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我们将6种五加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薄层层析定性及异秦皮定、丁香甙、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比较。比较结果,总黄酮是6种植物共有成分;异秦皮定是刺五加特有成分;无梗五加不含异秦皮定和丁香甙。  相似文献   

2.
刺五加规范化仿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国内外首次提出了刺五加、短梗五加规范化仿生栽培与野生抚育有机结合的研究技术。分析了刺五加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依据,并就刺五加规范化仿生栽培研究内容进行了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溪地区刺五加和短梗五加不同部位的紫丁香苷含量;采用热浸法测定刺五加与短梗五加不同部位的醇浸出物含量。结果表明:刺五加不同部位的有效成分含量不同;短梗五加嫩茎和老茎的有效成分含量较低,根部的紫丁香苷含量与刺五加根部含量相近。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本溪县连山关镇和清河城镇的刺五加和短梗五加中紫丁香苷的含量.Kro-masil C18色谱柱 ;HITACHI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该方法科学、高效、简便,可作为刺五加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刺五加(Acanehopanax senticosus)、短梗五加(A.sessiliflorus)、五加(A.gracilistylus)皆为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前二个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小兴安岭-长白山一带,五加产于我国南方。都是名贵中药材,不仅“扶正固本”,而且还被誉为“滋补上品”,如制成“五加酒”、“刺五加茶”等。极具开发价值。它们外部形态相似,但药用价值却不完全相同。为此,对它们的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比较解剖,为生药显微鉴定提供解倍依据,以避免药物混杂。  相似文献   

6.
促进无梗五加不定芽生长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5年生无梗五加进行割头、施肥和修剪试验,结果显示:无梗五加根部能萌发大量的嫩芽,可以解决传统从顶枝采摘嫩芽,增产效果显著,同时菜、果均增收。  相似文献   

7.
有待开发利用的五加科树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述分布在辽宁省的五加科木本植物共5属6种。其中除刺楸为落叶乔木外,其余如刺参、短梗五加、刺五加、辽东楤木、长白楤木等皆为灌木。虽然它们多数木不成材,可是它们在经济上却有多方面的用途,特别在医药上更有其特殊意义。如刺参、短梗五加,刺五加、辽东楤木为珍贵的药用植物,其根入药有类似人参扶正固本的疗效。东北产五加皮,用以入药历史久远,古人曰:“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足见其医药价值之高。五加科树种另一特点,是综合利用价值高。例如,辽东橡木,俗称刺龙牙,其嫩芽是著名山菜,被日本人视为“天下第一”山珍。其种子可  相似文献   

8.
短梗刺五加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梗刺五加是重要的林业资源,文章以林区短梗刺五加的繁育和栽培工作为重心,对短梗刺五加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推动本溪市南芬区中草药种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该文就南芬区自然资源情况,因地适宜选择道地种类和品种发展种植中药材,适宜南芬区种植的道地药材主要有人参(包括圆膀圆芦、长脖、二马牙等品种)、辽细辛、刺五加(刺五加、短梗五加)等。并论述道地中草药材栽培技术,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短梗五加的适宜培育模式,在辽东山区选择红松幼林下、次生林林缘、次生林林下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林缘栽植短梗五加的当年高、基径、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叶质量最大,次生林下栽植短梗五加萌蘖最多;红松幼林套栽短梗五加的次年芽菜产量最高,并且芽菜采摘时间早。栽培短梗五加,可以选择红松幼林地和郁闭度在0.6以下的林地。  相似文献   

11.
从选地、繁殖方式、田间管理及采收等几个方面讲述此林下无公害刺五加栽培技术,旨在为刺五加的林下促进更新措施、苗木繁育技术、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归纳,为恢复刺五加林下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刺五加林上层木不同强度的间伐,营造红松刺五加混交林和抚育时保留刺五加的3种技术措施,增加刺五加的贮量,保证了红松的正常生长。在不同强度间伐试验中,刺五加贮量分别增加了56%和13%;在红松造林地进行保留刺五加的抚育试验中,每亩刺五加贮量分别达到42102g和15301g。  相似文献   

13.
以刺五加试管苗叶片为试材,将叶片接种于含有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研究不同激素对刺五加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胚状体发生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叶片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5 mg.L-1+2,4-D 1.0 mg.L-1,胚状体生长发育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 mg.L-1+IBA0.5 mg.L-1,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0.4 mg.L-1。  相似文献   

14.
连续6年对裸地生境刺五加的物候观测、生长发育性状观察,结果表明:裸地生境下刺五加株高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低龄阶段(1-6年)株高与年龄之间是呈成正相关。刺五加地径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株高与地径二者呈相同变化趋势。裸地生境下刺五加植株的分枝数和冠幅随年龄的增加而呈增大的关系。裸地生境刺五加分枝能力增强。冠幅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增大,低龄(1-5年)刺五加冠幅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15.
刺五加"全光喷雾"硬枝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刺五加为扦插难生根树种,以1.5a生刺五加苗为母株采穗扦插,其平均生根率达60%以上,最高达90%。  相似文献   

16.
黄宏健 《热带林业》2011,39(2):29-30
介绍了簕菜生物学特征特性,并结合试验总结出一套关于簕菜繁殖、田间管理与采收的系统栽培技术,为簕菜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黄丽  胡春凤 《绿色大世界》2012,(3):136-137,140
以刺五加根段材料为试材,在春季进行了扦插试验,设计不同浓度的NAA、IBA单独和二者混合处理,以清水作对照,比较不同激素处理对刺五加根插条扦插生根率、平均根长、平均根数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处理浓度,以期为刺五加人工栽培提供快捷、有效的种苗繁殖技术。结果表明:不同激素处理组合对插穗的生根率均有明显影响。激素IBA0.125g/L+NAA0.125g/L混合液浸泡插穗的处理在扦插试验中,生根率、平均根长都高于其他处理,为较适宜的激素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18.
短梗五加的繁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短梗五加的繁育栽培试验中,对种子催芽、硬枝扦插、嫩枝扦插进行不同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催芽以变温加激动素(k inetin)效果最佳,硬枝扦插宜以枝条和根条浸蘸ATP生根粉或吲哚丁酸(IBA)为主,嫩枝扦插以ATP生根粉加遮阴棚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濒危植物短柄五加光合特性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短柄五加在林下和开阔地生境中的光合特性及其与内外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下植株的光合补偿点,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均小于开阔地上植株,表观光合量子产额相差不大,开阔地上短柄五加植株光合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峰类型;其日光合总量大于林下植株,林下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林下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具有显著影响,开阔地短柄五加多年生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和空气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绿参的繁育栽培试验中,对种子催芽、硬枝扦插、嫩枝扦插进行不同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催芽以变温加激动素(kinetin)效果最佳,硬枝扦插宜以枝条和根条浸蘸ABT生根粉或吲哆丁酸(IBA)为主,嫩枝扦插以ABT生根粉加遮荫棚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