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筛选适宜浙江省开化县自然季节栽培的金针菇黄色菌株,进行了9个金针菇菌株比较试验.试验结果,川金631号、开试2、931、F8四个菌株的子实体商品性状较好,产量高,生物转化率在130%以上,可以在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2.
柴慈桐  梁建功 《北方园艺》2011,(23):154-156
对12个金针菇菌株在玉米芯粉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势、疏密度和生长速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从中筛选优势菌株,并对筛选的优势菌株的菌丝满袋期、原基分化期、采收期和子实体产量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F212”、“金杂19”、“玉雪1号”、“F45”、“金V1”、“158”6个菌株表现较好,初步选定该6个菌株作为后续试验菌株;通过该6个金针菇菌株的玉米芯栽培筛选试验,“F212”和“玉雪1号”为适宜玉米芯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3.
以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产量、子实体栽培性状及栽培周期为指标,对6个白色金针菇菌株进行筛选,旨在筛选出适合工厂化再生法栽培的白色金针菇菌株。试验结果表明,F8903菌株茵丝生长速度快且生长旺盛;单袋产量达317g,比对照增产12g;栽培周期56d,比对照缩短5d;子实体各项栽培性状优良,是适应金针菇工厂化再生法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4.
高寒地区白金针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淑敏 《食用菌》2010,(6):22-23
白金针菇栽培菌株比较多,不同地区栽培的菌株因其栽培生态环境的不同,其生物学特性及适生性有所差别。对来自全国各省区的优质白金针菇菌株进行高原生态条件下适生性、丰产性及其它生物学性状比较筛选试验研究,选育出了适合青海省高海拔生态气候条件下反季节栽培的白金针菇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5.
陈正斌  仇彩云 《食用菌》1998,20(1):12-12
金针菇是我国人工栽培发展较快的食用菌品种,为了加快发展盐城市金针菇生产,筛选出适合本市气候条件的优良菌株,我们于1994年至1996年,进行了本项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种 从曲阜、无锡、三明、成都、扬州引进8903(金83)、9201(金91)、苏金7号(金7)、苏金8号(金8)、三明1号(金1)、杂交19(金19)、8801(金81)、四川12号(金12)、金40共9个菌株。 1.2 菌种制作 母种采用综合马铃薯加富培养基,无菌操作接种,置23℃下培养观察菌丝长势。原种用棉壳培养基,棉壳80%,米糠17%,糖1%,多元素石膏1.5%,磷铵0.5%,含水量63%,pH6.8。750mL蘑菇瓶装湿料450g,1.5kg/cm~2灭菌70分钟,无菌操作接种,每支25×200mL试管母种转接6瓶原种,置25、29、32℃下培养观察其发菌情况。 1.3 栽培方法 500mL罐头瓶熟料栽培,栽培料配方:棉壳80%,玉米粉5%,米糠12%,多元素石膏2%,磷铵0.5%,石灰粉0.5%,含水量64%,pH7.0。每瓶装湿料400g(折干重144g),1.5kg/cm~2灭菌90分钟,无菌操作接种,每瓶原种接70瓶,在暗室里发好  相似文献   

6.
田果廷 《食用菌》2003,25(3):11-12
对目前栽培最为普遍的10个金针菇菌株进行了栽培实验,筛选适宜昆明地区不同季节栽培的金针菇优良品种。结果显示杂交19号、滇引F019、滇F612、昆研F908的生物效率及菇形和质量能够满足要求。其中昆研F908适宜夏季栽培,产量略低;杂交19号和滇F612较适宜春秋季节栽培,产量高;滇引F019适宜冬天低温季节栽培,产量高、质量高。生产周期90天,产量主要集中在头潮菇。  相似文献   

7.
对四川省农科院、上海农科院、福建三明真菌所引进的5个金针菇菌株以及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筛选保藏的4个菌株,连续栽培试验。统计头潮菇产量、商品外观,营养品质和脆度测定,筛选出适宜于加工专用的金针菇菌株F3-1,其每袋平均产量达到420.83 g,每100 g蛋白质含量为2.33%、氨基酸总量为1.66 g,脆度值达到330 g。经人体咀嚼测试,该菌株完全不塞牙,适合用于休闲、即食食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宋爱荣 《食用菌》1992,14(6):9-9
人防地道栽金针菇在我省已大面积推广,但产质量还不尽人意.为了筛选出适合人防地道栽培的稳产高产金针菇品种,我们于1991年对引进的七个菌株进行了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①菌株:初雪WF_1引自华中农大,FV02自选,FV32引自上海农科院,向阳黄引自山东省农科院,日本金针菇引自山东师大,FV31引自福建三明真菌所.②培养基配方:棉子壳78%,麸皮20%,糖1%,石灰1%,料水比1∶1.2,pH自然.  相似文献   

9.
金针菇液体菌种筛选及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对适宜生产金针菇液体菌种的菌株及其培养基作了筛选研究了,结果表明,所选育的优良菌株在玉米粉,马铃薯,葡萄糖为主料的液体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与固体菌种相比生产周期大为缩短,为工业化生产金针菇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金针菇深层发酵培养基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六种粮食作物本制成七种液体培养基培养金针菇菌丝体,菌丝生物量经F测验及新复极显测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菌丝生物产量帱在到小依次为,白面标准粉〉玉米粉+FA旱地龙〉玉米粉〉大米〉红薯〉马铃薯〉黄豆,其中白面标准粉,玉米分,大米,红薯之间的菌丝生物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玉米粉+FA旱地龙与白面标准之间无显著差异,各种培养基PH值在菌丝培养前后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PCR扩增了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基因(FvIDI)的DNA全长和开放阅读框序列.该基因的ORF全长753 bp,DNA全长923 bp,含有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编码250个氨基酸,金针菇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450,等电点为5.05.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FvIDI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温度下的表达量,结果显示,FvIDI基因在采收期菌盖中表达量最高,4℃诱导处理2~4 h和37℃诱导处理2~6 h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常规温度21℃处理.  相似文献   

12.
从辽宁省法库市奥斯达菌业有限公司患褐斑病的金针菇病灶上分离筛选得到4个细菌菌株,采用回接感染实验法证明细菌05Y和05N两个菌株可不同程度地导致金针菇褐斑病的发生.通过光电比浊计数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克菌对金针菇褐斑病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克菌在浓度为0.75‰时的抑菌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13.
金针菇深层发酵培养基筛选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10种原材料和37个配方进行实验,筛选出一个适合金针菇深层发酵的培养基配方;麸皮50g,黄豆粉50g,蔗糖10g,磷酸二氢钾1.0g,硫酸镁0.5g,水1000mL,pH自然,其菌丝产量高达39.758g/L。  相似文献   

14.
金针菇液体种箱式栽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金针菇液体种作为栽培种,进行箱式栽培子实体,侧重对不同波长的光、CO2浓度、添加植物生长剂、不同接种方式研究,得出箱式栽培的产量较袋式栽培高,生长周期短。  相似文献   

15.
张丹  王瑞娟  徐珍  宋春艳  刘建雨  尚晓冬  谭琦 《园艺学报》2017,44(Z2):2701-2702
 ‘上研1号’是通过金针菇T011菌株多孢自交选育出的新品种。子实体白色,菌盖球形内扣,菌褶排列规则,呈直线形,每瓶产量可达360 ~ 390 g(1 100 mL栽培瓶)。菌丝培养期为22 ~ 23 d,出菇期为25 d。抗杂菌能力强,原基多,生长整齐,子实体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16.
富硒金针菇的深层培养及其特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报道在含有不同浓度无机硒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金针菇菌丝体,探讨其耐硒和富硒特性。结果表明,金针菇耐硒能力不强,富硒能力较强。深层培养获得的富硒金针菇菌丝体其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多糖含量不受影响,谷胱甘肽含量随菌丝体硒含量的增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17.
金针菇新品种菌株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江山白菇(F21)为育种亲本材料,经系统选育,育成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白色金针菇新品种—江山白菇(F21-2),菌丝生长温度3℃~33℃,原基分化温度4℃~24℃,子实体正常生长温度5℃~22℃,比同类品种高2℃。新菌株平均单产0.51 kg.袋-1,生物学效率136%,种性稳定,现已成为浙江省金针菇常规栽培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8.
选用对5–氟乳清酸(5-FOA)敏感的金针菇单核菌株‘DG1-1’作为供试菌株,对其原生质体采用功率为10 W的紫外光进行垂直距离15 cm照射12 s的诱变处理,利用含有5-FOA和尿嘧啶的筛选培养基筛选获得了3株稳定的尿嘧啶营养缺陷型突变菌株‘NG1-65’、‘NG1-92’和‘NG1-95’。通过对尿嘧啶合成代谢路径中的pyrF和pyrG基因的分子检测发现,‘NG1-65’菌株的pyr F基因第39位和40位碱基之间插入T,‘NG1-92’菌株的pyrG基因第236位碱基T突变为C,‘NG1-95’菌株的pyrF基因第104位碱基C突变为T,这些插入突变和点突变可能导致基因编码的蛋白功能失去活性,产生尿嘧啶营养缺陷型。金针菇尿嘧啶缺陷型菌株可以为金针菇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是秋末春初寒冷季节发生的一种朵型较小的伞菌。作为主栽食用菌种类.在衡阳地区已有二十年的历史,品种选择从金黄色到纯白色俱各。培养基料从最初的单一棉籽壳发展到莲壳、稻草、豆桔杆等多种农副产品下脚料.目前衡阳地区年投料过5000吨,建有产品专门冷库15座。产品70%以上销往广州、香港等市场。但由于生产环节各种问题的影响。特别是从播种到出菇的培菌期管理,很大程度上制约金针菇栽培成功与否及产最高低、品质好坏。许多菇农因培菌期的问题损失惨重。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近10年的探索与研究.并获得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农业厅、衡阳市科技局的立项支持,技术上得到王春晖所长、刘明月教授等专家的悉心指导,现将“袋栽金针菇培菌期常见主要问题及对策”的研究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金针菇活性成分丰富,作用广泛。对近年来国内外金针菇中活性物质的主要结构及其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金针菇现阶段活性物质研究情况,展望了金针菇未来可能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