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研究拟通过不同类型组合在南北两地分别采用四种选择方法的比较,找到适于北方正常条件下或南繁加代的选择方法及相应的组合类型。以1980年配制的两亲本生育期差异明显与不明显的两个组合后代为材料。15个F_2单株的种子被分成二部份,一部份在海南岛种植F_3代,一部份在公主岭种植F_3代,在南北两地对F_3代均进行如下处理:1)组合内选优株,2)优良系统内选优株,3)组合内随机取株,4)混合摘荚。1984与1985年于吉林公主岭分别种植两地各处理的F_4、F_5品系,每个处理各24个品系。试验结果表明,两亲差异大的组合,除混合选择处理外,其它处理的生育期均出现差异,即在海南岛选择的生育期变幅较大。两亲差异小的组合,处理间差异小。相同选择方法不同地点选择的亦表现出南方选择偏早类型较多,但占优势的中晚熟类型差异不大。两亲差异大的组合,以在海南岛随机选择处理的F_4、F_5代高产品系较多,各品系平均产量及最高产品系的产量也高;其次为在海南岛进行混合选择处理者。亲本差异小的组合则相反,以公主岭优系选择处理的效果为最好。两类组合的在海南岛进行混合或随机选择处理的低产品系也较多。这些结果说明:不同类型的组合应采取不同的选择方法。在海南岛南育时,对于两亲差异小的组合应采用全系统随机选择法。  相似文献   

2.
玉米群体的表型轮回选择С.И.Мустяца,С.И.Мистрец,Л.П.Нужн培育具有有益经济性状的玉米自交系的效果取决于对自花授粉的原始群体的筛选和改良程度。为增加有利的加性作用基因数量,丰富遗传基质,利用各种轮回育种的方法,其方法的本质是...  相似文献   

3.
刘忠松 《作物研究》2014,(6):780-784
选择是育种不可或缺的环节,选择方法影响育种的进展和效率。介绍了传统的表型选择、DNA 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组选择的基本原理、基本程序和优缺点,分析了各种选择方法影响选择进展的因素,并探讨了未来选择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月季(Rosa)是近代风靡世界的名花,也是四大切花品种之一。它属于蔷薇科的多年生灌木,具有花艳,花形丰富,香味浓,花期较长,可四季开花的特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月季切花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但对月季鲜切花的大面积栽培起步较晚,缺乏系统的切实可行的技术要  相似文献   

5.
玉米育种中的常规早代选择与分子标记选择的比较L.D.Stromberg等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在玉米育种研究中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选择(MAS)的效果。此外,还有下面几个特殊的目的:(1)根据早代利用MAS选择和利用常规表型产量选择,比较F_2:S_4的测交...  相似文献   

6.
利用S1后代轮回选择法,对北方早熟春玉米群体进行了二轮轮回选择;发现C1比C0提高5%以上遗传进度的性状有产量,株高,穗位高和百粒重等性状,抽丝日数,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粗等性状进度均不足5%,丝黑穗病本轮选择后下降1.8%,抗大斑病有所增加,二轮选择优选株比较发现,单株籽凿产量,粒行数,行粒数,穗长等C1较C2遗传进展明显。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育种项目的靶群体各环境中中,动用相应的选育圃环境可使选择的小麦产量达到最高。本文目的是探索在不同程度水分限制目标环境中如何去预测不分胁迫下选育圃品种系的产量。15个品系取自昆士兰小麦育种项目的产量初期评估阶段,检测了9年栽培环境下的26个怀状和3个研究站3年的27个性状,选育圃环境由不同的缺水和缺N水平构成,而目标2环境由不同环境的目标九体的耕作条件随机样本所代表。采用间接选择和特征分析法去  相似文献   

8.
对三个与蔗糖分相关的性状锤度、纯度及蔗糖丹含量进行研究发现,这三个性状成熟前期的遗传方差最大(分别是1.56、6.58、1.38),在成熟后期最小(分别是0.28、0.57、0.28);三个性状的广义遗传率同样是在成熟前期最高(分别是0.95、0.94、0.95),成熟后期最低(分别是0.83、0.73、0.89),整个成熟期锤度与蔗糖分两者之间的广义遗传率相似。研究表明:在成熟前期对与蔗糖分相关性状的选择,将比在其它成熟期进行选择具有较高的期望效果:在同等选择强度下,通过对锤度的间接选择所获得的蔗糖分校正值估计相当于直接选择蔗糖分所获校正值的92%-96%。这表明,对锤度的间接选择可用来代替对蔗糖分的直接选择,尤其在考虑到蔗糖分分析的高成本及劳动强度之时。这同样表明,当在选择强度较高时,锤度间接选择的效率高于蔗糖分直接选择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对高、中、低产粳稻品种的株高、穗长、有效穗、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粒数、二次枝梗粒数、生物产量进行比较,认为高产、中产、低产品种在颖花数、结实率、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粒数、二次枝梗粒数、生物产量和有效穗数上存在差异,表现为高产品种较高,中产品种次之,低产品种最低,有效穗数表现相反趋势。另外,不论是高产品种还是低产品种,结实率均随颖花数的增加而变小,在相同颖花数量条件下,高产品种的结实率普遍高于低产品种。  相似文献   

10.
水稻育苗连年取土,造成土壤耕层结构的破坏和表层养分的流失,影响后作产量效益。用稻壳育苗解决水稻废弃物再利用问题,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12.
Dao  P.T. 《大豆科学》1992,11(3):198-203
本试验采用25个新的大豆品系为材料,用Robinson等的公式计算了选择指数的遗传进展;用Johnson等的公式计算了直接选择产量的遗传进展;用选择指数的遗传进展占直接选择产量的遗传进展的百分率表示选择指数的相对选择效率;用判别函数求得选择指数的公式。 试验结果表明:除了单因子指数选择的效率低于直接选择产量的效率外,所有的指数选择效率都高于直接选择产量。包括所有10个性状的指数选择效的相对效率最高(115.25%)。从经济和简便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包括5个性状(小区产量,熟期,株高,每株荚数,百粒重)的指数选择是可行的。它的相对选择效率是114.07%。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根据提供高产近交系的能力比较了小麦育种的两种选择程序:第一个程序。是根据杂交性状在F3代杂交种之间进行早代选择。第二个程序。把选择过程延长到F6代。F6是单粒传后代。在2年试验中,利用春小麦假系,对上述2种程序进行了评价。这些假系是由混合品种构成的。它能用于评估真实遗传参数。通过这种途径可以鉴定预测的准确性。在比较研究的第一年中,实际选择过程早已进行。在第二年中。分别根据F3和F6选择系对F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随着包装材料工业的崛起,我国茶叶包装,尤其是小包装,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材料性能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对包装材料的选用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为此,笔者选用了几种典型的国产包装材料作绿茶包装的保鲜作用比较试验,以为合理地选择绿茶小包装材料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完善水旱协调选择混合小麦育种方法,以不同生态类型的小麦品种为材料,设置充分灌溉、旱作雨养单株稀播、旱作雨养产量比较和干旱棚抗旱性鉴定3种生态环境4种处理,分别研究了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对应性状相关关系及性状遗传力。结果表明,(1)产量比较试验中,小麦的抗旱性与成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经济系数呈较大正相关;在旱作雨养单株稀播条件下,小麦抗旱性与单株次生根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基部不孕小穗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株高呈较大正相关;在充分灌溉条件下抗旱性与农艺性状则无显著相关。(2)按照育种目标,充分灌溉条件下单株选择田选择的重点性状是千粒重、单株成穗数、穗长、株高,旱作雨养条件下,单株选择的重点性状是千粒重、穗长、单株次生根数。(3)不同生态环境下各性状的遗传力有所不同,穗长、株高、千粒重、基部不孕小穗在水旱两种环境下遗传力较高,因而具有双重的选择高效率,易于早代进行双重选择;遗传力高、易于早代选择的其他性状,在旱作雨养环境下为顶部不孕小穗数、单株次生根条数,在充分灌溉环境下为主茎小穗数、主茎穗粒数,而单株成穗数、单株产量不宜进行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7.
玉米轮回选择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系统回顾了国内外玉米轮回选择的研究进展,扼要介绍了我国学者近年来提出的4种新的玉米轮回选择改良方法,同时对有关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何川  郑祖平 《玉米科学》2003,11(4):019-020
根据玉米群体轮回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起一套简单易行的群体改良S1选择方法,其主体技术包括组建一个好的基础群体,利用控制授粉提高优良基因的频率,借助互交使基因重组.采用此方法对CIMMYT提供的热带玉米群体进行了3轮选择,群体产量平均每轮增益为6.4%,群体测交种产量平均每轮增益为6.3%.表明群体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水稻区域试验点对品种判别能力估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提出利用AMMI 模型中达显著水平的主成分轴上环境分量作为水稻区试点对品种判别能力的估算依据, 并设计了估算参数D j 。试验表明, D j 值小的试点, 其与基因型互作效应弱, 包含较少的互作信息。以浙江省早籼稻区域试验15 个区试点为例, 剔除D j 值最小的4 个试点后, 交互作用值仅损失10. 12%。  相似文献   

20.
<正>马铃薯新型栽培种(Neo-tuberosum)是20世纪60年代初仿效历史上的安第斯亚种在欧洲经人工选择成为马铃薯亚种的选择过程,从秘鲁、玻利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