRIYP。以4种不同磷酸盐为磷源,FC菌株对磷酸盐的溶解能力依次为磷酸氢钙〉磷酸铝〉磷酸铁〉磷酸三钙,H3菌株溶解磷酸氢钙的能力较强,其次为磷酸三钙。在含不同浓度磷酸三钙的液体培养基中,两株菌株均能生长并具有溶磷能力,当磷酸三钙浓度为0.5%时,菌株溶磷能力最强。【结论】FC菌株的最适培养基为NBRIY,H3菌株的最适培养基为无机磷培养基。FC和H3菌株对难溶磷酸盐均有溶磷能力,而对磷酸氢钙的溶解能力较强;H3菌株对磷酸三钙的溶解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从蓝莓植株内生真菌中筛选出具有溶磷、耐盐功能的菌株,为研究和评价其溶磷效果,采用固体溶磷圈法,根据是否产生溶磷圈来筛选蓝莓溶磷内生真菌,选取具有溶磷圈的真菌进行经典形态学和内源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和鉴定;采用液体培养法测定发酵液的有效磷含量及pH值;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有机酸的种类及其含量,分析菌株的溶磷机制;采用固体培养法,设置不同NaCl浓度梯度用于分析蓝莓溶磷内生真菌的耐盐性。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G14为烟管菌(Bjerkandera adusta)、菌株FG54为阿达青霉(Penicillium adametzii)。菌株FG54于5 d后有效磷含量最高,达到587.315μg/mL,菌株G14于5 d后有效磷含量最高,达到523.730μg/mL。通过对2株菌株有机酸的测定,发现该菌株的溶磷能力主要通过自身分泌的丙二酸、甲基丙二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降低菌株发酵液的pH值,从而达到溶解磷的效果。同时,菌株FG54能较好的适应不同含量氯化钠浓度,在较高浓度的氯化钠培养基中也能生长。在氯化钠低浓度情况下,菌株G14生长速度较快,FG54生长较慢。通过筛选得到了2...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挖掘溶磷真菌在提高黄壤磷素有效性方面的作用,通过溶磷真菌筛选培养基(PVK)平板分离法从贵州安顺黄壤农田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8株溶磷真菌。经过多次的分离纯化后,得到1株溶磷能力较强的真菌菌株G8,结合该菌株菌落形态特征和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为青霉菌(Penicillium sp.),进一步研究了G8的溶磷特性及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G8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的条件下,在磷酸三钙培养液中有效磷含量最高,为534.24 mg/L。G8在磷酸铝培养液中有效磷含量在第6天达到最大,为589.74 mg/L;G8在磷酸铁培养液中有效磷含量在第5天达到最大,为201.38 mg/L。G8在磷酸铁和磷酸铝培养液中,有效磷含量与pH值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通过正交试验得到G8最佳培养条件为葡萄糖含量15 g/L、接种量1%(体积比)、培养液最初pH值6、硫酸铵含量0.067 g/L。培养条件优化后G8的溶磷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5.
为了活化土壤磷库资源,解决磷肥大量使用所产生的面源污染问题,以鉴别培养基从玉米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溶磷真菌An510,结合形态特征和ITS序列比对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类鉴定,从不同碳源和氮源的角度探究其对溶磷量和pH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其发酵液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溶磷真菌An510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优先利用葡萄糖和硫酸铵进行溶磷,最高可达1 366.50μg/mL,其发酵液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变化和营养基质的不同而不同;菌株An510可能通过产有机酸螯合发酵液中Ca2+,降低发酵液pH的方式溶磷。菌株An510具有较好的溶磷能力,在微生物肥料的开发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解磷菌能够溶解土壤中难溶性或不溶性磷,在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和植物生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生物肥料中重要的微生物资源。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筛选得到解磷真菌5株,对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利用液体摇瓶法测量解磷真菌对磷酸三钙的溶磷能力。结果显示,5株解磷真菌的溶磷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其溶磷量为2.69 mg/L—58.30 mg/L。经鉴定5株解磷真菌分别属于Hongkongmyces snookiorum, Aspergillus versicolor, Hongkongmyces snookiorum,Trichoderma asperellum, Linnemannia exigua。本研究分离得到5株解磷真菌,为开发解磷生物肥料提供了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7.
采用平板稀释法从瑞昌山药根际土壤中共分离获得根际真菌64株,分别属于13个属、4个科、3个目、3个纲.在鉴定的13属根际真菌中,曲霉属为优势属,其次是青霉属和木霉属.利用溶磷圈法从中获得3株具有溶磷效果真菌菌株.通过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分析根际真菌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显示,根际真菌种类和数量与土壤的养分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洋葱伯克霍尔德溶磷菌的筛选和溶磷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磷矿区植物根围土中,筛选出具有较高溶磷能力的菌株及优化溶磷培养条件.【方法】通过稀释凃板法分离、筛选菌株,并进行全细胞脂肪酸分析和16S r DNA测序鉴定;正交试验优化溶磷培养条件.【结果和结论】筛选出22株具有溶磷能力的菌株,其中菌株YN2014102的溶磷能力最强,在10 g·L-1的磷矿粉培养基中能释放244.75 mg·L-1水溶性磷.经全细胞脂肪酸分析和16S r DNA测序,该菌株被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正交试验的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10 g·L-1的磷矿粉、28℃、摇床转速为180 r·min-1的条件下培养5 d,溶磷效果最好,达277.08 mg·L-1.  相似文献   

9.
高效溶磷菌株Bmp5筛选及活力和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不同地区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出11株微生物菌株,其中菌株Bmp5表现出较高的溶磷活力.对比研究发现,Bmp5对磷酸钙、磷酸铁、卵磷脂的溶解能力明显高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As1.867,对磷酸氢钙的溶磷量是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As1.223的2.17倍.培养条件优化试验表明,Bmp5的适宜pH范围为5.5~8.0,最适碳源为草酸铵、甘油,最适氮源为草酸铵,最佳培养温度为35℃.金属离子Fe^3+、Ca^2+、Mn^2+、Zn^2+对Bmp5解磷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Cu^2+、Ni^2+则抑制其解磷.经鉴定,Bmp5为蜡状芽孢杆菌B.cereus.  相似文献   

10.
1株溶磷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溶磷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从长春市农安县西盐碱地土壤样品中筛选出的溶磷能力强的菌株进行溶磷特性研究,为盐碱地改良提供菌种资源。【方法】以160份采自长春市农安县西的盐碱土为样品,利用NBRIP培养基对菌株进行筛选,对筛选出的菌种P1通过形态学特征、培养特征和ITS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分析该菌株溶解磷酸钙、磷酸铝和磷酸铁的能力,通过L25(54)正交试验,以溶磷量为考察指标,碳源、氮源、pH和磷酸钙为考察因素,分析该菌株培养的最优条件,最后分析了该菌株利用硝酸盐的能力。【结果】从160份供试土壤中分离出307株溶磷菌,其中菌株P1生长表现最好。经鉴定菌株P1为绳状青霉(Penicillium funiculosum),其96h能将9cm培养皿内的白色无机磷固体培养基溶解至完全透明;在NBRIP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68h,溶磷量可达1 064.21μg/mL。菌株P1对磷酸铝和磷酸铁有较好的溶解能力,最高溶磷量为96.02和15.34μg/mL;在磷酸钙、磷酸铝和磷酸铁的培养液中,菌株P1的溶磷量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初始pH值为7、底物磷酸钙用量为10g/L时,培养菌株P1的溶磷效果最好,溶磷量达1 276.75μg/mL。此外,菌株P1对硝态氮也有一定的利用能力,在以硝酸钠、硝酸钾为唯一氮源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68h后,使硝态氮含量分别下降了92.90和196.79μg/mL。【结论】从盐碱土中筛选到1株对难溶性磷酸盐有较强溶解能力、对硝态氮有一定利用能力的绳状青霉P1菌株,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具有高效解磷活性和应用潜力的根际促生菌,从河南省信阳黄棕壤茶区采集茶树根际土壤样品,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以稀释培养法筛选具有解磷能力的细菌。结果表明,共筛选获得具有较强解磷能力的根际细菌36株,其中,解无机磷细菌23株,解有机磷细菌13株;解磷细菌主要分布于芽孢杆菌属、类芽孢杆菌属、伯克氏菌属、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其中,芽孢杆菌和类芽孢杆菌为优势种群。解磷特性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蜡样芽孢杆菌、类芽孢杆菌和伯克氏菌兼具解无机磷和有机磷的作用,而假单胞菌仅具有解有机磷的作用;23株解无机磷细菌中,18株的解磷活性大于100μg/mL,13株解有机磷细菌的解磷活性均大于40μg/mL。  相似文献   

12.
以番木瓜根际分离出的4株具较好解磷效果菌株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实验研究温度、pH、摇床转速、接种量、装液量和培养时间对4株菌株解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4株菌株在初始pH 7.0和发酵培养5 d时均具有最高的解磷能力,而其他4个因素对其解磷能力的影响均表现出差异性。2株无机磷菌的最佳培养温度和接种量均相同,分别为33 ℃和3 mL,但摇床转速和装液量不同,分别为180、200 r/min和60、50 mL;2株有机磷菌最佳培养温度和摇床转速均相同,分别为31 ℃和160 r/min,但装液量和接种量不同,分别为60、50 mL和1、4 mL。  相似文献   

13.
为比较不同溶磷菌剂在田间应用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3种菌剂草酸青霉I1(I1)、黑曲霉H1(H1)和巨大芽孢杆菌BM(BM)对土壤营养元素动态变化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3种菌剂,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在不同磷水平下,土壤有效磷含量比对照提高6.47%-37.13%。在P2O592 kg·hm-2水平下,在玉米生长前期,施用3种菌剂,土壤pH值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性Ca、Mg和有效性Fe、Cu、Zn含量以及玉米叶片SOD、POD和CAT酶活性显著增加,而有效Mn的含量降低;总体上,各处理间提高土壤交换性钙、镁和有效锌的能力为H1>I1>BM,提高土壤有效铁能力为H1≥BM>I1,提高土壤有效铜能力为BM>H1>I1。不同磷水平下,施用3种菌剂后,玉米产量显著提高,在P2O592 kg·hm-2水平下,施用微生物菌剂玉米产量比CK增加8.2%-12.1%,总体上,增产效果为I1>H1>BM。  相似文献   

14.
耐寡营养高效解磷菌株XMT-5的分离鉴定及解磷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更加适应寡营养的自然环境条件的解磷菌株,以1/4蒙金娜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筛选高效解磷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分析其生长条件及解磷机制。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共分离获得解磷菌9株,通过对解磷量的定量测定确定高效解磷菌株XMT-5,其最大解磷量为195.63 mg/L;从菌落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三方面鉴定菌株XMT-5为根瘤菌(Rhizobium sp.);菌株XMT-5在寡营养条件下可以分泌柠檬酸、酒石酸和乙酸3种有机酸,从而可使培养液pH值下降;菌株XMT-5可在温度4~42℃、pH值4~10、Na Cl质量浓度0~80 g/L以及寡营养条件下生长,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西北干旱地区盐碱不断地积累于土壤表层,从而导致土壤中水气运行状态变差,加剧加重土壤的盐碱和污染物的积累与土壤污染恶化程度。本文以榆林工业园区产生的油污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微生物降解油污土壤的筛分实验,记录菌株在不同温度、pH值和转速环境条件下的产菌量,通过对比产菌量选取最适宜菌株的培养条件。研究结果显示,当接种环境为初始pH值(4.5~7.0)时,产菌量增长趋势基本保持不变,当pH值超过7.0时菌种的产菌量达到最大值,且随着pH继续增加,该量值呈下降趋势;温度为35℃是培养菌种的临界值,当温度低于35℃时,菌种的产菌量变化曲线呈快速增加趋势。因此,实验中菌种培养条件选取对其产菌量增加有着明显的影响,研究成果对西北干旱地区油污土壤修复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核桃的根、茎、叶内分离到72株内生真菌,依据其形态特征,共鉴定出47种真菌;并对分离材料的表面消毒方式做了筛选,结果表明用75%的酒精消毒3min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胡杨根际真菌与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胡杨根际真菌与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共获得真菌344株,经显微形态观察鉴定,分别为半知菌亚门22个属、接合菌亚门2个属和鞭毛茵亚门1个属,表明胡杨根际真菌和内生真菌有着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西藏林芝地区森林和农田土壤中放线菌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藏林芝森林和耕作土壤中的放线菌数量、及其分布类群和其它生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土壤中放线菌的生态分布有其特有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蒜头果内生、根际真菌与其存活、生长及生境的关系,在云南广南县蒜头果天然分布区选取3个代表不同生境的样地,采集蒜头果根、茎、叶和根际土进行内生、根际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样地共分离获得蒜头果内生、根际土壤真菌276株,涉及3个门8个纲35个属,其中木霉属,间座壳属和青霉属为优势菌属。不同部位中茎部内生菌种类和数量最为丰富,共93株,24个属,且多样性、均匀度及丰富度指数最高。此外,根部内生菌和根际真菌的群落组成相似性系数最高,而叶部内生菌最低。在相同海拔条件下,裸露石灰岩山地(DY)与石灰岩林地(DB)的蒜头果内生、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前者较后者丰富;石灰岩林地中,低海拔生境(DB)的蒜头果内生、根际真菌群落组成较高海拔生境(NZ)丰富,且二者群落结构差异较大。不同生境间蒜头果内生、根际真菌多样性与丰富度指数为裸露石灰岩山地(DY)> 低海拔石灰岩林地(DB)> 高海拔石灰岩林地(NZ),而优势度与均匀度指数则相反。由此表明,裸露石灰岩山地(DY)的蒜头果内生、根际真菌群落更为丰富,而高海拔石灰岩林地(NZ)的单菌属优势突出,菌落结构较为单一。  相似文献   

20.
以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成熟果实为试材,以钼蓝比色法测定笃斯越橘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Reduced ascorbic acid,As A)含量进行条件优化。结果表明,3%偏磷酸-乙酸用量为100μL、5%硫酸和5%钼酸铵用量均为200μL、以去离子水补充至1 500μL,30℃干热恒温浴显色40 min,取出室温下放置1 h后,在700 nm下测定,所得数据稳定,准确性适合用于笃斯越橘果实As A含量的测定;测得含量为(40.20±6.23)mg/100 g F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