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生命活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呼吸高峰) 果实采收以后仍然是有生命的,在贮藏过程中继续进行着生命活动,不断地消耗在生长过程币所积累的养分,业蒸发出水分.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果实的风味  相似文献   

2.
辣椒果实主要品质性状遗传和代谢物组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果实含有的辣椒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类黄酮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代谢物质,决定了辣椒果实颜色、营养和风味等品质性状。本文综述了辣椒素合成的遗传及调控、辣椒果色的遗传和类胡萝卜素合成、果实类黄酮含量QTL定位和风味物质种间转育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苹果贮藏过程中果实内含物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采收后脱离树体,仍然进行着呼吸作用以获得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而能量来源于果实内有机物质的分解。为此,苹果在贮藏过程中,诸如淀粉、糖、酸和维生素等有机物质含量在不断地变化着,果实品质亦随着转变。贮藏条件显著地影响果实呼吸、有机物转化和品质变化。本文报道了红星苹果在不同贮  相似文献   

4.
用具有杀菌作用的中草药(青蒿、白藓皮和大黄)分别制成保鲜液,对辣椒进行保鲜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处理辣椒果实的腐烂指数和后熟指数均不断上升,果实硬度不断下降。但与CK(50%多菌灵)相比,3种中草药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减缓辣椒果实腐烂指数的上升,其中以青蒿效果较好,抑制时间较长,而白藓皮和大黄仅在贮藏后期才发挥作用,但几个处理均不能有效地减缓辣椒果实后熟指数的上升。在辣椒贮藏的过程中,青蒿对延缓叶绿素、VC、果实含水量下降及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较其他处理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云南涮辣辣椒为试材,研究了辣椒素的积累与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前期,辣椒中黄酮含量相对较高,之后开始迅速下降,在果实发育后期,其含量缓慢下降;在涮辣果实发育的前期,类黄酮和蛋白质的含量较低,而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后期(第4、5、6时期),类黄酮和蛋白质的含量先升高再降低,然后升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辣椒果实风味物质进行分离鉴定,比较同时蒸馏萃取(SDE)、顶空吸附(HAS)和顶空固相徽萃取(SPME)三种方法对辣椒果实风味物质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SDE法吸附的香味物质多,GC—MS分析总离子流图清晰、丰满,萃取过程复杂程度介于HAS和SPME两者之间。结论:SDE法适宜辣椒风味物质分析,并建立了辣椒风味物质SDE萃取方法。  相似文献   

7.
非生物胁迫通常是引起辣椒生理病害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包括温度胁迫、水分胁迫和盐胁。综述了这三种胁迫对辣椒的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以及在胁迫下辣椒体内的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系统和质膜透性是如何变化的,从而为选育抗逆性强的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低温对辣椒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低温对辣椒果实贮藏特性的影响,寻找到最佳的贮藏温度,以贵州地方辣椒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低温处理对辣椒果实贮藏效果及其生理生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7℃处理、9℃处理与11℃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辣椒果实的腐烂和后熟,以7℃处理效果最为明显,但是该处理下辣椒果实发生冷害,不利于贮藏。低温贮藏能延缓辣椒果实含水量、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减缓辣椒果实MDA含量的升高。  相似文献   

9.
失水胁迫下辣椒幼苗离体叶片光合作用对弱光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弱光耐受性不同的4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自交系为试材,在人工气候室的受控环境中研究叶片短期离体失水胁迫条件下光合作用对弱光(75~100 μmol·m-2·s-1)的响应。结果表明,对于正常光照或弱光环境下的辣椒幼苗,在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下,气孔限制因素是引起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而严重的水分胁迫使光合速率大幅度下降则是受非气孔因素的限制。在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时,辣椒叶片光合作用对弱光的响应较迟缓,即弱光下光合速率随叶片相对含水量(RLWC)减小而下降的趋势相对缓慢,光合速率对水分的变化不敏感。失水胁迫下辣椒(果实味辣)对弱光的适应性强于甜椒(果实味甜)。弱光环境下生长的辣椒叶片水势较高,水合补偿点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辣椒为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通常呈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绿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进食欲。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辣椒对水分条件要求严格,即不耐旱也不耐涝,喜欢比较干爽的空气条件。辣椒对温度的要求介于番茄和茄子之间。种子发  相似文献   

11.
辣椒中的几种功能成分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辣椒果实中含有多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和保健功能的活性物质,本文重点介绍了辣椒碱、辣椒红色素、辣椒籽油等的应用,为企业对辣椒深加工、延长辣椒产业链、提高辣椒生产附加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发现,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是受其体内所产生的一些物质——“激素”调节的。随后又发现,植物根系的生长、向性生长、开花及果实发育等都受这些物质的支配。阳光、空气及土壤养分和水分为植物生长提供原料,而这些激素则巧妙地调节着植物的骨架、叶片、花及果实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以湘研5号辣椒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正常灌水(对照)3个水分梯度,研究干旱胁迫对辣椒果实中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VC含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干旱胁迫后植株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开花后60d,轻度干旱处理能显著提高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63.36%和63.03%。在开花后40d和50d,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均能显著提高辣椒果实中的VC含量。在开花后60d,轻度干旱处理使辣椒果实中的VC含量达到最高,而中度干旱胁迫下辣椒果实中的V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处理后,辣椒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柑桔类果实水分含量高,易腐烂,特别是宽皮桔类果实果皮松脆,在采摘及运输过程中果皮易受损伤,引起腐烂,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损失的大小与果实本身的生命活动,即贮藏性有关。据湖北、福建、四川、广东等地试验证明,不同采收期会影响柑桔果实的贮藏性。为了探讨我地气候条件下的适宜采收期,1986年我们于柑桔产区进行了不同采收期对果实耐藏性影响的试验。  相似文献   

15.
辣椒脐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脐腐病,也称辣椒蒂腐病,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同番茄脐腐病一样,发生在落花部位的周围。以前很少发生,近几年由于保护地的迅猛发展,作物复种指数较高,辣椒品种不断增多,加上北方初夏持续出现高温干燥的气候,使辣椒脐腐病发生越来越严重。2000年初夏,天津地区辣椒脐腐病发生还较少,但到2001年初夏许多处于坐果期的辣椒棚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辣椒脐腐病,大部分果实失去商品价值,损失较大。一、症状表现在辣椒果实脐部附近发生,沿“筋”向上扩展。果实表皮发黑,逐渐成水浸状病斑,边缘呈褐色,病斑中部呈革质化,扁平状。…  相似文献   

16.
以10年生‘玫瑰香’葡萄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果实香气组分,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香叶基二磷酸合成酶基因(VvGPPS)、芳樟醇/橙花醇合成酶基因(VvRiLinNer)、萜类合成酶基因(VvTPS)和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VvCCD1)在果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重度胁迫可显著降低‘玫瑰香’果实百粒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轻度胁迫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水分胁迫对采收期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总酚含量影响较小。本研究中对照、轻度胁迫和重度胁迫分别检测出41、43和33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醛类化合物是最主要的挥发性物质,萜烯类次之,酚类和酯类物质含量较低。轻度胁迫可显著提高‘玫瑰香’葡萄果实挥发性化合物总量,分别较对照和重度胁迫高34.74%和36.92%,其中酯类、醛类和酚类物质含量均为最高,而醇类物质含量最低。重度胁迫酸类和醇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具有玫瑰花香味的萜烯类物质的含量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而增加。水分胁迫上调了果实中VvTPS的表达量,但不利于VvRiLinNer和VvCCD1基因的表达。轻度胁迫果实中VvGPPS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但重度胁迫降低了该基因在果实中的表达量。综上,适度水分胁迫可显著提高‘玫瑰香’葡萄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有利于葡萄果实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谷梁高 《花木盆景》2004,(11):23-23
辣椒为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热带地区,十六世纪初传入欧洲和非洲,十六世纪后期传入我国。辣椒果色鲜亮,极富观赏价值,只要温度适宜,辣椒可以多年生长,不断开花,果实不断而且不脱落,红艳、橙黄鲜亮的果实挂满枝头,可观赏数月之久,加之辣椒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遂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蔬菜和可供观赏的优良观果植物。  相似文献   

18.
辣椒素酯类物质是辣椒果实中低辣味的辣椒素类似物。其生物活性与辣椒素类物质相似,有抑制脂肪积累和抗氧化等特性。由于辣椒素酯类物质的辣味低,与辣椒素相比更易于制作食品添加剂。但是辣椒素酯类物质有水不稳定和热不稳定性,其含量随果实的成熟而逐渐降低。所以,含有辣椒素酯的果实适合在成熟之前鲜食。以前的遗传研究表明p-AMT和Pun1两个基因控制辣椒素酯的合成,这两个基因分别表示为A、B。基因型为aa BB和aa Bb的植株果实中含辣椒素酯,辣味较低。本研究在杂交育种中利用p-AMT和Pun1基因的DNA标记选育了一个含有辣椒素酯类物质的辣椒新品种。Murasaki(AAbb)和CH-19 Sweet(aa 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都用DNA标记进行了鉴定。p-AMT基因型利用d CAPS标记鉴定,Pun1基因型用SCAR标记鉴定。分析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筛选出基因型aa BB或者aa Bb的植株并培育出了一个新品种Maru Salad。Maru Salad果实的辣椒素酯含量为700μg/g DW。同时Maru Salad的果实比CH-19 Sweet大,而且适合鲜食。  相似文献   

19.
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辣椒品质,除果实色泽、外形以外,很重要的是其辣味程度。辣椒果实中的辣味成份,最早由Thres(1876年)从辣椒中分离出来,并命名为辣椒素(Capsai-cin)。其化学名称为:8—甲基—6癸烯香草基胺。辣椒果实的辣味程度则决定于辣椒素含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四川不同地理、气候条件下辣椒果实内辣椒碱及VC含量差异,在成都平原和川南攀西高原按照当地种植习惯栽种2个线椒品种和1个牛角椒品种,果实成熟后,测定了果实内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及VC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攀枝花和西昌地区栽种的辣椒辣度显著低于成都和遂宁产的辣椒,但其VC含量显著高于后者;3个辣椒品种辣椒碱和VC含量受环境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