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98~1999年在长岭种马场村对黄蒿的生物学特性、生长节律、地上生物量及地下根系季节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5.5%的生物量集中分布在地上,根系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14.5%,其中茎的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50%;地上总生物量、茎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季节动态呈指数生长,7~9月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93.8%;黄蒿相对生长速率(RGR)在5~6月最高;果实数量呈直线增长,果实数量高峰值在9月(可达11905个/株);黄蒿枯黄期在10月.  相似文献   

2.
黄蒿生物学特性及生物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8~1999年在长岭种马场村对黄蒿的生物学特性、生长节律、地上生物量及地下根系季节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5.5%的生物量集中分布在地上,根系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14.5%,其中茎的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50%;地上总生物量、茎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季节动态呈指数生长,7~9月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93.8%;黄蒿相对生物速度(RGR)在5~6月最高;果实数量呈直线增长,果实数量高峰值在9月(可达11905个/株);黄蒿枯黄期在10月。  相似文献   

3.
麻黄繁殖生物学及种子生产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野生麻黄地和地下部形态结构,开花结实特性,生殖生态学特征和种子生产特性。结果表明,麻黄在自然条件下依靠强大的根茎分生能力,以一种雌、雄分株的“群片”方式分布。从开花特性分析,麻黄有很强的有性生殖能力和种子生产潜力,但由于严酷自然环境的影响,严重的落花、落果以及受精后发育不良是引起种子空壳率高及产量低的主要原因。调节水、肥条件改善生长环境是提高麻黄种子产量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4.
麻黄生殖生物学的研究及麻黄生产基地建设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科左后旗1995年至1998年连续4年开展的麻黄生殖生物学的研究及麻黄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调查,结果表明:麻黄嫩枝插植,当年成活率35%,翌年为20%,当年育苗株高16.8cm,每平方米有苗690株,每hm^2有苗684.15万株,人工移栽,旱作区和水浇区二年生每hm^2平均产麻黄草6522.0kg和14185.5kg;累计采收种子达12.25t。效果明显,宜在科尔沁沙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天蚕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生泉 《蚕桑通报》1994,25(1):39-40
天蚕是以白栎等栎属植物的树叶为饲料的珍贵绢丝昆虫,野生性强,体质弱,易感病,如果不掌握其生理特性,采用家蚕饲养方式进行饲养管理,就很容易失败.因此,作者对天蚕的生物学特性与家蚕在生理上的不同点,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以期为饲养天蚕取得良好成绩提供依据.通过两年的饲养,基本掌握了天蚕各龄经过,食叶量,生长速度,叶质与茧质的关系,成虫生理特性,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6.
膜果麻黄抗旱特性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共和县塔拉台地区膜果麻黄的水势、束缚水含量、自由水含量、蒸腾强度和持水力 ,分析探讨了膜果麻黄适应干旱环境的方式。膜果麻黄的水势为 -2 8.6巴 ,束缚水含量 46.5 % ,持水力曲线平缓 ,蒸腾强度 73 5mg g·h。结果表明 :膜果麻黄耐旱能力非常强。  相似文献   

7.
柠条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柠条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其中包括其物候期,根系,枝条叶的形态特征,开花结实习性,种子特征,地柠条生产的影响及其抗旱性,抗热性及抗寒性,认为柠条的生物学特性与其生境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桑白毛虫在重庆市一年发生2代,越冬后的蛹在5月中旬进入羽化期.第1代桑白毛虫各虫态历期:卵期3.9天,幼虫期21.2天(25.99℃),蛹期61.5天,成虫寿命5~7天;幼虫发生盛期在5月中旬~6月中旬,每头幼虫全龄食桑量9234.73mg,经6个龄期而化蛹;成虫羽化盛期在8月下旬~9月上旬,每雌平均产卵量447粒,雌:雄=1:1.48.第2代桑白毛虫幼虫发生期从8月下旬开始至11月底结束,盛期在10月中旬~11月中旬,幼虫全龄经过46.22天(17.48℃),幼虫食桑量与第1代相近似,化蛹期集中在气温较低(15℃~16℃)的11月份.  相似文献   

9.
10.
紫花苜蓿根系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1.
草麻黄茎、叶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麻黄茎的初生结构与被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相似,但在靠近表皮的薄壁组织中有许多束状厚角组织排列成一环。(2)草麻黄的纱叶结构简单,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在叶片叶肉组织中仅有两束维管束。(3)草麻黄茎节部有许多维管束斜向伸入叶内,分为两束。这种维管束斜生于茎内的部分,称为叶茎。在茎的维管系统内,位于叶迹的近轴处,由薄壁组织所充满。  相似文献   

12.
不同处理对麻黄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低温层积、GA3、CaCl2、KH2PO4处理人工老化处理的麻黄Ephedra sinica种子,研究不同处理对麻黄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麻黄种子随着人工老化时间的增加,种子活力和发芽率逐渐下降.在利用最佳处理组合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已老化的麻黄种子,种子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则相反,4种最佳处理组合处理后种子的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2种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CaCl2·2H2O和KH2PO4处理的2种酶活性均高于层积和GA3处理.  相似文献   

13.
风沙土麻黄基地土壤培肥措施及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土壤培肥措施对风沙地改良效果,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了麻黄Ephedra sinica地风沙土土壤N、P、K养分资源特征,养分生物学特征及培肥措施对麻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风沙土土壤全量养分资源和速效养分资源都十分贫乏.风沙土土壤自身对于N、P、K的吸附效率很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各种营养元素在麻黄生长中都表现出明显的缺乏,缺乏顺序为:K>N>P.根据麻黄生物学产量的变化,可以将麻黄生长发育过程分为4个阶段:快速生长阶段、缓慢生长阶段、第2次快速生长阶段和植株产量下降阶段.施肥对麻黄产量具有明显影响,对麻黄的增产作用顺序为N>P>K.施用有机肥、翻压秸秆等培肥措施均能明显提高风沙土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子处理和栽培因子对草麻黄种子成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不同种子处理和栽培因子对草麻黄Ephedra sinica种子成苗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低温(<4℃)层积处理15 d和1%CuSO4·5H2O溶液浸种1 h后播种,2个处理后的种子平均成苗率均高于对照,且差异显著;盐碱度较低(pH值为8.0左右),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适宜草麻黄种子萌发成苗;土壤绝对含水量对种子成苗的影响较大,含水量低于24.34%时,草麻黄种子的成苗率随着土壤绝对含水量的升高而升高,适宜的土壤绝对含水量为19%~24%;草麻黄种子的成苗率随着温度的逐渐上升呈现S型曲线,当温度为20~25℃时,成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工厂化生产中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猪的繁殖、生长发育、采食、感觉、感温、群居、生活栖息习性及其在养猪工厂化生产中的利用方向和方法,对发展猪的工厂化生产,提高工厂化养猪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麻黄属的6个种的形态特征的观察进行分类,并通过对习性,生境及生物碱的含量等特征讨论其经济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高寒牧区牧草生长季放牧强度对多年生混播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及地上现存量的影响,从2003年至2005年在垂穗披碱草(Elymus natans)/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flora)混播草地上开展了牦牛放牧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植被盖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放牧强度对放牧区植物群落盖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放牧强度与物种丰富度S、多样性指数H′、多样性指数D(除了第1年)和均匀度指数J′(除了第2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二次回归,各放牧区与对照区植物群落的相似性系数与放牧强度成显著负相关(R=-0.9205),说明各放牧区植物群落朝着远离对照群落的方向演替;放牧强度和放牧时间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且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各处理组同一时期地上生物量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草麻黄根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选取提取试剂浓度、浸泡时间和料液比开展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草麻黄根多酚物质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30、乙醇浓度60%以及浸泡时间15 h的条件下,草麻黄根多酚提取效果最佳,测得草麻黄根多酚得率为0.586 0 mg/g。研究结果为今后草麻黄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9.
麻黄草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天河  马廷选  安耕 《草业科学》2006,23(10):32-33
麻黄草是特产于中国而闻名于世界的药用植物。多年来,由于无节制开采,造成麻黄草资源的大面积枯竭,因此,正确掌握麻黄草栽培技术,发展人工栽培麻黄草,不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项前景非常光明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